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用静脉麻醉药物在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周晓奇 原大江 王利利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7期14-17,共4页
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病理过程,其损伤机制主要包括氧自由基的释放、细胞内钙离子超载,白细胞的作用和微循环障碍。研究报道指出,常用的静脉麻醉类药物如镇静催眠类、阿片类药物和非甾体抗炎类药物对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均... 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病理过程,其损伤机制主要包括氧自由基的释放、细胞内钙离子超载,白细胞的作用和微循环障碍。研究报道指出,常用的静脉麻醉类药物如镇静催眠类、阿片类药物和非甾体抗炎类药物对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主要是通过药物自身的抗氧化作用、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抑制炎症因子的合成和释放等。本文针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机制及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常用的静脉麻醉类药进行了概括总结,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新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 麻醉药物 镇静催眠药 阿片药 非甾体抗炎类药
下载PDF
全腹内脏、下躯、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曲度 张弦 马建芳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探讨全腹内脏、下躯、下肢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学之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① 36犬随机分成 6组 ,分别于全腹内脏、下躯、下肢缺血 /再灌注损伤 0min、15min、2 5min、35min、45min和 6 0min获取同步血流动力学、血液生化、... 目的 探讨全腹内脏、下躯、下肢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学之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① 36犬随机分成 6组 ,分别于全腹内脏、下躯、下肢缺血 /再灌注损伤 0min、15min、2 5min、35min、45min和 6 0min获取同步血流动力学、血液生化、血气酸碱、血凝状态等指标以及EEG、RG与ECG指标 ,分析缺血 /再灌注损伤后各阶段多系统功能变化 ;② 12犬分别与全腹内脏、下躯、下肢缺血 /再灌注损伤 0min、15min、2 5min、35min、45min、6 0min后 ,获取心输出量、总外周阻力、右颈总及右股动脉血流量等指标 ,分析缺血 /再灌注损伤之后各阶段心血管系统功能变化 ;③从实验 1各组取 3犬获取肝、肾、胰、肠组织 ,另选 18犬随机分成 6组 ,取脑、肺、脊髓组织。分析缺血 /再灌注损伤之后各阶段多系统结构变化。结果 全腹内脏、下躯、下肢缺血 /再灌注损伤之模型可通过腹主动脉阻断方式制成。全腹内脏、下躯、下肢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全过程 ,按其血流动力学变化 ,可以分成低排高阻、高排低阻和低排低阻三期 ,该缺血 /再灌注损伤可造成多器官危象。结论 全腹内脏、下躯、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主要与缺血 -应激、缺氧 -酸中毒、DIC -细胞毛细血管障碍三阶段有关。本实验尚提供了一个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灌注损伤 多脏器危象 血流动力学 动态分型
下载PDF
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3
作者 何波 陈文 +7 位作者 马岁录 何志军 宋渊 李金鹏 刘涛 魏晓涛 王威威 谢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30-1238,共9页
背景:皮瓣移植技术是治疗严重组织缺损的常用外科手术方式,但术后因缺血再灌注损伤容易引发皮瓣坏死,因此提高移植皮瓣的存活率仍是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目的:综述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最新治疗进展。方法:检索CNKI、万方和Pu... 背景:皮瓣移植技术是治疗严重组织缺损的常用外科手术方式,但术后因缺血再灌注损伤容易引发皮瓣坏死,因此提高移植皮瓣的存活率仍是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目的:综述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最新治疗进展。方法:检索CNKI、万方和PubMed数据库中2014-2024年发表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Ca^(2+)超载,细胞凋亡,间充质干细胞,富血小板血浆,信号通路,冲击波,预处理”,英文检索词为“flap,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nflammatory response,oxidative stress,Ca^(2+)overload,apoptosis,mesenchymal stem cells,platelet-rich plasma,signaling pathways,Shock wave,Pretreatment”。通过阅读文章剔除研究内容与文章主题关系不大、质量较差及内容陈旧文献,最终纳入77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损伤可能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Ca^(2+)超载、细胞凋亡等病理因素有关,引起皮瓣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血管损伤和微循环障碍,最终导致皮瓣坏死。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富血小板血浆、信号通路调节剂、冲击波及预处理等治疗方法均可以从不同方向在不同程度上缓解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移植皮瓣的坏死率和坏死面积。关于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然而临床还未形成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也未进行对比研究,并且大部分研究都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临床观察研究甚少,因此未来还需要进行大量研究,逐步由动物实验向临床迈进,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缺血灌注损伤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反应 Ca^(2+)超载 细胞凋亡 间充质干细胞 富血小板血浆 信号通路 冲击波 预处理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抗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4
