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oStream血栓清除系统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索飞飞 李静静 +2 位作者 翟刚 庞宏永 田珂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8期920-924,共5页
目的观察AcoStream血栓清除系统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合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LDVT合并IV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 目的观察AcoStream血栓清除系统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合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LDVT合并IV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接受AcoStream血栓清除系统联合CDT治疗,29例)和对照组(接受CDT治疗,42例)。比较两组植入支架情况、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变化、尿激酶用量、住院时间、D-二聚体达峰时间、血栓清除率、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和Villalta评分等。结果观察组尿激酶用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前后Hb变化值大于对照组,住院时间、D-二聚体达峰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栓溶解等级情况优于对照组,血栓清除率高于对照组,Villalt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均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oStream血栓清除系统联合CDT治疗LDVT合并IVCS效果确切,出血风险更低,患者症状缓解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压迫综合征 AcoStream血栓清除系统 导管接触性溶栓
下载PDF
外伤后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发肺栓塞合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法医学鉴定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巨臣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7期145-148,共4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道路交通事故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外伤、手术及术后制动可引起血流减慢、血液凝固性增高,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常见的继发性危险因素。而自身病变也可以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不利因素,但是在司法鉴定过程中往往会被忽略...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道路交通事故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外伤、手术及术后制动可引起血流减慢、血液凝固性增高,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常见的继发性危险因素。而自身病变也可以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不利因素,但是在司法鉴定过程中往往会被忽略。本文通过1例外伤后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发肺栓塞合并自身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案例,从病因机制、病程转归、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等方面分析交通事故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为法院审理民事赔偿案件、化解社会矛盾提供更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 法医临床学 静脉压迫综合征 肺栓塞 因果关系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叶亮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2426-2433,共8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 PTS)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可造成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目前,早期识别PTS的高危患者并加以干预仍是临床关注的重点,但PTS相关的...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 PTS)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可造成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目前,早期识别PTS的高危患者并加以干预仍是临床关注的重点,但PTS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策略的实施细节仍有争议。本文对PTS的危险因素和预防策略进行了综述,以期为PTS预防体系构建提供借鉴,降低PTS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预防策略
下载PDF
导管接触性溶栓联合支架置入术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4
作者 张诚琮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380-1383,共4页
目的: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中导管接触性溶栓联合支架置入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式分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38),对... 目的: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中导管接触性溶栓联合支架置入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式分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38),对照组接受系统溶栓联合支架置入治疗,观察组接受导管接触性溶栓联合支架置入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凝血指标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时的髂静脉通畅率、血栓消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皮肤温度、皮损色泽、疼痛、肿胀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沉、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导管接触性溶栓联合支架置入的方案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有效提升髂静脉通畅率、血管消除率,有效改善相关症状及凝血指标,且安全性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接触性溶栓 支架置入 静脉压迫综合征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治疗
下载PDF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置管溶栓联合髂股静脉支架植入术与置管溶栓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5
