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溃疡凝胶联合曲安奈德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炎症因子、肿瘤标志物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
作者 张艳梅 胡娟 +1 位作者 王艳平 韩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9期80-84,共5页
目的 研究口腔溃疡凝胶联合曲安奈德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患者炎症因子、肿瘤标志物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2年6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OSF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 目的 研究口腔溃疡凝胶联合曲安奈德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患者炎症因子、肿瘤标志物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2年6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OSF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曲安奈德治疗,联合组行口腔溃疡凝胶联合曲安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张口度、黏膜病损面积、疼痛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两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等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两组全血黏度低切(LS)、血浆黏度(PV)及纤维蛋白原(Fib)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前后张口度、黏膜病损面积和VAS评分的变化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治疗前后血清IL-2、TGF-β1、TNF-α、NSE、Cyfra21-1、SCC-Ag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治疗前后LS、PV、Fib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显著不良反应。结论 口腔溃疡凝胶联合曲安奈德治疗OSF疗效好,可降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标志物水平,并改善血液流变学,无显著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口腔溃疡凝胶 曲安奈德 炎症因子 肿瘤标志物 血液流
下载PDF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治疗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灵 杜永秀 徐普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2675-2679,2685,共6页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是一种慢性、潜伏性疾病,被归类为口腔潜在恶性疾病,是一个全球性和区域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它被认为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如咀嚼槟榔、微量元素紊乱和遗传易感性等。本文回顾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治疗OSF的各种方法,包...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是一种慢性、潜伏性疾病,被归类为口腔潜在恶性疾病,是一个全球性和区域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它被认为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如咀嚼槟榔、微量元素紊乱和遗传易感性等。本文回顾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治疗OSF的各种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以上治疗方法主要是减轻疾病的体征和症状,尚缺乏单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此外,有部分研究者提出新的治疗方法-干细胞治疗,但是观察病例量较少,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治疗 张口受限 干细胞治疗
下载PDF
133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的病理及临床生物学行为研究
3
作者 陈冠君 符骁 +5 位作者 冼海瑜 苏守达 温琦涛 邓伟 林诗耿 王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2-537,共6页
目的分析嚼食槟榔鲜果习惯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癌变的临床特点、病理及临床生物学行为。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24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其中嚼食槟榔鲜果习惯的OSF癌变组133例,非OSF癌变组114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 目的分析嚼食槟榔鲜果习惯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癌变的临床特点、病理及临床生物学行为。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24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其中嚼食槟榔鲜果习惯的OSF癌变组133例,非OSF癌变组114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部位、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率、肿瘤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进行分析;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记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OSF癌变组的平均年龄(50.68±11.54)岁低于非OSF癌变组(57.90±12.85)岁,OSF癌变组的男女比例高于非OSF癌变组(6.82∶1 vs 2.1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SF癌变组和非OSF癌变组的OSCC病理分化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比较,OSF癌变组的肿瘤分化较好,非OSF癌变患者肿瘤分化较差。OSF癌变组复发率(19.1%)低于非OSF癌变组(31.5%),OSF癌变组5年生存率(85.5%)高于非OSF癌变组(7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OSF癌变对OSCC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有嚼食槟榔鲜果习惯的OSF癌变患者以男性为主,肿瘤好发于舌及唇颊部,病理分化程度较高,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病理分级 淋巴结转移 预后
下载PDF
