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的下肢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盘德 张自茂 +2 位作者 许建坤 刘景辉 范小艳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1-181,共1页
关键词 CRPS 临床表现 诊断 脑卒中 下肢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
原文传递
镜像疗法治疗高位脊髓损伤后上肢Ⅱ型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性:自身交叉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唐朝正 丁政 +3 位作者 张晓莉 丁力 吴毅 贾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6-720,共5页
背景:镜像疗法最早用于截肢术后患肢痛的治疗,研究显示该疗法对其他损伤引起的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有效,但针对高位脊髓损伤后3年余的上肢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患者还未见报道。目的:探讨镜像疗法对高位脊髓损伤后上肢Ⅱ型复杂性局部... 背景:镜像疗法最早用于截肢术后患肢痛的治疗,研究显示该疗法对其他损伤引起的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有效,但针对高位脊髓损伤后3年余的上肢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患者还未见报道。目的:探讨镜像疗法对高位脊髓损伤后上肢Ⅱ型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患者疼痛缓解的有效性。方法:采用自身交叉对照的试验设计分别应用经皮电神经刺激、镜像盒对该高位脊髓损伤后上肢Ⅱ型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为期2周和3周的疼痛治疗,2种干预手段之间的洗脱期为1周,随访时间为1个月。结果与结论:前2周的经皮电神经刺激治疗患者疼痛没有实质性缓解,甚至一度加重,而洗脱期(第3周)后经过3周的镜像治疗,患者的疼痛感受明显减轻;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表明镜像疗法作为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综合治疗的补充,可能是一种有效地减轻Ⅱ型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疼痛的康复手段,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来确证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及脊髓损伤模型 上肢 Ⅱ型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 神经病理性疼痛 颈髓损伤 镜像疗法 经皮电神经刺激 作业疗法 康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胍乙啶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延青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胍乙啶 交感神经阻滞 治疗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胍乙啶治疗四肢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
4
作者 聂发传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胍乙啶 治疗 四肢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阻滞治疗
下载PDF
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Ⅰ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英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年第5期252-254,共3页
目的:评价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CRPS)Ⅰ型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CRPSⅠ型患者3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还给予镜像治疗,评价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VAS评分、Brunnstrom运动功... 目的:评价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CRPS)Ⅰ型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CRPSⅠ型患者3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还给予镜像治疗,评价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VAS评分、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BR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Ashworth痉挛评价量表(MAS)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康复治疗,试验组VAS评分、FIM、FMA腕部、FMA手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BRS手部、BRS上肢、M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像治疗联合常规康复措施能有效改善CRPSⅠ型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 镜像治疗
下载PDF
弹捏法护理联合气压式循环促进仪对脑梗死所致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Ⅰ型治疗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易倍 朱莹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36期4082-4086,共5页
目的观察弹捏法护理联合气压式循环促进仪对脑梗死所致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CRPS)Ⅰ型患者治疗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3例脑梗死所致CRPS-Ⅰ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 目的观察弹捏法护理联合气压式循环促进仪对脑梗死所致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CRPS)Ⅰ型患者治疗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3例脑梗死所致CRPS-Ⅰ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弹捏法护理联合气压式循环促进仪干预,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干预后上肢疼痛、水肿和肌力的变化,记录干预后肩关节、腕关节、手功能、上肢功能的改善情况,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2组患者生活能力。结果2组干预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上肢水肿分度、上肢肌力分级、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上肢功能)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干预后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干预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arroll手功能评分、Cooney腕关节评分及ADL量表中各单项评分和总评分均较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均<0.05),观察组干预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arroll手功能评分、Cooney腕关节评分及ADL量表中洗漱、穿脱衣服、床椅转移、进食、上厕所评分和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弹捏法护理联合气压式循环促进仪可显著缓解脑梗死所致CRPS-Ⅰ型患者上肢疼痛和水肿,改善上肢肌力,改善肩、手、腕及上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捏法护理 气压式循环促进仪 脑梗死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血清氧化应激/抗氧化产物水平与脑梗死患者Ⅰ型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真真 尹莲君 +3 位作者 许望纯 杨加顺 陈俊琦 赵远闯 《转化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195-200,共6页
