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的固定角度与下颈椎曲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建扬 李波 +4 位作者 欧阳北平 罗春山 马向阳 邹小宝 陆廷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评价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中不同枕颈角(C_(0)~C_(2))、C_(1)~C_(2)角与术后下颈椎曲度(C_(2)~C_(7)角)之间的相关性,探索最佳的寰枢椎固定角度并评估两种指标对下颈椎曲度影响的可靠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6年1月至2... 目的评价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中不同枕颈角(C_(0)~C_(2))、C_(1)~C_(2)角与术后下颈椎曲度(C_(2)~C_(7)角)之间的相关性,探索最佳的寰枢椎固定角度并评估两种指标对下颈椎曲度影响的可靠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对上颈椎疾病行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中78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分别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颈椎侧位片C_(0)~C_(2)、C_(1)~C_(2)角、C_(2)~C_(7)角,前凸为“+”值,后凸为“-”值,并观察夹角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月,平均16月,术前及末次随访时C_(0)~C_(2)角平均值分别为(11.87±1.36)°、(20.14±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35,P<0.001);术前及末次随访时C_(1)~C_(2)角平均值分别为(15.55±1.70)°、(26.67±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48,P<0.001);术前及末次随访时C_(2)~C_(7)角平均值分别为(18.16±2.81)°、(13.05±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00,P值0.000);其中末次随访C_(0)~C_(2)角<20°(10-20°)37例,≥20°(20°~28°)共计41例;C_(1)~C_(2)角<25°(10°~25°)共计37例,≥25°(25°~42°)共计41例。末次随访C_(1)~C_(2)角<25°、C_(0)~C_(2)角<20°与C_(2)~C_(7)角之间无明确的相关性(P值分别为0.635和0.510,r值分别为0.081和0.112);C_(1)~C_(2)角≥25°、C_(0)~C_(2)角≥20°与C_(2)~C_(7)角之间存在线性负相关(P值分别为0.002和0.000,r值分别为-0.466和-0.872);C_(0)~C_(2)角≥20°与C_(2)~C_(7)角之间的强相关(r=-0.872,绝对值>0.8),而C_(1)~C_(2)角≥25°与C_(2)~C_(7)角之间的弱相关(r=-0.466,绝对值<0.5)。结论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中,C_(0)~C_(2)角≥20°或C_(1)~C_(2)角≥25°可能引起术后下颈椎曲度的减小,而C_(1)~C_(2)角10°~25°、C_(0)~C_(2)角10°~20°,可能更好的维持下颈椎生理性曲度,且以C_(0)~C_(2)角作为参考指标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 寰枢椎 固定角度 下颈椎曲度
下载PDF
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枕颈角与下颈椎曲度的关系 被引量:14
2
作者 孟阳 刘浩 +5 位作者 戎鑫 陈华 娄继刚 王贝宇 邓宇晓 丁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评估颅底凹陷症(basilar invagination,BI)合并寰枢椎脱位(atlantoaxial dislocation,AAD)患者枕颈角(O-C2角)与下颈椎曲度(C2-7 Cobb角)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6月21例于我院因BI合并AAD行后路复位枕颈融合... 目的:评估颅底凹陷症(basilar invagination,BI)合并寰枢椎脱位(atlantoaxial dislocation,AAD)患者枕颈角(O-C2角)与下颈椎曲度(C2-7 Cobb角)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6月21例于我院因BI合并AAD行后路复位枕颈融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21例患者中男12例,女9例;年龄21~65岁(41.6±10.7岁);病程4个月~18年(4.3±3.9年)。于手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时在颈椎中立位侧位X线片上测量O-C2及C2-7 Cobb角(C2-7角),并计算O-C2角及C2-7角的变化量dO-C2角和dC2-7角,前凸为"+"值,后凸为值。根据O-C2角的大小,将21例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分为10°≤O-C2角≤20°组、O-C2角<10°组及O-C2角>20°组。观测手术前后不同O-C2角组C2-7角的差异,分析手术前后O-C2角与C2-7角的相关性。结果:21例患者中,12例患者固定节段为C0-C3,9例患者为C0-C4。随访时间为10~32个月(18.3±6.6个月)。术后末次随访时O-C2角较术前平均增大6.3°,C2-7角较术前平均减小6°,手术前后两指标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6例(28.6%)患者O-C2角在10°~20°间,12例(57.1%)<10°,3例(14.3%)>20°。