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转换发光材料对钙钛矿本征性能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于嫚 李兆 豆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3,159,共4页
利用太阳光的近红外和紫外部分实现全光谱响应无疑已成为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功率转换效率的重要焦点。通过引入光致发光转换层将近红外或紫外光转换为可见光被钙钛矿光活性层利用,已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途径。将两种经典的下转... 利用太阳光的近红外和紫外部分实现全光谱响应无疑已成为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功率转换效率的重要焦点。通过引入光致发光转换层将近红外或紫外光转换为可见光被钙钛矿光活性层利用,已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途径。将两种经典的下转换发光材料(红粉和黄粉)引入钙钛矿本征层,采用一步旋涂法制备钙钛矿薄膜。利用缺陷评定高级显微系统、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光谱分别探究了下转换发光材料对钙钛矿薄膜表面粗糙度、形貌、结构及光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下转换发光材料能够优化钙钛矿薄膜表面粗糙度、形貌,并未改变钙钛矿结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谱仪的结果证实了下转换发光材料确实能够拓宽钙钛矿薄膜的光谱响应范围,使整个吸收光谱范围向短波长方向移动,为有效利用全光谱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薄膜 下转换发光材料 形貌结构 光谱性能
下载PDF
CaSc2O4基质中上转换发光及下转换发光的研究
2
作者 李静 刘星 +2 位作者 赵和平 李俊豪 陈修齐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481-489,F0003,共10页
稀土掺杂发光材料由于其优秀的发光特性,在生物成像、光伏太阳能电池、显示防伪等领域均展示出优秀的应用价值。基质材料的选取对发光强度有强大影响。CaSc_(2)O_(4)作为优秀的基质材料,具有较低的声子能量、较强的晶场、较近的原子距离... 稀土掺杂发光材料由于其优秀的发光特性,在生物成像、光伏太阳能电池、显示防伪等领域均展示出优秀的应用价值。基质材料的选取对发光强度有强大影响。CaSc_(2)O_(4)作为优秀的基质材料,具有较低的声子能量、较强的晶场、较近的原子距离,以及较好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稳定性。文中阐述了Tm^(3+)/Yb^(3+)、Ho^(3+)/Yb^(3+)和Er^(3+)/Yb^(3+)在CaSc_(2)O_(4)中的上转换发光特性,以及Tm^(3+)/Yb^(3+)和Ce^(3+)/Yb^(3+)在CaSc_(2)O_(4)中的下转换发光特性,并展示了其在高温光学测温监测和提高硅太阳能电池利用效率方面的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发光 下转换发光 能量传递 CaSc_(2)O_(4)
下载PDF
下转换发光粉Y_2O_3/Sm^(3+)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江丽 林建明 +4 位作者 吴季怀 兰章 范乐庆 黄韵昉 唐子颖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9期98-101,共4页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Y2O3/Sm3+下转换发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利用该发光粉具有下转换发光的特点将其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结果表明,Y2O3/Sm3+下转换发光粉可以增加电池对太阳光的吸收范围,提高电池的...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Y2O3/Sm3+下转换发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利用该发光粉具有下转换发光的特点将其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结果表明,Y2O3/Sm3+下转换发光粉可以增加电池对太阳光的吸收范围,提高电池的光电流和光电压.研究了掺杂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当掺杂量为3%时,光电转换效率从5.049%提高到5.94%,表明了其是一种有效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稀土离子 下转换发光 p-型掺杂
