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祛湿化瘀汤内服和中药封包疗法联合西医治疗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9例
1
作者 任芬如 郑秀青 代雪娜 《中医研究》 2024年第3期31-35,共5页
目的:观察祛湿化瘀汤内服和中药封包疗法联合西医治疗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混合型下肢DVT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经腘静脉置管局部溶栓术治疗。术... 目的:观察祛湿化瘀汤内服和中药封包疗法联合西医治疗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混合型下肢DVT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经腘静脉置管局部溶栓术治疗。术后给予注射用尿激酶10万IU/次,6 h 1次,每日经溶栓导管推注,并根据患肢血栓止血检验结果调整用药剂量,经造影检查评估溶栓效果,适时拔管;舒血宁注射液20 mL,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4250 IU,皮下注射,2次/d;利伐沙班片,10 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祛湿化瘀汤(药物组成:当归、赤芍、两头尖、茯苓、陈皮、水蛭、薏苡仁、红花、茜草、泽兰、甘草)内服,1剂/d,水煎药汁500 mL,分早晚2次温服;联合中药(芒硝、冰片)封包治疗,2~3 h/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判定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凝血功能指标、生活质量、治疗满意率。结果:治疗组治愈29例,好转8例,未愈2例,有效率为94.87%(37/39);对照组治愈20例,好转11例,未愈8例,有效率为79.49%(31/39)。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加快(P<0.01),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1),健康调查量表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祛湿化瘀汤内服和中药封包疗法联合西医治疗混合型下肢DVT有较好疗效,可改善凝血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祛湿化瘀汤 中药封包疗法 西医治疗 血流速度 凝血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改良冰肌散联合气压疗法预防股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观察
2
作者 杨静 王璐瑶 +2 位作者 帅品花 曾志奎 黄丽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究改良冰肌散联合气压疗法预防股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骨折患者60例。其中对照组30例行冰肌散涂药治疗,研究组30例行... 目的探究改良冰肌散联合气压疗法预防股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骨折患者60例。其中对照组30例行冰肌散涂药治疗,研究组30例行冰肌散涂药联合气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LDVT的发生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下肢肿胀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LDVT的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及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改良冰肌散联合气压疗法预防股骨骨折LDVT的临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冰肌散 气压疗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中药封包配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3
作者 崔玉志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3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封包配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2年7月于泰安市中医医院诊治的122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双号将122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中药封包配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2年7月于泰安市中医医院诊治的122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双号将122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普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Airpro 6000进行预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中药封包干预,评价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检测记录两组干预前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黏度及全血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T、APTT及TT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FIB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结合中药封包可以有效地预防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中药封包 老年下肢静脉血栓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祛湿化瘀汤加减联合中药封包外敷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效果
4
作者 任芬如 郑秀青 代雪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731-735,共5页
目的回顾性探讨祛湿化瘀汤加减联合中药封包外敷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时对患者静脉通畅效果、凝血功能、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下肢DVT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68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4例。两... 目的回顾性探讨祛湿化瘀汤加减联合中药封包外敷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时对患者静脉通畅效果、凝血功能、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下肢DVT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68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中药封包外敷,研究组接受中药封包外敷联合祛湿化瘀汤内服。对比两组静脉通畅效果、血液流变学[高切全血黏度(H-W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比容(HCT)]、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serpine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Kruppel样转录因子(KLF2)水平及1 a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H-WBV、PV、HCT、Fib、serpine1、vWF低于对照组,PT、APTT、KLF2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1 a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湿化瘀汤联合中药封包外敷治疗下肢DVT效果显著,可能通过调节serpine1、vWF、KLF2等因子表达,改善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防治血栓形成,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祛湿化瘀汤 中药封包外敷 凝血功能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下载PDF
静脉血栓方联合艾灸疗法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观察
5
作者 谢梦 吴松梅 #刘萍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6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究静脉血栓方联合艾灸疗法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在医院收治的93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6例给予术后... 目的探究静脉血栓方联合艾灸疗法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在医院收治的93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6例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在常规干预基础上采用静脉血栓方联合艾灸疗法干预,指导患者服用中药,遵医嘱采用艾灸疗法操作。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凝血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指标、患侧大腿与小腿周长及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9.57%,高于观察组的4.26%(P<0.05);干预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凝血功能指标及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因子指标、患侧大腿与小腿周长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TT、APTT、FIB、D-D、CRP、患侧大腿与小腿周长等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7 d的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静脉血栓方联合艾灸疗法干预可降低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患者术后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下肢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 艾灸疗法 中医证候积分 凝血功能指标