OC2角<10°组C2-7角显著大于O-C2角10°~20°组及>20°组(P<0.05),O-C2角10°~20°组与>20°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10例(47.6%)患者O-C2角在10°~20°间,4例(19.0%)>20°,7例(33.4%)<10°,O-C2角>20°组C2-7角显著小于O-C2角10°~20°组及<10°组(P<0.05),O-C2角10°~20°组与<10°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O-C2角与C2-7角均存在显著性负相关(术前r=-0.732,P<0.05;术后r=-0.603,P<0.05);d0-C2角及dC2-7角亦存在显著性负相关(r=-0.721,P<0.05)。结论:BI合并AAD患者枕颈角与下颈椎曲度关系密切,行后路复位枕颈融合术时需监测枕颈角的固定角度,若枕颈角过大有可能导致术后下颈椎曲度出现代偿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凹陷症 寰枢椎脱位 枕颈角 下颈椎曲度
下载PDF
枕颈融合术后Takami枕颈角与下颈椎曲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根锋 廖文胜 +2 位作者 高延征 朱忠培 吴研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目的:分析枕颈融合术后Takami枕颈角(Takami′s occipitocervical angle,TOCA)与下颈椎曲度的相关性分析,探讨术中枕颈固定合适的TOCA范围。方法:收集50例无颈部畸形、颈椎退变、颈部外伤史及手术史的成人(对照组)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TOC... 目的:分析枕颈融合术后Takami枕颈角(Takami′s occipitocervical angle,TOCA)与下颈椎曲度的相关性分析,探讨术中枕颈固定合适的TOCA范围。方法:收集50例无颈部畸形、颈椎退变、颈部外伤史及手术史的成人(对照组)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TOCA及C2-C7 Cobb角。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行后路枕颈融合手术并成功获得随访的17例颅底凹陷症(basilar invagination,BI)患者(BI组),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分别测量术前、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TOCA及C2-C7 Cobb角,并以术后即刻TOCA为依据,参考正常组TOCA大小,将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TOCA<83°;B组TOCA为83°~89°;C组TOCA>89°),收集A、B、C三组中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的TOCA与C2-C7 Cobb角大小,以及正常组中TOCA与C2-C7Cobb角大小,进行t检验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TOCA平均为86.2°±2.7°,C2-C7 Cobb角平均为17.4°±3.9°;对照组及BI组术前、末次随访时TOCA与C2-C7 Cobb角均呈正相关(P<0.05)。A组中C2-C7Cobb角术前与末次随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8),但A组中C2-C7 Cobb角均值由术前15.4°±3.5°减至末次随访时11.7°±2.6°;B组中术前C2-C7 Cobb角(20.0°±4.5°)与末次随访时(21.8°±4.7°)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中术前C2-C7 Cobb角(21.6°±2.3°)与末次随访时(30.0°±4.3°)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颅底凹陷症患者行枕颈融合术中TOCA固定在83°~89°能够减少对下颈椎曲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凹陷症 Takami枕颈角 C2-C7 Cobb角 下颈椎曲度 枕颈融合
下载PDF
颅底凹陷患者术后枕颈角对下颈椎曲度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根锋 廖文胜 +1 位作者 朱忠培 吴研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5期2744-2746,共3页
目的探讨颅底凹陷(BI)患者术后枕颈角对下颈椎曲度(C2~7Cobb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BI行后路复位枕颈融合术且临床资料完整的17例患者。于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在颈椎中立侧位X线片上测量O-C2... 目的探讨颅底凹陷(BI)患者术后枕颈角对下颈椎曲度(C2~7Cobb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BI行后路复位枕颈融合术且临床资料完整的17例患者。于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在颈椎中立侧位X线片上测量O-C2及C2~7 Cobb角(C2~7角)。根据术后3 d O-C2角大小,将患者分为10°≤O-C2角≤20°组、O-C2角<10°组及O-C2角>20°组。观察不同O-C2角组Cobb角的差异,分析O-C2角与C2~7角的相关性。结果 17例患者中男4例(23.5%),女13例(76.5%);年龄12~60岁,平均(37.9±13.4岁);随访时间25~9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9(35.5,74.0)个月。术后3 d各组间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各组间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与末次随访相比10°≤O-C2角≤20°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C2角<10°组及O-C2角>20°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O-C2角与C2~7角在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存在负相关(r=-0.626、-0.780,P<0.05)。结论 BI患者O-C2角与下颈椎C2~7角呈负相关,行后路枕颈融合术时需密切注意O-C2角,将其固定于合适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凹陷 枕颈交界区畸形 枕颈角 下颈椎曲度