下载PDF
Er^3+激活Gd2(MoO4)3的下转换发光与温度传感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静 吴嫣然 庞涛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0期31-36,共6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Er^3+单掺的Gd2(MoO4)3下转换荧光粉.在379 nm紫外线的激发下,Gd2(MoO4)3:Er^3+发射高强度高纯度的绿光,属于Er^3+的^2H(11/2)/^4S(3/2)→^4I(15/2)跃迁.由于Gd2(MoO4)3的特殊晶体结构,Er^3+在Gd2(MoO4)3基质中的最...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Er^3+单掺的Gd2(MoO4)3下转换荧光粉.在379 nm紫外线的激发下,Gd2(MoO4)3:Er^3+发射高强度高纯度的绿光,属于Er^3+的^2H(11/2)/^4S(3/2)→^4I(15/2)跃迁.由于Gd2(MoO4)3的特殊晶体结构,Er^3+在Gd2(MoO4)3基质中的最佳掺杂浓度达40%.有关温度发光特性的研究表明,Er^3+的绿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急剧降低,其原因在于温度升高一方面抑制Er^3+的激发和发射速率,另一方面导致绿光发射能级到上能级的热布居.基于两个绿光发射的积分强度与温度的关系,评估Gd2(MoO4)3:40%Er^3+在379 nm激发下的温度传感特性,结果表明,与常规的氟化物上转换材料相比,Gd2(MoO4)3:40%Er^3+显示出良好的温度灵敏度,可能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温度传感用荧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激发 下转换发光 温度传感 ER^3+
下载PDF
(La0.95Eu0.05)F3纳米晶的自牺牲模板法合成及其下转换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昕睿 李龙娇 +3 位作者 龚长帅 王楚祺 马藤 王雪娇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59,共7页
利用自牺牲模板法以一种新型稀土层状化合物(La0.95Eu0.05)2(OH)4SO 4·2H 2O为模板成功合成出(La0.95Eu0.05)F3纳米晶并研究其下转换发光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变换(FT-IR)、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及荧光... 利用自牺牲模板法以一种新型稀土层状化合物(La0.95Eu0.05)2(OH)4SO 4·2H 2O为模板成功合成出(La0.95Eu0.05)F3纳米晶并研究其下转换发光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变换(FT-IR)、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及荧光光谱仪对合成产物的物相和荧光性能进行表征。XRD及Rietveld精修结果表明以稀土硝酸盐和硫酸铵为原料在100℃、pH值为9.5的条件下反应24 h可得到稀土层状化合物(La0.95Eu0.05)2(OH)4SO 4·2H 2O模板。自牺牲反应过程中,当模板中稀土离子与氟化铵中氟离子摩尔比为1∶3和1∶5时,在180℃下水热反应24 h可成功合成(La0.95Eu0.05)F3纳米晶。荧光光谱分析表明,(La0.95Eu0.05)F3荧光粉在395 nm的紫外光激发下,分别在591 nm(5D0→7F1跃迁,高强度)、618 nm(5D0→7F2跃迁,中等强度)和692 nm(5D0→7F4跃迁,低强度)处显示下转换发射。所得荧光粉的色坐标为(0.52,0.45),橙红光。荧光粉的主发射峰呈现单指数衰减行为,拟合后发现其荧光寿命约为14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牺牲模板法 稀土层状化合物 (La0.95Eu0.05)F3 下转换发光 纳米晶
下载PDF
Y_(2)O_(3):Tm^(3+),Li^(+)/Na^(+)/K^(+)荧光粉下转换发光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家莹 王丽丽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219-225,共7页