下载PDF
针灸联合气压疗法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研究
6
作者 黄超 卢志勇 +2 位作者 袁明华 袁箐 夏红梅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5期811-812,共2页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气压疗法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临床疗效。方法:7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用低分子肝素钠、气压疗法干预,观察组38例加用针灸干预。结果:干预后肿胀发生率、疼痛发生率及皮肤颜色变化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气压疗法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临床疗效。方法:7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用低分子肝素钠、气压疗法干预,观察组38例加用针灸干预。结果:干预后肿胀发生率、疼痛发生率及皮肤颜色变化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低风险占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T长于对照组,FIB、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容及血小板聚集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气压预防脑卒中后DVT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下肢静脉血栓 针灸 气压疗法 预防
下载PDF
护理干预联合气压疗法在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谢观香 钟艳 +2 位作者 王秀清 刘菊梅 赖雪梅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2期99-101,124,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气压疗法在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在赣州市赣县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剖宫产产妇中随机抽取60例患者,依照入院编号奇偶数分...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气压疗法在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在赣州市赣县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剖宫产产妇中随机抽取60例患者,依照入院编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奇数)和观察组(偶数),各30例。对照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气压疗法,对比2组的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ongen,Fbg)]、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流峰值速度、血流平均速度)、DVT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APTT、PT水平高于对照组,D-D、Fb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流峰值速度和平均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护理干预与气压疗法可降低剖宫产产妇术后DVT发生率,对改善产妇凝血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有积极意义,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 剖宫产术 气压疗法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明 陈铮 +6 位作者 王晓彦 张佳琦 张娇 张晶 薛慧 李秀婷 邸禄芹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790-79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2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300例,按照住院时间将2021年1~6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7~12月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150...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2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300例,按照住院时间将2021年1~6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7~12月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比较2组患者对深静脉血栓的认知水平、基本预防措施依从性、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深静脉血栓的认知水平、对基本预防措施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00%低于对照组的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下肢骨折患者,可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健康教育 下肢骨折 静脉血栓 依从性
下载PDF
热熨联合腓总神经刺激疗法对骨科术后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9
作者 温丽珍 陈青 +1 位作者 许丽芳 温添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1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究下肢热熨联合腓总神经刺激疗法对骨科术后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石城县中医院骨科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究下肢热熨联合腓总神经刺激疗法对骨科术后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石城县中医院骨科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下肢热熨联合腓总神经刺激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卧床期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形成情况、血流速度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LEDVT形成率为13.33%(8/60),低于对照组的36.67%(22/60)(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术后卧床患者应用下肢热熨联合腓总神经刺激疗法,能有效防控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改善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下肢静脉血栓 热熨疗法 腓总神经刺激疗法
下载PDF
中药封包结合推拿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临床研究
10
作者 季芸 冷燕奎 张忠良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7期107-111,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封包结合推拿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中药封包结合推拿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封包结合推拿治疗。比较2组术前、术后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D-D)水平、患肢大腿周径,并比较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术后7 d、术后2周,2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活酶时间(APTT)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且同一时间点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2组D-D水平升高(P<0.05),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2组D-D水平较术后7 d降低(P<0.05),且观察组仍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7 d、2周,2组患肢大腿周径均较术前增大(P<0.05),但呈逐渐减小趋势(P<0.05),且同一时间点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85%,低于对照组12.96%(P<0.05)。治疗后,2组躯体健康、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封包结合推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术后凝血状态,减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中药封包 推拿 下肢静脉血栓 凝血指标