作者 李灵玉 魏华锋 +4 位作者 罗豪 王浩 贺佳辉 姚雅韡 吕兴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706-2712,共7页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参与多种损伤修复过程,其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以及具体机制还没有完全阐明。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治疗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①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使用外泌...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参与多种损伤修复过程,其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以及具体机制还没有完全阐明。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治疗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①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使用外泌体提取试剂盒获取外泌体并鉴定;②采用活体荧光成像技术检测外泌体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肾脏中的分布;③C57/BL6雄性小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假手术组、肾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Compound C组、肾缺血再灌注+外泌体组、肾缺血再灌注+外泌体+Compound C组,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均夹闭双侧肾蒂45 min,再灌注24 h建立肾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假手术组+Compound C组和外泌体+Compound C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AMPK抑制剂Compound C;外泌体组和外泌体+Compound C组在肾蒂夹闭前15 min经尾静脉注射外泌体。再灌注24 h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肾组织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肾组织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具有典型的茶托形态,直径分布在40-160 nm范围内,表达外泌体表面特异性标志膜蛋白;②与假手术组相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肾脏更易聚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③外泌体预处理可减轻肾缺血再灌注小鼠肾损伤,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水平,并且这种保护作用可被AMPK抑制剂所逆转。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发挥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激活AMPK/YAP1通路抗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AMPK-YAP1通路 凋亡 缺血灌注损伤
下载PDF
电针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机制
5
作者 吴海洋 段冕 +5 位作者 李成龙 张君宇 计海生 王海涛 茅伟 王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811-3818,共8页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针刺督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确切,可通过减轻细胞焦亡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但上游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的:分析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7只SD大鼠随机分...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针刺督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确切,可通过减轻细胞焦亡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但上游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的:分析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9只。取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验证造模成功后,对电针组大鼠施予电针干预,选取百会、风府、大椎3个穴位,1次/d,20 min/次,连续干预7 d。电针干预结束后,利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爬杆实验评估大鼠行为学改变,TTC染色评估大鼠脑梗死体积,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梗死侧脑皮质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分析梗死侧脑皮质中Iba-1及活性氧表达,ELISA法检测梗死侧脑皮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梗死侧脑皮质组织中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NLRP3、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的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共沉淀法分析大鼠梗死侧脑皮质组织中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与NLRP3的相互作用。结果与结论:①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爬杆实验评分及脑梗死体积均升高(P<0.05),Iba-1、活性氧免疫荧光表达增强(P<0.05),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升高(P<0.05),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NLRP3、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梗死侧脑皮质神经元变性坏死,细胞核出现碎裂溶解及细胞空泡现象;②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爬杆实验评分及脑梗死体积均降低(P<0.05),Iba-1、活性氧免疫荧光表达减弱(P<0.05),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降低(P<0.05),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NLRP3、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电针组大鼠梗死侧脑皮质神经元病理学损伤明显减轻,细胞坏死及空泡现象明显减少;③免疫共沉淀检测显示,模型组大鼠梗死侧脑皮质组织中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与NLRP3存在相互作用;④结果表明,电针干预可能通过抑制活性氧/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NLRP3细胞焦亡信号通路及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来减少炎症因子释放,进而发挥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损伤 电针 NLRP3 活性氧 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 小胶质细胞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的影响
