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线性下降因子智能单粒子算法
1
作者 夏露 唐鹏 《航空计算技术》 2013年第6期9-12,17,共5页
下降因子是基本智能单粒子算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控制着算法由全局搜索转向局部搜索的速度,平衡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性能。基本的智能单粒子算法采用定值下降因子,不能随着计算的需要实时作出调整,对算法的性能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 下降因子是基本智能单粒子算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控制着算法由全局搜索转向局部搜索的速度,平衡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性能。基本的智能单粒子算法采用定值下降因子,不能随着计算的需要实时作出调整,对算法的性能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在基本的智能单粒子算法基础上,通过引入最大下降因子和控制因子这两个参数,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策略下降因子智能单粒子算法,成功地使得下降因子能够根据计算的需要而实时改变。函数测试和气动优化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在相同的计算规模下获得比基本智能单粒子算法更好的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优化 智能单粒子算法 下降因子 控制因子
下载PDF
有源压制干扰对目标指示雷达探测距离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潮 周金泉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10年第6期42-44,54,共4页
分析了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对目标指示距离的需求,研究了压制干扰对雷达探测距离的影响,提出了将干扰条件下目标指示距离下降因子作为评价其影响的依据,并根据不同的干扰和抗干扰情况,对该因子做了仿真,提供了仿真图。
关键词 有源干扰 目标指示雷达 探测距离 距离下降因子
下载PDF
ABR流量控制参数对点对多点通信系统性能影响的分析
3
作者 邹昕光 贾世楼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9期57-61,共5页
分析了参数如拥塞门限、输出缓存、速率上升因子RIF。
关键词 点对多点通信 速率上升因子 速率下降因子 拥塞门限 ABR 流量控制参数 性能影响 RDF RIF
下载PDF
一次系列下击暴流事件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分析 被引量:151
4
作者 俞小鼎 张爱民 +3 位作者 郑媛媛 方翀 朱红芳 吴林林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5-393,共9页
该文首次利用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一次系列下击暴流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2003年6月6日在安徽定远县和肥东县交界处附近发展起来的一个孤立的强烈多单体风暴,产生了一次伴随强降雹的系列下击暴流事件.此次系列下击暴流事件实际上是... 该文首次利用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一次系列下击暴流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2003年6月6日在安徽定远县和肥东县交界处附近发展起来的一个孤立的强烈多单体风暴,产生了一次伴随强降雹的系列下击暴流事件.此次系列下击暴流事件实际上是由多单体风暴中3个相继发展的对流单体分别产生的3次下击暴流构成的.每轮下击暴流触地前,都伴随着相应对流单体反射率因子核心的逐渐下降.在首轮下沉气流触地前6 min,1.5°到4.3°仰角的径向速度图上都出现向着风暴中心的辐合,其中以2.4°仰角(地面以上约3~4 km)的辐合最明显.因此,反射率因子核心的逐渐降低并伴随云底以上的速度辐合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可以用来提前数分钟预警下击暴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击暴流 云底以上辐合 反射率因子核心下降 大冰雹
下载PDF
三次下击暴流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42
5
作者 刁秀广 赵振东 +1 位作者 高慧君 姜鹏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2-531,共10页
利用济南、徐州和临沂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发生在山东境内的3次下击暴流进行了分析。2009年6月27日和2006年7月25日强风暴不仅产生了尺度大于4 km的宏下击暴流,而且还产生了冰雹和强降水天气,风暴最大反射率因子维持在60dBz以上,单体... 利用济南、徐州和临沂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发生在山东境内的3次下击暴流进行了分析。2009年6月27日和2006年7月25日强风暴不仅产生了尺度大于4 km的宏下击暴流,而且还产生了冰雹和强降水天气,风暴最大反射率因子维持在60dBz以上,单体VIL在45~70kg·m^(-2)之间。2009年7月8日对流风暴只产生了尺度小于2 km的微下击暴流,风暴最大反射率因子维持在55~59 dBz,高度在10 km以上,单体VIL在30~48kg·m^(-2)之间。结果表明,三次风暴中层为明显的气旋性旋转上升气流结构,利于风暴发展和维持,近地层基本速度产品上表现为纯辐散或反气旋性辐散结构;反射率因子强核高度或风暴顶高度从高空的快速下降,使得风暴中层下沉气流加强,从而引发了地面下击暴流。低层和中层环境风切变及C APE的大小决定风暴下击暴流的强弱,近地层径向速度极值超过28 m·s^(-1),可在地面产生25 m·s^(-1)以上的瞬时强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击暴流 中层气旋性旋转结构 反射率因子下降 单体顶高下降
下载PDF
