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纵隔内切取长段膈神经与下干后股直接吻合重建全臂丛撕脱伤的伸指功能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树锋 栗鹏程 +1 位作者 陆健 李玉成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7年第2期70-72,F0003,共4页
目的为全臂丛神经撕脱伤的伸指功能重建寻找一种新的有效的神经移位方法。方法经纵隔直视下切取一段膈神经,以增加其长度。锁骨上、下臂丛神经探查联合切口,截断锁骨,找到下干后股,向近端干支分离后切断,将膈神经与下干后股直接吻合。本... 目的为全臂丛神经撕脱伤的伸指功能重建寻找一种新的有效的神经移位方法。方法经纵隔直视下切取一段膈神经,以增加其长度。锁骨上、下臂丛神经探查联合切口,截断锁骨,找到下干后股,向近端干支分离后切断,将膈神经与下干后股直接吻合。本组12例臂丛神经撕脱伤,男10例,女2例;年龄6~39岁,平均28岁。伤后到手术时间2~11个月,平均6个月,其中全臂丛神经撕脱伤11例,中、下干撕脱伴上干不全损伤1例。术前需胸透及电生理检查均证实患侧膈神经功能良好。结果经纵隔内直视下切取膈神经可使其长度增加3~7cm,平均4cm。12例均实施了膈神经与下干后股的直接吻合,其中3例术后随访1年以上,有2例指总伸肌肌力恢复到2级,另1例吸气时指总伸肌内有新生电位出现。结论经纵隔内切取膈神经可使其长度明显延长,可与下干后股进行直接吻合重建伸指功能,初步临床应用证实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 膈神经 创伤与损伤 下干后股 纵隔
下载PDF
膈神经移位修复臂丛神经下干后股重建伸趾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剑云 虞聪 +1 位作者 王涛 艾尔肯·热合木吐拉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明确动力神经移位到下干后股可否恢复大鼠伸趾功能。方法取健康雌性SD大鼠6只,对下干后股和桡神经深支进行荧光染色,观察两者在脊髓内分布情况。再取12只SD健康雌性大鼠分为2组,每组6只。移位组:将膈神经通过神经移植移位到下... 目的明确动力神经移位到下干后股可否恢复大鼠伸趾功能。方法取健康雌性SD大鼠6只,对下干后股和桡神经深支进行荧光染色,观察两者在脊髓内分布情况。再取12只SD健康雌性大鼠分为2组,每组6只。移位组:将膈神经通过神经移植移位到下干后股。直接缝合组:切断下干后股直接缝合。于术后3个月行大体观察、电生理和肌肉检测。结果下干后股和桡神经深支在颈。胸,节段均有染色阳性细胞,前者较后者多。移位组大鼠均于术后31~38d出现与呼吸同步的伸趾动作。电生理和肌肉检测显示,二组大鼠尺侧腕伸肌、趾总伸肌和肱三头肌内侧头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直接缝合组优于移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动力神经移位到下干后股可以部分恢复大鼠伸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 神经移位 下干后股
原文传递
上中下三干后股对指总伸肌及肱三头肌长头交叉支配的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树锋 栗鹏程 +5 位作者 李玉成 李文军 金亚娣 杨昀 薛云皓 郑炜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0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通过术中电生理检测,在臂丛神经中找到指总伸肌支配神经的相对集中区,为神经移位重建伸指功能新术式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8年2月-2009年10月,17例臂丛神经撕脱伤行健侧C7神经根移位术。应用Keypoint型肌电图仪,术中分别... 目的通过术中电生理检测,在臂丛神经中找到指总伸肌支配神经的相对集中区,为神经移位重建伸指功能新术式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8年2月-2009年10月,17例臂丛神经撕脱伤行健侧C7神经根移位术。应用Keypoint型肌电图仪,术中分别对上、中、下三干后股进行电刺激,在指总伸肌及肱三头肌长头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结果指总伸肌记录到的CMAP最大波幅有76.5%(13/17)为电刺激下干后股,17.6%(3/17)为电刺激中干后股,5.9%(1/17)为电刺激上干后股。电刺激上、中、下三干后股在指总伸肌记录到的CMAP波幅平均值分别为:0.75±1.16mV,1.64±1.54mV,5.32±4.58mV。在肱三头肌长头记录到的最大CMAP波幅有53%(9/17)为电刺激中干后股,47%(8/17)为电刺激下干后股。电刺激中干及下干后股在肱三头肌长头记录到的CMAP平均波幅分别为4.57±3.84mV,5.98±8.43mV。结论支配指总伸肌的神经纤维来自下千后股比C7后股的多,而下干后股亦是肱三头肌长头的主要支配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 电生理学 神经移位 指总伸肌 下干后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