6
作者 王迪 王利利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3期2353-2356,共4页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LIR)所诱发的心肌损伤的影响,探索艾司氯胺酮不同给药时间对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假手术+艾司氯胺酮组(Sham+Esk组)、缺血前艾...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LIR)所诱发的心肌损伤的影响,探索艾司氯胺酮不同给药时间对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假手术+艾司氯胺酮组(Sham+Esk组)、缺血前艾司氯胺酮+缺血再灌注组(IR+Esk1组)、再灌注前艾司氯胺酮+缺血再灌注组(IR+Esk2组),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制备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 h,再灌注2 h)。经药物处理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变化。结果:相较于Sham组,IR组血清cTnI、TNF-α、IL-6、NE含量升高,Sham+Esk组血清cTnI、TNF-α、IL-6含量降低、NE含量升高(P<0.05)。相较于IR组,IR+Esk1组和IR+Esk2组血清cTnI、TNF-α、IL-6含量降低,IR+Esk1组血清NE含量降低、IR+Esk2组血清NE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肌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缺血灌注 艾司氯胺酮 心肌损伤 炎性因子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下肢止血带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孟双双 杨曦 杨梅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779-783,共5页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下肢止血带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2020年2月~2022年6月收治的所有下肢损伤手术患者中选取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两组...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下肢止血带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2020年2月~2022年6月收治的所有下肢损伤手术患者中选取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两组,观察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法进行神经阻滞,对照组患者不进行神经阻滞。分别对比两组患者上止血带前(T0)、止血带充气10 min(T1)、止血带充气30 min(T2)止血带充气60 min(T3)、止血带充气90 min(T4)、松止血带后10 min(T5)、松止血带后30 min(T6)、松止血带后60 min(T7)心率(HR)情况、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水平、术后镇痛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出血、术后发热以及肺不张)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T0、T6、T7时刻H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5时刻,观察组的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0时刻MDA、SOD、TNF-α和IL-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7时刻观察组SOD明显高于对照组,MDA、TNF-α和IL-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首次镇痛药物服用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48 h镇痛泵使用次数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于下肢止血带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的治疗中,运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法能有效减轻止血带为患者所带来的疼痛,避免脏器损伤,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出现的可能,提高疾病的预后效果,运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下肢 止血带 缺血灌注损伤 术后镇痛
下载PDF
醒神通督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自噬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兰瑞 邹旭欢 +4 位作者 马云枝 付雪琴 王漫漫 王玮玮 张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633-638,共6页
目的从自噬探讨醒神通督针刺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简称模型组)和脑缺血再灌注+醒神通督针刺组(简称针刺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构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针刺组大鼠... 目的从自噬探讨醒神通督针刺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简称模型组)和脑缺血再灌注+醒神通督针刺组(简称针刺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构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针刺组大鼠造模前5 d开始干预,取穴“百会”“四神聪”“足三里”,每日针刺1次,直至再灌注24 h。另外2组大鼠只抓取不针刺。再灌注24 h后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观察脑梗死面积,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及自噬的亚显微结构,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缺血皮层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B,LC3)、肌球蛋白样BCL2结合蛋白(coiled coil moesin like BCL2 interacting protein,Beclin-1)、自噬相关蛋白(autophagy related protein,Atg)12、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又称Akt)与磷酸化Akt(phosphorylated Akt,p-Akt)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面积明显增加(P<0.05),且缺血皮层神经元结构严重破坏,自噬明显激活,自噬蛋白Beclin-1、Atg12表达及LC3Ⅱ/I比值显著升高(P<0.05),p-Akt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脑梗死面积减少(P<0.05),透射电镜显示神经元结构较为正常,自噬体较少。此外,针刺组自噬蛋白Beclin-1、Atg12表达及LC3Ⅱ/I比值明显降低(P<0.05),p-Akt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针刺具有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自噬的活化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神通督 针刺 缺血灌注损伤 自噬