通过尿素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Y_(2)O_(3):Tm^(3+),Li^(+)/Na^(+)/K^(+)荧光粉。通过XRD、SEM、FTIR和荧光光谱仪对所制备样品的物相、形貌、结构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掺入Y_(2)O_(3)基质中碱金属离子的种类、浓度和退火温度对Y_(... 通过尿素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Y_(2)O_(3):Tm^(3+),Li^(+)/Na^(+)/K^(+)荧光粉。通过XRD、SEM、FTIR和荧光光谱仪对所制备样品的物相、形貌、结构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掺入Y_(2)O_(3)基质中碱金属离子的种类、浓度和退火温度对Y_(2)O_(3):Tm^(3+)荧光粉下转换发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Y_(2)O_(3):Tm^(3+)荧光粉在成功掺杂Li^(+)、Na^(+)、K^(+)离子后,Tm^(3+)下转换发光强度增强。其中,在1100℃下退火2 h后,掺杂K+离子与掺杂Li^(+)离子和Na^(+)离子的Y_(2)O_(3):Tm^(3+)荧光粉相比,Tm^(3+)离子下转换发光强度增强的倍数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_(2)O_(3) 碱金属 下转换发光 尿素沉淀法 Tm^(3+)
下载PDF
β-NaGdF_4:Ln^(3+)纳米材料的下转换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乔可 吴渊 《广东蚕业》 2018年第4期34-34,共1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β-NaGdF_4纳米晶体,研究了β-NaGdF_4:Ln^(3+)纳米材料的下转换发光性质。
关键词 水热合成 β-NaGdF_4 下转换发光
下载PDF
水溶性β-NaGdF4:Ln3+(Ln=Ce,Tb,Eu,Dy)纳米晶体的下转换发光性质研究
8
作者 王梓桐 靖莹莹 +3 位作者 乔可 黄雨欣 郭美珊 吴渊 《轻工科技》 2019年第11期36-37,共2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β-NaGdF4:Ln3+(Ln=Ce,Tb,Eu,Dy)纳米晶体,并深入研究β-NaGdF4:Ln3+(Ln=Ce,Tb,Eu,Dy)纳米晶体的下转换发光性质。
关键词 水热法 β-NaGdF4:Ln3+(Ln=Ce Tb Eu Dy) 下转换发光性质
下载PDF
Eu^(3+)-Yb^(3+)共掺杂下转换微晶玻璃的制备与发光特性研究
9
作者 刘天华 邱懿培 +3 位作者 刘柏辉 叶松 曹雨昌 卿艳 《福建建材》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本研究制备了系列Eu^(3+)-Yb^(3+)共掺杂分别含β-Na Gd F4纳米晶、β-Na Gd F4和α-Na YF4纳米晶、α-Na YF4纳米晶的氟氧化物微晶玻璃,并通过XRD验证了不同纳米晶的形成。基于Eu^(3+)对Yb^(3+)的能量传递,在利用392nm激发Eu^(3+):5D0... 本研究制备了系列Eu^(3+)-Yb^(3+)共掺杂分别含β-Na Gd F4纳米晶、β-Na Gd F4和α-Na YF4纳米晶、α-Na YF4纳米晶的氟氧化物微晶玻璃,并通过XRD验证了不同纳米晶的形成。基于Eu^(3+)对Yb^(3+)的能量传递,在利用392nm激发Eu^(3+):5D0能级情况下,可观察到源于Yb^(3+):2F_(5/2)→2F_(7/2)跃迁引起的950~1100nm近红外发射。同时,通过稳态及时间分辨光谱揭示了析出不同纳米晶的玻璃体系中Eu^(3+)对Yb^(3+)的能量传递的差异,并进一步利用Eu^(3+)离子612nm可见发射的荧光寿命计算得到在分别含β-NaGdF_4纳米晶、β-NaGdF_4和α-NaYF_4纳米晶、α-NaYF_4纳米晶体系中Eu^(3+)对Yb^(3+)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72.2%、76.4%和88.6%。该研究结果表明,微晶玻璃体系中α-Na YF4纳米晶的形成更有利于Eu^(3+)离子对Yb^(3+)离子的能量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掺杂 下转换发光 微晶玻璃 光电转换效率
下载PDF
CaF_(2):Yb^(3+)/Er^(3+)/X(X=Li^(+),Na^(+),K^(+))近红外二区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照 魏慧欣 翟春鹏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19-3023,共5页
