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源下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以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乌石17X下始新统流沙港组三段油藏为例
被引量:
8
1
作者
袁冰
杨希冰
张迎朝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23-27,共5页
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下始新统流沙港组三段发育源下断块油藏,其原油来自上覆流沙港组二段超压成熟烃源岩,其成藏受"源储压差"、沉积相和有效断块圈闭三因素控制。"源储压差"控制了油气运移方向,油气由流沙港组二段...
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下始新统流沙港组三段发育源下断块油藏,其原油来自上覆流沙港组二段超压成熟烃源岩,其成藏受"源储压差"、沉积相和有效断块圈闭三因素控制。"源储压差"控制了油气运移方向,油气由流沙港组二段源内超压区向下部、侧向流沙港组三段常压区运移,在断裂圈闭带中聚集。流沙港组二段超压还起到了封盖油气作用。流沙港组三段近岸水下扇扇中辫状水道微相储层物性较好,是"甜点"储层。下始新统流沙港组三段具有"高压源、源封盖、源储接触"的源下油气成藏模式。乌石凹陷东部流沙港组三段始新世裂陷幕断裂圈闭带是"源下"油气富集的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主控因素
源储压差
下始新统流沙港组三段
乌石凹陷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始新统流沙港组一段低渗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
5
2
作者
邓孝亮
杨希冰
+4 位作者
尤丽
吴仕玖
钟佳
朱沛苑
代龙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28-637,共10页
为明确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始新统流沙港组一段储层特征及物性主控因素,综合应用壁心、薄片、物性、荧光、扫描电镜等储层分析资料,通过对储集特征、物性特征以及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构造作用与油气成藏耦合等分析,表明涠西南凹陷流...
为明确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始新统流沙港组一段储层特征及物性主控因素,综合应用壁心、薄片、物性、荧光、扫描电镜等储层分析资料,通过对储集特征、物性特征以及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构造作用与油气成藏耦合等分析,表明涠西南凹陷流一段储层以长石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主,总体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低,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粒间残余孔和次生溶孔。涠西南凹陷北西源汇区和西部源汇区流一段多为中孔、中—高渗储层,东部源汇区主要为低孔低渗储层。沉积作用造成粒度、分选、泥质杂基等的差异,压实、碳酸盐胶结、有机酸溶蚀等成岩作用是低渗储层物性主控因素;而构造作用和油气成藏耦合所控制的早期烃类充注、异常高压可保护原生孔隙,加上断裂派生的裂缝可对低渗储层物性进行改善。涠西南凹陷北西源汇区和西部源汇区流一段储层由于埋深较浅,其水动力较强、粒度较粗、分选较好,在泥质杂基较少的区域储层物性较好;而东部源汇区在靠近生烃主洼的二号断裂附近,存在早期烃类充注、有机酸的强溶蚀以及部分高压保护,在2500~3500 m形成次生孔隙和高压孔隙发育带,亦发育深埋藏有利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油气充注
成岩作用
储层特征
流沙
港
组
始
新
统
涠西南凹陷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源下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以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乌石17X下始新统流沙港组三段油藏为例
被引量:
8
1
作者
袁冰
杨希冰
张迎朝
机构
中海油湛江分公司研究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23-27,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3-001-007)资助
文摘
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下始新统流沙港组三段发育源下断块油藏,其原油来自上覆流沙港组二段超压成熟烃源岩,其成藏受"源储压差"、沉积相和有效断块圈闭三因素控制。"源储压差"控制了油气运移方向,油气由流沙港组二段源内超压区向下部、侧向流沙港组三段常压区运移,在断裂圈闭带中聚集。流沙港组二段超压还起到了封盖油气作用。流沙港组三段近岸水下扇扇中辫状水道微相储层物性较好,是"甜点"储层。下始新统流沙港组三段具有"高压源、源封盖、源储接触"的源下油气成藏模式。乌石凹陷东部流沙港组三段始新世裂陷幕断裂圈闭带是"源下"油气富集的区带。
关键词
成藏主控因素
源储压差
下始新统流沙港组三段
乌石凹陷
北部湾盆地
Keywords
main controlling factor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ore fluid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source rock and reservoir early eocene third member of Liushagang formation Wushi sag Beibu Gulf basin
分类号
TE122.1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始新统流沙港组一段低渗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
5
2
作者
邓孝亮
杨希冰
尤丽
吴仕玖
钟佳
朱沛苑
代龙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28-637,共10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24-006)资助。
文摘
为明确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始新统流沙港组一段储层特征及物性主控因素,综合应用壁心、薄片、物性、荧光、扫描电镜等储层分析资料,通过对储集特征、物性特征以及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构造作用与油气成藏耦合等分析,表明涠西南凹陷流一段储层以长石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主,总体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低,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粒间残余孔和次生溶孔。涠西南凹陷北西源汇区和西部源汇区流一段多为中孔、中—高渗储层,东部源汇区主要为低孔低渗储层。沉积作用造成粒度、分选、泥质杂基等的差异,压实、碳酸盐胶结、有机酸溶蚀等成岩作用是低渗储层物性主控因素;而构造作用和油气成藏耦合所控制的早期烃类充注、异常高压可保护原生孔隙,加上断裂派生的裂缝可对低渗储层物性进行改善。涠西南凹陷北西源汇区和西部源汇区流一段储层由于埋深较浅,其水动力较强、粒度较粗、分选较好,在泥质杂基较少的区域储层物性较好;而东部源汇区在靠近生烃主洼的二号断裂附近,存在早期烃类充注、有机酸的强溶蚀以及部分高压保护,在2500~3500 m形成次生孔隙和高压孔隙发育带,亦发育深埋藏有利储层。
关键词
有机酸
油气充注
成岩作用
储层特征
流沙
港
组
始
新
统
涠西南凹陷
北部湾盆地
Keywords
organic acid
oil and gas charging
diagenesis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Liushagang Formation
Eocene
Weixinan Sag
Beibuwan Basin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源下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以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乌石17X下始新统流沙港组三段油藏为例
袁冰
杨希冰
张迎朝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始新统流沙港组一段低渗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邓孝亮
杨希冰
尤丽
吴仕玖
钟佳
朱沛苑
代龙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