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步行机器辅助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性瘫痪患儿步态改善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孙胜月 周大勇 +3 位作者 卢伟娜 房贵巍 刘宁 杜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年第4期286-290,共5页
目的探讨下肢步行机器辅助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步态改善的效果分析。方法2022年5月至2023年1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儿童康复中心门诊收治偏瘫脑瘫儿童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常... 目的探讨下肢步行机器辅助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步态改善的效果分析。方法2022年5月至2023年1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儿童康复中心门诊收治偏瘫脑瘫儿童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下肢步行机器辅助训练,训练时间均为30 min,每周6次。对训练前后儿童步长、单侧支撑时间、步态周期、摆动时间的步态参数进行采集,对干预前后8周数据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方法对偏瘫患儿患侧步长长度变长、患侧单侧支撑时间变长、患侧和健侧步态周期、摆动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下肢步行机器辅助训练优于常规康复训练,更趋向于正常步态。结论下肢步行机器辅助训练可以改善偏瘫患儿患侧步态周期,增加患侧步长、单侧支撑时间,延长患侧摆动时间,缩短健侧摆动时间,改善偏瘫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偏瘫 下肢步行机器辅助训练 步态 儿童
下载PDF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步行能力、Lovett肌力分级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安丹蔷 季宇宣 +2 位作者 张瀚之 石狄 肖京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77-381,共5页
目的分析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步行能力、Lovett肌力分级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康复治疗至少8周的86例老年脑卒中偏瘫... 目的分析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步行能力、Lovett肌力分级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康复治疗至少8周的86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训练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联合等速肌力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训练。观察分析两组训练前及训练8周后神经功能、步行能力、Lovett肌力分级、平衡能力、不良反应。结果训练后,两组NIHSS评分、Rankin评分均较训练前降低,且联合组NIHSS评分、Rankin评分分别为(10.96±1.32)、(2.12±0.24)分,均低于对照组[(15.93±1.79)、(2.65±0.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FAC高分级均较训练前增加,且联合组FAC及Lovett肌力高分级比例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BBS评分均较训练前升高,且联合组BBS评分(45.19±4.83)分,高于对照组[(38.76±4.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显著不良反应。结论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可改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步行能力、Lovett肌力分级及平衡能力,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 等速肌力训练 老年 脑卒中偏瘫 神经功能 步行能力 Lovett肌力分级 平衡能力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对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吉桧媛 朱冬燕 +6 位作者 王梁 曹月姣 徐倩 韩珍真 高静 卢红建 陈伟观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7-235,共9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RAGT)对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9月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RAGT)对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9月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每组各21例。4组患者在病情平稳后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肌力训练、转移训练、坐站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以及日常活动能力训练,物理因子治疗等,1次/d,5 d/周,持续3周。rTMS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TMS,每个脉冲频率1 Hz/s,持续12 s,间隔2 s,共1200个脉冲,累计1400 s;1400 s/次,1次/d,5 d/周,持续3周。RAGT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AGT,30 min/次,1次/d,5 d/周,持续3周。联合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rTMS治疗结束后立即接受RAGT治疗,方法与单用rTMS或RAGT相同。分别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LE)量表、Berg平衡量表(BBS)、运动范围测试、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价4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运动范围和步行功能。结果(1)4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灶侧别、病程、患侧下肢Brunnstrom分期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对照组、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治疗前FMA-LE量表评分分别为(14.4±2.9)、(13.6±3.0)、(13.5±2.8)、(14.3±3.0)分,对照组、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治疗后FMA-LE评分分别为(20.4±2.4)、(23.1±3.1)、(22.8±2.4)、(27.1±3.4)分,4组患者FMA-LE量表评分时间主效应、组别主效应和组别与时间的交互效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83.102、6.535、23.522,均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4组患者治疗后FMA-LE量表评分均升高(均P<0.05);治疗后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FMA-LE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联合组评分高于rTMS组和RAGT组(均P<0.05)。(3)对照组、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治疗前BBS评分分别为(25±5)、(25±6)、(25±6)、(26±6)分,对照组、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治疗后BBS评分分别为(30±5)、(34±6)、(35±6)、(43±6)分,4组患者BBS评分时间主效应、组别主效应和时间与组别的交互效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57.204、6.377、59.140,均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4组治疗后BBS评分均升高(均P<0.05);治疗后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联合组评分高于rTMS组和RAGT组(均P<0.05)。(4)对照组、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治疗前前后向运动范围测试评分分别为(7.3±0.8)、(7.4±0.8)、(7.4±0.8)、(7.6±0.7)分,治疗后前后向运动范围测试评分分别为(8.8±0.7)、(9.3±0.7)、(9.4±0.7)、(9.9±0.6)分;治疗前左右向运动范围测试评分分别为(7.1±0.7)、(7.2±0.8)、(7.2±0.8)、(7.3±0.7)分,治疗后左右向运动范围测试评分分别为(8.3±0.8)、(8.9±0.9)、(9.0±0.9)、(9.7±0.8)分;4组前后向、左右向运动范围测试评分时间主效应、组别主效应和组别与时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前后向:F值分别为818.773、3.834、6.075,左右向:F值分别为1935.147、3.114、40.516;均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4组治疗后前后向、左右向运动范围测试评分均升高(均P<0.05);治疗后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联合组评分高于rTMS组和RAGT组(均P<0.05)。(5)rTMS和时间(OR=1.948,95%CI:1.465~2.590)、RAGT和时间(OR=2.043,95%CI:1.529~2.728)、联合组和时间(OR=4.376,95%CI:3.116~6.146)交互效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以治疗前分级作为参照,4组患者治疗后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948,95%CI:1.592~2.383,P<0.01);以对照组为参照,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患者Holden步行功能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TMS联合RAGT可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机器辅助步态训练 卒中 下肢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康复效果的范围综述