作者 杨明远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CDT)联合髂股静脉支架植入(IVSI)术与CDT术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合并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ADVT)的近期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03—2023-03鹿邑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IVCS并下肢ADVT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CDT)联合髂股静脉支架植入(IVSI)术与CDT术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合并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ADVT)的近期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03—2023-03鹿邑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IVCS并下肢ADVT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CDT组和CDT联合IVSI组(IVSI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血栓清除率分级、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时的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炎症因子水平。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共纳入100例患者,每组50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VSI组的血栓清除率分级优于CDT组,复发率低于CD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时,IVSI组患者的CRP、IL-6水平高于CD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VCS合并下肢ADVT患者予以CDT联合IVSI治疗,可提高血栓清除率,降低血栓复发率,安全性良好,但可增强机体的炎症反应,术后需加强抗凝、抗感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压迫综合征 下肢急性静脉血栓形成 置管溶栓术 髂股静脉支架植入术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清D-D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评估研究
6
作者 周莹 刘花艳 刘金阁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清D-二聚体(D-D)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147例疑似PTS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血清D-D水平检测。以下肢静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清D-二聚体(D-D)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147例疑似PTS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血清D-D水平检测。以下肢静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血清D-D单独及联合对PTS的评估价值。结果147例疑似PTS患者经下肢静脉造影确诊102例;PTS患者的病变血管内径、血管内膜异常占比、瓣膜功能异常占比和血清D-D水平均高于非PTS患者(P<0.05),PTS患者的血流速度低于非PTS患者(P<0.05);经Kappa一致性检验发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血清D-D单独及联合评估PTS与“金标准”的一致性高(Kappa=0.880、0.851、0.978,P<0.001);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血清D-D联合评估PTS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评估(P<0.05),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单独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清D-D诊断PTS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对PTS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D-二聚体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评估价值
下载PDF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腔内治疗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马青 刘宗芬 +3 位作者 孙波 张纪存 裴长安 胡潍青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701-704,709,共5页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是由外在压迫引起的静脉流出道部分或全部受阻,继而引起阻塞,导致同侧肢体广泛深静脉血栓(DVT)。若治疗不及时,远期发展成血栓后综合征(PTS)的可能性较大,进而导致下肢静脉高压,出现下肢静脉性溃疡和皮肤色素沉...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是由外在压迫引起的静脉流出道部分或全部受阻,继而引起阻塞,导致同侧肢体广泛深静脉血栓(DVT)。若治疗不及时,远期发展成血栓后综合征(PTS)的可能性较大,进而导致下肢静脉高压,出现下肢静脉性溃疡和皮肤色素沉着等并发症。对于合并IVCS的DVT,除了快速清除并减少血栓负荷,同时需要及时解除髂静脉梗阻,提高DVT治疗的远期有效率和通畅率,但处理髂静脉狭窄的时机目前尚未统一,基于其临床表现的治疗方案包括抗凝治疗、分阶段溶栓治疗(有/无预防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导管直接溶栓(CDT)、机械性血栓清除术、血管腔内成形术等。目前,髂静脉支架植入已显示出良好的长期通畅率和临床结果,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对IVCS合并DVT的临床诊疗情况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受压综合征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支架 血栓切除术 抗凝治疗
下载PDF
Hcy、ATⅢ和ACA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相关性及对其预测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峰 何兆鹏 +1 位作者 刘鹏 张立科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4期67-72,共6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抗凝血酶Ⅲ(ATⅢ)和抗心磷脂抗体(ACA)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及对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PTS 120例作为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0...