桂林一次强下击暴流成因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彩玲 蔡康龙 +3 位作者 黄先香 植江玲 陈志芳 麦文强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2-252,共11页
2019年3月21日广西桂林市临桂区发生一次极端大风天气过程(以下简称"3·21"临桂大风),当日21:13临桂观测站记录最大阵风风速为60.3 m·s^(-1)(17级)。通过风灾现场调查判断这是强度为EF2级的微下击暴流过程。应用常... 2019年3月21日广西桂林市临桂区发生一次极端大风天气过程(以下简称"3·21"临桂大风),当日21:13临桂观测站记录最大阵风风速为60.3 m·s^(-1)(17级)。通过风灾现场调查判断这是强度为EF2级的微下击暴流过程。应用常规观测资料以及加密自动气象站、探空、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分析了"3·21"临桂大风的环流背景与影响系统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低层暖湿气流活跃,中层显著干层,强的低层垂直风切变是大风发生的有利条件,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冷锋南压为其提供了触发机制。"3·21"临桂大风由2个超级单体风暴合并加强造成,在下击暴流发生前,风暴单体最强反射率因子核心高度(HGT)超过6 km,有中等强度中气旋伴随,中层径向辐合明显,辐合值达36 m·s^(-1);当反射率因子减弱、风暴顶高下降、HGT下降时,下击暴流发生;当HGT剧降,一个体扫间隔下降3.5 km,17级极端大风发生,低层0.5°仰角在强中气旋的出流区观测到强的径向辐散,其值达27 m·s^(-1);中气旋表现出最强切变加强,底高迅速下降到1 km以下等特征。本次下击暴流发生与极端强降水和冰雹的拖曳作用有密切关系,冰雹与雨水粒子的拖曳和融化蒸发作用使下击暴流加强。当分钟降水量大于3 mm时,风速超过12级;当分钟降水量大于6 mm时,则出现17级极大风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击暴流 低层径向速度辐散 中层径向辐合 中气旋 下降的反射率因子核心
下载PDF
高维稀疏个性化推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邵景钰 董枘朋 郑泽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43,69,70,共14页
考虑特征数据的多响应logit决策模型常用于个性化推荐问题,尤其在考虑参数矩阵的低秩结构时该方法表现较好。近年来有较多理论和算法上的进展,但是该决策模型中的参数估计在高维情形下仍然具有挑战性。因此,本文引入了基于特征数据的惩... 考虑特征数据的多响应logit决策模型常用于个性化推荐问题,尤其在考虑参数矩阵的低秩结构时该方法表现较好。近年来有较多理论和算法上的进展,但是该决策模型中的参数估计在高维情形下仍然具有挑战性。因此,本文引入了基于特征数据的惩罚似然方法,进而还原顾客、产品关于推荐结果的稀疏结构。提出的方法同时考虑低秩和稀疏结构,以降低模型复杂度,同时提升参数估计和模型预测的精度。新算法稀疏因子梯度下降(SFGD)用于参数矩阵的估计,该方法有较高的可解释性以及计算效率。作为一阶的方法,SFGD不用考虑Hessian矩阵的计算,在高维情形下有较好表现。模拟研究表明,SFGD在参数估计、稀疏还原以及算法平均regret上均优于现有方法。通过广告行为数据分析来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推荐 稀疏性 惩罚似然 因子梯度下降 低秩矩阵近似
下载PDF
A high quality factor photonic crystal channel-drop filter with a linear gradient microcavity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传起 范庆斌 +3 位作者 陆叶 罗德俊 孔一卜 张东闯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EI 2015年第3期174-178,共5页
We design a channel-drop filter(CDF)with a linear gradient microcavity in a two-dimensional(2D)photonic crystal(PC).The model of three-port CDF with reflector is used to achieve high quality factor(Q-factor)and 100%ch... We design a channel-drop filter(CDF)with a linear gradient microcavity in a two-dimensional(2D)photonic crystal(PC).The model of three-port CDF with reflector is used to achieve high quality factor(Q-factor)and 100%channel-drop efficiency.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adjus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reference plane and reflector can simultaneously influence the Q-factor due to coupling to a bus waveguide and the phase retardation occurring in the round trip between a microcavity and a reflector.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2D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method show that the designed filter can achieve the drop efficiency of 96.7%and ultra-high Q-factor with an ultra-small modal volu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OPS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method MICROCAVITIES Photonic crystals Power inductors Q factor measurement Reflec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