4
作者 严小青 李玉静 +2 位作者 李怡璇 杨帆 田文艳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4年第7期105-111,共7页
汇总了脑卒中患者应用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robot-assisted gait training,RAGT)的相关文献,使用范围综述的方法对系统检索后的结果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积极效果,提出了开发基于RAGT的外骨... 汇总了脑卒中患者应用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robot-assisted gait training,RAGT)的相关文献,使用范围综述的方法对系统检索后的结果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积极效果,提出了开发基于RAGT的外骨骼装备和实施多元化步态康复训练计划等建议,为促进RAGT的应用与发展和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康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辅助步态训练 脑卒中 康复训练 范围综述 步行功能康复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护理对老年烧伤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影响
5
作者 刘颖维 周多 +2 位作者 曹洁 王立娜 周琴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4期554-558,共5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护理对治疗烧伤后下肢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90例烧伤后下肢功能障碍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行常规训练护理)和研究...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护理对治疗烧伤后下肢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90例烧伤后下肢功能障碍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行常规训练护理)和研究组(45例,行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步态参数、步行能力、平衡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结果:与训练前相比,两组患者训练2个月后步长、步速、步频、6 min步行测试(6MWT)距离、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级、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量表(FMA-LE)评分均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各项指标更优。结论: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护理应用于治疗烧伤后下肢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可提高步行能力,改善平衡能力和下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辅助步态训练 护理 烧伤 下肢功能障碍 老年患者 步行能力
下载PDF
下肢步行外骨骼机器人配合呼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心肺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张大伟 李杰 +2 位作者 董洁 郭玲玲 王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3期46-49,150,共5页
目的分析下肢步行外骨骼机器人配合呼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心肺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陕西省康复医院收治的11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分析下肢步行外骨骼机器人配合呼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心肺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陕西省康复医院收治的11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下肢步行外骨骼机器人配合呼吸训练。比较两组的心肺功能、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及运动功能。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峰值分钟通气量(VE_(peak))、峰值摄氧量(VO_(2peak))、峰值能量代谢当量(MET_(peak))及无氧阈(AT)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功能性步行能力分级(FAC)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步行外骨骼机器人配合呼吸训练不仅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心肺功能,增强其平衡能力与步行能力,而且还可以促进运动功能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步行外骨骼机器 呼吸训练 脑卒中 心肺功能 平衡能力 运动功能 步行能力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影响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魏鑫鑫 吕智海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年第2期107-113,共7页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儿童发育期最常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对脑瘫患儿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神经康复领域中机器人康复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并越来越多应用在临床治疗中。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以高强度,重复性为特征,是近年来改善...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儿童发育期最常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对脑瘫患儿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神经康复领域中机器人康复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并越来越多应用在临床治疗中。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以高强度,重复性为特征,是近年来改善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热点。本文简单总结了步行训练机器人的不同种类、康复机制和训练方式对脑瘫儿童身体结构和功能、活动及参与能力方面的影响,旨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机器辅助步行训练 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 步态分析 粗大运动功能
下载PDF
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邢瑞仙 李隆广 刘学文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4期149-150,153,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机器人步行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影响。方法将2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机器人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均进行8周的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机器人组给予康复机器人步行训练,分别在训练前后采用Fugl-Me... 目的探讨康复机器人步行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影响。方法将2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机器人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均进行8周的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机器人组给予康复机器人步行训练,分别在训练前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评分及Holden步行能力分级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评分及Holden步行能力分级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康复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评分及Holden步行能力分级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机器人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机器人步行训练能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机器 康复机器辅助步行训练 帕金森病 下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头针治疗联合下肢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吴月峰 蔡锣杰 +5 位作者 董晓琼 朱童 高海军 张芳 许夏彬 陶丽琴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269-273,278,共6页