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抗凝血酶Ⅲ(ATⅢ)和抗心磷脂抗体(ACA)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及对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PTS 120例作为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和对照组及不同预后下肢深静脉PTS患者治疗前后Hcy、ATⅢ、ACA,分析Hcy、ATⅢ、ACA对下肢深静脉PTS发生风险的影响,探讨Hcy、ATⅢ和ACA与下肢深静脉PTS患者临床预后相关性,分析Hcy、ATⅢ和ACA对下肢深静脉PTS患者临床预后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治疗前Hcy和ACA高于对照组,ATⅢ低于对照组(P<0.01)。Hcy、ATⅢ和ACA高水平下肢深静脉PTS发生风险是低水平的4.652、0.414和3.588倍。治疗后,预后不良下肢深静脉PTS患者Hcy和ACA高于预后良好下肢深静脉PTS患者,ATⅢ低于预后良好下肢深静脉PTS患者(P<0.01)。Hcy、ATⅢ和ACA治疗前后差值绝对值预后不良下肢深静脉PTS患者低于预后良好下肢深静脉PTS患者(P<0.01)。Hcy、ATⅢ和ACA治疗前后差值绝对值与下肢深静脉PTS患者预后不良独立相关(P<0.01)。Hcy、ATⅢ和ACA三者联合对下肢深静脉PTS患者临床预后预测价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高于单一检测(P<0.05,P<0.01)。结论下肢深静脉PTS患者Hcy和ACA升高,ATⅢ降低。Hcy、ATⅢ、ACA与下肢深静脉PTS发病和临床预后相关,三者联合对下肢深静脉PTS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下肢静脉 同型半胱氨酸 抗凝血酶Ⅲ 抗心磷脂抗体 预后 Logistic模型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一期球囊扩张联合经皮导管吸栓术对Cockett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短期疗效
9
作者 阮强 黄强 +1 位作者 黄智勇 郭伟昌 《医药前沿》 2023年第25期9-12,16,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球囊扩张联合经皮导管吸栓术对Cockett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短期疗效。方法:将2021年4月—2022年4月于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Cockett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实验组(40例)... 目的:探讨一期球囊扩张联合经皮导管吸栓术对Cockett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短期疗效。方法:将2021年4月—2022年4月于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Cockett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抗凝、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实验组接受上述治疗的同时接受一期球囊扩张和经皮回收导管吸栓及早清除血栓。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患肢肿胀消退情况,术后随访期间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的发生率、严重程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相仿,但实验组患者患肢肿胀消退速度快,PTS发生率低、出现时间晚、程度轻。结论:一期球囊扩张联合经皮回收导管吸栓及早清除血栓治疗Cockett综合征合并DVT效果可靠,患者术后患肢肿胀恢复快,PTS发生率更低且程度更轻,临床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期球囊扩张 经皮导管吸栓 COCKETT综合征 下肢静脉血栓
下载PDF
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导管溶栓术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分析以及对患者血栓后综合征情况及并发症的影响
10
作者 沈超 孙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101-104,共4页
探究下肢深静脉血栓以腔静脉滤器植入+导管溶栓术治疗疗效以及对血栓后综合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8年3月~2022年7月接收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参照,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以静脉系统溶栓对常规组... 探究下肢深静脉血栓以腔静脉滤器植入+导管溶栓术治疗疗效以及对血栓后综合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8年3月~2022年7月接收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参照,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以静脉系统溶栓对常规组患者实施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给予腔静脉滤器植入+导管溶栓术,对比治疗后两组效果差异。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大小腿平均周径差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静脉畅通评分、畅通率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腔静脉滤器植入+导管溶栓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效果满意,可恢复阻塞静脉,够减少血栓综合征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滤器植入 导管溶栓术 下肢静脉血栓 血栓后综合征 并发症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腔内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10
11
作者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下肢静脉腔内治疗专业委员会 陆信武 +2 位作者 郑月宏 叶开创 殷敏毅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7期769-776,787,共9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轻者以下肢肿胀、疼痛和沉重等为表现,重者则表现为下肢经久难愈的静脉性溃疡。然而,关于其诊断与腔内治疗,国内尚缺少统一共识。国内血管外科相关专家基于最新的临床试验结果、临...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轻者以下肢肿胀、疼痛和沉重等为表现,重者则表现为下肢经久难愈的静脉性溃疡。然而,关于其诊断与腔内治疗,国内尚缺少统一共识。国内血管外科相关专家基于最新的临床试验结果、临床指南与临床经验,结合国内现状,就下肢深静脉PTS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及其控制、诊断措施、治疗流程、外科治疗和随访措施等方面达成共识,为腔内治疗下肢深静脉PTS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腔内治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99mTc-MAA局部动态叠加显像对提高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诊断准确性的意义
12
作者 张红 郝春源 +4 位作者 杜燕如 丁婷婷 鲁铁华 张剑斌 苏福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2期243-247,共5页
