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任务导向性康复护理结合主题式健康教育对老年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功能恢复及健康知信行的影响
1
作者 李娜娜 冯阳阳 吕桦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性康复护理结合主题式健康教育对老年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功能恢复及健康知信行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90例老年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性康复护理结合主题式健康教育对老年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功能恢复及健康知信行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90例老年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实施任务导向性康复护理结合主题式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下肢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arthel指数(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疾病认知、健康信念及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任务导向性康复护理结合主题式健康教育可提高老年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健康知信行改善,也能有效调节脑神经递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导向性康复护理 主题式健康教育 脑卒中 下肢偏瘫
下载PDF
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下肢偏瘫合并高血压临床研究
2
作者 杨莹 闫俊 +5 位作者 乔琳 叶楠 高亚亚 郭华 黄家欣 职利琴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482-487,共6页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电针对急性脑梗死下肢偏瘫合并高血压患者偏侧下肢神经功能及血流变化的影响。方法:收集肝阳上亢型急性脑梗死下肢偏瘫合并高血压患者2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础治疗组62例、中药组61例、电针组58例、...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电针对急性脑梗死下肢偏瘫合并高血压患者偏侧下肢神经功能及血流变化的影响。方法:收集肝阳上亢型急性脑梗死下肢偏瘫合并高血压患者2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础治疗组62例、中药组61例、电针组58例、联合组61例,基础治疗组给予降压、抗血小板、降脂稳斑、改善循环、清除自由基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中药组加服天麻钩藤饮加减方,电针组加用电针治疗,联合组同时加以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及电针治疗。治疗2周、4周后分别对患侧下肢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平衡功能进行评估,同时记录患侧下肢胫后(PT)动脉峰值流速、足背(DP)动脉峰值流速,评估患者下肢神经功能和血流变化情况。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治疗后,各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感觉功能、PT动脉峰值流速、DP动脉峰值流速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显示,治疗2周、4周后,中药组、电针组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4周后电针组感觉功能明显改善(P<0.05),中药组平衡功能显著改善(P<0.05);治疗2周、4周后中药组PT、DP动脉峰值流速均明显改善(P<0.05),电针组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方联合电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及平衡功能,提高下肢动脉峰值流速,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患侧下肢的神经功能及循环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阳上亢 急性脑梗死 高血压 下肢偏瘫 天麻钩藤饮 电针 神经功能 循环功能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居家指导结合多模式互动对老年下肢偏瘫患者居家康复情况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3
作者 刘文静 韩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2期178-181,18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居家指导结合多模式互动对老年下肢偏瘫患者居家康复情况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下肢偏瘫居家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居家指导结合多模式互动对老年下肢偏瘫患者居家康复情况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下肢偏瘫居家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居家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居家指导结合多模式互动。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及6 min步行试验(6MWT)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患侧髋屈肌群和伸肌群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一般效能感量表(GSES)、康复锻炼积极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居家指导结合多模式互动可提高老年下肢偏瘫患者的居家康复效果,改善其自我效能感与康复锻炼积极性,并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微信平台的居家指导 多模式互动 老年患者 下肢偏瘫
下载PDF
自拟丹芪偏瘫汤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在脑梗死合并下肢偏瘫患者中的应用及对下肢肌力、表面肌电图的影响
4
作者 韩冰 徐萍 +2 位作者 苏莉 周娃妮 于婷婷 《四川中医》 2023年第10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究自拟丹芪偏瘫汤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在脑梗死合并下肢偏瘫患者中的应用及对下肢肌力、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4例脑梗死合并下肢偏瘫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常规进行核心肌群训练,观察... 目的:探究自拟丹芪偏瘫汤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在脑梗死合并下肢偏瘫患者中的应用及对下肢肌力、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4例脑梗死合并下肢偏瘫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常规进行核心肌群训练,观察组在核心肌群训练的同时口服自拟丹芪偏瘫汤,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躯干控制能力、下肢肌力、下肢运动功能、表面肌电图参数、脑血流动力学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总有效率为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2%(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偏身感觉异常、言语蹇涩、面色82白3、气2短A乏3力3评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姿势控制评定量表(PASS)、偏瘫侧下肢综合痉挛量表(CSS)、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股直肌和股二头肌表面肌电信号肌电积分值(IEMG)、均方根值(RM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平均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丹芪偏瘫汤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应用于脑梗死合并下肢偏瘫患者中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偏瘫症状、提高下肢肌力,还可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和表面肌电图参数、脑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丹芪偏瘫 核心肌群训练 脑梗死 下肢偏瘫 下肢肌力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天轨式移位减重系统训练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姿势控制的影响
5
作者 张丽 成康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2期178-181,186,共5页
目的探讨天轨式移位减重系统训练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姿势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科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 目的探讨天轨式移位减重系统训练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姿势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科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施以常规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施以天轨式移位减重系统训练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PA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步频、步长、步速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轨式移位减重系统训练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姿势控制能力、步态改善效果,有效调节脑神经递质水平,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轨式移位减重系统训练 核心稳定性训练 脑卒中 下肢偏瘫 下肢功能 姿势控制
下载PDF
前后交替针刺配合手法治疗中风急性期后下肢偏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屈云 蒋毅 +2 位作者 刘沙鑫 何成奇 熊淑芳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67-269,共3页
目的 :观察前后交替针刺加手法治疗中风急性期后下肢偏瘫的效果。方法 :临床将中风急性期后偏瘫下肢功能障碍患者 5 8例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2 9例 ,针刺组采用交替针刺下肢之梁丘、足三里、丰隆、委中、承山、太溪加手法的方... 目的 :观察前后交替针刺加手法治疗中风急性期后下肢偏瘫的效果。方法 :临床将中风急性期后偏瘫下肢功能障碍患者 5 8例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2 9例 ,针刺组采用交替针刺下肢之梁丘、足三里、丰隆、委中、承山、太溪加手法的方法治疗 ,对照组施以一般内科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及Fugl 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有差异 (P <0 0 1) ,同时 ,治疗后针刺组Barthel指数及Fugl 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手法 治疗 中风 急性期 下肢偏瘫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弹捏法护理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32例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益军 曾夏杏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3期2459-2459,共1页