目的 自由基清除可以改善Ⅰ型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type Ⅰ complex local pain syndrome, CRPSI)患者的症状体征,间接表明自由基和氧化应激增加参与了CRPSI的发病机制。本研究通过测定脑卒中后CRPSI患者血清氧化应激产物脂质过氧化产... 目的 自由基清除可以改善Ⅰ型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type Ⅰ complex local pain syndrome, CRPSI)患者的症状体征,间接表明自由基和氧化应激增加参与了CRPSI的发病机制。本研究通过测定脑卒中后CRPSI患者血清氧化应激产物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抗氧化产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水平以判定其与CRPSI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断为脑梗死后CRPSI的患者75例以及非CRPSI患者80例,同时选择同期常规健康体检者78例,分为三组,即脑梗死后CRPSI患者组(n=75),脑梗死后非CRPSI患者组(n=80)以及健康对照组(n=78)。血清MDA和SOD测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进行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量表对24 h内患者所感受到的最大疼痛强度进行测量,VAS评分≥7分为重度疼痛组,<7分为轻中度疼痛组。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ooney腕关节评分和Carroll手功能评分分别评估患者肩关节、腕关节、手功能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分析血清MDA和SOD对于疼痛分级评定的诊断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CRPSI患者疼痛的风险因素。结果 血清MDA水平在脑卒中伴有CRPSI患者显著高于无CRPSI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而血清SOD水平在脑卒中伴有CRPSI患者中水平则显著低于无CRPSI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CRPSI患者血清MDA水平在重度疼痛组显著大于轻度疼痛组,血清SOD水平在重度疼痛组显著低于轻度疼痛组。血清MDA和SOD水平与VAS评分分别成显著正相关性和显著负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表明高水平血清MDA和低水平SOD对于脑卒中伴有CRPSI患者疼痛分级评定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CRPSI患者血清MDA水平与Constant-Murley评分、Cooney评分和Carroll评分分别显著负相关性,而血清SOD水平与Constant-Murley评分和Carroll评分显著正相关性。CRPSI患者Brunnstrom 4级患者血清MDA显著低于3级患者,Brunnstrom 3级患者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1/2级患者。而血清SOD水平在Brunnstrom 4级患者显著高于3级,在Brunnstrom 3级患者血清显著高于1/2级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MDA和SOD水平均可以作为预测CRPSI患者疼痛的独立因子。结论 血清氧化应激/抗氧化产物可能参与了CRPSI的病理生理进程,这在血清中可以得到反映,对CRPSI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 氧化应激 抗氧化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脊髓电刺激治疗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1例报道 被引量:3
8
作者 倪兵 陶蔚 +1 位作者 遇涛 李勇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03-703,共1页
病例简介患者女性,62岁,左侧小腿及足部疼痛、肿胀8个月入院。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趾缝处疼痛,逐渐蔓延至左足背、足底及小腿外侧部。疼痛性质为烧灼样、刀割样;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疼痛范围逐步向上扩展。外院考虑为腰椎... 病例简介患者女性,62岁,左侧小腿及足部疼痛、肿胀8个月入院。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趾缝处疼痛,逐渐蔓延至左足背、足底及小腿外侧部。疼痛性质为烧灼样、刀割样;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疼痛范围逐步向上扩展。外院考虑为腰椎管狭窄,行椎管减压及内固定术,术后疼痛无缓解,且逐渐加重,VAS评分10分,并伴左膝部以下肿胀、肤色加深、皮肤易出汗、发热、痛觉过敏,轻触患侧皮肤可诱发剧烈疼痛。口服多种镇痛药物效果不佳。既往体健。双下肢血管超声示:双下肢深静脉未见明确异常,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腰椎MRI示:脊髓栓系,圆锥结束于L4椎体下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 脊髓栓系 电刺激治疗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腰椎管狭窄 小腿外侧 VAS评分 下肢深静脉
下载PDF
维生素C对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的预防效果分析
9
作者 胡明迹 丁辉 +1 位作者 汤黎明 陆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231-233,共3页
探讨维生素C对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1.03至2022.08期间在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盐水组、125mg组、250mg组、500mg组,每组20例。4组患者伤口冲洗缝合完... 探讨维生素C对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1.03至2022.08期间在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盐水组、125mg组、250mg组、500mg组,每组20例。4组患者伤口冲洗缝合完毕后,向骨折断端进行局部浸润注射:盐水组选用5m10.9%生理盐水; 125mg组选用125mg维生素C; 250mg组选用250mg维生素C; 500mg组选用500mg维生素C,术后门诊随访监测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症状及发病情况。结果 盐水组患者术后6周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发生率显著高于125mg组、250mg组、500mg组(P0.05)。125mg组术后6周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发生率显著高于250mg组、500mg组(P0.05)。250mg组和500mg组术后6周均未发生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折断端局部注射维生素C,有助于降低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的发生风险,不同浓度维生素C的防控效果存在一定差异,250mg及500mg局部注射的效果最佳,可根据患者个体状态,合理选最佳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局部注射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 预防效果 浓度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唐朝正 丁政 +4 位作者 张晓莉 王桂丽 陈立典 吴毅 贾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58-460,共3页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1型(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type 1,CRPS 1)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或肩手综合征,主要以局部疼痛、肢体肿胀、感觉异常、皮肤改变、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肢主动及被动活动疼痛等为特征[1].治疗上以...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1型(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type 1,CRPS 1)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或肩手综合征,主要以局部疼痛、肢体肿胀、感觉异常、皮肤改变、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肢主动及被动活动疼痛等为特征[1].治疗上以减轻疼痛、保持和恢复功能为根本目的,常用干预有:电针、皮质甾体类药物、自由基清除剂、降钙素、交感神经阻滞、抗抑郁药等,但此类方法长期应用容易引起感染、依从性差和耐药等问题,并且由于患肢末端水肿未能很好改善,长期使用可能无效,最终导致手部肌肉和关节挛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经皮神经电刺激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应用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自由基清除剂 交感神经阻滞