下载PDF
压力抗栓泵联合中药热奄包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11
作者 刘清娴 《医疗装备》 2024年第2期113-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压力抗栓泵联合中药热奄包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医院接收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下肢DV... 目的探讨压力抗栓泵联合中药热奄包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医院接收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下肢DVT预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压力抗栓泵联合中药热奄包预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的凝血指标、股静脉血流情况(股静脉血流速度及股静脉血流量),以及住院期间下肢DVT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浆凝血酶时间(TT)均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股静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股静脉血流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力抗栓泵联合中药热奄包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够起到协同增效作用,有效改善凝血指标,加速静脉血流,降低下肢DVT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抗栓泵 中药热奄包 急性心肌梗死 下肢静脉血栓
下载PDF
中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华雨 王玉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89-593,共5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可诱发肺动脉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研究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和发病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其中核转录因子Kappa B、Toll样受体、肿瘤坏死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可诱发肺动脉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研究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和发病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其中核转录因子Kappa B、Toll样受体、肿瘤坏死因子等信号通路参与其中。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DVT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广泛。中药单体、有效成分和复方可通过调控上述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通过保护内皮细胞和抑制血小板活化等途径,从而干预DVF。本文对中药治疗DVT的相关信号通路进行归纳,旨在为中医药治疗DVT的基础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为中医药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静脉血栓形成 信号通路 核转录因子Kappa B TOLL样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探讨
13
作者 黄书华 黄在萍 +1 位作者 苏彩虹 张渊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65-0068,共4页
探究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作用。方法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取自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共计6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4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采取中药穴位贴敷治... 探究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作用。方法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取自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共计6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4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采取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统计学数据。结果 观察组DTV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在术后第1dVAS评分及小腿周径差项目得出的数据无明显差异,经给予不同干预措施后,两组在第术后7dVAS评分及小腿周径差项目得出的数据均呈下降情况,但观察组所得数据均呈更低水平(P<0.05)。两组在FIB、FDP、D-二聚体水平均下降,但观察均更低(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能够有效预防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小腿周径差,降低患者FIB、FDP及D-二聚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骨折 老年 中药穴位贴敷 下肢静脉血栓
下载PDF
气压疗法联合早期活动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14
作者 王美霞 安儒红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7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气压疗法联合早期活动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4月泰安八十八医院收治的82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 目的探讨气压疗法联合早期活动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4月泰安八十八医院收治的82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预防下肢DVT形成,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气压疗法联合早期活动护理预防DVT形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腘静脉及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下肢阳性体征发生率与下肢DVT形成率。结果干预前,两组股静脉、腘静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腘静脉、股静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APTT、PT、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APTT、PT值高于对照组,D-D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阳性体征的发生率及下肢DVT形成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压疗法联合早期活动护理可以有效改善SAP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与凝血功能,降低下肢DVT形成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疗法 早期活动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血液净化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及预防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方艺桦 周竹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作为预防护理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医院接收的血液净化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单因素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对具有显著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作为预防护理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医院接收的血液净化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单因素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对具有显著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年龄≥11岁、体质量>20kg、卧床时间>5d、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5d、心血管疾病、下肢水肿、深静脉血栓史为血液净化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患儿容易受到年龄、体质量、卧床时间、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心血管疾病、下肢水肿、深静脉血栓史等多种因素影响发生儿童下肢深静脉血栓,需落实可靠的针对性防范对策,提高治疗安全性,研究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下肢静脉血栓 形成因素 凝血功能