下载PDF
寰枢椎脱位行寰枢椎后路融合手术后的下颈椎曲度变化情况及其预测因素 被引量:2
5
作者 宁凡友 王冲 孔丽 《颈腰痛杂志》 2021年第6期763-767,共5页
目的探讨寰枢椎脱位(atlantoaxial dislocation,AAD)患者行寰枢椎后路融合手术后的下颈椎曲度变化情况,并分析其潜在的预测因素。方法纳入本院自2012年1月~2019年3月采用寰枢椎后路固定融合手术治疗的31例A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 目的探讨寰枢椎脱位(atlantoaxial dislocation,AAD)患者行寰枢椎后路融合手术后的下颈椎曲度变化情况,并分析其潜在的预测因素。方法纳入本院自2012年1月~2019年3月采用寰枢椎后路固定融合手术治疗的31例A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手术前后的下颈椎曲度(C_(2)-C_(7)角)、其他颈椎矢状面参数[包括:枕颈角(C_(0)-C_(2)角),C_(1)-C_(2)角,颈椎前凸角(C_(0)-C_(7)角),颈椎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C_(2)-C_(7)sagittal vertical axis,C_(2)-C_(7)SVA),T_(1)倾斜角(T_(1)slope,T_(1)S),颈部倾斜角(neck tilt,NT)和胸廓入口角(thoracic inlet angle,TIA)]变化情况。随访观察术后C_(2)-C_(7)角变化情况,若有所减小,则视为下颈椎曲度减小(A组);若有所增加或不变者,纳入B组。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人口学资料,以及手术前后的相关颈椎矢状位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并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31例AAD患者均顺利完成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术后获访9~15个月、平均(12.1±2.8)个月,术后出现下颈椎曲度减小者9(29.03%)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_(2)-C_(7)角、术后C_(1)-C_(2)角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C_(2)-C_(7)角≥20°(OR=8.276,P=0.001)和术后C_(1)-C_(2)角≥20°(OR=6.754,P=0.013),均是AAD患者术后下颈椎曲度减小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下颈椎曲度减小在AAD患者行寰枢椎后路固定融合手术后并不少见,术前C_(2)-C_(7)角≥20°、术后C_(1)-C_(2)角≥20°可增加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寰枢椎后路融合术 下颈椎曲度 预测因素
下载PDF
后路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降低的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陆一 蔡晓冰 井冲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3期370-372,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降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84例寰枢椎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治疗,随访2年,根据术前、术后的下颈椎前凸角变化设为降低组以及不变或增加组,...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降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84例寰枢椎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治疗,随访2年,根据术前、术后的下颈椎前凸角变化设为降低组以及不变或增加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枕颈角、下颈椎前凸角、颈椎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C_(2-7)sagittal vertical axis,C_(2-7)SVA)、T_(1)倾斜角(T_(1)slope,T_(1)S)、术后C_(1-2)角等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调查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降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降低者26例,不变或增加者58例。两组患者年龄、术前枕颈角、下颈椎前凸角、C_(2-7)SVA、术后C 1-2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术前T_(1)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术前下颈椎前凸角>20°、术前枕颈角>20°、术后C 1-2角>20°,均是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降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后路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降低与术前下颈椎前凸角、术前枕颈角、年龄以及融合角度过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寰枢椎融合术 寰枢椎脱位 下颈椎前凸曲度降低
