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3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经透穴针刺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张英杰 牛彦彦 +1 位作者 陈春艳 徐鸣曙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2期84-87,共4页
目的观察阴经透穴针刺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剔除脱落病例后,两组纳入统计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观察组采用阴经透穴针刺... 目的观察阴经透穴针刺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剔除脱落病例后,两组纳入统计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观察组采用阴经透穴针刺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下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太冲穴表面温度及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下肢简化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均<0.01),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治疗前两组患侧肢体太冲穴表面温度低于健侧(P均<0.01);治疗后两组健侧和患侧肢体太冲穴表面温度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患侧肢体太冲穴表面温度仍低于健侧(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侧与健侧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2)。两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阴经透穴针刺疗法能够促进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改善患肢局部组织代谢,促进血液循环,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经透穴针刺疗法 针刺治疗 脑卒中 下肢功能障碍 中风后遗症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用康复训练联合针灸疗法对早期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蔡旭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用康复训练联合针灸疗法对早期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康复科收治的300例脑中风所致早期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300例患者随机分... 目的:探讨用康复训练联合针灸疗法对早期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康复科收治的300例脑中风所致早期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30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每组各有100例患者。对甲组患者使用神经内科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对乙组患者在使用甲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对丙组患者使用针灸疗法联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三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综合评分。结果:经过治疗,乙组患者和丙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的综合评分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丙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综合评分明显高于乙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乙组患者和丙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第1个月、第2个月和第4个月时其下肢运动功能的综合评分均明显高于入组时其下肢运动功能的综合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康复训练联合针灸疗法对早期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针灸疗法 早期偏瘫患者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效果
下载PDF
针灸疗法对合并睡眠障碍的早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3
作者 阮经文 郑沛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0年第2期72-75,共4页
选择 70例生命体征稳定、合并睡眠障碍的脑卒中早期患者 ,按日期分成实验组 ( E组 )、对照组( C1组、C2 组 ) ,观察三组病例在其它康复治疗都相同的情况下 ,针对睡眠障碍 :( 1)应用针灸配合贴压耳穴的办法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 E组 ) ,( ... 选择 70例生命体征稳定、合并睡眠障碍的脑卒中早期患者 ,按日期分成实验组 ( E组 )、对照组( C1组、C2 组 ) ,观察三组病例在其它康复治疗都相同的情况下 ,针对睡眠障碍 :( 1)应用针灸配合贴压耳穴的办法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 E组 ) ,( 2 )口服安定 ( C1组 ) ,( 3)无任何干预 ( C2 组 )。经 8周治疗后 ,发现 ( 1)凡能提高睡眠质量的 E组、C1组的肢体运动功能康复速度快 ,其简式 Fugl- Meyer积分与 C2 组相比 ,P<0 .0 1,( 2 ) E组总睡眠时间与 C1组相比 ,P<0 .0 5,说明针灸疗法的远期安眠作用优于安定 ,提示针灸疗法是治疗脑卒中后遗症及合并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脑卒中 睡眠障碍 运动功能
下载PDF
针灸疗法对酒精依赖合并睡眠障碍及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辉 刘静 +6 位作者 吕伟效 王成喜 乔健 陈倩倩 冯升 于晓光 王晨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737-739,743,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疗法用于合并睡眠障碍及认知功能损害的酒精依赖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酒精依赖综合征合并睡眠障碍和认知障碍的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纳曲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针灸疗法用于合并睡眠障碍及认知功能损害的酒精依赖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酒精依赖综合征合并睡眠障碍和认知障碍的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纳曲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针灸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睡眠质量、认知功能损害情况、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2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E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认知功能方面,观察组LOT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方面,SF-36各维度得分均得到明显提升,观察组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精神健康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TESS评分量表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疗法应用于合并睡眠障碍及认知功能损害的酒精依赖患者后,临床疗效显著,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睡眠障碍 认知功能损害 酒精依赖 效果治疗
下载PDF
温针灸配合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疗法对中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杨勇 邢英茹 +1 位作者 田飞 吴琳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3期82-86,共5页