目的:与传统下肢深静脉显像技术相比,探讨99mTc-MAA局部动态叠加显像对提高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诊断准确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行99mTc-MAA双下肢深静脉显像,并加行左侧或(和)右侧局部... 目的:与传统下肢深静脉显像技术相比,探讨99mTc-MAA局部动态叠加显像对提高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诊断准确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行99mTc-MAA双下肢深静脉显像,并加行左侧或(和)右侧局部动态叠加显像的可疑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204例(共计245条髂静脉),所有患者均于检查结束后1月内行下肢深静脉造影。以造影结果为金标准,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计算两种显像方法在诊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准确性上的差异。结果:传统下肢深静脉显像与造影对比符合率为72.65%,Kappa值为0.43,AUC为0.750(95%CI:0.693-0.807),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分别为69.19%,80.82%,89.47%,52.68%。局部动态叠加显像符合率为95.50%,Kappa值为0.90,AUC为0.960(95%CI:0.935-0.985),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分别为94.77%,97.26%,98.79%,88.75%。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9mTc-MAA局部动态叠加显像较传统下肢深静脉显像能显著提高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诊断准确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下肢静脉显像 静脉压迫综合征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应用价值分析
13
作者 于春芳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3期70-72,80,共4页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CDUS)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治的84例疑似PTS患者,对所有患者施以CDUS诊断,...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CDUS)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治的84例疑似PTS患者,对所有患者施以CDUS诊断,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rgraphy,DSA)为检查的“金标准”,对比CDUS鉴别诊断PTS的效能。结果84例疑似PTS患者经DSA检查证实的有74例,而GDUS共检查出68例;以DSA为“金标准”,GDUS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54%(67/74)、90.00%(9/10)、90.48%(76/84)、98.53%(67/68)、56.25%(9/16);GDUS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为理想(Kappa=0.639,P<0.001)。结论GDUS在PTS的鉴别诊断中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鉴别诊断出PTS,与DSA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作为PTS的一种辅助检查措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血栓清除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宗轩 刘向东 +5 位作者 李云松 李亮 曹彭凯 王雅琦 张冠宇 张彦荣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即使是在标准抗凝治疗下,仍然部分患者发展为血栓后综合征(PTS),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增加了医疗负担。血栓清除术可有效减少血栓负荷,弥补了单纯抗凝治疗的不足,有望降低PTS的发生率,但目...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即使是在标准抗凝治疗下,仍然部分患者发展为血栓后综合征(PTS),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增加了医疗负担。血栓清除术可有效减少血栓负荷,弥补了单纯抗凝治疗的不足,有望降低PTS的发生率,但目前关于血栓清除术的疗效尚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基于现有研究,就血栓清除术的发展史、不同血栓清除方式的比较、成功清除血栓的影响因素、血栓清除术的并发症、血栓清除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 抗凝 血栓清除术 血栓后综合征
下载PDF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腔内介入治疗
15
作者 周尔豪 张立伟 +1 位作者 黎小龙 张郁林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0期1655-1657,共3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严重的阻塞性疾病,在深静脉系统中因血液凝集而导致血栓形成,可引起肢体的肿胀、局部疼痛、行走障碍等,随着DVT的进展可引起肺栓塞(PE)、血栓后综合征(PTS),从而导致严重残疾甚至死亡。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严重的阻塞性疾病,在深静脉系统中因血液凝集而导致血栓形成,可引起肢体的肿胀、局部疼痛、行走障碍等,随着DVT的进展可引起肺栓塞(PE)、血栓后综合征(PTS),从而导致严重残疾甚至死亡。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腔内介入技术已成为治疗DVT的主要方法之一,根据DVT发生症状的持续时间、受累的血管位置、临床症状不同,其治疗方式也不尽相同,本文就DVT有效的腔内介入治疗技术进行综述及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腔内介入治疗 肺动脉栓塞 血栓后综合征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预防措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16
作者 吴学君 金星 +4 位作者 郭培明 种振岳 张十一 张精勇 辛绍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38-342,共5页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出院后继续抗凝治疗、使用弹力袜以及爱脉朗在血栓后综合征(PTS)防治中的价值。方法将经过抗凝、溶栓治疗后的5 8例(5 8条肢体)患者,分为对照组(1 5例)、治疗1组(抗凝+弹力袜2 4例)和治疗2组(抗凝+...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出院后继续抗凝治疗、使用弹力袜以及爱脉朗在血栓后综合征(PTS)防治中的价值。方法将经过抗凝、溶栓治疗后的5 8例(5 8条肢体)患者,分为对照组(1 5例)、治疗1组(抗凝+弹力袜2 4例)和治疗2组(抗凝+弹力袜+爱脉朗1 9例),通过随访,比较临床评分,评价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PTS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1组和治疗2组;从6个月开始,治疗1组和治疗2组临床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出院后1年和1.5年治疗2组临床评分明显低于治疗1组。结论DVT患者出院后的抗凝、压力支持治疗及爱脉朗的应用对于减少血栓后遗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静脉炎/治疗 静脉栓塞后综合征 下肢 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临床疗效 被引量:21
17
作者 牛晓暐 吕培文 宋孝瑜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759-761,共3页
