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痛分娩中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产妇疼痛、下肢运动神经阻滞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向雅 吴淑榜 吴九敏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年第8期1802-1805,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行无痛分娩产妇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Bromage)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1月在本院行无痛分娩的产妇15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mg组和1.5mg组各76例,分别使用1mg或1.5mg瑞...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行无痛分娩产妇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Bromage)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1月在本院行无痛分娩的产妇15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mg组和1.5mg组各76例,分别使用1mg或1.5mg瑞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产妇麻醉前、麻醉30min、麻醉6h VAS评分、生命体征[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皮质醇(Cor)、肾上腺素(ADR)、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产后产妇Bromage评分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统计不良反应。结果:两组VAS评分麻醉30min时均降低、麻醉6h时均升高,麻醉30min、6h时BP、HR、RR水平均降低,Cor、ADR、IL-6水平均升高;与麻醉30min相比,两组麻醉6h时VAS评分、BP、HR、RR水平均升高,Cor、ADR、IL-6水平均降低,且1mg组麻醉30min、麻醉6h时Cor、ADR、IL-6水平均低于1.5mg组,VAS评分(1.67±0.68分、.89±0.36)均高于1.5mg组(1.04±0.85分、3.27±0.23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0%)低于1.5mg组(13.2%),BP、HR、RR水平均高于1.5mg组,产妇分娩成功后Bromage评分(0.84±0.36分)低于1.5mg组(1.13±0.47分),新生儿Apgar评分(9.57±0.38分)高于1.5mg组(8.81±0.26分)(均P<0.05)。结论:1mg剂量瑞芬太尼即可改善无痛分娩产妇VAS评分,降低Bromage评分,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瑞芬太尼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 新生儿
下载PDF
腹部手术患者采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胃肠功能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的影响价值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军艳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430-431,共2页
目的:研究腹部手术患者采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胃肠功能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某院接收的腹部手术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各41例,高浓度组患者采用0.25%... 目的:研究腹部手术患者采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胃肠功能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某院接收的腹部手术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各41例,高浓度组患者采用0.25%罗哌卡因联合2ug/mL芬太尼进行麻醉,低浓度组采用0.20%罗哌卡因联合2ug/mL芬太尼进行麻醉,研究两组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镇痛后50h肠鸣音次数、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恢复时间、镇痛后50h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低浓度组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高浓度组(P<0.05);低浓度组镇痛后50h肠鸣音次数明显高于高浓度组(P<0.05);低浓度组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恢复时间,镇痛后50h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均明显低于高浓度组(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对胃肠功能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的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 胃肠功能 下肢运动神经阻滞
下载PDF
带状疱疹累及下肢运动神经2例误诊分析
3
作者 黄嘉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0年第34期84-85,共2页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疱疹性皮肤病,临床上常见累及肋间神经及三又神经,坐骨神经受累少见,尤其是累及运动神经者比例更少。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疱疹症状不典型,或同时存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等腰腿痛患者,很可能到康复...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疱疹性皮肤病,临床上常见累及肋间神经及三又神经,坐骨神经受累少见,尤其是累及运动神经者比例更少。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疱疹症状不典型,或同时存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等腰腿痛患者,很可能到康复医学科就诊。若对病情疏于分析.容易造成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下肢运动神经 误诊分析
原文传递
终末期肾病患者运动神经兴奋性的改变
4
作者 Krishnan A.V. Phoon R.K.S. +2 位作者 Pussell B.A. M.C. Kiernan 袁海峰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5年第12期27-27,共1页
Although multiple toxins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aemic neuropathy, no causative agent has been identifi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excitability properties of lower limb motor nerves in patients ... Although multiple toxins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aemic neuropathy, no causative agent has been identifi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excitability properties of lower limb motor nerves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kidney disease treated with haemodialysis were measured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a standard 5 h haemodialysis session, in an attempt to explore the pathophysiology of uraemic neuropathy. 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s were recorded from tibialis anterior and extensor digitorum brevis, following stimulation of the common peroneal nerve in 14 patients. Measures of excitability were assessed in relation to changes in serum levels of potential neurotoxins, including potassium, calcium, urea, uric acid, parathyroid hormone and β-2-microglobulin. Before dialysis, measures of nerve excitability were significantly abnormal in the patient group for axons innervating tibialis anterior and extensor digitorum brevis, consistent with axonal depolarization: refractoriness was increased and superexcitability and depolarizing threshold electrotonus were reduced. Pre-dialysis excitability abnormalities were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serum K+. Correlation was also noted between the severity of symptoms and excitability abnormalities. Haemodialysis normalized the majority of nerve excitability parameters. In conclusion, lower limb motor axons in uraemic patients are depolarized before dialysi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K+and excitability measures indicates that hyperkalaemia is primarily responsible for uraemic depolarization, and a likely contributing factor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uropat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神经兴奋性 尿毒症性神经 甲状旁腺激素 去极化 下肢运动神经 胫骨前肌 趾短伸肌 超兴奋性 兴奋性指标
下载PDF
测定肾功能不全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意义
5
作者 白光辉 李育榕 赵秀丽 《青海医药杂志》 1991年第4期33-33,共1页
肾功能不全患者常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并且上下肢体均受累。临床症状有痛觉障碍、麻木、烧灼等,表现类型颇多。有时临床上未出现症状,而周围神经已受累。我们用国产JD-2型肌电图机测定37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氮质血... 肾功能不全患者常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并且上下肢体均受累。临床症状有痛觉障碍、麻木、烧灼等,表现类型颇多。有时临床上未出现症状,而周围神经已受累。我们用国产JD-2型肌电图机测定37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氮质血症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神经传导速度 尿毒症期 氮质血症期 肌电图机 临床症状 痛觉障碍 正中神经 表现类型 下肢运动神经
下载PDF
罗哌卡因应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姜春浩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4年第8X期82-83,共2页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与布比卡因相比,两者起效时间、作用强度及作用持续时间相似。但罗哌卡因具有对心脏及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低及低浓度时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离效果好的特点,目前常用于分娩镇痛。
关键词 无痛分娩 分娩镇痛 运动神经阻滞 酰胺类局麻药 作用持续时间 罗呱卡因 镇痛效果 下肢运动神经 镇痛起效时间 罗派卡因
下载PDF
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剖宫产硬膜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传宇 赵继丽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2004年第6期46-47,共2页
盐酸氯普鲁卡因作为一种短效局部麻醉药,因其麻醉效能优良,毒副作用小,国外于1955年开始应用于临床。而我国关于氯普鲁卡因的应用及相关报道较少,我院于2003年度应用国产3%氯普鲁卡因(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研所晋城海斯药业有限公... 盐酸氯普鲁卡因作为一种短效局部麻醉药,因其麻醉效能优良,毒副作用小,国外于1955年开始应用于临床。而我国关于氯普鲁卡因的应用及相关报道较少,我院于2003年度应用国产3%氯普鲁卡因(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研所晋城海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应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与2%利多卡因进行对比,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氯普鲁卡因 剖宫产 硬膜外麻醉 下肢运动神经阻滞 短效局部麻醉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