下载PDF
吸入性七氟烷对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效果研究
9
作者 刘攀攀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9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探讨在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术中应用吸入性七氟烷麻醉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6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24例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经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两组患... 目的:探讨在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术中应用吸入性七氟烷麻醉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6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24例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经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两组患者术中均予以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全程予以吸入性七氟烷辅助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基础体征、肾脏组织及心肌组织功能,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情况及苏醒质量。结果:术后,观察组的尿酸(UA)、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上腺皮质醇(Cor)等肾脏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84、29.043、15.350、8.682,P<0.05);术后,观察组的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95、5.177、19.790、14.086,P<0.05);术后,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35、7.605、7.123,P<0.05);术后,观察组的肾脏损伤、心肌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6、5.994,P<0.05);苏醒后,观察组Ricker镇静评分(SAS)、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a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2、0.756、1.895、1.808,P>0.05)。结论:在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术中应用吸入性七氟烷辅助麻醉可有效降低缺血再灌注后肾脏、心肌损伤发生,对提升患者免疫功能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此麻醉方案为影响患者术后苏醒质量,苏醒后基础体征指标也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下肢骨折 吸入性七氟烷 缺血灌注损伤 免疫功能 苏醒质量
下载PDF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睿 刘诗怡 +2 位作者 纪树亮 吴伟 章洁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45-151,共7页
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MIRI),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获益的重要方向。本文从阳微阴弦、气虚血瘀、阳气亏虚、痰瘀互结、阳衰阴盛、浊毒内侵、热毒血瘀方面探讨MIRI中医病因病机;基于... 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MIRI),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获益的重要方向。本文从阳微阴弦、气虚血瘀、阳气亏虚、痰瘀互结、阳衰阴盛、浊毒内侵、热毒血瘀方面探讨MIRI中医病因病机;基于温阳活血、益气活血、行气通络、涤痰散结、解毒活血治法,总结中药复方通过调控自噬、细胞焦亡、线粒体融合与裂变动态平衡、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及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含量、干细胞迁移与归巢、铁稳态、缝隙连接蛋白43磷酸化、钠钙交换蛋白1/Ca2+-ATP酶表达、心电传导速度等多种机制发挥抑制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炎症浸润、纤维化、钙超载、心律失常及降低心肌酶学水平、改善心肌组织损伤及心梗面积等防治MIRI的保护作用;根据益气温阳,活血通脉、通窍活血,散瘀止痛、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不同功效,全面回顾中药复方在总体疗效评价、临床替代指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等方面防治MIRI的临床研究,初步显示中药复方防治MIRI具有协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灌注损伤 病因病机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清热化瘀方调控Th17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文勇 施雪斐 +6 位作者 张春伶 王栋元 牛振超 芦瑞霞 王丹 阮小芬 王肖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5-600,共6页
目的 探索清热化瘀方通过调控T辅助细胞17(Th17)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影响。方法 45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清热化瘀方低、中、高剂量组(13、26、52 g/kg),各组小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清热化瘀方或蒸馏水7 d,通过左... 目的 探索清热化瘀方通过调控T辅助细胞17(Th17)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影响。方法 45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清热化瘀方低、中、高剂量组(13、26、52 g/kg),各组小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清热化瘀方或蒸馏水7 d,通过左冠状动脉结扎30 min再灌注24 h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24 h采用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HE染色观察心脏组织病理改变,TTC染色观察心脏梗死面积,试剂盒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和RT-qPCR法检测心脏组织中RORγt mRNA和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Treg和Th17/Treg细胞比例。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清热化瘀方组小鼠心功能提高,梗死面积减少,Th17细胞比例降低,促炎因子IL-17和IL-6水平降低,Th17/Treg动态平衡得到恢复(P<0.05)。结论 清热化瘀方可通过调节Th17恢复Th17/Treg稳态,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瘀方 心肌缺血灌注损伤 TH17细胞
