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北下震旦统层序及沉积相特征——以桂北三江震旦系剖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田景春 《南方国土资源》 1990年第2期39-45,共7页
研究区下震旦统发育,出露良好,是扩充和完善我国峡东层型剖面的重要地区之一。依据岩石地层学、气候地层学的方法、及与邻区的对比,本文对桂北地区下震旦统进行了新的划分:由下向上划分为长安组、富禄组、铁丝坳组、大塘坡组和南沱组;... 研究区下震旦统发育,出露良好,是扩充和完善我国峡东层型剖面的重要地区之一。依据岩石地层学、气候地层学的方法、及与邻区的对比,本文对桂北地区下震旦统进行了新的划分:由下向上划分为长安组、富禄组、铁丝坳组、大塘坡组和南沱组;在此基础上对区内各组沉积相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冰碛泥石流相、冰筏-正常海洋相、浊流相、滨外陆棚浅滩相、滩间洼地区,并简述了沉积相的时空演化规律。这些研究对解决整个南方震旦纪地层划分对比的统一及沉积相的时空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北 下震旦统 沉积相 时空演化
下载PDF
桂北下震旦统杂砾岩成因之探讨
2
作者 田景春 《南方国土资源》 1989年第4期25-30,共6页
广西北部分布着下震旦统两套厚度大的杂砾岩系,即长安组与南沱组,均由含砾泥质岩、含砾砂岩及其夹一些砂。泥岩组成。过去认为与冰川作用有关,称之为“冰碛层”等等。近年来,人们对其成因有所争议。笔者借实习之机,在该区对南沱组杂砾... 广西北部分布着下震旦统两套厚度大的杂砾岩系,即长安组与南沱组,均由含砾泥质岩、含砾砂岩及其夹一些砂。泥岩组成。过去认为与冰川作用有关,称之为“冰碛层”等等。近年来,人们对其成因有所争议。笔者借实习之机,在该区对南沱组杂砾岩系进行野外与室内研究,根据其岩性特征、砾石成分,砾石形态和表面特征,以及其夹层沉积特征和粒度分析结果,认为这套杂岩系不仅具有冰川作用的痕迹,而且还有正常海洋沉积性质,它是由大陆冰川携带碎屑入海消融后迅速堆积,受重力等因素形成的泥石流沉积物,属冰融泥石流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砾岩 下震旦统 南沱组 成因
下载PDF
川东北—鄂西地区下震旦统陡山沱组烃源岩特征及形成环境 被引量:7
3
作者 张道亮 杨帅杰 +3 位作者 王伟锋 付小东 张建勇 李文正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1-830,共10页
陡山沱组暗色泥页岩是川东北—鄂西地区新元古界震旦系一套重要的烃源岩。对该地区符家沟、陈家湾、花鸡坡等一系列露头剖面进行观察取样,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成烃生物和主微量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明确陡山沱组烃源岩特征和形成环境。陡... 陡山沱组暗色泥页岩是川东北—鄂西地区新元古界震旦系一套重要的烃源岩。对该地区符家沟、陈家湾、花鸡坡等一系列露头剖面进行观察取样,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成烃生物和主微量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明确陡山沱组烃源岩特征和形成环境。陡山沱组烃源岩区域厚度为50~250 m,存在镇巴—城口和宜昌—五峰2个厚度中心;有机质丰度较高,平均可达2.04%;成烃生物类型多样,以浮游藻类为主,有机质类型好,主要为Ⅰ—Ⅱ1型;烃源岩现今热演化程度高,处于过成熟热演化生气阶段。利用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对烃源岩形成环境进行判别,陡山沱组烃源岩整体形成于缺氧—贫氧环境,但在不同地区存在一定差异。川东北地区烃源岩形成于水体低能、低盐度、缺氧—贫氧的深水陆棚环境;鄂西地区烃源岩形成于水体能量较强、低盐度、缺氧的台内盆地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分布 地球化学特征 形成环境 陡山沱组 下震旦统 川东北—鄂西地区
下载PDF
南秦岭大巴山地区的下震旦统及前震旦系 被引量:7
4
作者 唐将 林源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3-146,共4页
对南秦岭大巴山地区紧邻城口—房县深断裂北侧的一套碎屑岩及沉积火山碎屑岩的地层剖面特征进行了描述,探讨了地层划分及时代归属,依据岩性特征及地层接触关系,从上至下划分为下震旦统木座组、代安河组及前震旦系龙潭河组。
关键词 下震旦统 地层划分 大巴山地区 岩性 木座组 代安河组
下载PDF
关于广西下震旦统泗里口组命名的建议 被引量:1
5
作者 单勇 《南方国土资源》 1990年第3期75-78,共4页