目的通过三维步态分析观察头针治疗联合下肢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异常步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机器人对照组和头... 目的通过三维步态分析观察头针治疗联合下肢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异常步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机器人对照组和头针对照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后的常规运动康复治疗及头针治疗,其中试验组及机器人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运动康复治疗及头针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下肢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而头针对照组不增加;试验组患者头针治疗与下肢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同时进行,机器人对照组及头针对照组患者的头针治疗与常规运动康复治疗中的步行训练及步态矫正训练同步进行。3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测定Fugl-Meyer评定量表的下肢部分(FMA-L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步行时的步幅、步速、步宽、双足支撑百分比及患侧支撑相期髋关节伸展、膝关节伸展、踝关节跖屈的峰值力矩等三维步态参数。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FMA-LE、MBI评分、步幅、步速、步宽、双足支撑百分比、髋、膝、踝关节峰值力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治疗后FMA-LE、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试验组与机器人对照组患者MBI评分较头针对照组患者均明显为高(均P<0.05)。3组患者治疗后步幅、步速、步宽、双足支撑百分比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试验组与机器人对照组患者步幅、步速较头针对照组患者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试验组患者步速较机器人对照组明显加快(P<0.05)。3组患者治疗后髋、膝、踝关节峰值力矩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试验组与机器人对照组患者髋、膝、踝关节峰值力矩较头针对照组均明显为高(均P<0.05),试验组患者膝关节峰值力矩较机器人对照组明显为高(P<0.05)。结论应用头针治疗联合下肢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步态,头针治疗的同时进行下肢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具有更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机器辅助步行训练 三维步态分析 脑卒中 步态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对脑性瘫痪儿童下肢运动功能影响Meta分析
10
作者 姜晓煜 毕鸿雁 +3 位作者 孙文玉 刘惠芬 苏航 姜佳慧 《康复学报》 CSCD 2023年第2期172-179,共8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RAGT)对脑性瘫痪(CP)儿童的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RAGT)对脑性瘫痪(CP)儿童的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关于RAGT治疗CP儿童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文献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1年12月。主要结局指标包括CP儿童粗大运动功能评定GMFM-D区评分、GMFM-E区评分、伯格平衡量表(BBS)评分、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步速、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由2名研究者独立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完成对纳入文献的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和风险评估。根据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系统评价手册,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通过P值和I²检验综合判断是否存在异质性,当P≥0.1,I²≤50%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当P<0.1,I²>50%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项RCTs,纳入39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187例,试验组20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GMFM-D区评分更高[SMD=0.58,95%CI(0.29,0.88),P=0.0001],GMFM-E区评分更高[SMD=0.47,95%CI(0.18,0.77),P=0.001],BBS评分更高[MD=5.85,95%CI(4.00,7.70),P<0.00001],FAC评分更高[MD=0.57,95%CI(0.24,0.91),P=0.0008],步速更快[MD=0.06,95%CI(0.02,0.10),P=0.009],6MWT评分更高[MD=80.18,95%CI(23.00,137.36),P=0.006];2组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10,95%CI(-0.32,0.12),P=0.39]。结论:RAGT可有效改善CP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步行功能等下肢运动功能。由于纳入研究的局限性,下一步研究仍需要开展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RCTs,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儿童 机器辅助步态训练 平衡功能 下肢运动功能 META分析
下载PDF
机器人早期辅助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邓晓青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28-30,37,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联合应用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观察两组患者下肢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步态参数、运动功能分级人数、独立步行人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步长、步宽、步频、步速等指标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均P<0.05);观察组下肢运动功能≥Ⅳ级者、独立步行人数均多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早期应用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对于提高其生活质量,早日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 步行训练 脑卒中 偏瘫 下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林海丹 张韬 +2 位作者 陈青 李宏伟 白定群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32-1838,共7页