下载PDF
亚低温通过影响ACSL4调节铁死亡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谭璐璐 方鑫富 陈兴华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56-660,共5页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发生在脑缺血后的更加严重阶段,目前临床治疗仍以药物及手术溶栓为主。铁死亡作为一种独特的细胞死亡方式,已被证实其在脑缺血及其再灌注损伤中扮演的特殊机制,这与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ACSL4)介导脂质过氧化物...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发生在脑缺血后的更加严重阶段,目前临床治疗仍以药物及手术溶栓为主。铁死亡作为一种独特的细胞死亡方式,已被证实其在脑缺血及其再灌注损伤中扮演的特殊机制,这与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ACSL4)介导脂质过氧化物的积累导致铁死亡发生有关。最近研究发现,亚低温作为临床接受的物理治疗方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作用可能是阻止发生脂质氧化、改善脑缺血缺氧,调节凝血酶功能及铁代谢、抑制兴奋毒性、减轻炎症及水肿、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等手段,最终使得铁死亡发生沉默。本文旨在分析亚低温如何通过影响ACSL4调节铁死亡的发生,进而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学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途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ACSL4 缺血灌注损伤 铁死亡
下载PDF
阿芬太尼调节SphK1/S1P信号通路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盛华 黄庆先 李庆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02-409,共8页
[目的]探究阿芬太尼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的作用及在该过程中对鞘氨醇激酶1(SphK1)/鞘氨醇-1-磷酸(S1P)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将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复方丹参组)和阿芬太尼低剂量组、... [目的]探究阿芬太尼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的作用及在该过程中对鞘氨醇激酶1(SphK1)/鞘氨醇-1-磷酸(S1P)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将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复方丹参组)和阿芬太尼低剂量组、阿芬太尼高剂量组、阿芬太尼高剂量+SphK1激动剂组(阿芬太尼+PMA组),每组20只。除假手术组,其余组均利用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后再灌注复制MIRI模型。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TTC检测大鼠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特征;TUNEL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S1P的水平;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SphK1蛋白表达。[结果]相较于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血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LDH、CK和AST的活性,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细胞凋亡率,TNF-α、IL-6、IL-1β、MDA、S1P水平及SphK1蛋白表达均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相较于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阿芬太尼低、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损伤减轻,血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LDH、CK和AST的活性,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细胞凋亡率,TNF-α、IL-6、IL-1β、MDA、S1P水平及SphK1蛋白表达均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SphK1激动剂可逆转高剂量阿芬太尼对上述指标的影响(P<0.05)。[结论]阿芬太尼对MIRI大鼠发挥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phK1/S1P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芬太尼 鞘氨醇激酶1/鞘氨醇-1-磷酸信号通路 心肌缺血灌注损伤 保护作用
下载PDF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在运动预适应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娄国 张艳 付常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83-1288,共6页
背景:运动是防治各种心血管疾病并保护心脏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策略,其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目的:观察有氧运动预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激活(包... 背景:运动是防治各种心血管疾病并保护心脏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策略,其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目的:观察有氧运动预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激活(包括偶联和磷酸化)在其间的作用。方法:取80只成年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安静组(n=40)和运动组(n=40),运动组进行8周有氧运动,安静组在鼠笼内安静饲养。8周后进行3项实验:①实验1:末次训练后,检测大鼠心功能、心脏NO代谢物含量及心脏eNOS、磷酸化eNOS-S1177、eNOS二聚体、eNOS单体的蛋白表达量;②实验2:将大鼠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安静+eNOS抑制剂组、运动+eNOS抑制剂组,均进行体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安静+eNOS抑制剂组、运动+eNOS抑制剂组再灌注前10 min持续灌注eNOS抑制剂,再灌注3 h后检测心功能与心肌梗死面积;③实验3:将大鼠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安静+eNOS偶联剂组和运动+eNOS偶联剂组,均进行体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安静+eNOS偶联剂组和运动+eNOS偶联剂组再灌注前10 min持续灌注eNOS偶联剂,再灌注3 h后检测心肌梗死面积、心脏NO代谢物含量及心脏eNOS、磷酸化eNOS-S1177、eNOS二聚体、eNOS单体和3-硝基酪氨酸的蛋白表达量(其中,磷酸化eNOS-S1177/eNOS比值反映eNOS磷酸化/去磷酸化水平,eNOS二聚体/单体比值反映eNOS偶联/解偶联水平)。