目的 :探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随机法将 6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患者分为葛根素组 ( 3 8例 )和对照组 ( 3 0例 ) ,在常规中药治疗的同时 ,前者给予葛根素 4 0 0~ 60 0mg静滴 ,后者给予复... 目的 :探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随机法将 6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患者分为葛根素组 ( 3 8例 )和对照组 ( 3 0例 ) ,在常规中药治疗的同时 ,前者给予葛根素 4 0 0~ 60 0mg静滴 ,后者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 ,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相关理化检查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 :葛根素注射液可明显缓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患者的肢体肿胀、疼痛等症状 ,改善下肢静脉的血液循环 ,对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较对照组有更为明显的疗效。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对于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是一种有希望的周围血管病治疗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静脉血栓后 综合征 葛根素注射液 治疗
下载PDF
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髂静脉扩张成形时机对导管直接溶栓持续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3
18
作者 冯琦琛 李选 +1 位作者 李天润 董国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116-118,126,共4页
目的探讨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患者髂静脉扩张成形时机对导管直接溶栓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DVT合并Cocket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髂静脉扩张成形和导管直接溶栓... 目的探讨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患者髂静脉扩张成形时机对导管直接溶栓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DVT合并Cocket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髂静脉扩张成形和导管直接溶栓的先后顺序,分为导管直接溶栓前扩张髂静脉狭窄(n=14,A组)与导管直接溶栓过程中或溶栓后扩张髂静脉狭窄(n=24,B组)2组,比较溶栓时间、溶栓效果以及扩张局部出血情况。结果 A组溶栓时间(25.79±18.23)h,B组(46.83±23.36)h,差异有显著性(t=-2.891,P=0.006),2组溶栓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Cockett综合征时,髂静脉扩张成形在导管直接溶栓之前实施能够显著缩短溶栓时间,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COCKETT综合征 静脉扩张成形 导管直接溶栓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效果评估 被引量:12
19
作者 郑新 邢壮杰 +1 位作者 郝国强 赵晖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173-174,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效果评估。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比较两...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效果评估。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以及静脉再通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胀、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下肢肿胀,减轻疼痛,促进血栓的消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治疗 效果评估
下载PDF
多静脉入路腔内微创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血栓后综合征单中心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柏骏 曲乐丰 +4 位作者 职康康 高志伟 吴永发 王亮 金杰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62-766,731,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静脉入路的血管腔内技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和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上海长征医院自2012年4月2013年5月共收治54例下肢DVT和PTS患者,其中下肢DVT39例,PTS15例;男33例,女21例,年龄45~72... 目的评价不同静脉入路的血管腔内技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和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上海长征医院自2012年4月2013年5月共收治54例下肢DVT和PTS患者,其中下肢DVT39例,PTS15例;男33例,女21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为(62±12)岁。所有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根据下肢深静脉顺行静脉造影检查情况,选择性采用4种静脉入路行导管直接溶栓术(CDT)、经皮穿刺球囊扩张(PTA)和支架成形术,其中经股静脉入路12例、胭静脉入路27例、大隐静脉入路9例、小隐静脉入路6例。术后随访内容包括患肢检查、凝血功能检测和测定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行患肢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和(或)静脉造影检查。结果1例PTS患者因导线和导管无法穿过阻塞的髂静脉而导致治疗失败;余53例患者行介入手术治疗均获成功,治疗成功率为98.1%(53/54)。行CDT治疗的39例DVT患者的深静脉管腔通畅情况为3级15例(38.5%),2级19例(48.7%),1级5例(12.8%);治疗后19例患者静脉造影检查示深静脉狭窄,同期行PTA治疗,其中15例经球囊扩张后狭窄解除不明显的患者再行支架成形术,共植入支架15枚。14例PTS患者行PTA、支架成形术,共置入支架18枚。53例患者共植入自膨式支架33枚,均经静脉造影检查示狭窄段解除,静脉通畅,且支架在位良好。5例患者行CDT后出现穿刺处或牙龈少量渗血,溶栓治疗结束后自行停止;1例患者行CDT后出现腹股沟穿刺点血肿,行加压包扎和溶栓药物减量后血肿逐渐消退。53例治疗成功的患者随访3~1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8.2±1.4)个月。随访期间无1例患者死亡和发生致死性肺动脉栓塞。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或静脉造影检查示血管通畅良好51例;1例左下肢DVT患者行CDT后2周左下肢小腿DVT形成,调整苄丙酮香豆素钠的剂量并予继续抗凝治疗1个月后复查血栓消失;1例PTS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后1年发生支架远端狭窄,但无临床症状,继续随访观察。结论多种静脉入路为DVT和PTS的微创治疗提供了丰富的入路选择,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入路。胴静脉入路较为常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入路血管腔内技术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