下载PDF
合并寰枢前脱位患者枕颈融合术前和术后O-EA角与下颈椎曲度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太勇 杨曦 +1 位作者 修鹏 宋跃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3-457,共5页
目的探讨寰枢前脱位枕颈融合术患者O-EA角与下颈椎曲度的关系及其对下颈椎曲度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2018年7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61例合并寰枢前脱位行枕颈融合术患者临床资料。男32例,女29例;年龄14~76岁,平均50.7岁。固... 目的探讨寰枢前脱位枕颈融合术患者O-EA角与下颈椎曲度的关系及其对下颈椎曲度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2018年7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61例合并寰枢前脱位行枕颈融合术患者临床资料。男32例,女29例;年龄14~76岁,平均50.7岁。固定节段:C0~C2 19例,C0~C3 27例,C0~C4 14例,C0~C5 1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测量O-EA角、C2~7 Cobb角和T1倾斜角;根据末次随访时所测O-EA角,将患者分为<95°组(A组)、95°~105°组(B组)、>105°组(C组),比较各组患者性别、年龄、固定节段(在C3及以上为短节段,C3以远为长节段)和C2~7 Cobb角。对术前、末次随访时O-EA角和C2~7 Cobb角之间,以及二者手术前后的变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61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22.4个月。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O-EA角、C2~7 Cobb角和T1倾斜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末次随访时O-EA角分组,A组14例、B组29例、C组18例。3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固定节段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C2~7 Cobb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呈逐渐增加趋势。术前、末次随访时O-EA角与C2~7 Cobb角均成正相关(r=0.572,P=0.000;r=0.618,P=0.000);末次随访时O-EA角变化与C2~7 Cobb角变化亦成正相关(r=0.446,P=0.000)。结论合并寰枢前脱位患者的O-EA角与C2~7 Cobb角成正相关,行枕颈固定术中应避免O-EA角过大,否则可能加速下颈椎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颈融合术 O-EA角 下颈椎曲度 寰枢前脱位
原文传递
150例健康成人下颈椎矢状位曲度相关影像学参数测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杨胜 唐超 钟德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9-553,558,共6页
目的获取健康人群下颈椎矢状位曲度的相关基础参数,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150例健康体检者的站立中立位颈椎侧位片,按照年龄及性别进行分组,测量下颈椎曲度(cervical spinal angle,CSA)、T1倾斜角(T1-slope,TS)、C27矢状位轴向距... 目的获取健康人群下颈椎矢状位曲度的相关基础参数,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150例健康体检者的站立中立位颈椎侧位片,按照年龄及性别进行分组,测量下颈椎曲度(cervical spinal angle,CSA)、T1倾斜角(T1-slope,TS)、C27矢状位轴向距离(C2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27 SVA),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成人CSA、TS、C27SVA分别为(20.28±6.86)°、(25.81±5.54)°、(15.74±5.96)mm。经独立样本t检验,男女组间CSA、TS有统计学差异(P<0.05),C27SVA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CSA、TS、C27 SVA随年龄增长逐步增大,TS、CMSVA在不同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不同年龄段C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男性各年龄段C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相关分析发现,TS与CSA(r=0.592,P<0.01),TS与CMSVA(r=0.308,P<0.01)呈正相关。结论健康人群CS A,TS存在性别差异,CS A,TS,C27 SVA随年龄增长呈现增大趋势;CS A,TS,C27SVA的正常值及TS与CSA和C27 SVA正相关性,为颈椎手术中下颈椎矢状位曲度固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成人 下颈椎曲度 T1倾斜角 C2~7矢状位轴向距离
下载PDF
