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2篇文章
< 1 2 1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治疗对下肢骨折术后同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影响
1
作者 于清泳 成维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7期29-32,共4页
目的:探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治疗对下肢骨折术后同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8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106例下肢骨折术后同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常规... 目的:探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治疗对下肢骨折术后同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8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106例下肢骨折术后同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53例。两组均给予抗凝治疗,常规组给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栓清除率、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相关因子、不良反应及滤器取出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栓清除率为92.45%(49/5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1.70%(3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LP-PLA_(2))、内皮素-1(ET-1)水平均降低,观察组LP-PLA_(2)、ET-1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滤器取出率为94.34%(50/53),高于常规组的79.25%(4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治疗应用于下肢骨折术后同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提高血栓清除率、滤器取出率,降低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因子,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术后同侧下肢深静脉血栓 滤器置入 溶栓治疗 炎症因子 血管内皮因子 结膜下出血
下载PDF
骨盆骨折后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测模型探讨
2
作者 李永霞 姜家梅 +3 位作者 侍冬成 吴蔚 朱晓光 封启明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研究骨盆骨折后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受伤24 h内)并收入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骨盆骨折患者665例。根据患者就诊即刻血糖、糖... 目的研究骨盆骨折后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受伤24 h内)并收入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骨盆骨折患者665例。根据患者就诊即刻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计算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tress hyperglycemia ratio,SHR)。根据是否发生下肢DVT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血栓组236例,其中男165例,女71例;年龄18~89岁,中位年龄56岁。非血栓组429例,其中男312例,女117例;年龄19~92岁,中位年龄49岁。比较两组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指标、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血栓组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危险因素对下肢DVT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栓组与非血栓组在年龄、ISS、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血糖、SHR、24 h红悬输血量及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50~69岁(OR=2.02,95%CI:1.40~2.95,P<0.001)、70岁以上(OR=4.74,95%CI:2.57~8.97,P<0.001)、ISS(OR=1.57,95%CI:1.11~2.23,P=0.012)、血红蛋白100~124 g/L(OR=0.53,95%CI:0.36~0.80,P=0.002)、血红蛋白>124 g/L(OR=0.32,95%CI:0.21~0.50,P<0.001)、SHR(OR=1.64,95%CI:1.12~2.41,P=0.011)是下肢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ISS、血红蛋白及SHR预测下肢DVT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63、0.59、0.64、0.57,总面积为0.72。将上述危险因素纳入列线图模型,AUC和自举法内部验证后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致。结论年龄、ISS、血红蛋白及SHR是骨盆骨折患者术前下肢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骨盆骨折术前下肢DVT发生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 骨盆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列线图
下载PDF
踝关节泵运动计数器对预防老年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研究
3
作者 黄小琴 姬春晖 +3 位作者 金红燕 傅欢香 施佳萍 刘彩霞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8期51-54,61,共5页
目的观察踝关节泵运动计数器对老年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为今后临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医院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361例骨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 目的观察踝关节泵运动计数器对老年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为今后临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医院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361例骨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76例)和试验组(185例)。对照组实施口头宣教指导踝关节泵运动,试验组实施踝关节泵运动计数器行踝关节运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的干预依从性、大腿周径、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等。结果干预第7天,两组患者干预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9,P<0.01),下肢股静脉的血流速度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3,P=0.04),两组患者大腿周径差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26,P=0.19),对照组发生血栓3例,试验组发生血栓1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1)。结论踝关节泵运动计数器有助于预防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同时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轻下肢水肿及加快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泵运动计数器 老年人 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下载PDF
探索骨盆与下肢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
4
作者 姜家梅 封启明 +2 位作者 李永霞 朱晓光 侍冬成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14-121,共8页