利用热分解法制备了CaF_(2):Yb^(3+)/Er^(3+)纳米颗粒,通过改变Yb^(3+)和Er^(3+)的掺杂浓度对其近红外二区(NIR-Ⅱ)发光性能进行调节,研究结果表明,当Yb^(3+)掺杂浓度为20%,Er^(3+)掺杂浓度为2%时,在980 nm光源激发下,NIR-Ⅱ发光性能最... 利用热分解法制备了CaF_(2):Yb^(3+)/Er^(3+)纳米颗粒,通过改变Yb^(3+)和Er^(3+)的掺杂浓度对其近红外二区(NIR-Ⅱ)发光性能进行调节,研究结果表明,当Yb^(3+)掺杂浓度为20%,Er^(3+)掺杂浓度为2%时,在980 nm光源激发下,NIR-Ⅱ发光性能最强,且纳米颗粒分散性良好,尺寸均匀。然后,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的碱金属离子(Li^(+)、Na^(+)、K^(+))共掺杂对其NIR-Ⅱ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i^(+)掺杂因不利于纳米颗粒成核导致NIR-Ⅱ发光性能降低,Na^(+)和K^(+)掺杂均有利于NIR-Ⅱ发光性能提升。相比而言,K^(+)离子半径更大,更有利于破坏晶体场的局部对称性,因此,在K^(+)共掺杂的情况下NIR-Ⅱ发光性能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F_(2) 近红外二区 下转换发光 掺杂 碱金属离子
下载PDF
CaF_(2):20Yb2Er/Na@CaF_(2):Ce纳米材料近红外二区发光性能研究
11
作者 卢照 魏慧欣 翟春鹏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08-4013,共6页
利用热分解法制备了CaF_(2):20Yb2Er/Na@CaF_(2):Ce纳米颗粒,并对其NIR-Ⅱ发光性能和荧光寿命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980 nm光源激发下,其NIR-Ⅱ发光性能强度约为CaF_(2):20Yb2Er的68倍,且位于1 525 nm处的荧光寿命为2.29 ms。该体... 利用热分解法制备了CaF_(2):20Yb2Er/Na@CaF_(2):Ce纳米颗粒,并对其NIR-Ⅱ发光性能和荧光寿命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980 nm光源激发下,其NIR-Ⅱ发光性能强度约为CaF_(2):20Yb2Er的68倍,且位于1 525 nm处的荧光寿命为2.29 ms。该体系Yb3+作为敏化剂,Er^(3+)作为激活剂,Na+共掺杂使晶体场的局部对称性改变,核壳结构的构建使发光中心的荧光猝灭最小化,壳层结构引入Ce^(3+)可以使得Er^(3+)与Ce^(3+)在界面处产生交叉弛豫。由此可见,将离子共掺杂和构建核壳结构两种策略结合起来更有利于NIR-Ⅱ发光性能的提升。综上,CaF_(2):20Yb2Er/Na@CaF_(2):Ce纳米颗粒在生物成像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F_(2) 近红外二区 下转换发光 核壳结构 掺杂
下载PDF
980nm激发下Y2O2S:Ho3+,Yb3+纳米晶可见和红外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楠 付姚 +1 位作者 罗昔贤 邢明铭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083-12087,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结合固-气硫化工艺制备出六角晶系结构的类球形Y2O2S∶Ho3+,Yb3+纳米晶,平均粒径约40nm。在980nm LD激发下,系统研究了纳米晶在450~1 500nm宽波段范围内的发光特性。根据上转换(UCL)和下转换(DCL)测试结果,Y2O2S∶Ho3+,Yb3... 采用共沉淀法,结合固-气硫化工艺制备出六角晶系结构的类球形Y2O2S∶Ho3+,Yb3+纳米晶,平均粒径约40nm。在980nm LD激发下,系统研究了纳米晶在450~1 500nm宽波段范围内的发光特性。根据上转换(UCL)和下转换(DCL)测试结果,Y2O2S∶Ho3+,Yb3+纳米晶发射峰位于545,655和1180nm,分别源于5F4/5S2→5I8、5 F5→5I8和5I6→5I8辐射跃迁。Yb3+离子的掺杂可显著提高Ho3+的上转换发光效率。由于纳米晶表面吸附产生的高能振动量子显著提高了5F4/5S2→5F5和5I6→5I7多声子弛豫的发生几率,使得655nm红光发射很难得到抑制。随Yb3+浓度不断增大,Yb3+→Ho3+能量传递效率提高。这不仅可以增大5F4/5S2和5I6能级的粒子布居数,使绿光和红外光发射增强,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5I6→5I7多声子弛豫过程,间接削弱红光发射强度。但5F5能级的另一布居途径(5F4/5S2→5F5)使得Y2O2S∶Ho3+,Yb3+纳米晶的绿红光荧光分支比(IG/IR)值仅能达到3.75。当浓度高于6%(摩尔分数)时,(5F4/5S2,2F7/2)→(5I6,2F5/2)能量反传递过程导致绿光和红光发射大幅降低,而5I6能级布居数的增大却增强了红外发射强度。上述变化导致IG/IR增势减弱,红外/红光荧光分支比(IIR/IR)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2S∶Ho3+ YB3+ 纳米晶 转换发光 下转换发光 跃迁机制
