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联合热敏灸治疗慢性盆腔炎(带下/痛经)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尹青竹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5期62-65,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热敏灸治疗慢性盆腔炎(带下/痛经)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0例门诊患者就诊顺序号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5例针刺(子宫、气海、中极、带脉、关元、归来、次髎及三阴交等),针刺得气,针感向盆腔传导,三...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热敏灸治疗慢性盆腔炎(带下/痛经)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0例门诊患者就诊顺序号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5例针刺(子宫、气海、中极、带脉、关元、归来、次髎及三阴交等),针刺得气,针感向盆腔传导,三阴交向大腿内侧、会阴等;留针30min,每10min捻转泻;针取出对次髎及耻骨等方向斜刺,以小腹产生胀感为标准,1次/d。治疗组45例热敏灸(下腹、腰骶、小腿内等,关元、子宫、大肠俞及次髎、三阴交等),热敏化悬灸,时间控制在热敏化现象消失或有酸麻胀感;关元、子宫三角温和灸,灸感可以传递至腹腔深处,至腹腔热感消失停止;大肠俞和次髎双点温和灸向臀部、腹部传递至带脉感消失为准;三阴交取单点温和灸,有些患者感传可至腹部,若不能至腹部要继续施灸至感传彻底消失为止,感传时间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1次/d;针刺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症状积分、C反应蛋白、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7.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积分、C反应蛋白两组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针刺联合热敏灸治疗慢性盆腔炎(带下/痛经),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带下 痛经 针刺 热敏灸 热敏化悬灸 三角温和灸 双点温和灸 单点温和灸 症状积分 C反应蛋白 中医药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黄帝内经》带下病探微
2
作者 刘舒 鞠宝兆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5期53-55,共3页
带下病指女性白带的量、色、质、味异常,早在《黄帝内经》就有带下及带下病详细的论述。秦汉时期有不同称谓,隋代《诸病源候论》基本固定病名。广义 "带下" 即妇女疾病总称;狭义 "带下"指女性阴中流出的液体,亦称白... 带下病指女性白带的量、色、质、味异常,早在《黄帝内经》就有带下及带下病详细的论述。秦汉时期有不同称谓,隋代《诸病源候论》基本固定病名。广义 "带下" 即妇女疾病总称;狭义 "带下"指女性阴中流出的液体,亦称白带,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狭义 "带下" 之名,始见《神农本草经》。《内经》中详细记载 "带下" 的来源、作用:为女性体内之精华物质,与入骨孔补益脑髓的物质同源。白带量过多则为病,即《内经》中之"淫"病,为阴阳不和,肾虚无摄;怵惕思虑,神伤恐惧;脾邪传肾,少腹疝瘕;暴食不洁,升降失常。淫之重症有四逆、五逆之说,均指病势深重,积重难返。白淫,男女皆可有,男子随溲而下,溺中若有精之状,即后世所言"白浊";女子则下于阴中,即后世所言之"带下"。《灵枢·五色》"有润如膏状",未述及 "带下" 之颜色及性状。《神农本草经》中论述了赤、白之分。老官山汉墓出土竹简涉及白带颜色、质地及气味。《诸病源候论》根据白带颜色分成"五色带"。傅山归纳总结"五色带",并给出相应的病机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下病 黄帝内经 诸病源候论 白浊 五色带 肾虚无摄 神伤恐惧 少腹疝瘕 升降失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