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膈下逐瘀汤加减联合中医循经盆底肌康复对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璐 常淑华 陈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汤加减联合中医循经盆底肌康复对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通过简单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汤加减联合中医循经盆底肌康复对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通过简单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中医循经盆底肌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20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本研究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下腹疼痛、腰骶疼痛、带下异常、劳累后加重、神疲乏力等主要症状积分,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两组疼痛程度,比较治疗前、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水平差异,比较两组随访时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下腹疼痛、带下异常、腰骶疼痛、神疲乏力、劳累后加重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57/60)、83.33%(50/60)(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在随访时复发率分别为6.67%(4/60)、10.00%(6/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加减联合中医循经盆底肌康复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等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逐瘀汤 中医循经 盆底肌康复 气虚血瘀型 慢性盆腔痛
下载PDF
胸腔镜下疝环针带线法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徐珂 高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697-701,共5页
目的:观察胸腔镜下疝环针带线法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疗效。方法:筛选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膈疝新生儿5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7例,采用胸腔镜下疝环针带线法治疗)和对照组(27例,采用胸腔镜下膈肌修补术治疗... 目的:观察胸腔镜下疝环针带线法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疗效。方法:筛选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膈疝新生儿5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7例,采用胸腔镜下疝环针带线法治疗)和对照组(27例,采用胸腔镜下膈肌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呼气末CO_(2)分压(ETCO_(2))及气道峰压]、术后并发症、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前、气胸后10 min及放气后30 min的ETCO_(2)、PaCO_(2)及气道峰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气胸后10 min,两组ETCO_(2)、PaCO_(2)及气道峰压均明显高于术前(均P<0.05)。放气后30 min,两组ETCO_(2)、PaCO_(2)及气道峰压明显低于气胸后10 min(均P<0.05),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虽然与胸腔镜下膈肌修补术相比疗效、血气指标、并发症、复发及生存情况相当,但胸腔镜下疝环针带线法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切口较小,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在临床中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膈疝时,若胸腔镜下疝环针带线法技术成熟,可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先天性 胸腔镜下疝环针带线法 胸腔镜下膈肌修补术 疗效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膈疝腹腔镜手术1例的麻醉管理
3
作者 侯娜 罗向红 李清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83-283,共1页
患儿,男,年龄11个月14 d,体重9kg,诊断为左侧膈疝,双肺感染性病变,孤立右位心、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2mm)。在儿科抗感染治疗后转入小儿外科于2016年1月6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膈疝复位+修补术。患儿入室后高流量开放式吸入七氟烷,... 患儿,男,年龄11个月14 d,体重9kg,诊断为左侧膈疝,双肺感染性病变,孤立右位心、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2mm)。在儿科抗感染治疗后转入小儿外科于2016年1月6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膈疝复位+修补术。患儿入室后高流量开放式吸入七氟烷,安静入睡后监测生命体征:血压(BP)84/56mm Hg、心率(HR)147次/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腹腔镜手术 麻醉管理 孤立右位心 继发孔型 房间隔缺损 七氟烷 小儿外科 下膈 生命体征
下载PDF
Heart-touching Chilaiditi's syndrome 被引量:1
4
作者 Dario Sorrentino Massimo Bazzocchi +2 位作者 Luigi Badano Francesco Toso Pietro Giag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9期4607-4609,共3页