探讨弹捏法对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对32例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实施弹捏法护理,结果显示弹捏法在护理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弹捏法 护理 脑卒中 下肢偏瘫 并发症
下载PDF
中医康复治疗中风下肢偏瘫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彭东生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36期70-72,共3页
目的:分析中医康复治疗中风下肢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救治的54例中风下肢偏瘫患者设为分析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治疗,统计并评价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54例患者的下肢功能运动情况... 目的:分析中医康复治疗中风下肢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救治的54例中风下肢偏瘫患者设为分析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治疗,统计并评价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54例患者的下肢功能运动情况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功能综合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下肢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可通过中医康复治疗改善,并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可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康复治疗 中风下肢偏瘫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研究中风下肢偏瘫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9
作者 赵震亚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中医康复治疗措施对中风下肢偏瘫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分析治疗结局。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中风下肢偏瘫,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64例,根据患者治... 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中医康复治疗措施对中风下肢偏瘫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分析治疗结局。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中风下肢偏瘫,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64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措施,观察组则为中医康复治疗,并分析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等关键指标。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和Fugl-Meyer的评分上则优于对照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的评分上也有良好的表现,治疗效果显著。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为(68.98±7.98)分,对照组则为(53.65±7.88)分,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Fugl-Meyer评分为(18.5±2.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5.6±1.2)分,这些指标都进一步说明了中医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患者也表示肯定。结论:采用中医康复治疗中风下肢偏瘫患者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改善护患关系,提高依从性,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下肢偏瘫 中医 康复治疗 运动功能评分
下载PDF
用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法对脑卒中所致下肢偏瘫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勇 宋晶 徐新国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8期70-71,共2页
目的 :研究用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法对脑卒中所致下肢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对其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玉田县医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所致下肢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考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待... 目的 :研究用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法对脑卒中所致下肢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对其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玉田县医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所致下肢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考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待患者的病情稳定后,用康复训练法对对比组患者进行治疗,用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法对考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步速、步频及左右步幅差。结果 :治疗后,考察组患者的步速和步频均高于对比组患者,其左右步幅差小于对比组患者,P <0.05。结论 :用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法对脑卒中所致下肢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下肢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法 康复训练法 脑卒中 下肢偏瘫 运动功能
下载PDF
绳带捆绑对脑梗死下肢偏瘫患者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立霞 朱斐 +1 位作者 宋淑霞 马学英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312-314,共3页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堵塞致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不可逆性脑组织坏死的一组疾病。我国CI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CI导致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堵塞致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不可逆性脑组织坏死的一组疾病。我国CI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CI导致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仍呈上升趋势,CI防控形势[1]严峻。CI下肢偏瘫患者由于核心稳定性受损,平衡功能受限,极大影响患者行动力和自理能力。本研究对CI下肢偏瘫患者实施绳带捆绑技术干预,达到改善CI下肢偏瘫患者稳定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带捆绑 脑梗死 下肢偏瘫
下载PDF
中医康复治疗中风下肢偏瘫患者10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淑芹 王甲英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3期90-,共1页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治疗脑出血下肢偏瘫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2例脑出血下肢偏瘫患者的中医康复治疗情况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疗效显著,P<0.01;治疗前Ⅰ级64例,Ⅱ级26例,Ⅲ级12例;治疗后Ⅱ级10例,Ⅲ级49例,Ⅳ级31例,Ⅴ级12例;结论...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治疗脑出血下肢偏瘫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2例脑出血下肢偏瘫患者的中医康复治疗情况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疗效显著,P<0.01;治疗前Ⅰ级64例,Ⅱ级26例,Ⅲ级12例;治疗后Ⅱ级10例,Ⅲ级49例,Ⅳ级31例,Ⅴ级12例;结论:中医康复治疗脑出血下肢偏瘫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下肢偏瘫 针刺 神经干刺激疗法 康复训练
下载PDF
中医康复治疗卒中下肢偏瘫患者临床分析研究
13
作者 韩学军 弓长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17期128-129,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治疗卒中下肢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16例卒中下肢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采用中医康复治疗措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治疗卒中下肢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16例卒中下肢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采用中医康复治疗措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肢体功能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肢体功能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治疗卒中下肢偏瘫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康复 卒中 下肢偏瘫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太阴阳明平衡刺法治疗脑卒中下肢偏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娟春 蔡拉平 +3 位作者 郝树森 李军 张丽英 常宁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3-654,共2页
目的:观察太阴阳明平衡刺法治疗脑卒中下肢偏瘫的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太阴阳明平衡刺法,取穴以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穴位为主,平衡刺法。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针刺法,取穴以足阳明胃经穴位为... 目的:观察太阴阳明平衡刺法治疗脑卒中下肢偏瘫的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太阴阳明平衡刺法,取穴以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穴位为主,平衡刺法。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针刺法,取穴以足阳明胃经穴位为主,3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7d,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86.1%;愈显率治疗组76.7%,对照组5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太阴阳明平衡刺法治疗脑卒中下肢偏瘫较传统针刺法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下肢偏瘫 针刺疗法 太阴阳明平衡刺法