非编码小RNA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彭慧 吴颖芳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4期310-314,共5页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是口腔黏膜最常见的癌前病变之一,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非编码小RNA(small non-coding RNAs,SncRNAs)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已被广泛报道参与多种人类疾病的调控。越来...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是口腔黏膜最常见的癌前病变之一,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非编码小RNA(small non-coding RNAs,SncRNAs)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已被广泛报道参与多种人类疾病的调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多种SncRNAs在OSF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有研究表明,微RNA(microRNAs,miRNAs)通过调控相关转录因子和基因表达或上皮间充质转化来调控成纤维细胞(fbroblasts,FB)活化而参与OSF疾病进展;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母体抗瘫抑制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suppressor of 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TGF-β/Smad)信号通路或与miRNA相互作用参与OSF的发生发展;环状RNA(circular RNAs,circRNAs)通过与miRNA相互作用在OSF中发挥作用;tRNA衍生的小RNA(tRNA-derived small RNAs,tsRNAs)参与多种纤维化疾病的进展,但其在OSF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未来仍需重点关注SncRNAs介导OSF进展的作用靶点,探究其对OSF的作用功能及分子机制,以期为诊断和治疗OSF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非编码小RNA 微RNA 长非编码RNA 环状RNA tRNA衍生的小RNA 纤维细胞
下载PDF
基于TGF-β/Smad信号通路调控PTPRZ1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干预效果
5
作者 刘佩 李泽濛 贺小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 基于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信号通路调控酪氨酸磷酸酶Z1型受体(PTPRZ1)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65只大鼠,10只为空白组,其余55只建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模型,最终有45只建模成功,分为模型组、上调组(转染10... 目的 基于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信号通路调控酪氨酸磷酸酶Z1型受体(PTPRZ1)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65只大鼠,10只为空白组,其余55只建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模型,最终有45只建模成功,分为模型组、上调组(转染10μl PTPRZ1过表达慢病毒悬液)、下调组(转染10μl PTPRZ1沉默慢病毒悬液)各15只,7 d后观察大鼠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下调组、上调组PTPRZ1表达量、颊黏膜评分、Ⅰ、Ⅲ型胶原水平及TGF-β1、Smad2、Smad3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张口度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上调组PTPRZ1表达量、颊黏膜评分、Ⅰ、Ⅲ型胶原水平、TGF-β1、Smad2、Smad3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张口度水平明显下降(P<0.05);下调组PTPRZ1表达量、颊黏膜评分、Ⅰ、Ⅲ型胶原水平、TGF-β1、Smad2、Smad3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张口度水平明显上升(P<0.05);与上调组相比,下调组PTPRZ1表达量、颊黏膜评分、Ⅰ、Ⅲ型胶原水平、TGF-β1、Smad2、Smad3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张口度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 下调PTPRZ1可改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大鼠临床症状,调节胶原水平,其机制可能与TGF-β/Smad信号通路被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通路 酪氨酸磷酸酶Z1型受体 胶原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激活自噬调控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细胞凋亡与血管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邱乐宏 邓伟 +1 位作者 甘成文 孙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7-464,共8页
目的体外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成纤维细胞凋亡与血管生成的影响,并初步探究作用机制。方法从人颊黏膜组织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以槟... 目的体外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成纤维细胞凋亡与血管生成的影响,并初步探究作用机制。方法从人颊黏膜组织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以槟榔提取液(ANE)诱导人成纤维细胞模拟OSF内成纤维细胞体外模型,实验分组包括对照组(正常培养的细胞)、ANE组[100μg/ml ANE培养细胞48 h、ANE+低剂量Ang(1-7)组(100μg/ml ANE+10^(-7)mol/L Ang(1-7)培养细胞48 h]、ANE+高剂量Ang(1-7)组[100μg/ml ANE+10^(-5)mol/L Ang(1-7)培养细胞48 h],免疫荧光染色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CollagenⅠ)和Ⅲ型胶原(CollagenⅢ)的含量,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小管形成实验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血管形成情况,将mRFP-GFP-LC3病毒转染至细胞后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自噬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及LC3-Ⅱ/LC3-Ⅰ比值。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呈长梭形,Vimentin呈阳性表达,说明成功分离到成纤维细胞;与ANE组比较,ANE+低剂量Ang(1-7)组和ANE+高剂量Ang(1-7)组的细胞内α-SMA蛋白荧光表达明显减弱,培养上清液中Collagen Ⅰ和Collagen Ⅲ的含量减少(P<0.05),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则升高(P<0.05),两组的细胞培养上清液均抑制了HUVEC的血管形成(P<0.05),细胞内自噬小体减少(P<0.05),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P<0.05),LC3-Ⅱ/LC3-Ⅰ比值下调(P<0.05);此外,ANE+高剂量Ang(1-7)组作用效果均强于ANE+低剂量Ang(1-7)组作用效果(P<0.05)。结论Ang(1-7)能够抑制ANE诱导下成纤维细胞的活化,促进细胞凋亡,并降低HUVEC的血管形成。该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自噬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纤维细胞 血管紧张素(1-7) 凋亡 自噬 血管生成
下载PDF
