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检测及双下肢静脉彩超诊断老年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8
1
作者 杨松杰 张清旭 +2 位作者 吴晓滨 陈绪彪 邱雪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930-293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检测及双下肢静脉彩超诊断老年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老年下肢骨折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根据下肢CT静脉造影(CTV)结果确诊为DVT的患者12例作为观察组,另将8...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检测及双下肢静脉彩超诊断老年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老年下肢骨折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根据下肢CT静脉造影(CTV)结果确诊为DVT的患者12例作为观察组,另将82例未发生DVT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在术前和术后3 d检测患者的Fib及D-D水平,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测,记录两组出现血流缓滞的患者比率。结果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测显示,观察组的血流缓滞率4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79,P=0.005)。两组术前血浆Fib、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对照组血浆Fib、D-D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血浆Fib、D-D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显著高于Fib、D-D单独检测(P<0.05)。结论老年下肢骨折并发DVT患者血浆Fib、D-D水平存在异常升高,二者联合检测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血浆Fib、D-D水平及双下肢静脉彩超对老年下肢骨折并发DVT患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下肢静脉彩超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静脉血栓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测定及双下肢静脉彩超在老年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蔡玉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3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讨D一二聚体(DD)的检测及双下肢静脉彩超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120例老年骨折患者术前、术后3d,术后7d进行DD的定量检测,同时在术前完善双下肢静脉彩超,并随访患者的病... 目的探讨D一二聚体(DD)的检测及双下肢静脉彩超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120例老年骨折患者术前、术后3d,术后7d进行DD的定量检测,同时在术前完善双下肢静脉彩超,并随访患者的病情。结果 120例患者有14例并发DVT,并发DVT组术前、术后3d、术后7dDD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并发肺栓塞组术前、术后3d、术后7dDD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d及术后7d的DD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双下肢静脉彩超提示静脉血流缓滞者有42.9%,而非DVT组提示静脉血流缓滞仅11.3%,两组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的动态检测以及术前静脉彩超可作为评价老年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栓塞倾向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对预防静脉栓塞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折 D-二聚体 下肢静脉彩超 静脉血栓
下载PDF
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检测及双下肢静脉彩超诊断老年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朱雪梅 《中外医疗》 2018年第36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双下肢静脉彩超联合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检测诊断老年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8年8月该院60例老年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双下肢静脉彩... 目的探讨双下肢静脉彩超联合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检测诊断老年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8年8月该院60例老年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并抽取静脉血液样本进行生化检验,测定血浆FIB、D-Dimer水平,对比观察血生化检验、双下肢静脉彩超、血生化检验检测联合双下肢静脉彩超诊断深静脉血栓的准确率。结果生化检验联合下肢静脉彩超诊断深静脉血栓的检出率(100.00%)高于单纯血生化检验(76.67%)和单纯下肢静脉彩超(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14,P<0.05;χ~2=3.137,P<0.05)。结论双下肢静脉彩超与血浆FIB、D-Dimer检测对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检出率,能够为深静脉血栓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参考,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静脉血栓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下肢静脉彩超
下载PDF
下肢静脉彩超联合改良Caprini评分对BPH围手术期DVT风险的评估和管理 被引量:4
4
作者 徐达津 沈思瑶 +3 位作者 李志强 赵红 曾晓春 谌婷婷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彩超联合改良Caprini评分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风险的评估和管理,为临床干预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男性BPH患者为研究对象。术...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彩超联合改良Caprini评分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风险的评估和管理,为临床干预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男性BPH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使用改良Caprini评分评估DVT风险并进行分级管理,术后1个月采用下肢静脉彩超探查DVT发生情况。结果80例男性BPH患者中,低危组42例,中危组24例,高危组14例。随访1个月,下肢静脉彩超检查共发生DVT 10例。高危组DVT阳性率高于中危组,改良Caprini评分高于低危组、中危组,DVT发生时间短于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中度风险(3~4分)为界值评估DVT的灵敏性、特异性均为100%,评估效果较好。