下载PDF
专利信息
13
《佛山陶瓷》 CAS 2024年第4期182-182,共1页
一种光致变色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致变色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光致变色陶瓷,化学组成式为La2MgSnO6:x%Er,y%Fe,其中x=0.5~5,y=0.13~3。该光致变色陶瓷在275nm波长光激发下显现出棕色,在365nm波长光激... 一种光致变色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致变色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光致变色陶瓷,化学组成式为La2MgSnO6:x%Er,y%Fe,其中x=0.5~5,y=0.13~3。该光致变色陶瓷在275nm波长光激发下显现出棕色,在365nm波长光激发下显现出白色,在275nm波长光与365nm波长光交替激发下显现出棕色白色棕色连续可重复的颜色变化。在980nm波长光与365nm波长光激发下产生绿色上转化发光与绿色下转换发光,且通过变色特性能分别静态与动态地调控其发光,利于保护信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变色 下转换发光 信息安全 专利信息 光激发 颜色变化 静态与动态 SNO
下载PDF
稀土掺杂YPO_4发光材料表征与性能及获得特种材料的方法
14
作者 崔庚彦 丁楠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54-59,共6页
采用水热法,以氯化钇、柠檬酸钠、磷酸钠等为基体合成1μm左右的YPO_4发光基质材料,将Ce^(3+)、Tb^(3+)等离子掺杂其中得到下转换发光材料.通过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掺杂比和烧结温度等因素对发光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在紫外光的激发... 采用水热法,以氯化钇、柠檬酸钠、磷酸钠等为基体合成1μm左右的YPO_4发光基质材料,将Ce^(3+)、Tb^(3+)等离子掺杂其中得到下转换发光材料.通过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掺杂比和烧结温度等因素对发光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出强光的稀土下转换发光材料,并通过改变Tb3+掺杂浓度得出对YPO_4:Ce^(3+),Tb^(3+)发光性能及寿命的影响,最终在反应时间为24 h、溶液pH为3时得到了形貌规则的四方相纳米材料,当Tb^(3+)浓度为1%时发出较强的绿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转换发光 YPO4:Ce3+ Tb3+ 稀土掺杂 发光寿命
下载PDF
稀土发光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晓玉 王蒙 +2 位作者 林琳 赵斌 何丹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65,共5页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由于工艺简单、价格便宜、转换效率高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其中起负载敏化剂以及收集和传输电子作用的光阳极是关系到电池性能的重要部件。介绍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综述了优化染料敏化太...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由于工艺简单、价格便宜、转换效率高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其中起负载敏化剂以及收集和传输电子作用的光阳极是关系到电池性能的重要部件。介绍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综述了优化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结构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稀土发光材料改性二氧化钛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的研究进展;指出稀土发光材料改性二氧化钛光阳极是提高染料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稀土元素 掺杂 转换发光 下转换发光
下载PDF
阳离子铱(Ⅲ)配合物掺杂的SiO_2微粉的制备及在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国云 陈泽宇 +3 位作者 刘永 魏丽莹 汪正良 唐怀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95-1200,共6页