目的探索引起骨盆与下肢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774例骨盆与下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采用修正泊松... 目的探索引起骨盆与下肢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774例骨盆与下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采用修正泊松回归分析可疑暴露因素是否为骨盆与下肢骨折患者术前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以评价其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适用性。结果骨盆骨折患者509例,97例(19.057%)出现DVT;骨盆合并膝关节以下骨折患者79例,21例(26.582%)出现DVT;骨盆合并股骨骨折患者186例,61例(32.796%)出现DVT。分析结果显示骨盆合并股骨骨折[调整后的相对危险度(ARR)=1.619,95%CI 1.223~2.144,P=0.001]、急诊腹部手术(ARR=1.924,95%CI 1.098~3.372,P=0.022)、体重指数≥24 kg/m^(2)(ARR=1.382,95%CI 1.072~1.783,P=0.013)、创伤严重度评分(ISS)≥25分(ARR=1.439,95%CI 1.082~1.913,P=0.012)、年龄40~59岁(ARR=1.594,95%CI 1.104~2.300,P=0.013)以及年龄≥60岁(ARR=1.868,95%CI 1.279~2.730,P=0.001)为骨盆与下肢骨折患者术前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预测DVT风险以及判断是否应该采取干预措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结论骨盆与下肢骨折患者有发生DVT的风险,骨盆合并股骨骨折、经历急诊腹部手术、BMI≥24 kg/m^(2)、ISS≥25分、年龄≥40岁是骨盆与下肢骨折患者术前发生DVT的危险因素,对具有上述特征的患者应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适当的DVT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下肢骨折 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回顾性队列研究
下载PDF
术中体温保护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5
作者 卞冰洁 盖莹莹 +2 位作者 万德余 邓汝淇 张猛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840-844,共5页
目的探讨术中体温保护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亳州市人民医院择期行下肢骨折手术的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进行术中体温保护将患者分为保护组和对照组,各46例。比较两... 目的探讨术中体温保护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亳州市人民医院择期行下肢骨折手术的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进行术中体温保护将患者分为保护组和对照组,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复查结果及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保护组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期间,共10例(10.9%)患者发生下肢DVT,其中,保护组下肢DVT的发生率为4.3%(2/4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4%(8/46)(P﹤0.05)。术后次日复查结果显示,保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保护措施可以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术后D-二聚体水平以及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并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体温保护 下肢骨折 静脉血栓
下载PDF
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明 陈铮 +6 位作者 王晓彦 张佳琦 张娇 张晶 薛慧 李秀婷 邸禄芹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790-79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2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300例,按照住院时间将2021年1~6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7~12月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150...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2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300例,按照住院时间将2021年1~6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7~12月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比较2组患者对深静脉血栓的认知水平、基本预防措施依从性、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深静脉血栓的认知水平、对基本预防措施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00%低于对照组的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下肢骨折患者,可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健康教育 下肢骨折 静脉血栓 依从性
下载PDF
基于诺莫图构建髋部骨折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银平 杜雪莲 +4 位作者 王亮云 黄瑞珍 罗乙舒 熊俊琴 何丽连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44-149,共6页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和验证列线图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22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7∶3比例将患者分为建模组(n=159)和验证组(n=68)。收集...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和验证列线图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22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7∶3比例将患者分为建模组(n=159)和验证组(n=68)。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筛选髋部骨折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和列线图。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评价。结果建模组159例髋部骨折中发生DVT 33例,发生率为20.89%。LASSO回归结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糖尿病、受伤至手术时间≥5 d、低蛋白血症、D-二聚体>0.5是髋部骨折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模型,将上述5个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模型区分度良好(C-index=0.932);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列线图的拟合优度良好(χ^(2)=57.625,P=0.732)。建模组和验证组发生DV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2、0.821,模型准确度高。结论年龄≥70岁、糖尿病、受伤至手术时间≥5 d、低蛋白血症、D-二聚体>0.5是髋部骨折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子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髋部骨折患者发生DVT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8
作者 李昂 王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9期134-137,共4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PFN-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均行PFN-A治疗。根据随机数...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PFN-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均行PFN-A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用药组(n=30)和中西医结合组(n=30)。术后西医用药组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14 d,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用药组基础上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14 d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骨代谢指标(血清总碱性磷酸酶、骨碱性磷酸酶),术后肿胀消失时间、术后卧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用药14 d后,2组VAS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低于用药前,Harris评分及血清总碱性磷酸酶、骨碱性磷酸酶水平高于用药前,凝血酶原时间长于用药前,且中西医结合组变化幅度大于西医用药组(P<0.01)。中西医结合组术后肿胀消失时间、术后卧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西医用药组(P<0.01)。中西医结合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西医用药组(0 vs.20.00%,χ^(2)=4.630,P=0.031)。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用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3.33%,χ^(2)=0.268,P=0.6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应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髋关节功能,缓解术后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桃红四物汤 低分子肝素钙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血常规指标对老年急诊骨盆及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及预测价值分析