后路寰枢椎融合术后颈椎矢状面参数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少强 黄清奇 +5 位作者 齐强 梁珪清 陈伟 刘伯龄 王华锋 陈齐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6-342,共7页
目的:测量后路寰枢椎融合手术对颈椎矢状面参数的变化,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寰枢椎脱位病例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25~72岁,平均49.6±13.7岁。所有寰枢椎脱位患者均行单纯后路复... 目的:测量后路寰枢椎融合手术对颈椎矢状面参数的变化,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寰枢椎脱位病例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25~72岁,平均49.6±13.7岁。所有寰枢椎脱位患者均行单纯后路复位C1~C2固定融合术,随访时间为5~17个月,平均7.4±3.7个月。测量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枕颈角(C0~C2角)、下颈椎前凸角(C2~C7角)、颈椎前凸角(C0~C7角)、颈椎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C2-C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2-C7 SVA)、C1~C2角、T1倾斜角(T1 slope,T1S)、颈部倾斜角(neck tilt,NT)和胸廓入口角(thoracic inlet angle,TIA)等颈椎矢状面参数。在末次随访时,术后C2~C7角比术前减小的病例归为下颈椎前凸曲度减小组(5例),而术后C2~C7角比术前增加或不变的病例纳入下颈椎前凸曲度增加组(13例)。采用卡方检验做下颈椎前凸曲度减小与性别、年龄(以60岁为界限)、术前T1S(以25°为界限)、术前C2-C7 SVA(以15mm为界限)、术前TIA(以70°为界限)、术前C2-C7角(以20°为界限)、术前C0-C2角(以20°为界限)、术前C0-C7角(以45°为界限)和术后C1-C2角(以20°为界限)等临床因素相关性的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对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减小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C0~C2角分别为21.6°±16.4°和28.3°±8.6°、C2~C7角分别为15.3°±12.9°和16.4°±11.1°、C0~C7角分别为36.8°±19.7°和44.9°±13.2°、C1~C2角分别为12.4°±17.6°和17.5°±7.3°、C2~C7 SVA分别为13.4±14.7mm和15.1±11.7mm、T1S分别为22.8°±8.2°和23.5°±7.3°、NT分别为50.8°±9.5°和51.9°±8.9°、TIA分别为73.6°±11.1°和75.4°±10.0°,以上这些颈椎矢状面参数在术前与末次随访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的颈椎矢状面参数进行比较,前凸减小组的术前C2~C7角明显大于前凸增加组(27.6°±10.5° vs 10.5°±10.5°,P<0.05),余参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卡方分析显示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减小与术前C2~C7角≥20°有关(χ^2=4.923,P=0.0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C2~C7角≥20°并不是独立危险因素(OR=0.147,P=0.225)。结论:后路寰枢椎融合术后有可能发生下颈椎前凸曲度减小,而术前C2-C7角≥20°是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减小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融合 下颈椎前凸曲度 矢状面平衡 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上颈椎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及影响因素
10
作者 马楠山 移平 +5 位作者 郝庆英 燕文海 唐向盛 麻昊宁 杨峰 谭明生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目的:分析寰枢椎脱位患者上颈椎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22年7月行上颈椎手术的15例寰枢椎脱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及术前与末次随访的矢状位参数,包括枕颈角(C0-C2 Cobb角)、下... 目的:分析寰枢椎脱位患者上颈椎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22年7月行上颈椎手术的15例寰枢椎脱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及术前与末次随访的矢状位参数,包括枕颈角(C0-C2 Cobb角)、下颈椎曲度(C2-C7 Cobb角)、T1倾斜角、颈椎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C2-C7 SVA),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末次随访时患者的C2-C7 Cobb角为15.18°±12.41°,小于术前的24.30°±15.57°;末次随访时患者的T1倾斜角为28.09°±15.20°,大于术前的24.14°±15.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次随访时患者C0-C2 Cobb角和C2-C7 SVA增大,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ΔC2-C7 Cobb角与术前C2-C7 Cobb角的大小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C2-C7 Cobb角>20°的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颈椎曲度减小。结论:接受上颈椎手术的寰枢椎脱位患者术后可能出现下颈椎曲度减小,术后下颈椎曲度的丢失与术前C2-C7 Cobb角的角度有关,术前C2-C7 Cobb角>20°可能增加下颈椎曲度减小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矢状位参数 枕颈角 下颈椎曲度