将硅酸乙酯水解得Si O2溶胶,陈化1 d后掺入15.0wt%阳离子铱(Ⅲ)配合物[Ir(ppy)2(o-phen)][PF6](ppy:2-苯基吡啶;o-phen:1-乙基-2-(4-(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2-基)-苯基)-1H-咪唑并[4,5-f][1,10]菲啰啉),45℃恒温3 d后室温放置1... 将硅酸乙酯水解得Si O2溶胶,陈化1 d后掺入15.0wt%阳离子铱(Ⅲ)配合物[Ir(ppy)2(o-phen)][PF6](ppy:2-苯基吡啶;o-phen:1-乙基-2-(4-(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2-基)-苯基)-1H-咪唑并[4,5-f][1,10]菲啰啉),45℃恒温3 d后室温放置10 d得干凝胶,再经研磨和150℃干燥8 h制得黄色发光微粉。将所得的发光微粉按6.0、9.0、12.0、15.0、18.0和21.0wt%掺入到环氧树脂中,作为下转换发光材料涂敷在395 nm发射的In Ga N芯片上制备成LED器件。掺入12wt%Si O2微粉的LED发光性能最佳,在40.0 m A正向电流和5 V反向电压下,该LED达到最大发光效率51.9 lm/W,CIE色坐标为(0.42,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铱(Ⅲ)配合物 发光二极管 下转换发光材料 溶液–凝胶法
下载PDF
Eu^(3+)/Dy^(3+)共掺Sr_(3)Y_(2)(BO_(3))_(4)荧光粉的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欣妍 曹龙菲 +1 位作者 李金华 李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063-2068,共6页
稀土掺杂发光材料一直是科研领域研究的热点,被广泛应用于白光LED、温度传感、显示显像、新能源和激光等领域。基质的结构对于稀土离子光致发光特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众多发光基质材料中,硼酸盐具有透光范围宽、光学损伤阈值高、较好... 稀土掺杂发光材料一直是科研领域研究的热点,被广泛应用于白光LED、温度传感、显示显像、新能源和激光等领域。基质的结构对于稀土离子光致发光特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众多发光基质材料中,硼酸盐具有透光范围宽、光学损伤阈值高、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碱土-稀土金属硼酸盐Sr_(3)Y_(2)(BO_(3))_(4)具有出色的光学性能,对其发光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稀土离子Eu^(3+)具4f^(6)电子层,是一种典型的下转换发光中心离子,常被选作红色发光材料的激活剂。Dy^(3+)具4f^(9)电子层,也是一种典型的下转换发光中心离子,在紫外光激发下,在蓝色光区和橙色光区有较强的荧光发射。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Sr_(3)Y_(2)(BO_(3))_(4)∶Eu^(3+)/Dy^(3+)荧光粉,通过XRD和SEM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1000℃烧结5 h,H_(3)BO_(3)过量20%为最佳制备条件,且少量的Eu^(3+)和Dy^(3+)掺杂并未改变Sr_(3)Y_(2)(BO_(3))_(4)的晶格结构。SEM图像表明Sr_(3)Y_(2)(BO_(3))_(4)基质的平均晶粒尺寸为2~4μm,10%Eu^(3+)单掺和5%Eu^(3+)/5%Dy^(3+)双掺样品与基质Sr_(3)Y_(2)(BO_(3))_(4)的SEM图像相比,形貌和尺寸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Sr_(3)Y_(2)(BO_(3))_(4)∶Eu^(3+)荧光粉的发光结果表明,分别在395和466 nm激发下,浓度为5%,10%和15%的Eu^(3+)单掺Sr_(3)Y_(2)(BO_(3))_(4)荧光粉的主要发光位于593和613 nm的红光发射,峰强度随着Eu^(3+)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形式,掺杂浓度为10%时发光强度最大,说明存在浓度猝灭现象。色坐标结果显示,激发波长由395 nm变化到466 nm,Sr_(3)Y_(2)(BO_(3))_(4)∶Eu^(3+)荧光粉的发光颜色从橙红色向红色转变。引入Dy^(3+)后,Sr_(3)Y_(2)(BO_(3))_(4)∶Eu^(3+)/Dy^(3+)样品的发射光谱出现Dy^(3+)的486 nm的蓝光发射(^(4)F_(9/2)→^(6)H_(15/2))和576 nm的橙光发射(^(4)F_(9/2)→^(6)H_(13/2)),并且随着Dy^(3+)浓度的增加,对Eu^(3+)的^(5)D_(0)→^(7)F_(1,2,3,4)跃迁有抑制作用。色坐标结果显示通过调整掺杂离子Eu^(3+)和Dy^(3+)的比例可实现Sr_(3)Y_(2)(BO_(3))_(4)∶Eu^(3+)/Dy^(3+)荧光粉的颜色从红色区域向橙色区域转变,说明其在显示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_(3)Y_(2)(BO_(3))_(4)∶Eu^(3+)/Dy^(3+) 颜色可调 下转换发光