结论BPH患者围术期应用改良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筛查DVT可有效预测DVT的发生,且改良Caprini评分以中度风险(3~4分)作为评估界值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下肢静脉彩超 改良Caprini评分 下肢静脉血栓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及下肢深静脉彩超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万玲 叶钢 +1 位作者 胡甦 刘俊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5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高龄髋关节置换术(THR)患者围术期血栓弹力图(TEG)及下肢深静脉彩超(CDFI)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0例高龄THR患者资料,按收治时间和围术期凝血功能检测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 目的:探讨高龄髋关节置换术(THR)患者围术期血栓弹力图(TEG)及下肢深静脉彩超(CDFI)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0例高龄THR患者资料,按收治时间和围术期凝血功能检测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围术期采用TEG联合CDFI检测;对照组围术期均行CDFI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手术输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首次负重时间以及血栓发生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活动部分酶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 d研究组患者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6,P<0.05),APTT、TT及PT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6,t=3.422,t=8.876;P<0.05);研究组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首次负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20,t=2.965,t=4.407;P<0.05);术前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时研究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8,P<0.05)。结论:高龄THR患者围术期采用TEG联合CDFI检查指导抗凝治疗能够降低术中输血量,促进术后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THR) 高龄 血栓弹力图(TEG) 下肢静脉(CDFI)
下载PDF
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肖隆艺 文晖龙 +2 位作者 曹正霖 禤天航 邓睿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1期1085-1088,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及独立危险因素。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连续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为对象,选取其中胸腰段脊柱骨折作为研究目标,收集临床资料、下肢静脉彩超、实验室检... 目的:回顾性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及独立危险因素。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连续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为对象,选取其中胸腰段脊柱骨折作为研究目标,收集临床资料、下肢静脉彩超、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统计分析DVT发生率及独立危险因素,以下肢静脉彩超诊断DVT,怀疑肺栓塞者行胸部CTA。结果:共纳入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160例,有下肢DVT形成31例(19. 4%),肺栓塞1例(0. 6%)。分析显示,D-二聚体升高、高龄、肥胖、完全性脊髓损伤和合并糖尿病是本人群下肢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下肢DVT形成的发生率较高。D-二聚体升高、高龄、肥胖、完全性脊髓损伤和患有糖尿病是本人群下肢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下肢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彩超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继发肠梗阻及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游承劲 张志坚 陈丽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0-382,共3页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造成多脏器缺氧损伤,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病死率较高。肠梗阻及深静脉血栓是一氧化碳中毒的少见继发症。本文探讨1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除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外,还继发肠梗阻及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医生在救治急性一氧化...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造成多脏器缺氧损伤,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病死率较高。肠梗阻及深静脉血栓是一氧化碳中毒的少见继发症。本文探讨1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除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外,还继发肠梗阻及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医生在救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时,在治疗常见继发症的同时,需关注胃肠道、血栓性疾病等少见继发症,以免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肠梗阻 静脉血栓栓塞 高凝状态 影像学表现 下肢静脉彩超
原文传递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8
作者 尹星华 周一新 +3 位作者 唐杞衡 宋洋 黄行健 杨德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765-1769,共5页
[目的]分析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2013年5月~2013年12月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2例,这些患者在术后出现下肢疼痛、肿胀、周径发生改变、Homans... [目的]分析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2013年5月~2013年12月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2例,这些患者在术后出现下肢疼痛、肿胀、周径发生改变、Homans征阳性时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ultrasonography,USG)检查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同时记录入组患者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事件的发生,分析患者年龄、性别、BMI、手术类型、单双侧、糖尿病史、术前血糖、术前胆固醇、术前甘油三酯、术前D-dimer等与症状性VTE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结果]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共发生症状性VTE 19例(3.16%),其中远端DVT 18例(3.00%),近端DVT 4例(0.66%),PE 2例(0.33%)。症状性VTE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6.74±9.04)岁,显著高于其余患者人群(OR=1.065;95%CI=1.001~1.133;P=0.047)。[结论]症状性VTE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容忽视的问题,尽管进行常规的预防,其发生率仍不低。年龄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症状性VTE的危险因素。对于年龄大的患者,应进行及时有效的VTE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下肢静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