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脾栓塞与下极脾栓塞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对比研究
1
作者 王晓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5期113-114,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外周脾栓塞与下极脾栓塞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下级脾栓塞,观察组实施外周脾栓塞,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门脉高压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 目的分析研究外周脾栓塞与下极脾栓塞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下级脾栓塞,观察组实施外周脾栓塞,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门脉高压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门脉内径、血流量和血流速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前门脉内径、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分别为(1.16±0.12)cm、(573.83±305.02)ml/min、(7.01±1.25)cm/s,优于对照组的(1.26±0.13)cm、(757.83±325.42)ml/min、(10.01±2.87)cm/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外周脾栓塞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能够有效改善门脉直径和血流速度等,对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栓塞 下极脾栓塞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脾下极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郝大林 石宏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10年第9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经微导管脾下极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本组全部患者经血象、骨髓象、US、CT检查,确诊为脾大,脾功能亢进,白细胞、血小板显著减少。采用改良Seldinger法经股动脉微导管超选择至脾下极动脉,根据脾... 目的探讨经微导管脾下极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本组全部患者经血象、骨髓象、US、CT检查,确诊为脾大,脾功能亢进,白细胞、血小板显著减少。采用改良Seldinger法经股动脉微导管超选择至脾下极动脉,根据脾大小确定脾栓塞范围,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和真丝线段,当血流速观陧、估计栓塞面积为30%~50%时停止栓塞。结果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脾纵径缩小,血象恢复至正常水平,出血倾向停止,不良反应、并发症少。结论微导管脾下极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脾亢的有效疗法,行超选择脾下极动脉栓塞该叶段脾实质,防治脾动脉分支短期再通,同时可准确控制脾脏栓塞面积。导管头端尽量深入脾动脉,避开共干动脉,可避免发生胃肠道的栓塞、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能减轻门脉高压,升高血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亢进 微导管 下极动脉栓塞
下载PDF
脾下极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3
作者 龚丽娟 刘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年第12期1438-1440,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脾下极动脉栓塞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40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在介入治疗前认真准备及心理指导,治疗后对患者出现的栓塞术后综合征以及并发症的认真观察并及时处理,总结出针对性护理方法。结果40... 目的探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脾下极动脉栓塞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40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在介入治疗前认真准备及心理指导,治疗后对患者出现的栓塞术后综合征以及并发症的认真观察并及时处理,总结出针对性护理方法。结果4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治疗2~4周后38例血小板恢复正常,36例红细胞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脾下极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临床效果明显,治疗前后认真细致的护理、预防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极动脉栓塞 功能亢进 观察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