为探讨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Robot-assisted gait training,RAGT)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n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ISCI)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将16例ISCI患者随机分配至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地面步行训练)及试验组(常规康复治疗+RA... 为探讨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Robot-assisted gait training,RAGT)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n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ISCI)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将16例ISCI患者随机分配至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地面步行训练)及试验组(常规康复治疗+RAGT).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后,分别进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Low extremity motor score,LEMS)及脊髓损伤步行指数II(Walking index for spinal cord injury II,WISCI II)评定.治疗后,两组患者LEMS均有提高(P<0.05),但试验组LEM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点WISCI II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试验组在治疗8周及12周后WISCI II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试验组WISCI II在训练12周后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RAGT与地面步行训练在提高肌力上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在改善步行能力上RAGT优于地面步行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机器辅助步行训练 地面步行训练 脊髓损伤 步行能力
下载PDF
运动想象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38
13
作者 王俊 廖麟荣 +2 位作者 杨振辉 刘海兵 唐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2-546,共5页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结合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障碍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20例,两组均进行基础康复治疗,包括神经发育疗法、主/被动牵伸、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必要的...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结合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障碍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20例,两组均进行基础康复治疗,包括神经发育疗法、主/被动牵伸、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必要的矫形器应用、传统中医治疗等。观察组:第一疗程(4周),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治疗强度和时间长度是40%的减重支持,75%的引导力量,1.5km/h的步行速度,步行持续时间30min/次,1次/d,5次/周;第二疗程(4周),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运动想象结合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治疗强度和时间长度是40%的减重支持,75%的引导力量,1.5km/h的步行速度,步行持续时间30min/次,1次/d,5次/周;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30min以提高步行能力为目标的治疗师辅助步行训练,1次/d,5次/周,为期8周。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下肢评定表(FMA-LE)、改良Ashworth痉挛评价下肢肌痉挛(MA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和6min步行能力测试(6MWT)、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FMA-LE评分、MAS、FAC、6MWT和BBS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各项评定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第一、第二疗程各项评定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此外,对照组患者2个疗程各项评定得分改善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观察组患者第二疗程的各项评定得分改善值高于第一疗程(P<0.05)。结论:应用运动想象结合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能更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且疗效高于单用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想象 机器辅助步态训练 步行能力
下载PDF
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9
14
作者 赵雅宁 郝正玮 +3 位作者 李建民 陈长香 张晓伟 刘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8-750,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Lokomat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Lokomat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Lokomat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的同时还采用下肢...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Lokomat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Lokomat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Lokomat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的同时还采用下肢康复机器人为主的运动训练方法。于训练前和训练10周后采用步长、步宽、步速、步频和神经功能评分作为评估指标进行评价。结果:Lokomat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Lokomat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机器人能提高偏瘫患者下肢运动的灵活度,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增强患侧下肢的负重能力,从而提高其步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 步行能力 经颅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Lokohelp机器人阶梯减重下肢康复训练对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喻雯 陈金春 +2 位作者 李刚 席向朝 胡兴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7073-7075,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Lokohelp机器人阶梯减重下肢康复训练对步行功能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104例,分传统组28例、常规组31例、阶梯组45例;3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传统康复训练,常规组加Lokohelp机器人下肢康复训练,凭康复师经验...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Lokohelp机器人阶梯减重下肢康复训练对步行功能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104例,分传统组28例、常规组31例、阶梯组45例;3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传统康复训练,常规组加Lokohelp机器人下肢康复训练,凭康复师经验和患者感觉判断减重量,阶梯组加Lokohelp机器人阶梯减重下肢康复训练,疗程均8 w;观察3组治疗前后步长、步宽、步频、步速、步行功能分级的变化。结果 3组治疗后的步长、步宽、步速、步频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步行功能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3组治疗后的步长、步宽、步速、步频及步行功能分级比较,阶梯组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Lokohelp机器人阶梯减重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步行功能的康复,其效果优于传统和机器人常规经验式减重康复训练,Lokohelp机器人增加减重称功能,可直观显示减重系数,提高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Lokohelp机器 阶梯减重 下肢康复训练 步行功能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6
16
