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钱老师和管子
- 1
-
-
作者
潘其勇
-
机构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福建教育》
2016年第30期118-119,共2页
-
文摘
钱老师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班主任是钱定堂老师。钱老师个子不高,四方脸,高额头,头发梳得像毛主席,常穿一身蓝色的中山装,上下班骑一辆二八杠,拎着人造革的黑色皮包,看起来很严肃。但是我并不怕他,因为他家在一队,我家在七队,两个自然村相邻,父辈以上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暑假的时候,我爸还和钱老师一起在沙矿拉过板车。
-
关键词
定堂
一团团
蜿蜒曲折
渐行渐远
瓜埠
娶妻生子
在山
先锋文学
一家老小
下担子
-
分类号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日本的“看花经济学”和中国的超前消费
- 2
-
-
作者
贾明
-
出处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3-13,共1页
-
文摘
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消费增长速度大于国民收入增长速度,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对此外国朋友们是如何看待的呢?日本贸易振兴会上海事务所所长守野友造先生把只顾根前消费不顾长远经济建设的短期行为称之为“看花经济学”现象,善意地指出,若不改变,中国经济难以有大的发展。“看花经济学”是60年代的经济学家笠新太郎所写的一部著作。书中引用了一个寓言,说的是某年四月赏花节发生的故事。当时樱花盛开,人们纷纷去东京上街赏花,唱歌跳舞,饮酒作乐。家境贫困的太郎和次郎抬了一大桶酒准备赶到上野去卖,想发一笔小财。
-
关键词
樱花盛开
事务所所长
日本贸易
上野
消费增长速度
国民收入增长
经济发展
禽言
下担子
国民所得
-
分类号
D51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
-
题名中学课文中烘托手法的运用
- 3
-
-
作者
钟振欧
-
出处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8年第2期23-12,共2页
-
文摘
烘托,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即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的外部,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后来也指作文时从侧面着意对主要对象或人物作多层次多角度渲染描绘,这种表现手法或称烘云托月。例如我国汉代乐府里的一篇诗歌,名叫《陌上桑》,诗人除了直接写出罗敷之美以外,还从各种人物看到罗敷外在美的不同反映中描写她:“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这几句诗说:由于罗敷貌美,致使行者放下担子,捋着胡须歇脚细看;少年下意识地脱下帽子,把发巾整了一整;耕者忘了犁田,锄者忘了锄地。就这样,诗人通过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等周围人物情态的多种描写,成功地突现了罗敷之美,这就是烘托的写法。此外,烘托还能在各种环境气氛中以增强、
-
关键词
罗敷
手法
中学
灰黑
主要对象
大雷雨
下担子
祥子
少年
汉代乐府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但愿人长久
- 4
-
-
作者
姬汉平
-
出处
《文化艺术研究》
1996年第4期86-88,共3页
-
-
关键词
张老师
补锅
下担子
灯暗
这一天
想不起
摇摇头
过了这个村
正面墙
匠意
-
分类号
I234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婉曲和讳饰的故事
- 5
-
-
作者
贡树铭
-
出处
《新闻爱好者》
1990年第2期45-46,共2页
-
文摘
我们碰到一件不平常的事物,故意不是明明白白地直说,却改用委曲含蓄或隐约闪烁的话把它烘托暗示出来,这种修辞法,就叫做婉曲法。例如王愿坚的《粮食的故事》中有下面的一段:
-
关键词
修辞法
肖伯纳
下担子
给你
水舌
使人
委婉曲折
其人其事
张九
《夜》
-
分类号
G214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茅屋村的变迁
- 6
-
-
作者
韩水良
-
出处
《江西老区建设》
1988年第4期32-33,共2页
-
文摘