广西下震旦统“南沱组”一名引自峡东地区震旦系剖面的南沱组。本文根据区调成果三江泗里口剖面资料,认为两地区述及的“南沱组”无论从岩性、岩相及沉积环境均有较大差异,桂北地区属冰川-海洋沉积,峡东地区属大陆冰川沉积,二者为同期... 广西下震旦统“南沱组”一名引自峡东地区震旦系剖面的南沱组。本文根据区调成果三江泗里口剖面资料,认为两地区述及的“南沱组”无论从岩性、岩相及沉积环境均有较大差异,桂北地区属冰川-海洋沉积,峡东地区属大陆冰川沉积,二者为同期异相产物。因此,建议更名为“泗里口组”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震旦统 泗里口组 南沱组 大陆冰川沉积 冰川-海洋沉积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陡山沱组黑色页岩古海洋环境与有机质富集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剑 肖洒 +7 位作者 杜秋定 周刚 王铜山 李秋芬 付修根 韦恒叶 和源 沈利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92,共17页
四川盆地下震旦统陡山沱组页岩不仅是重要的烃源岩层系也是页岩气勘探的潜力层位,目前对其黑色页岩古海洋环境演化与异常富有机质形成的响应关系还不清楚,因此制约了盆地烃源岩整体评价与资源勘探部署。为此,基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以... 四川盆地下震旦统陡山沱组页岩不仅是重要的烃源岩层系也是页岩气勘探的潜力层位,目前对其黑色页岩古海洋环境演化与异常富有机质形成的响应关系还不清楚,因此制约了盆地烃源岩整体评价与资源勘探部署。为此,基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东北地区)城口区块陡山沱组二段(以下简称陡二段)黑色页岩沉积相与沉积微相研究、环境特征矿物(草莓状黄铁矿)粒径与形态统计分析结果,以黑色页岩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及古海洋环境关键元素地球化学指标研究为依据,重建了该区陡二段黑色页岩形成的古海洋环境模式,探讨了古海洋环境演化与有机质富集响应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陡二段黑色页岩整体为斜坡—盆地相沉积环境,可划分为灰色粉砂质泥岩或泥质粉砂岩、灰色浊积泥岩—粉砂岩、灰黑色块状含钙粉砂质泥岩、黑色薄层富有机质泥岩、灰黑色薄层钙质泥岩5个沉积微相,异常富集有机质层段主要发育于后面2个微相;②环境特征矿物(草莓状黄铁矿)粒径与形态统计分析、U与Mo富集系数(UEF、MoEF)分析共同揭示陡二段早期古海洋为缺氧沉积环境,晚期逐渐过度贫氧环境;③陡二段古生产力水平整体为低—中等水平,期间有间歇性高生产力沉积期;④陡二段沉积晚期与早期相比,陆源碎屑输入量明显增加,其中下部异常富集有机质层泥岩及钙质泥岩TOC介于1.89%~7.26%,均值为4.09%。结论认为,该区氧化还原条件与TOC具有良好的协变关系,是有机质富集主要控制因素;间歇性高生产力是钙质泥岩相异常富集有机质的原因,而较多的陆源碎屑输入通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有机质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下震旦统陡山沱组 黑色页岩 沉积微相 古海洋环境 有机质富集 响应关系 草莓状黄铁矿
下载PDF
湖北省主要目的层页岩气基本地质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熊智勇 何金平 +1 位作者 龙幼康 邹威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4年第3期266-270,287,共6页
基于已有油气地质等资料分析,湖北省页岩气主要目的层包括下震旦统陡山沱组(Z1d)、下寒武统牛蹄塘组(∈1n)、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O3w-S1l)和下侏罗统(J1)等,重点介绍其地层沉积、岩性、地球化学特征,初步预测了页岩气藏... 基于已有油气地质等资料分析,湖北省页岩气主要目的层包括下震旦统陡山沱组(Z1d)、下寒武统牛蹄塘组(∈1n)、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O3w-S1l)和下侏罗统(J1)等,重点介绍其地层沉积、岩性、地球化学特征,初步预测了页岩气藏有利区。与美国东部页岩气盆地相似,预示本区具有较大的页岩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下震旦统 下寒武 上奥陶—下志留 东岳庙段 泥页岩 湖北省
下载PDF
余杭泰山古油田 被引量:6
8
作者 罗璋 《浙江国土资源》 1995年第1期63-68,共6页
本文根据余杭泰山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砂岩、藻叠层石白云岩和下寒武统荷塘组以及中寒武统杨柳岗组产层状、似层状之固体沥青。经对固体沥青的分布范围、物化性质特征分析及古油田构造平衡剖面模拟的研究,确认了余杭泰山古油田的存在。... 本文根据余杭泰山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砂岩、藻叠层石白云岩和下寒武统荷塘组以及中寒武统杨柳岗组产层状、似层状之固体沥青。经对固体沥青的分布范围、物化性质特征分析及古油田构造平衡剖面模拟的研究,确认了余杭泰山古油田的存在。对探索南方海相油气藏的分布,揭示了震旦统油气藏的形成—演化—破坏规律有着独特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油田 固体沥青 平衡剖面 下震旦统 余杭泰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