9
作者 王炜亮 任明明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 分析血常规指标对老年急诊骨盆及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急诊行骨盆及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性别... 目的 分析血常规指标对老年急诊骨盆及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急诊行骨盆及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以及术前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等血常规资料,并根据术后是否出现DVT将其分为DVT组与非DVT组,分析血常规指标对老年急诊骨盆及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DVT形成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结果 82例急诊行骨盆及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中,19例(23.17%)患者术后出现DVT,设为DVT组;63例(76.83%)患者术后未出现DVT,设为非DVT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为老年急诊骨盆及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DVT形成的影响因素(95%CI为1.411~7.553、 1.450~5.476,P=0.006、 0.003)。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RBC、 NEU的截断值分别为4.05×10^(12)/L、 6.40×10^(9)/L时,其预测老年急诊骨盆及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DVT形成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1与0.780,敏感度分别为63.2%与52.6%,特异度分别为95.2%与88.9%,而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842、敏感度为84.2%、特异度为84.1%。结论 老年急诊骨盆及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DVT的形成与RBC及NEU有关,检测RBC、 NEU有助于预测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 老年 骨盆骨折 下肢骨折 静脉血栓 预测价值
下载PDF
IIFAR信息支持方案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10
作者 胡冬 陶利 +1 位作者 费改园 柳敏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究初始核对—信息交流—准确性核对—反应(IIFAR)信息支持方案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12月于我院收治的72例下肢骨折术后DVT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初始核对—信息交流—准确性核对—反应(IIFAR)信息支持方案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12月于我院收治的72例下肢骨折术后DVT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IIFAR信息支持方案,比较干预前和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心理韧性[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RS-14)]、情绪状态[焦虑抑郁量表(HADS)]、治疗依从性[服药信念特异性问卷(BMQ-Specific)、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8(MMAS-8)]差异。结果: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MUIS、HADS评分及BMQ-Specific中的顾虑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RS-14、BMQ-Specific中的必要信念评分、MMAS-8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IFAR信息支持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下肢骨折术后DVT患者的情绪状态,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其心理韧性及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IFAR信息支持方案 静脉血栓栓塞症 下肢骨折 心理韧性 情绪状态
下载PDF
创伤性骨折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
11
作者 邵航 徐岩 +1 位作者 杨双铭 王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1-01—2024-01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手术且术后发生下肢DVT的3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发生组,以1∶1配比选取同期术后未发生下肢DVT的32例患者作为未...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1-01—2024-01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手术且术后发生下肢DVT的3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发生组,以1∶1配比选取同期术后未发生下肢DVT的32例患者作为未发生组。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慢性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以及骨折侧别、骨折部位、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和术中体位、输入红细胞(RBC)、输入血浆、血液回收量、止血带使用时间、失血量、补液量等信息。分析术后下肢DVT风险的相关因素。结果骨折部位、麻醉方式,以及术中输入RBC、失血量、补液量是术后发生下肢DVT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盆骨及下肢骨折、全身麻醉,以及术中输入RBC过多、失血量过多、补液量过多是术后发生下肢DVT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骨及下肢骨折、全身麻醉,以及术中输入RBC、失血量、补液量是导致创伤性骨折术后发生下肢DVT的危险因素,临床需结合相关因素采取措施进行预防,以降低下肢DVT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抗血栓压力泵联合细节护理对股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干预效果
12
作者 鲍秀红 张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97-0200,共4页
探析抗血栓压力泵联合细节护理对股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干预效果。方法 统计时间选定2023年5月~2024年2月,于期间筛选我院股骨骨折患者共计74例,接受手术治疗。按照“入院次序分组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命名常规组(先入院者)... 探析抗血栓压力泵联合细节护理对股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干预效果。方法 统计时间选定2023年5月~2024年2月,于期间筛选我院股骨骨折患者共计74例,接受手术治疗。按照“入院次序分组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命名常规组(先入院者)、实验组(后入院者),每组37例。常规组予以细节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抗血栓压力泵。为验证效果差异,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干预前后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术后患肢肿胀程度、干预前后凝血功能指数、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凝血功能指数和术后4d患肢肿胀程度未见差异性(P>0.05)。干预后,实验组下肢DVT发生率、术后7d患肢肿胀程度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凝血功能指数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股骨骨折患者通过细节护理联合抗血栓压力泵治疗能加速血液流动,改善凝血情况减少下肢DVT发生,建议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血栓压力泵 细节护理 效果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分析