“要说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带来的变化,我们乡的程家山村确实很典型。”初冬时节笔者来到老区特困乡——江西省乐平县观峰乡采访,乡里人都这样说。
-
关键词
农村改革
乐平
村民小组长
翘角
分田
下担子
改革政策
破烂不堪
泉师
英明决策
-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荣耀归于至高神
- 7
-
-
作者
刘新元
-
出处
《天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22-23,共2页
-
文摘
我的人生旅程,每一步都充满神的恩典和带领,1975年我高中毕业时,面临的是“一条别无选择的青春之路”——上山下乡。虽后来因眼睛近视而留城,但也因此未到国营单位工作,在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武汉市春光服装厂做了缝纫工。本来眼睛就不好,所操作的又是电动缝纫机,我的手指总是三天两头被针轧伤。那时还经常加班,一天下来,两眼通红,累得什么都不想干了,每天吃完晚饭便睡觉,夜里一觉醒来,想到自己从前一直学习用功,年年都是三好学生,难道真如有人所说的“读书无用”么?就在我懊恼、沮丧、迷惘、困惑之际,我们厂的一位年老的基督徒送给我一本圣经,那是一本因翻阅多次而变得很旧、很厚的圣经。
-
关键词
圣经
耶稣的话
武汉市
基督徒
武汉工业学院
缝纫工
《长江日报》
求主
修学
下担子
-
分类号
B97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故乡小路
- 8
-
-
作者
阮家东
-
出处
《南方金融》
1998年第9期53-53,共1页
-
-
关键词
人民公社
下担子
包产到户
发奋努力
余粮户
男欢女爱
放学回家
蒲公英
大学生
合作化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三十七年女儿情
- 9
-
-
作者
陈洪林
陈治成
-
出处
《中国民政》
1995年第11期19-19,共1页
-
-
关键词
十七年
黄河源
孤寡老人
年迈力衰
下担子
精心照料
共产党
里老人
江西省
女儿情
-
分类号
F323.8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日子(A2)
- 10
-
-
作者
洪天才
-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
-
出处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07年第11期13-13,共1页
-
文摘
小石头陪阿爸赶集回来的时候,太阳已掉在山那头。阿妈接过阿爸手中的几枚环钱,在手上掂量几下,叹道:"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阿妈,听说大王要打赵国啦!"小石头在门口跳着,"集上的人都说现今咱们秦国最强了……""去去去!"阿爸不耐烦地推开挡在门口的小石头。
-
关键词
石头
秦国
燕国
太阳
下担子
赵国
赶集
月亮
秦王
交税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父亲的肩膀
- 11
-
-
作者
范聪
-
机构
黑龙江建职院环
-
出处
《职业技术》
2003年第4期47-47,共1页
-
文摘
每当想起父亲,便想起他宽厚的肩膀。很小的时候,我就坐在父亲的肩膀上去赶集。父亲是个矮子,我却显得高人一头,各种好吃的尽收眼底,
-
关键词
下担子
人生道路
书箱
粮食
再坐
背影
缘分
再试
龙江
天地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卖方市场
- 12
-
-
作者
李永凯
-
机构
湖南衡阳市电信培训中心
-
出处
《阅读与写作》
1999年第1期42-42,共1页
-
文摘
城乡有个剪刀差。庄户人家的享受庄户人家的感觉总比城里人慢了半拍。比如说吧,城里居家看彩电,乡下人还在白天黑夜看“黑白”。又比如说吧,城里人拿着话筒放着影牒迈着舞步潇洒地唱一盘走一回,乡下老汉乡下姑嫂还背着锄头挑着担子在咿咿呀呀唱山歌。如此等等诸如此类,倒也无关肚子房子衣食住行的大问题,就让城里人去超前享受吧。
-
关键词
山歌
舞步
话筒
卖方市场
剪刀差
红薯
商品市场
信息传递
脑壳
下担子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锡剧和笙
- 13
-
-
作者
王飞
-
机构
江阴市锡剧团
-
出处
《剧影月报》
2015年第2期45-47,共3页
-
文摘
锡剧,是流行于江南,尤其是苏、锡、常也包括南京的部分和昆山的部分区域的一个戏种。锡剧始于何时,无从考证,它是从滩簧逐步演变过来的。锡剧原型是滩簧,滩簧的形式非常简单,通常是三人组成,一男一女是演员,也稍有化妆,另一个是琴师,拉一把胡琴。现在在锡剧中称为主胡,和二胡不一样的音色,不一样的定弦,三人挑一付担子,担子中有一些简单的道具和响器。在人多处放下担子,胡琴一响,锣鼓一敲,就摆出了摊子,等人聚多的差不多,戏就开场了。