目的 探讨温针灸配合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疗法对中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17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58),... 目的 探讨温针灸配合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疗法对中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17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58),在接受常规治疗和康复干预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针刺治疗,观察组接受温针灸配合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疗法,连续治疗1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情况、股直肌平均肌电值(AEMG)、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SIA运动功能评分和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股直肌AEMG、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SIA运动功能评分和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股直肌AEMG及ADL、SS-QOL评分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配合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能够明显改善其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疗法 中风偏瘫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分析康复训练结合针灸对治疗早期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
6
作者 宋国昌 蓝敏 《中外医疗》 2024年第9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早期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7月—2023年7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52例早期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探讨组采取康复训练结合...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早期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7月—2023年7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52例早期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探讨组采取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常态组采取常规针灸治疗,每组26例。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偏瘫运动功能量表(Brunnstrom)、步态评估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of Gait,FMA)及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unction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FCA)、步态情况(步速、步频)。结果探讨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runnstrom、FMA及F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探讨组Brunnstrom、FMA及FCA评分(4.02±0.28)、(79.23±0.51)、(92.61±1.52)分,高于常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7、112.696、30.076,P均<0.05)。治疗前,两组步态情况对比常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探讨组步速、步频均优于常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利用针灸、康复组训练治疗,有利于减轻患者肌肉痉挛,提高四肢的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组训练 治疗 针灸 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下载PDF
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下肢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杰 丁海波 于学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14-0017,共4页
脑梗死是一种脑部发生缺血或出血,导致脑组织受损的一种疾病。此病主要由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或血栓所引起。脑梗死会导致脑部区域出现功能障碍,伴有头痛、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视力问题、平衡能力减退等症状... 脑梗死是一种脑部发生缺血或出血,导致脑组织受损的一种疾病。此病主要由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或血栓所引起。脑梗死会导致脑部区域出现功能障碍,伴有头痛、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视力问题、平衡能力减退等症状。脑梗死后的下肢功能障碍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脑梗死会影响到锥体束和皮层脊髓束,导致肌肉力量、肌肉张力和感觉功能出现异常。因此,在脑梗死患者中,下肢功能障碍较为常见。针灸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此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优势,现对其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中风 下肢功能障碍 针灸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针灸疗法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于同月 郑胜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5416-5418,共3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针灸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结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选取60例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针灸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结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选取60例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针灸疗法。1个疗程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MoCA和ADL评分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MoCA和ADL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治疗前后MoCA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oCA和ADL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针灸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针灸疗法
下载PDF
运动针灸疗法对偏瘫患者手功能障碍恢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芳华 刘靖 +1 位作者 刘艳 张丽娟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第8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运动针灸疗法对偏瘫患者手功能障碍恢复的临床观察。方法:我院康复科收治的60例偏瘫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运动针灸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治疗方法,以Fugl-Meyer(FMA)手运动功能积分法标... 目的:探讨运动针灸疗法对偏瘫患者手功能障碍恢复的临床观察。方法:我院康复科收治的60例偏瘫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运动针灸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治疗方法,以Fugl-Meyer(FMA)手运动功能积分法标准评定疗效,将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采用运动针灸治疗方法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运动针灸疗法对于偏瘫患者手功能障碍恢复在临床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功能障碍 运动针灸疗法
下载PDF
弹力带抗阻训练对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肌力水平和运动耐力的影响
10
作者 李民 丰谢华 +4 位作者 李爱 杨剑峰 杜文文 史荣芬 张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611-615,共5页