13
作者 唐婷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69-0172,共4页
探究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采取早期护理预防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2月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58例,随机分为参照组(n=129,常规护理)、实验组(n=129,早期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护理前功能障... 探究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采取早期护理预防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2月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58例,随机分为参照组(n=129,常规护理)、实验组(n=129,早期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护理前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实验组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较低(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实验组并发症情况较低(P<0.05)。结论 早期护理的开展,其效果较显著,患者术后功能障碍较前得以改善,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得以控制,促进其健康恢复,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 早期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
下载PDF
骨科患者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增高的血流变化及影响因素
14
作者 方敏 高兴莲 +3 位作者 王曾妍 柯稳 肖潇 梁元元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风险增高的血流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手术室护理干预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151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使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下肢血流改变特征,并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手...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风险增高的血流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手术室护理干预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151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使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下肢血流改变特征,并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等,患者手术结束24 h内采血行D-二聚体凝血功能检测。结果D-二聚体检测结果显示,DVT高风险患者70例(46.36%),低风险81例(53.64%)。手术结束后DVT高风险患者下肢平均血流速度、血管内径显著低于或小于低风险患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120 min、凝血酶原时间(PT)>13.1 s、术中发生低体温和术中失血量>100 mL是骨科患者术中DVT风险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术中DVT发生风险较高,存在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手术室护理人员需针对性地开展手术效率管理、术中低体温监测和预防、维持术中血容量稳定,有效降低骨科手术患者术中DVT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 下肢静脉血栓 血流动力学 低体温 中失血量 风险管理 室护理
下载PDF
急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与评价
15
作者 刘鑫鑫 刘志伟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60-466,共7页
目的探讨急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495例急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前是否发生下肢DVT将患... 目的探讨急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495例急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前是否发生下肢DVT将患者分为DVT组和非DVT组。通过医院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程、骨折类型、高血压史、高血糖史、吸烟史、饮酒史、既往手术史、肺部/尿路感染情况、卧床时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术前采集患者外周肘静脉血5 mL,3000 r·min^(-1)离心15 min取血清,使用监测仪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红细胞(RBC)计数、白细胞(WBC)计数、三酰甘油(TG)、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血小板、纤维蛋白原(FIB)以及D-二聚体水平。比较DVT组和非DVT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发生下肢DVT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独立影响因素对急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下肢DVT发生的预测效能;依据获得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R软件中C指数、ROC曲线及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对急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发生下肢DVT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495例急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术前发生下肢DVT者52例(占比为10.51%)。DVT组和非DVT组患者的性别、BMI、病程、骨折类型、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肺部/尿路感染、收缩压、舒张压、FBG、TC、RBC、WBC、TG、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及血小板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患者的年龄、高血糖占比、既往手术史占比、卧床时间以及FIB、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非DVT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高血糖、手术治疗、卧床时间长、高水平FIB以及高水平D-二聚体是急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发生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年龄、高血糖史、手术治疗、卧床时间、FIB以及D-二聚体对急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发生下肢DVT均有一定预测价值(P<0.05)。基于年龄、高血糖史、手术治疗、卧床时间、FIB以及D-二聚体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校准曲线C指数为0.953;建模组和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953和0.940。结论年龄大、高血糖、手术治疗、卧床时间长、高水平FIB、高水平D-二聚体是急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发生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年龄、高血糖史、是否行手术治疗、卧床时间、FIB以及D-二聚体构建的急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发生下肢DVT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备较好的区分度和良好的预测能效,能直观地预测急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发生下肢DVT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列线图预测模型
下载PDF
气压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16