-
关键词
下担子
主胡
聚多
无从考证
部分和
地方剧种
紫竹调
双推磨
玉蜻蜓
梅兰
-
分类号
J825.53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想像力训练之十一·拷打羊皮
- 14
-
-
-
出处
《少年儿童研究》
2002年第12期25-59,共2页
-
-
关键词
像力
羊皮
下担子
发动机
中国古代
无法解决
跪伏
垫肩
掉出
雍州
-
分类号
I27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劳动经历,珍贵的作文素材
- 15
-
-
作者
左建明
-
机构
芷江县晓坪中学
-
出处
《湖南教育(中旬)(B)》
2015年第8期50-51,共2页
-
文摘
有些农村学生具备一些独特的劳动经历。这些劳动经历是珍贵的作文素材。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好这些劳动经历,把珍贵的作文素材,变成独具特色的成功作文。学生开始写这些劳动经历的时候,可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不知道该重点写什么,有的写得不具体、不可感,有的写不深没升华……教师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指导学生修改,力争让他们的劳动经历变成独具特色的成功作文。张青的作文《摘西瓜》,原稿平均用力,写得像流水账。我要求他重点写父亲在劳动中对他的关爱。
-
关键词
不知道
猪粪
板栗树
张青
半张纸
舒敏
结果子
空桶
下担子
张婉
-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铁算子(小小说)
- 16
-
-
作者
王本文
-
出处
《农村财务会计》
1998年第11期62-63,共2页
-
文摘
李摆摆真名叫李小牛,柏峰村人,少年时割牛草滚下崖落下了残疾,走路有点儿左右摆,大家叫他李摆摆.他因身有残疾就自费读了农广校.大前年,柏峰村的专业会计林四顺因年老中风瘫倒了.按上级要求需选个文化高的当会计,村里就选了林涛.可林涛才干三个月,就嫌这工作得罪人工钱又少,丢下担子外出打工去了.这就愁坏了村主任.乡上万书记说。
-
关键词
小小说
算子
农村会计
农广校
下担子
主任
专业会计
左右摆
外出打工
乡政府
-
分类号
I247.8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杉树与松树的故事
- 17
-
-
作者
杨胜先
-
出处
《广西林业》
1997年第6期42-42,共1页
-
-
关键词
松树
杉树
下担子
有口难辩
油脚
民间传说
解释清楚
根本没有
吞口
树心
-
分类号
I27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让路
- 18
-
-
作者
杨树森
-
出处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1997年第Z1期96-96,共1页
-
文摘
让路●杨树森三十八年前,我上小学五年级时住在兴桥镇上,母亲是全家三口人的生活支柱。她在缝纫社做裁剪,身体不好,常常累得咯血。因为不能照常上班,社里按件计酬,也就所得甚少,买米钱不够,只好十斤十斤地买。望着母亲日益憔悴的脸,我暗想,我能挣点钱有多好。怎...
-
关键词
下担子
班主任
杨树
乘轮船
身体不好
往回走
人的生活
鼓与呼
星期天
母亲
-
分类号
G625.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它与生命一样重要啊!”
- 19
-
-
作者
湛勇
谌灿辉
-
出处
《档案时空》
1999年第2期35-35,共1页
-
-
关键词
档案室
洪水
图书
共产党员
下担子
临时堆放
胃出血
任命状
灯开关
无价之宝
-
分类号
G271.6
[文化科学—档案学]
-
-
题名白话《聊斋》蛇故事三则
- 20
-
-
作者
君子
-
出处
《蛇志》
1993年第4期37-38,共2页
-
文摘
豢蛇古时候,在泗水一带的深山里,有一座寺院,周围没有村庄,人迹罕到。传说寺里有许多蟒蛇,游人听了,更不敢到这里游览了。所以只有一个道士独居寺院。一天,有位少年进山张网捕鹰,他越走越深,天将擦黑,无处投宿,正焦急时,隐约望见远处有座寺院,便急忙跑进去。道士看到少年后,惊讶地说:“你从哪里来,幸好没被蛇发现,不然……”说完就请少年坐下,并给他端上斋粥。少年正吃着,突见一条巨大的蛇爬进屋来,蛇身有十多围粗。一见客人便昂起头,怒目而视,目光如炬有如闪电。少年大惊失色。道士见状用手拍打蛇头,大声呵叱:“去!去!巨蛇便乖乖地往东边的房子爬去,大约一个多时辰,才全部爬进去,盘伏在地上,把一间房子都塞满了。少年非常恐惧。
-
关键词
《聊斋》
天将
丛林中
不如意
天刚
小蛇
在山
带刀
下担子
七孔生烟
-
分类号
Q959.62
[生物学—动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