理气活血软坚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疗效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洁 王双双 +3 位作者 都广艳 郝云静 江丹 杜士卜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3年第4期27-29,共3页
目的:研究理气活血软坚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40例OSF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予丹参滴丸常规治疗,治疗组20... 目的:研究理气活血软坚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40例OSF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予丹参滴丸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气滞血瘀型患者应用理气活血软坚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2组病例治疗前后张口度的变化,观察2组治疗前后IL-1β、TNF-α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愈显率65.00%、有效率90.00%,对照组愈显率35.00%、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患者的张口度均较治疗前有所缓解,治疗组效果更好(P<0.05)。2组治疗后IL-1β、TNF-α含量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理气活血软坚方治疗气滞血瘀型OSF,可降低IL-1β、TNF-α含量,抑制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合成,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理气活血软坚方 气滞血瘀型 气血同调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研究现状和热点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可可 王也彤 +3 位作者 周彦志 赵瑾 谭劲 周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4期13-18,共6页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的研究现状和热点。方法在Web of Science(WOS)核心集中搜索OSF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综合运用CiteSpace软件和VOSviewer软件对作者、国家分布、期刊共引等内...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的研究现状和热点。方法在Web of Science(WOS)核心集中搜索OSF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综合运用CiteSpace软件和VOSviewer软件对作者、国家分布、期刊共引等内容进行知识图谱绘制,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1530篇文献,文献年发表量呈稳定增长的趋势;OSF相关研究热点包括口腔癌、黏膜白斑、槟榔、槟榔碱、烟草以及黏膜下纤维变性。结论文献可视化分析直观地展现了OSF相关研究的热点、前沿、核心期刊和核心作者,为相关学者的学习与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知识图谱 槟榔碱
下载PDF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相关口腔癌患者唾液菌群、Cyfra21-1及CAT含量变化及与其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
9
作者 周岚 史祖宣 +2 位作者 高黎 周琳 程广岩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11期1831-1834,共4页
目的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相关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唾液菌群、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变化及与其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 选择OSF相关OSCC患者96例,同时选择同期OSF无相关OSCC患者96例。收集患者... 目的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相关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唾液菌群、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变化及与其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 选择OSF相关OSCC患者96例,同时选择同期OSF无相关OSCC患者96例。收集患者资料,包括患者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采集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无刺激性混合唾液4 mL,检测唾液菌群分布以及Cyfra21-1、CAT含量变化,比较不同病理特点OSCC患者唾液中Cyfra21-1、CAT含量。结果 OSF相关OSCC患者唾液中CYFRA21-1、CAT含量显著高于OSF无相关OSCC患者(P<0.05)。96例OSF相关OSCC患者唾液中共分离出104株菌株,其中奈瑟氏菌群、链球菌属占比较高,分别为14.42%、13.46%。OSF相关OSCC患者唾液中CYFRA21-1含量与患者性别、年龄、BMI、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AT含量与患者性别、年龄、BMI、肿瘤部位、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唾液中CYFRA21-1、CAT含量诊断OSF相关OSCC的AUC分别为0.795、0.733,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P<0.05)。结论 OSF相关OSCC患者唾液菌群主要为奈瑟氏菌群、链球菌属,其唾液中CYFRA21-1、CAT含量较高,且与患者病理特点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口腔鳞状细胞癌 唾液菌群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过氧化氢酶 病理特点
下载PDF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冰霞 温琦涛 +3 位作者 王涛 孙冠宇 符骁 苏守达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3期1836-1840,共5页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隐匿性的口腔黏膜疾病。它的发展与咀嚼槟榔高度相关,最终向口腔鳞状细胞癌演变,目前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认定为癌前状态。由于OSF癌变过程极其复杂,癌变机制尚不明确...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隐匿性的口腔黏膜疾病。它的发展与咀嚼槟榔高度相关,最终向口腔鳞状细胞癌演变,目前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认定为癌前状态。由于OSF癌变过程极其复杂,癌变机制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该病为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因此,本文主要对OSF癌变的分子机制最新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了解OSF癌变规律,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OSF癌变提供理论参考,为后期基础研究、临床治疗提供分子治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机制
下载PDF