作者 郭佳宝 杨雨洁 +1 位作者 岳雨珊 朱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01-709,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ISI Web of Knowledge、Ovi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 目的系统评价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ISI Web of Knowledge、Ovi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机器人辅助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检索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3年3月。2名独立的研究人员依据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方法,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估及资料提取,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合并分析。统计分析采用RevMan 5.1软件。结果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显示,机器人辅助训练后,脑卒中患者的Fugl-Meyer评分法下肢部分评分(WED=3.97,95%CI:2.84~5.10,Z=6.89,P〈0.00001)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WED=3.13,95%CI:0.80~5.45,Z=2.63,P=0.00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步频(WED=8.40,95%CI:-0.95~17.75,Z=1.76,P=0.08)及步速(WED=0.03,95%CI:-0.02~0.07,Z=1.18,P=0.2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文献质量的Jadad评分,低质量4篇,高质量8篇。结论机器人辅助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辅助训练 脑卒中 下肢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和步行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17
17
作者 马婷婷 张皓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60-1265,共6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促进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和步行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北京博爱医院儿童物理疗法科收治的3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17)和试验组(n=17)。对照组行常规物理治疗60 min,试验组...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促进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和步行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北京博爱医院儿童物理疗法科收治的3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17)和试验组(n=17)。对照组行常规物理治疗60 min,试验组行常规物理治疗30 min和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30 min。训练前、训练8周后、训练结束后随访1个月,采用10米步行测试(10MWT)、6分钟步行距离(6MWD)、生理消耗指数、粗大运动功能测试D区和E区、压力中心包络面积、步行功能分级进行评定。结果脱落4例。试验组训练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t|>3.219,P<0.05),1个月随访时除10MWT明显降低外(|t|>3.491,P<0.01),其他指标没有显著变化(|t|<1.565,P>0.05);训练后和随访时,除6MWD外,其他指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t|>2.108,P<0.05)。结论在传统物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可进一步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平衡和步行,疗效可持续至少1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型 机器辅助步态训练 运动 平衡 步行
下载PDF
基于减重步行训练的下肢康复机器人结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俊 邹任玲 +1 位作者 徐秀林 胡秀枋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14年第4期187-190,共4页
提出了一款基于气囊式减重原理的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它集主动训练与被动训练、静态平衡与功能评定于一体,适用于下肢偏瘫的脑卒中患者。装置的机械结构包括减重支持结构、步行器、拉伸锁定结构配合U型架、箱体结构和外框架辅助结构。... 提出了一款基于气囊式减重原理的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它集主动训练与被动训练、静态平衡与功能评定于一体,适用于下肢偏瘫的脑卒中患者。装置的机械结构包括减重支持结构、步行器、拉伸锁定结构配合U型架、箱体结构和外框架辅助结构。对跑步机这一运动部件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并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应力计算表明:跑步机最大应力值为3.593 2 MPa,最大变形值为1.062 7 mm,均在材料容许范围以内,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步行训练 下肢康复机器 结构设计 有限元
下载PDF
智能机器人步态模拟训练对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海泉 王子豪 王欣 《中国疗养医学》 2023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智能机器人步态模拟训练对脑卒中早期下肢功能恢复的疗效,为脑卒中后患者康复提供更有效的方案。方法选取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康复医学部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 目的探讨智能机器人步态模拟训练对脑卒中早期下肢功能恢复的疗效,为脑卒中后患者康复提供更有效的方案。方法选取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康复医学部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下肢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坐立位平衡训练、转移训练、芒针透刺及悬吊运动核心肌群训练等,对照组给予传统步态训练,观察组给予智能机器人步态模拟训练,所有治疗1次/d,25 min/次,5 d/周,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Berg平衡量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及视频步态分析仪评定患者的下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步态时空参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下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步态时空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其中治疗组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评分分别是(21.37±2.17)分和(32.97±5.18)分,观察组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评分分别是(26.27±2.22)分和(43.20±5.7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机器人步态模拟训练较传统步态训练更能增强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纠正异常步态,优化平衡功能,达到改善步行能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智能机器人步态模拟训练 下肢运动功能 步行能力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雒甜甜 徐秀瑛 +3 位作者 甘华松 张丽丽 周亚莉 李贵香 《现代临床护理》 2023年第3期66-77,共12页
目的评价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功能的干预效果,为其制定下肢功能锻炼方案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维普、万方8个中英... 目的评价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功能的干预效果,为其制定下肢功能锻炼方案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维普、万方8个中英文数据库,纳入从建库至2022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及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合并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22项随机对照试验,总计902例患者,文献质量等级均为B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步速[MD=0.08,95%CI(0.06,0.09),P<0.001]、步长[MD=3.58,95%CI(2.01,5.15),P<0.001]、步频[SMD=0.77,95%CI(0.36,1.18),P<0.001]、步幅[MD=2.35,95%CI(1.12,3.57),P<0.001]、耐力[MD=26.75,95%CI(6.89,46.60),P=0.008]、平衡功能[MD=3.29,95%CI(1.64,4.94),P<0.001]、下肢运动功能[MD=3.04,95%CI(1.73,4.35),P<0.001]指标其干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但对步宽的干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步速、步频和耐力,增加步长及步幅,改善平衡及下肢运动功能;而对步宽的改善效果尚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机器辅助步态训练 步态 平衡功能 下肢运动功能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