Symptomatic hepato-diaphragmatic interposition of a bowel loop or Chilaiditi's syndrome is a peculiar anatomical condition most often found by chance. Its described symptoms range from intermittent, mild abdominal... Symptomatic hepato-diaphragmatic interposition of a bowel loop or Chilaiditi's syndrome is a peculiar anatomical condition most often found by chance. Its described symptoms range from intermittent, mild abdominal pain and dyspepsia to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We report a case of hepato-diaphragmatic migration of the hepatic flexure of the colon associated to an unusual, heretofore unreported, angina-like pain exclusively evoked by the left lateral decubitus. To maximize the chance of observing anatomical changes in different postures, computed tomography of the chest and abdomen was performed after air insufflation into the colon. While frank herniation into the chest was excluded, the scan showed that the hepatic flexure-with the interposition of the diaphragm-came in contact with the right side of the heart in the left lateral, but not in the supine, decubitus. This finding was reproduced by echocardiography which also showed virtually unaltered hemodynamics after the change of posture. ECG, left and right ventricular global and regional function as well as cardiac injury markers also remained unchanged during the maneuver, indicating that the pain evoked by the latter was unlikely due to myocardial ischemia. This case suggests that Chilaiditi's syndrome should be included among the possible, although rare,causes of unexplained angina-like sympto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aiditi's syndrome Hepatodiaphragmatic interposition Precordial pain
下载PDF
《黄帝内经》膈病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董石 胡瀞月 姜苗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41-45,共5页
《黄帝内经》中含有"鬲""隔""膈"字的词汇和语句,均出现于消化道梗阻性疾病的篇章中,取"隔阻"之义。不同的病变位置及不同的症状表现,给予的名称不同。膈咽是以吞咽困难饮食不下为主要症状,病... 《黄帝内经》中含有"鬲""隔""膈"字的词汇和语句,均出现于消化道梗阻性疾病的篇章中,取"隔阻"之义。不同的病变位置及不同的症状表现,给予的名称不同。膈咽是以吞咽困难饮食不下为主要症状,病位偏于食管上段;膈中和上膈病情相似,以饮食不下、食后吐出为主要症状的梗阻性疾病,其中膈中病位在食管下段且伴有呕吐黏液,上膈病位在贲门附近;下膈指饮食一天后又吐出宿食,可伴有腹痛、发热症状的幽门及其附近的梗阻类疾病;膈洞特指伴有烧心症状的梗阻性疾病;膈肠指以大便不通为主要症状的肠道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下膈
下载PDF
活血化瘀类方抗肝纤维化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韦 赵志敏 +2 位作者 王峥涛 朱邦贤 刘成海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18,共4页
目的:基于方证相对原理,通过肝肾纤维化方证数据库筛选分析,选择膈下逐瘀汤、复肝丸、燮枢汤、鳖甲丸4首方剂,观察他们对二甲基亚硝胺(DMN)大鼠肝纤维化的药效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膈下逐瘀汤组、复肝丸组、燮枢汤... 目的:基于方证相对原理,通过肝肾纤维化方证数据库筛选分析,选择膈下逐瘀汤、复肝丸、燮枢汤、鳖甲丸4首方剂,观察他们对二甲基亚硝胺(DMN)大鼠肝纤维化的药效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膈下逐瘀汤组、复肝丸组、燮枢汤组、鳖甲丸组和N-乙酰半胱氨酸对照药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均以DMN 10μg/kg腹腔注射,每天1次,每周连续3天,共4周。造模第3周开始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膈下逐瘀汤7.03g/kg、复肝丸6.43g/kg、燮枢汤12.51g/kg、鳖甲丸5.40g/kg,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4周。试剂盒测定血清ALT、AST、γ-GT活性及Alb、T.Bil含量,盐酸水解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HE染色与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与胶原沉积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降低,脾体比升高,腹水形成;血清ALT、AST、Tbil及肝组织Hyp含量明显升高,血清Alb明显降低;肝组织病理染色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沉积明显,纤维间隔、部分假小叶形成。与模型组比较,复肝丸组、N-乙酰半胱氨酸组脾体比和ALT、Hyp含量等显著降低,肝细胞变性和炎症坏死明显减轻,胶原沉积明显减少,AST、Tbil、γ-GT无明显变化;膈下逐瘀汤组脾体比、ALT、Hyp含量等降低,但死亡率较高,肝组织病理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均较重;燮枢汤组脾体比降低,其余指标无明显变化;鳖甲丸组脾体比降低,ALT、Hyp含量有所降低,但肝细胞变性、炎症坏死和胶原沉积无明显变化;结论:与N-乙酰半胱氨酸相似,复肝丸有较好的抗DMN大鼠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逐瘀汤 燮枢汤 鳖甲丸 复肝丸 肝纤维化 二甲基亚硝胺(DMN) 疗效比较
原文传递
水乃阿胶世家道地之源
7
《金桥》 2014年第7期67-67,共1页
自古阿胶出东阿,南朝陶弘景曾言出东阿,故名阿胶。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东阿亦济水所经,取井水熬胶,谓之阿胶。""阿井在东阿县,有官舍禁之,其井乃济水所注,取井水煮胶,用搅浊水则清。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盖... 自古阿胶出东阿,南朝陶弘景曾言出东阿,故名阿胶。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东阿亦济水所经,取井水熬胶,谓之阿胶。""阿井在东阿县,有官舍禁之,其井乃济水所注,取井水煮胶,用搅浊水则清。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盖济水清而重,其性趋下,故治淤浊及逆上之痰也。"东阿水,是大自然给厚道东阿人的一份礼遇。而东阿县与阿胶之间,一定有那么一条天然的纽带使之紧密联系,使得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将东阿阿胶默认为阿胶的代名词。但这纽带究竟是什么?在2011中国冬至阿胶文化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阿 济水 阿井 趋下 地理科学 下膈 文化节 《梦溪笔谈》 中国科学院 物质文化遗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