自噬和凋亡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上皮组织中的表达
11
作者 朱冰玉 吴颖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6期58-62,共5页
目的 检测自噬标志物蛋白LC3、P62与凋亡蛋白caspase-3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收集2016—2019年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科行组织病理活检的90例OSF患者的颊黏膜标本... 目的 检测自噬标志物蛋白LC3、P62与凋亡蛋白caspase-3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收集2016—2019年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科行组织病理活检的90例OSF患者的颊黏膜标本,分为OSF早期组、OSF中期组、OSF晚期组,同时收集30名无口腔黏膜疾病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通过HE染色比较各组受试者的上皮细胞层厚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各组受试者颊黏膜组织上皮中LC3、P62与caspase-3的表达。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健康者比较,OSF患者的上皮细胞层厚度显著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OSF早期组、OSF中期组和OSF晚期组患者的上皮组织中LC3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呈递增趋势,P62呈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3、P62和caspase-3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张口度有关(P<0.05);LC3与caspase-3的表达呈正相关(r=0.320,P<0.05);P62和caspase-3的表达呈负相关(r=–0.554,P<0.001);LC3和P62的表达呈负相关(r=–0.710,P<0.001)。结论 自噬和凋亡可能与OSF的发生、发展有关,LC3、P62与caspase-3联合检测对OSF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凋亡 免疫组化技术
下载PDF
血管生成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影响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冼海瑜 王涛 +2 位作者 温琦涛 肖世康 林亚男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12期186-189,197,共5页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表现为慢性损伤过程中胶原蛋白异常聚集、血管闭塞的炎症性纤维化过程。OSF使患者张口受限、吞咽困难,且具有一定的癌变风险。血管生成不仅是逆转纤维化与组织修复的关键机制,而且被认...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表现为慢性损伤过程中胶原蛋白异常聚集、血管闭塞的炎症性纤维化过程。OSF使患者张口受限、吞咽困难,且具有一定的癌变风险。血管生成不仅是逆转纤维化与组织修复的关键机制,而且被认为在各种病理状况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血管生成对于改善OSF组织纤维化具有一定的疗效,其有利于OSF中胶原蛋白的代谢以及改善组织缺氧状态,从而逆转组织纤维化。但最近研究表明促纤维化组织血管生成可能增加潜在的癌变风险。目前在血管生成与OSF纤维化间相关性研究甚少,本文就OSF中血管变化、OSF中血管生成机制以及血管生成与OSF纤维化间的可能作用及其潜在的风险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血管生成 纤维 炎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CKLF1-C19多肽影响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中MFB活化及对SFRP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李艳莉 徐仰龙 +2 位作者 邓金勇 何升腾 董方 《西部医学》 2023年第2期195-202,共8页
目的探讨人趋化素样因子(CKLF1)C19多肽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中肌成纤维细胞(MFB)活化的作用以及对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sFR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三亚中心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并确诊为OSF的患者8例,并选择同... 目的探讨人趋化素样因子(CKLF1)C19多肽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中肌成纤维细胞(MFB)活化的作用以及对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sFR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三亚中心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并确诊为OSF的患者8例,并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例,通过组织块培养法分别从健康志愿者和OSF患者颊粘膜组织分离成纤维细胞(FB)和MFB,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表达,以鉴定MFB;将MFB随机分为对照组、0.001 mg/L C19组、0.01 mg/L C19组、0.1 mg/L C19组,各浓度C19处理组分别使用含0.001、0.01、0.1 mg/LCKLF1-C19多肽培养液培养细胞48 h,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CCK-8法测定各时间点细胞增殖活性,收集上清后测定羟脯氨酸的含量,胶原凝胶收缩实验检测细胞收缩活性,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测定细胞中sFRP1、sFRP2、sFRP5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分离的FB与MFB大多呈长梭形,MFB胞体较大、数目较多,且α-SMA呈阳性表达。与对照组比较,经过0.001、0.01、0.1 mg/L的CKLF1-C19多肽处理的MFB,在培养48 h和72 h后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0.05),上清中羟脯氨酸的含量减少(P<0.05),胶原凝胶收缩面积比率显著增加(P<0.05),迁移细胞数目与侵袭细胞数目均显著减少(P<0.05),细胞内sFRP1和sFRP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而sFRP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LF1-C19多肽能够抑制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组织中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降低细胞的活化水平,并调控sFRP1和sFRP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肌成纤维细胞 人趋化素样因子C19多肽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
下载PDF
低能量激光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曲安奈德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研究
14