结果与结论:①实验1:与安静组比较,运动组大鼠心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P<0.05),亚硝酸盐和S-亚硝基硫醇含量升高(P<0.05),磷酸化eNOS-S1177、eNOS蛋白表达和磷酸化eNOS-S1177/eNOS比值上调(P<0.05),eNOS二聚体蛋白表达和eNOS二聚体/单体比值升高(P<0.05);②实验2:与安静对照组比较,运动对照组左心室发展压升高(P<0.05),心肌梗死面积下降(P<0.05);与运动对照组比较,运动+eNOS抑制剂组左心室发展压降低(P<0.05),心肌梗死面积增加(P<0.05);③实验3:与安静对照组比较,运动对照组左心室发展压升高(P<0.05),心肌梗死面积下降(P<0.05),磷酸化eNOS-S1177/eNOS比值下降(P<0.05),eNOS二聚体/单体比值下降(P<0.05),S-亚硝基硫醇含量增加(P<0.05),3-硝基酪氨酸蛋白表达量下调(P<0.05);与运动对照组比较,运动+eNOS偶联剂组左心室发展压降低(P<0.05),心肌梗死面积增加(P<0.05),磷酸化eNOS-S1177/eNOS比值升高(P<0.05),eNOS二聚体/单体比值升高(P<0.05),3-硝基酪氨酸蛋白表达升高(P<0.05);④结果表明:有氧运动预适应可诱导心脏保护效应,其机制与心脏缺血-再灌注期间eNOS解偶联以及去磷酸化进而抑制NO过度产生并降低硝基-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预适应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磷酸化/去磷酸化 偶联/解偶联 缺血-灌注损伤 硝基-氧化应激
下载PDF
苯并芘通过芳香烃受体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国庆 叶钊飞 +2 位作者 张晨昊 邵怡辉 李平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10-516,536,共8页
目的:探究空气污染物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芳香烃受体(aromatic hydrocarbon receptor,Ahr)在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方法:本研究首先对C... 目的:探究空气污染物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芳香烃受体(aromatic hydrocarbon receptor,Ahr)在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方法:本研究首先对C57BL/6J小鼠进行Bap气道给药(15mg/kg),随后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我们通过Evans Blue/TTC染色,TUNEL染色,超声心动图和Masson染色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心肌损伤程度进行评估,并通过RT-PCR及免疫荧光共定位探究Ahr介导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表现出更为严重的心肌损伤。RTPCR结果表明,BaP暴露后,Ahr下游靶基因及炎症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Ahr在心脏巨噬细胞上呈现出明显的表达。结论:空气污染物BaP可通过激活Ahr,促进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加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芘 芳香烃受体 心肌缺血灌注损伤 巨噬细胞
下载PDF
白杨素通过调控SIRT1/AMPK信号通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老年大鼠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永政 刘晓静 +2 位作者 王俊侠 刘平原 刘淑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9-722,共4页
目的 探讨白杨素通过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老年大鼠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SPF级SD老年雄性大鼠分为空白组(5只)、模型组(6只)、药物对照组(6只)、白杨素组(6只)。空白组... 目的 探讨白杨素通过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老年大鼠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SPF级SD老年雄性大鼠分为空白组(5只)、模型组(6只)、药物对照组(6只)、白杨素组(6只)。空白组、模型组只进行生理盐水灌胃,不做其他处理,白杨素组给予白杨素20 mg/kg灌胃,药物对照组给予8μg/kg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检测肌酸激酶(CK)、CK-同工酶(MB)、肌钙蛋白(cTn)I、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水平、SIRT1、AMPK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白杨素组CK、CK-MB、cTnI、MDA、ROS水平高于空白组,低于模型组、药物对照组,SOD、SIRT1、AMPK mRNA及蛋白表达低于空白组,高于模型组、药物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白杨素通过调控SIRT1/AMPK信号通路,能显著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老年大鼠心肌损伤,抑制异常氧化应激状态,改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改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素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心肌缺血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下肢止血带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术后镇痛的影响
17
作者 王明春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95-098,共4页