下载PDF
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晶 刘艳娇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2期450-454,共5页
目的:分析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影响因素,并构建Nomogram。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0月到本院接受剖宫产术的202例高龄产妇临床资料,依据其术后住院期间有无发生LEDVT分为发生组(n=51)与未发生组(n... 目的:分析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影响因素,并构建Nomogram。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0月到本院接受剖宫产术的202例高龄产妇临床资料,依据其术后住院期间有无发生LEDVT分为发生组(n=51)与未发生组(n=151),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住院期间LEDVT的危险因素;用R软件绘制预测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住院期间LEDVT的Nomogram,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结果:202例发生LEDVT51例,占2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口服避孕药史(95%CI1.847~9.183,P=0.001)、血栓史(95%CI1.336~5.512,P=0.006)、妊娠高血压疾病(95%CI1.391~7.302,P=0.006)、妊娠期糖尿病(95%CI1.059~5.257,P=0.036)是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住院期间LEDVT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0.763(95%CI0.693~0.833)。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且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5.911,P=0.315。结论: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住院期间LEDVT发生受口服避孕药史、血栓史、妊娠高血压疾病及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依此构建的Nomogram可预测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住院期间LEDVT发生风险,为LEDVT的早期预警、及早预防、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产妇 剖宫产 住院期间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物理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云镜 张唐馨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期179-184,共6页
重症患者病情较为复杂,治疗期间常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不利于其病情的恢复,虽常规药物防治效果较好,但极易引起患者出血。物理治疗可弥补药物治疗的不足,基于此,本研究针对重症患者下肢DVT的物理治疗展开综述,旨在为重症患者早期... 重症患者病情较为复杂,治疗期间常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不利于其病情的恢复,虽常规药物防治效果较好,但极易引起患者出血。物理治疗可弥补药物治疗的不足,基于此,本研究针对重症患者下肢DVT的物理治疗展开综述,旨在为重症患者早期进行物理治疗预防下肢DVT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下肢静脉血栓 物理治疗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守燕 李洪倩 +1 位作者 王姗姗 李靖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2月1日~2023年5月31日收治的94例危重症患者,按照1~94进行编号,将奇数47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偶数47例为研究组,实施集束化护...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2月1日~2023年5月31日收治的94例危重症患者,按照1~94进行编号,将奇数47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偶数47例为研究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生活质量[采用疾病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G)],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护理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FACT-G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危重症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可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和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减轻失禁相关性皮炎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危重症患者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失禁相关性皮炎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效果
19
作者 唐文慧 李积凤 +2 位作者 邝土光 龚娟妮 杨媛华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6期653-655,共3页
目的探讨红外热成像(IRTI)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拟行下肢多普勒血管加压超声(CPUS)检查的6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先后采用IRTI和CPUS两种方法对下肢... 目的探讨红外热成像(IRTI)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拟行下肢多普勒血管加压超声(CPUS)检查的6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先后采用IRTI和CPUS两种方法对下肢静脉进行检查。根据IRTI表现和分布特点将患者分为IRTI阴性组和IRTI阳性组,根据下肢CPUS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DVT组(CPUS阳性)和非DVT组(CPUS阴性)。以CPUS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IRTI检测下肢DVT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600例受试者采用IRTI检查,阴性484例,阳性116例;下肢CPUS检查DVT(CPUS阳性)86例,非DVT(CPUS阴性)514例。IRTI诊断DVT的敏感度为87.21%,特异度为92.02%,IRTI与CPUS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92)。结论IRTI可作为下肢DVT的筛查工具,与CPUS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作为除外下肢DVT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多普勒血管加压超声 下肢 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器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20
作者 麻朋艳 章丹丹 +3 位作者 孙学余 张钿钿 黄赛燕 王红霞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317-1319,1327,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器(NMES)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行下肢静脉曲张手术的患者102例,其中2021年4至10月采用早期活动+药物抗凝+...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器(NMES)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行下肢静脉曲张手术的患者102例,其中2021年4至10月采用早期活动+药物抗凝+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预防DVT形成的51例患者作为IPC组,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采用早期活动+药物抗凝+NMES预防DVT形成的51例患者作为NMES组。3 d后,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视觉模拟评分)、股静脉流速峰值及DVT发生情况。结果NMES组视觉模拟评分平均1(1,2)分,IPC组平均2(2,5)分。NMES组舒适度优于IP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MES组预防前后股静脉流速峰值分别为(8.69±1.62)、(16.20±2.48)cm/s(P<0.001),IPC组预防前后分别为(8.62±1.68)、(14.91±2.22)cm/s(P<0.001),预防后NMES组股静脉流速峰值大于IPC组(P<0.001);NMES组发生DVT 2例(3.92%),IPC组发生DVT 3例(5.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7)。结论NMES可加快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下肢血流速度,患者舒适度高,能有效预防DVT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 神经肌肉电刺激器 血栓预防 下肢静脉曲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