下载PDF
(Ce,Yb)共掺杂氧化硅薄膜的发光特性及结构
18
作者 李晋桃 衡成林 +1 位作者 张红艳 殷鹏刚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95-599,共5页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单晶硅衬底上制备了稀土(Ce,Yb)共掺杂氧化硅薄膜,研究了薄膜样品的结构和下转换发光性质。样品的发光光谱显示,在He-Cd激光器325 nm线的激发下,Ce3+离子的发光强度较弱而Yb3+离子的发光较强;Yb3+的发光随着退火温度...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单晶硅衬底上制备了稀土(Ce,Yb)共掺杂氧化硅薄膜,研究了薄膜样品的结构和下转换发光性质。样品的发光光谱显示,在He-Cd激光器325 nm线的激发下,Ce3+离子的发光强度较弱而Yb3+离子的发光较强;Yb3+的发光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强;这些结果加上样品的激发光谱和衰变光谱,都显示样品中发生了Ce3+到Yb3+的能量传递过程。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样品在高温退火时(大于1 000℃)出现晶化,形成了Ce和Yb的硅酸盐结构。笔者认为利用高温退火形成Ce的硅酸盐结构可以明显增强Yb3+的发光,从而提高薄膜的下转换发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转换发光 稀土掺杂 氧化硅薄膜 硅酸盐
下载PDF
以BaCeF_5为基质材料掺杂Tb^(3+)光致发光研究
19
作者 徐昕彤 刘航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6年第9期50-51,共2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BaCeF_5:Tb^(3+)、Sm^(3+)的制备过程以及单掺Tb^(3+)以BaCeF_5为基质材料在激发波长为311nm激光器监测范围320~450nm、450~590nm内的下转换发光情况,简述观察到的峰对应激励机制负责的能级跃迁。
关键词 TB^3+ 激发波长 下转换发光 能级跃迁
下载PDF
Lu(La)_(2)O_(3)微米晶中提高Bi^(3+)离子下转换蓝光发光性能的研究
20
作者 刘德昕 张泽花 +1 位作者 王丽丽 兰民 《中国稀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1-708,I0002,共9页
采用尿素沉淀法制备一系列Bi^(3+)/La^(3+)共掺Lu_(2)O_(3)和Bi^(3+)/Lu^(3+)共掺La_(2)O_(3)微米晶。在掺杂Bi^(3+)离子的Lu_(2)O_(3)微米晶中,C2位点的Bi^(3+)离子可以将吸收的能量转移给S6位点的Bi^(3+)离子。同时,在Lu_(2)O_(3):1%B... 采用尿素沉淀法制备一系列Bi^(3+)/La^(3+)共掺Lu_(2)O_(3)和Bi^(3+)/Lu^(3+)共掺La_(2)O_(3)微米晶。在掺杂Bi^(3+)离子的Lu_(2)O_(3)微米晶中,C2位点的Bi^(3+)离子可以将吸收的能量转移给S6位点的Bi^(3+)离子。同时,在Lu_(2)O_(3):1%Bi^(3+),0~5%(摩尔分数,下同)La^(3+)微米晶中,372和337 nm(C2和S6位点的Bi^(3+)离子)紫外光的激发下,Bi^(3+)离子的发射峰强度随着La^(3+)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掺杂5%La^(3+)时与不掺杂La^(3+)相比较,Bi^(3+)发光强度提高了3.1倍;同样在La_(2)O_(3):1%Bi^(3+),0~5%Lu^(3+)微米晶中,313 nm紫外光的激发下,Bi^(3+)离子的发射峰强度随着Lu^(3+)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掺杂5%Lu^(3+)时与不掺杂Lu^(3+)相比较,Bi^(3+)发光强度提高了1.8倍,这是由于掺杂改变了Bi^(3+)离子周围晶体场的对称性。本文为研究Bi^(3+)和La^(3+)/Lu^(3+)掺杂的其他氧化物特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转换发光 Bi^(3+)掺杂 能量传递 稀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