探讨病人在进行下肢损伤手术时,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后对其心率及镇痛效果等的影响。方法 在医院自2022年3月至2024年2月期间接诊的下肢损伤手术病人中,随机抽取出50例列为观察对象,借鉴随机双色球抽取法,将病人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每组... 探讨病人在进行下肢损伤手术时,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后对其心率及镇痛效果等的影响。方法 在医院自2022年3月至2024年2月期间接诊的下肢损伤手术病人中,随机抽取出50例列为观察对象,借鉴随机双色球抽取法,将病人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每组均25例患者,参照组患者不采取星状神经节阻滞进行治疗,研究组还需实施神经阻滞。对两组病人手术后的心率及术后镇痛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在T0时刻、T6时刻、T7时刻,两组病人在心率水平方面存在的差异无意义,P>0.05,而在T1、T2、T3、T4及T5时刻,与参照组病人心率水平相比,研究组均更低,差异有意义,P<0.05;与参照组第一次服用镇痛药物的时间相比,研究组明显更长,P<0.05,与参照组在48小时内使用镇痛泵的次数相比,研究组明显更少,P<0.05;与参照组出现肺不张等并发症的患者例数相比,研究组明显更少,其并发生发生率仅为4.00%,P<0.05。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治疗方式,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降低对机体的器官损害,改善病人的预后,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下肢止血带缺血灌注损伤 术后镇痛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玉艳 杨然 高丽华 《西北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模型组、灯盏花素低剂量和灯盏花素高剂量组,各15只;灯盏花素低剂量、...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模型组、灯盏花素低剂量和灯盏花素高剂量组,各15只;灯盏花素低剂量、灯盏花素高剂量组大鼠腹腔注射灯盏花素(50、100 mg·kg^(−1));健康组、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干预5 d。模型组、灯盏花素低剂量组、灯盏花素高剂量组最终均纳入10只大鼠。检测心电图指标;2,3,5-氯化三苯基四氮(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TTC)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检测血清心肌损伤指标;检测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检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灯盏花素低剂量组大鼠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和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发生次数、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活性、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心肌组织IL-23及IL-17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VF、VT持续时间缩短,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升高(P<0.05);灯盏花素低剂量组和灯盏花素高剂量组各指标水平变化规律相同,灯盏花素变化高剂量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灯盏花素可缓解MIRI大鼠心律失常、减轻心肌损伤及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L-23/IL-17轴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心肌缺血灌注损伤 白细胞介素-23 白细胞介素-17
下载PDF
眼针调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LC3、ATG1、ATG4蛋白表达的研究
19
作者 徐畅 潘茜 +6 位作者 马贤德 张威 刘昱麟 赵甲秀 何树诺 于丹 王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7-201,I0036-I0040,共10页
目的通过观察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模型大鼠脑组织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眼针与CIRI神经细胞自噬的关系。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造模组3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对... 目的通过观察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模型大鼠脑组织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眼针与CIRI神经细胞自噬的关系。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造模组3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对造模组大鼠进行模型复制,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组、眼针组和3-MA+眼针组。最终,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16只;3-MA组、眼针组、3-MA组+眼针组,每组17只。采用ZeaLonga评分法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眼针干预前后CIRI自噬小体的形成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组织LC3、ATG1、ATG4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眼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自噬小体数目减少;大鼠脑组织LC3、ATG1、ATG4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疗法能够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大鼠脑组织自噬小体数量;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大鼠脑组织LC3、ATG1、ATG4蛋白表达来调控神经细胞过度自噬,从而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针 缺血灌注损伤 自噬 大鼠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中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蕾 李馨蕊 +2 位作者 王颖 李春艳 朱榆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5-309,共5页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是指脑缺血后再恢复血流时导致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一步加重的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近年来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与CIRI后的炎症反应密...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是指脑缺血后再恢复血流时导致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一步加重的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近年来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与CIRI后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从CIRI的机制出发,对近年来发现的影响CIRI炎症反应中LncRNA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做一总结,旨在为CIRI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微小RNA 缺血灌注损伤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