下载PDF
脊髓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其受体在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Ⅰ型病程中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廖志敏 唐昱英 +1 位作者 郑阳春 徐丹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3-707,共5页
目的 研究以大鼠后肢缺血再灌注所模拟的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Ⅰ型(CRPSⅠ)在建模后神经病理性疼痛行为学变化和脊髓组织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其受体CSF-1R在脊髓中的分布和表达。方法采用大鼠后肢缺血再灌注方法建立CRP... 目的 研究以大鼠后肢缺血再灌注所模拟的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Ⅰ型(CRPSⅠ)在建模后神经病理性疼痛行为学变化和脊髓组织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其受体CSF-1R在脊髓中的分布和表达。方法采用大鼠后肢缺血再灌注方法建立CRPSⅠ模型,在再灌注后14d内每天连续观察缺血足底机械痛阈和热痛阈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技术显示脊髓M-CSF和CSF-1R在小胶质细胞和星状胶质细胞上的分布,以及在再灌注后3d、7d和14dM-CSF和CSF-1R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在缺血再灌注后1~14d,缺血足底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M-CSF由脊髓星状胶质细胞分泌,其特异性受体CSF-1R则主要分布在脊髓小胶质细胞上;在再灌注后7d和14d,缺血同侧脊髓M-CSF和CSF-1R的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CRPSⅠ模型在建模后14d内,缺血同侧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缺血同侧脊髓组织中星状胶质细胞分泌的MCSF和小胶质细胞上的CSF-1R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Ⅰ型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小胶质细胞
原文传递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斌本 王景阳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77-181,共5页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以往称为反射性交感营养不良,尚不为人们所普遍了解,本文简要说明其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特别是诊断标准和治疗。
关键词 疼痛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 交感性营养不良
原文传递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凌丽君(综述) 张炳熙(审校)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0年第3期221-224,共4页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是继发于肢体损伤的一种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以疼痛、感觉异常、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特征,发病机理复杂。本文综述分析了其发病机制、诊断标准以及针对发病机理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 疼痛 发病机制 治疗
原文传递
经皮穿刺剥离切除治疗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黎明 张岩 《黑龙江医学》 1997年第10期4-4,共1页
关键词 腰椎横突 经皮穿刺 综合 切除治疗 横突肥大 坐骨神经痛 腰腿痛 局部封闭 下肢疼痛 梨状肌综合征
下载PDF
腰交感神经阻滞联合盐酸沙格雷酯治疗下肢CRPS-Ⅰ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志宏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腰交感神经阻滞联合盐酸沙格雷酯治疗下肢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CRP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下肢CRPS-Ⅰ型152例,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76例。Ⅰ组行单纯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Ⅱ组行腰交感神经阻滞联合盐酸沙格雷酯治疗。在治... 目的:观察腰交感神经阻滞联合盐酸沙格雷酯治疗下肢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CRP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下肢CRPS-Ⅰ型152例,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76例。Ⅰ组行单纯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Ⅱ组行腰交感神经阻滞联合盐酸沙格雷酯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疗效评定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观察,两组比较症状改善程度与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腰交感神经阻滞联合盐酸沙格雷酯对下肢CRPS-Ⅰ型的患者起到有效缓解疼痛和痛觉过敏,改善下肢乏力、冰冷、发汗障碍等营养不良症状,是CRPS-Ⅰ型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 腰交感神经阻滞 盐酸沙格雷酯
下载PDF
氯胺酮用于疼痛治疗的部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肖平 刘小赟 +1 位作者 缪小勇 王仁美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1年第1期52-57,共6页
本文综述氯胺酮治疗黏膜炎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幻肢痛、复杂性局部痛综合征和癌痛的研究,并简述多种给药方式.
关键词 氯胺酮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复杂性局部综合征 黏膜炎 幻肢 肿瘤 疼痛
原文传递
脊髓电刺激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LEE Sang Chul 徐贯杰 刘小立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05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报告我院自2000年9月至2004年10月4年中脊髓电刺激(spinalcordstimulation,SCS)在疼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50例患有背部手术后疼痛综合征(failedbacksurgerysyndrome)、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complexregionalpainsyndrome,CRPS)、带... 目的报告我院自2000年9月至2004年10月4年中脊髓电刺激(spinalcordstimulation,SCS)在疼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50例患有背部手术后疼痛综合征(failedbacksurgerysyndrome)、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complexregionalpainsyndrome,CRPS)、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或非特异性疼痛的患者接受了SCS治疗。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将刺激电极置于硬膜外间隙,连接体外刺激器进行脊髓电刺激。结果31例永久性植入脊髓电刺激器的患者中,18例疼痛明显改善,9例轻度减轻,4例无效。其余19例则由于多种原因在试验性治疗后去除了刺激器。结论如果SCS试验有效,此法可用于背部手术后疼痛综合征、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以及神经源性疼痛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电刺激 疼痛治疗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 手术后疼痛综合征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syndrome) surgery 神经源性疼痛 2004年 2000年 硬膜外间隙 永久性植入 非特异性 刺激电极 穿刺成功 电刺激器 SCS 治疗后 试验性 背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