下载PDF
观察中医康复治疗中风下肢偏瘫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庞嘉言 《智慧健康》 2020年第33期102-103,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中医康复治疗中风下肢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诊治的60例中风下肢偏瘫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中医康复治疗,比较两... 目的分析研究中医康复治疗中风下肢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诊治的60例中风下肢偏瘫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中医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下肢运动功能Ⅲ级、Ⅳ级、Ⅴ级所占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下肢运动功能Ⅰ级、Ⅱ级所占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与参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研究组明显偏低(P<0.05);与对照组的综合功能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相比,研究组均明显偏高(P<0.05)。结论给予中风下肢偏瘫患者中医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综合功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康复 治疗 中风 下肢偏瘫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强化平衡功能训练对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54
16
作者 祝艳 王雪梅 张瑜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5期46-49,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强化平衡功能训练对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纳入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配合强化平衡功能训练;对照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及常规平衡功能训练,...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强化平衡功能训练对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纳入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配合强化平衡功能训练;对照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及常规平衡功能训练,均干预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LE)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T)、姿态稳定度、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Barthel指数(BI)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BS、FMA-L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6MWT、姿态稳定度、FAC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高;干预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BI评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强化平衡功能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平衡、运动功能,提高步行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平衡功能训练 脑卒中 下肢偏瘫 平衡功能 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中医康复疗法治疗中风下肢偏瘫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孟晓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第6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疗法在中风下肢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中风下肢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疗法在中风下肢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中风下肢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巴氏指数(MBI)评分。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下肢偏瘫患者应用中医康复疗法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运动能力,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下肢偏瘫 中医 康复治疗
下载PDF
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在老年脑梗死下肢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丽艳 张曦光 +3 位作者 赵春阳 刘丹 罗雅丹 张孝丹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31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在老年脑梗死下肢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46例脑梗死下肢偏瘫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治疗意愿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 目的探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在老年脑梗死下肢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46例脑梗死下肢偏瘫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治疗意愿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0、20、30 d的脑卒中量表(NIHSS)、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及下肢血流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SF-36评分及下肢血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0、20、30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0、20、30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0、20、30 d的腿围周径小于治疗前,股静脉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反流时间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0、20、30 d的腿围周径小于对照组,股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反流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死下肢偏瘫患者施以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在加快下肢血流速度、提升生活质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压力波治疗仪 老年 脑梗死 下肢偏瘫
下载PDF
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联合舒适护理在脑卒中下肢偏瘫干预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吴玉红 马剑红 裘玲玲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8期182-184,共3页
目的:观察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联合舒适护理在脑卒中下肢偏瘫干预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处理方案的基础上给予渐进... 目的:观察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联合舒适护理在脑卒中下肢偏瘫干预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处理方案的基础上给予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联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情况。结果:护理后,2组下肢Fugl-Meyer评分及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分级均升高,且观察组护理后以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症状积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护理后SAS、A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41%显著高于对照组85.71%(P<0.05)。结论: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联合舒适护理可改善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行走功能、临床症状、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是一种满意度较高的护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下肢偏瘫 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 舒适护理 下肢Fugl-Meyer评分 功能性步行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下载PDF
中医康复治疗中风下肢偏瘫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洪婉婷 郑明芳 李相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A01期347-347,共1页
目的:观察中风下肢偏瘫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8例中风下肢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中医康复治疗,n=44)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n=44),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偏... 目的:观察中风下肢偏瘫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8例中风下肢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中医康复治疗,n=44)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n=44),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改善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和79.55%,P<0.05;观察组FMA评分、NIHSS评分及ADL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治疗在中风下肢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下肢偏瘫 中医康复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