目的 探讨弹力带抗阻训练对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肌力水平、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06—2022-12在南京市江宁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 目的 探讨弹力带抗阻训练对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肌力水平、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06—2022-12在南京市江宁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常规运动指导治疗,试验组加用弹力带抗阻训练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肌力水平、峰值摄氧量(VO_(2)peak)、无氧阈值(AT)、6 min步行距离、步态参数及Barthel指数、平衡功能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85%,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下肢肌力评分低于对照组[(1.40±0.23)分比(1.98±0.63)分],Fugl Meyer运动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29.87±3.58)分比(24.15±3.7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VO_(2)peak、AT及6 min步行距离分别为(20.42±1.71)m L/(min·kg)、(13.89±1.01)mL/(min·kg)、(140.56±23.78)m,均高于对照组的(18.46±1.23)m L/(min·kg)、(13.02±1.21)mL/(min·kg)、(116.58±29.61)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步长、步速、步频及单支撑相水平分别为(36.87±4.71)cm、(57.78±7.23)cm/s、(69.31±5.41)step/s、(31.05±3.01)%,均高于对照组的(31.52±3.67)cm、(52.84±6.09)cm/s、(63.05±6.08)step/s、(27.21±3.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Barthel指数、平衡功能评分分别为(78.61±5.61)分、(41.15±2.3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7.59±6.13)分、(32.56±5.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弹力带抗阻训练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肌力水平、运动耐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弹力带抗阻训练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肌力水平 运动耐力
下载PDF
胡大夫谈针灸疗法的经络辨证(二)——针刺治疗肩部疼痛伴功能障碍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昱 《中国社区医师》 2014年第12期34-34,37,共2页
肩部疼痛伴功能障碍者,临床上多见于“肩周炎”,以中年以上发病多见,患者多因慢性起病的肩部疼痛伴活动受限就诊,其有病程长,发病缓慢的特点。笔者本文所述2则病案,都有外伤史,案例1发作急骤,案例2车祸损伤后未积极治疗并误治... 肩部疼痛伴功能障碍者,临床上多见于“肩周炎”,以中年以上发病多见,患者多因慢性起病的肩部疼痛伴活动受限就诊,其有病程长,发病缓慢的特点。笔者本文所述2则病案,都有外伤史,案例1发作急骤,案例2车祸损伤后未积极治疗并误治,迁延1年余,虽然2则病案诊断为肩周炎有些牵强但希望通过2则病案,和同仁们分享经络辨证在针灸治疗中的作用,希望大家将经络诊察与辨证的方法更多地应用于临床,发现针灸之本——经络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辨证 肩部疼痛 功能障碍 针灸疗法 针刺治疗 大夫 病案诊断 积极治疗
下载PDF
穴位针灸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及血清IL-6、IL-1β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206-209,共4页
目的分析穴位针灸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及血清IL-6、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盆底康复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穴位针灸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及血清IL-6、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盆底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针灸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lβ)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盆底肌力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盆底肌力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PFIQ-7、PFDI-20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IL-6、IL-lβ水平均下降,其中观察组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5),痔疮、膀胱膨出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针灸疗法能够改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盆底肌力,促进盆底功能恢复,且能够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并发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穴位针灸疗法 盆底功能恢复 盆底肌力 血清炎症因子 并发症
下载PDF
益气通络法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王帅 张晋 沈俊晔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68-472,共5页
目的:考察益气通络法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对中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13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7),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 目的:考察益气通络法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对中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13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7),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益气通络法结合PNF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运动功能(FMA-L、STREAM-L、NIHSS-L评分)、平衡能力(ABC、FTSST、BBS、mini-BES test)、步行能力(TUG、FAC评分、WA评分及10MWT)、肌活动能力(肌电位、下肢肌力、MMT)及血清生物标志物(Hcy、NSE、Lp-PLA2、s CD14及PAF)水平差异,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FMA-L、STREAM-L、NIHSS-L评分)、平衡能力(ABC、FTSST、BBS、mini-BES test)、步行能力(TUG、FAC评分、WA评分及10MWT)及肌活动能力(肌电位、下肢肌力、MMT)等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生物标志物Hcy、NSE、Lp-PLA2、s CD14、PA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47%vs 71.43%,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的Barthel指数评分与FI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益气通络法结合PNF治疗中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提升中风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及肌活动能力,改善有关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适用于临床上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络法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中风偏瘫 下肢功能障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海燕 赵志军 +1 位作者 蒋苹 黎蕊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603-604,共2页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镜像疗法,连续治疗8周。运用徒手肌力量表(MMT)...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镜像疗法,连续治疗8周。运用徒手肌力量表(MMT)、简氏Fugl-Meyer运动量表(FMA)和简易平衡评定系统mini-BESTest,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MMT、FMA和mini-BESTes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下肢功能评定指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镜像疗法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疗法 脑卒中 下肢 运动功能障碍
下载PDF
脑卒中下肢功能障碍镜像疗法和综合康复治疗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蒋苹 王海燕 +1 位作者 赵志军 李小丽 《武警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135-1138,共4页