作者 程宁宁 高云秀 +2 位作者 王晶 王芸 刘飞艳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7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月1日~2023年11月30日收治的1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月1日~2023年11月30日收治的1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实施气压治疗联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下肢肿胀程度、DVT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PT、APTT均长于对照组(P<0.01),FIB、D-Di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大腿、小腿周径差均小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气压治疗联合综合性干预护理,可对患者血液循环进行有效改善,缓解患肢肿胀程度,并有效降低DVT发生率,具有良好的DVT预防与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治疗 老年髋部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下肢骨折术后D-D及凝血四项指标预测并发深静脉血栓风险的价值
17
作者 王祝青 马娟娟 郑斌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296-1297,共2页
目的探讨D-D联合凝血四项指标预测下肢骨折并发DVT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8例行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DVT分为研究组(发生DVT)和参照组(未发生DVT)各49例。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四项指标、血清D-D水平,对下肢骨折患者DVT形成的危... 目的探讨D-D联合凝血四项指标预测下肢骨折并发DVT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8例行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DVT分为研究组(发生DVT)和参照组(未发生DVT)各49例。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四项指标、血清D-D水平,对下肢骨折患者DVT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组TT、PT、APTT均短于参照组,D-D、FIB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Logistic结果显示,D-D、FIB水平上升是造成下肢骨折DVT发生的危险因素,PT、TT和APTT延长是造成下肢骨折DVT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D-D与凝血四项指标对预测下肢骨折DVT发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因此,临床上还要加强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D-D、凝血四项指标进行监测,以便尽早发现下肢DVT,及时对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 凝血四项指标 下肢骨折 静脉血栓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围手术期综合干预对骨盆及下肢骨折术后住院期间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
18
作者 王芳 贾伟 崔海月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42-446,共5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综合干预对骨盆及下肢骨折术后住院期间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骨盆及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是否接受综合...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综合干预对骨盆及下肢骨折术后住院期间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骨盆及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是否接受综合干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93,接受围手术期综合干预)和对照组(n=107,未接受围手术期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专科信息和手术相关指标,术后住院期间相关指标以及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全身麻醉、术中低体温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启动低分子肝素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出血,但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感染、恶心呕吐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比例、下肢DVT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干预可降低骨盆及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住院期间DVT的发生率,降低全身麻醉和术中低体温的比例,缩短术后启动低分子肝素的时间,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下肢骨折 围手 综合干预 静脉血栓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水平检测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19
作者 江萍 连育才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8期1204-1206,共3页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水平检测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80例骨折术后高度疑似DVT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水平检测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80例骨折术后高度疑似DVT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D-二聚体(D-D)水平进行检测,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血浆D-D单独及联合诊断对骨折术后DVT的诊断效能。结果以DSA结果为金标准,骨折术后高度疑似DVT患者诊断为DVT的有36例(45.00%),剩下44例(55.00%)为非DVT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D-D及联合诊断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分别为0.622、0.590、0.875。三种诊断方式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D-D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D-D及联合对骨折术后DVT的AUC分别为0.812(95%CI 0.712~0.912)、0.790(95%CI 0.685~0.896)、0.941(95%CI 0.882~1.0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骨折术后下肢DVT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可联合D-D诊断提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肢静脉血栓 D-二聚体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20
作者 朱家旭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20年7月钟祥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预防...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20年7月钟祥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观察组采用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2组持续应用14 d。比较2组干预前后患肢肿胀程度、D-二聚体水平、疼痛评分,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伤口引流量、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不同时间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结果 干预后,2组患肢肿胀程度、D-二聚体水平、疼痛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伤口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4.00%(7/50)(χ^(2)=5.530,P=0.019);观察组术后7、14、30 d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0%vs. 8.00%,χ^(2)=0.154,P=0.695)。结论 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注射液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缓解肢体肿胀,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静脉血栓 丹参注射液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预防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