作者 彭海艳 蒋校文 +1 位作者 崔琳娜 叶芝魁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6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低能量激光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曲安奈德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三院区门诊就诊的78例OS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A组... 目的探讨低能量激光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曲安奈德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三院区门诊就诊的78例OS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A组(n=40)与B组(n=38)。A组接受口腔病灶直流电离子导入曲安奈德(20mg/侧)前接受低能量激光病灶照射,B组使用低能量激光病灶不开机“照射”后再使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曲安奈德(20mg/侧)。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下颌前牙间最大开口度增加值、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治疗效果[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中文版(OHIP-14)]。结果两组进入试验时最大开口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8、16周,A组开口度增加值高于B组,两组第16周开口度增加值小于第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8周,A组VAS评分均高于B组,且两组治疗第8周VAS评分低于治疗第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两组OHIP14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能量激光照射配合直流电离子导入能将曲安奈德导入黏膜下层发挥治疗效果,且治疗过程无明显疼痛感,对局部病灶无机械损伤,可作为治疗OSF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曲安奈德 低能量激光 直流电离子导入
下载PDF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病损黏膜下曲安奈德联合丹参酮液注射方法及疗效探讨 被引量:25
15
作者 肖益彩 翦新春 +4 位作者 郑廉 周超 杜永秀 周婷 王彬娉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目的 :评价曲安奈德联合丹参酮注射液口腔黏膜病变下注射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127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采用曲安德奈联合丹参酮注射液行双侧颊黏膜病变下局部注射。每周注射1次,每10次为1个疗程,每注射10... 目的 :评价曲安奈德联合丹参酮注射液口腔黏膜病变下注射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127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采用曲安德奈联合丹参酮注射液行双侧颊黏膜病变下局部注射。每周注射1次,每10次为1个疗程,每注射10次后间隔30 d,然后进行第2个疗程10次,间隔30 d,再进行第3个疗程的治疗,共注射30次。对临床疗程完成后12、24和36个月的开口度及双侧颊黏膜由灰白变红色面积进行评估,应用SPSS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14例患者完成治疗全过程的疗效观察。早期组治疗3 a后获净开口度(12.0±1.2)mm,中期组治疗3 a后获净开口度(14.5±2.4)mm,后期组治疗3 a后获净开口度(15.5±1.5)mm。颊黏膜的颜色和血管数量增多的程度,早期组在治疗追踪的第3年结束时,19例患者毛细血管数量增多程度的有效率为100%,中期组为94.7%,后期组为90.7%。结论:曲安德奈联合丹参酮注射液注射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对患者开口度、病变黏膜颜色及毛细血管数量的恢复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病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曲安奈德 丹参酮
下载PDF
FHIT和MDM2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及其癌变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16
作者 尹晓敏 温春燕 +2 位作者 韩玉玲 高义军 唐瞻贵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2-575,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原癌基因MDM2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4例OSF组织、15例OSF癌变组织及10例正常口... 目的:初步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原癌基因MDM2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4例OSF组织、15例OSF癌变组织及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FHIT和MDM2蛋白的表达及分布。结果:FHIT在正常口腔黏膜中强阳性表达,在OSF及OSF癌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逐渐减少,OSF组及OSF癌变组织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OSF癌变组织组显著低于OSF组(P<0.05)。MDM2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中呈阴性表达,在OSF及OSF癌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逐渐增加,OSF组及OSF癌变组织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OSF癌变组织组显著高于OSF组(P<0.05)。结论:FHIT表达下调和缺失,以及MDM2过度表达可能在OSF癌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组氨酸三联体基因 MDM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蒋灿华 李超 +3 位作者 石芳琼 陈新群 唐瞻贵 翦新春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目的:评价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例重度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经鼻腔气管插管全麻下切除双侧颊部翼下颌韧带前方区域纵行的纤维条索,术中被动开口度达正常范围后,剪取相应大小的... 目的:评价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例重度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经鼻腔气管插管全麻下切除双侧颊部翼下颌韧带前方区域纵行的纤维条索,术中被动开口度达正常范围后,剪取相应大小的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覆盖黏膜缺损创面,间断缝合后,碘纺纱包加压固定。术后10~14d拆除纱包与缝线后开始开口训练,定期随访并进行类固醇皮质激素黏膜下局部注射等辅助治疗,通过伤口愈合、瘢痕软化及开口度改善等指标评价手术效果。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8例患者双侧颊部纤维条索切除后形成的手术创面,采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进行修复均获得成功,无感染或排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8个月,患者颊部原手术区黏膜红润,质地柔软,开口困难明显改善。术前开口度为(12.04±2.93)mm,术中开口度为(35.46±3.17)mm,术后6个月时的开口度为(29.33±4.28)mm,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重度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手术治疗中的黏膜缺损创面,能够起到促进创面早期愈合、减轻瘢痕形成与改善开口困难的作用,其操作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 口腔黏膜缺损 修复重建