目的比较镜像疗法和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03至2016-09来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康复理疗科做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6例,根据excel表格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镜像疗法治疗组(镜像疗法组,43例... 目的比较镜像疗法和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03至2016-09来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康复理疗科做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6例,根据excel表格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镜像疗法治疗组(镜像疗法组,43例)和综合康复治疗组(综合康复组,43例),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MBI评分、神经功能损伤评分、Brunnstrom分级以及FAC分级。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镜像疗法组治疗后FMA评分(23.46±5.09)、MBI评分(46.97±6.77)显著高于综合康复组FMA评分(18.77±4.17)、MBI评分(39.87±5.52)(P<0.05)。镜像疗法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9.81±2.31)显著低于综合康复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18.97±3.56)(P<0.05),治疗后镜像疗法组Brunnstrom分级和FAC分级显著优于综合康复组(P<0.05)。结论镜像疗法是治疗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能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疗法 脑卒中 下肢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
下载PDF
针灸治疗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夏雪 董旭 +1 位作者 邢继杰 王东岩 《河北中医》 2024年第3期511-515,共5页
卒中后残存上肢功能障碍使患者丧失一定的劳动能力及独立生活能力,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因此寻求适当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尤为重要。对近年来针灸治疗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明确针灸治... 卒中后残存上肢功能障碍使患者丧失一定的劳动能力及独立生活能力,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因此寻求适当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尤为重要。对近年来针灸治疗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明确针灸治疗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针灸疗法 上肢功能障碍 综述
下载PDF
功能评定与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媛媛 王欢 +1 位作者 关爽 刘忠良 《中国康复》 2010年第3期229-231,共3页
关键词 脑卒中 强制性 下肢 功能障碍 评定
下载PDF
中医醒脑开窍针灸对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辽 贺飞 +2 位作者 张子雯 张换 汪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957-1960,共4页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灸对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加用醒脑开窍针灸治疗,均测定干预前后两组患者1...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灸对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加用醒脑开窍针灸治疗,均测定干预前后两组患者10 m最大步行速度(10mWT)、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时间(TUGT),同时采用改良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FMA)、Holdden步行功能评分表(FAC)、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中Barthel指数表(BI)评定患者步行功能、下肢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采用Ashworth量表测定患者下肢肌张力的变化。结果:(1)干预后,两组10 mWT提高,TUGT缩短(P〈0.05),观察组10 mWT高于对照组,TUGT低于对照组(P〈0.05);(2)干预前,两组FAC表、FMA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量表均上升(P〈0.05),观察组干预后FAC表、FMA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干预10周下肢肌张力0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干预后,两组NIHSS表评分降低,BI指数表评分上升(P〈0.05),观察组NIHSS表评分低于对照组,BI指数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经颅磁刺激基础上加用中医醒脑开窍针灸干预可改善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程度,促进其步行功能的改善,提升下肢肌力,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灸 中医 脑卒中 下肢功能障碍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试试针灸疗法
19
作者 郭晶晶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4期50-51,共2页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它通常由于血管阻塞或出血引起,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中断,进而引发脑细胞的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由于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性坏死,即使得到治疗,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其...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它通常由于血管阻塞或出血引起,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中断,进而引发脑细胞的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由于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性坏死,即使得到治疗,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其中偏瘫是脑卒中最为常见的后遗症,不仅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不可磨灭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阻塞 神经功能障碍 脑卒中偏瘫 针灸疗法 脑血管疾病 缺氧性 脑细胞 心理负担
下载PDF
针灸结合Rood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20
作者 苏诚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Rood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针灸组及Rood组各30例,分别给予针灸+Rood疗法、针灸疗法、Rood疗法治疗,3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Rood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针灸组及Rood组各30例,分别给予针灸+Rood疗法、针灸疗法、Rood疗法治疗,3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观察3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肌张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1)经6个疗程治疗后,综合组、针灸组、Rood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6.67%、63.33%。综合组的疗效显著优于针灸组和Rood组,经Mann-Whitney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针灸组及综合组患者的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Rood组患者的痉挛程度较治疗前无显著作用显著变化(P>0.05)。(3)治疗后,3组患者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及改良的Bartherl指数(MBI)评分均有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综合组在改善FMA及MBI评分方面作用显著优于针灸组及Rood组,组间比较(经ANOVO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Rood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其疗效优于单纯针灸疗法和Rood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功能障碍 上肢痉挛 针灸疗法 Rood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