下载PDF
长沙地区2749例体检者咀嚼槟榔及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尹晓敏 黄琰 +2 位作者 高义军 彭解英 方厂云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715-716,共2页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居民咀嚼槟榔及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患病情况。方法对长沙地区2749例体检者的年龄、性别、咀嚼槟榔时间、频率、口腔粘膜主要症状、张口度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49例体检者中697例(25.35%)有咀嚼槟榔习惯,49例(1.7...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居民咀嚼槟榔及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患病情况。方法对长沙地区2749例体检者的年龄、性别、咀嚼槟榔时间、频率、口腔粘膜主要症状、张口度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49例体检者中697例(25.35%)有咀嚼槟榔习惯,49例(1.78%)患有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SF),其中咀嚼槟榔者OSF患病率为7.03%,咀嚼槟榔者及OSF患者主要为男性,以30~49岁年龄组最为多见,部分OSF患者临床表现为粘膜刺激痛,张口受限等症状。结论长沙地区部分居民有咀嚼槟榔习惯,嚼槟榔者OSF患病率较高,应制定和实施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槟榔 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 现患率
下载PDF
Survivin在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癌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晌辉 李力力 +2 位作者 郭峰 贺智晶 翦新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25-628,632,共5页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正常口腔粘膜、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SF)及OSF癌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Survivin的表达在OSF癌变过程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10例正常口腔粘膜、40例OSF(早期10例,中、晚期各15例)及4...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正常口腔粘膜、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SF)及OSF癌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Survivin的表达在OSF癌变过程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10例正常口腔粘膜、40例OSF(早期10例,中、晚期各15例)及42例OSF癌变组织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正常口腔粘膜、OSF及其癌变组织中Survivin mRNA的阳性表达率,并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Survivin蛋白在正常口腔粘膜、OSF及其癌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正常口腔粘膜上皮中无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OSF组Survivin mRNA表达阳性率为47.5%(19/40),其中早期阳性率为30.0%(3/10),中期阳性率为46.7%(7/15),晚期阳性率为60.0%(9/15);42例OSF癌变组织中40例有阳性表达,阳性率高达95.2%。Survivin mRNA在OSF癌变组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OSF组(P<0.01);而OSF早、中、晚期三组间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率虽逐渐增高,但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正常口腔粘膜上皮中无Survivin蛋白表达,OSF早、中、晚三期上皮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呈逐渐增强趋势,在OSF癌变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最强。这与Survivin mRNA的表达基本一致。SurvivinmRNA的表达与OSF癌变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及临床TNM分期等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在OSF癌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望成为OSF癌变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玉泉汤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轶 卢惠冰 +2 位作者 彭植锋 王忠献 蔡君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188-2189,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84例OS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和中药治疗组(44例),另设置不伴有口腔黏膜疾病的正常对照组10例,常规治疗组予... 目的观察中药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84例OS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和中药治疗组(44例),另设置不伴有口腔黏膜疾病的正常对照组10例,常规治疗组予以强的松龙注射液5 mL加2%利多卡因1 mL于病变区域分点行黏膜下注射,每次每点注射1 mL,每次注射4个点,每周1次;口服维生素A 2.5万U,1次/d;维生素E100 mg,1次/d。中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玉泉汤加减。疗程1个月。观察常规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主症变化情况,并检测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6水平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9%,常规治疗组为62.50%,中药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主症积分均有改善;经过治疗后,中药治疗组各项积分明显好于常规治疗组(P<0.05)。常规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患者血清中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常规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患者血清中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中药治疗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玉泉汤对OSF各主症均有良好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中药可能通过影响OSF患者血清IL-6水平而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IL-6 中药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