下载PDF
颅底凹陷症患者枕颈融合术后枕颈角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王联强 唐超 +4 位作者 钟德君 马飞 王清 廖烨晖 唐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共8页
目的:观察颅底凹陷症(basilar invagination,BI)患者枕颈融合(occipito-cervical fusion,OCF)术后枕颈角(occipito-C2 angle,OC2A)的变化,分析术后OC2A变化值与OC2A术中矫正值的相关性以及对术后下颈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 目的:观察颅底凹陷症(basilar invagination,BI)患者枕颈融合(occipito-cervical fusion,OCF)术后枕颈角(occipito-C2 angle,OC2A)的变化,分析术后OC2A变化值与OC2A术中矫正值的相关性以及对术后下颈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OCF手术治疗的30例原发性B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49.0±12.2岁(29~71岁)。固定节段:C0-C220例,C0-C38例,C0-C42例。在患者术前和术后7d、3个月、6个月、1年、2年时的标准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OC2A,在术后7d和术后2年时测量下颈椎椎间盘与椎体高度比(S值)、下颈椎前凸角(C2-C7角)、C4椎体中心至McGregor线垂直距离(the occiput-C4 distance,OC4D)、寰齿前间隙(atlas-dens interval,ADI)以及斜坡椎管角(clivus-canal angle,CCA)。计算术后7d与术前OC2A的差值,记为OC2A术中矫正值;计算术后2年与术后7d OC2A、S值、C2-C7角、OC4D、ADI、CCA的差值,分别记为OC2A术后丢失值、ΔS值、ΔC2-C7角、ΔOC4D、ΔADI、ΔCCA。Pearson相关分析法研究OC2A术后丢失值与OC2A术中矫正值、ΔS值、ΔC2-C7角、ΔOC4D、ΔADI、ΔCCA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术前OC2A为5.4°±7.2°,术后7d、3个月、6个月、1年、2年OC2A分别为15.8°±5.6°、13.5°±4.5°、12.4°±4.7°、11.6°±4.6°、11.2°±5.1°,术后1年与2年随访OC2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随访时间点OC2A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和2年的S值为0.469±0.034、0.436±0.042,C2-C7角为16.5°±8.4°、10.9°±6.7°,OC4D为6.14±0.63cm、5.31±0.55cm,ADI为2.37±0.85mm、3.18±0.92mm,CCA为141.4°±21.1°、132.6°±17.5°,术后2年均较术后7d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2A术中矫正值为10.4°±9.9°,OC2A术后丢失值、ΔS值、ΔC2-C7角、ΔOC4D、ΔADI、ΔCCA分别为4.6°±4.2°、-0.033±0.018、-5.6°±5.2°、-0.83±0.48cm、-0.81±0.67mm、-8.8°±18.4°。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OC2A术后丢失值和术中矫正值呈强负相关(r=-0.699,P<0.001),与ΔC2-C7角、ΔS值、ΔOC4D、ΔADI、ΔCCA均呈正相关(r=0.429,r=0.413,r=0.347,r=0.296,r=0.675;P<0.05)。结论:BI患者术中OC2A矫正值越大,术后OC2A丢失越多,术后1年OC2A丢失趋于稳定;且OC2A丢失过多易造成下颈椎曲度发生显著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凹陷症 枕颈融合术 枕颈角 下颈椎曲度
下载PDF
基于侧位X线片上解剖标记点间线段比值判断寰枢椎固定角度是否合理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金海明 罗江涛 +5 位作者 伍其航 陈振雅 梁海波 缪建森 盛孙仁 王向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7期3842-3847,共6页
目的研究一种基于寰枢椎解剖标记点间线段比值判断寰枢椎后路固定融合术中固定角度是否合理的方法。方法横断面研究。根据纳入标准从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拍摄有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的无症状志愿者库中进行筛选... 目的研究一种基于寰枢椎解剖标记点间线段比值判断寰枢椎后路固定融合术中固定角度是否合理的方法。方法横断面研究。根据纳入标准从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拍摄有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的无症状志愿者库中进行筛选,共纳入207例志愿者数据,其中男98例,年龄(40.68±13.87)岁,女109例,年龄(42.64±14.45)岁。在侧位X线片上过枢椎下关节面后缘(a)作平行于齿状突后缘的直线(L),分别交寰枢椎于点b、c和d,测量线段ab、bd、bc、C_(1)-C_(2)角并计算bd/ab和bc/ab值。分别在男性组和女性组中对bd/ab和bc/ab两个数值预测寰枢椎固定角度不合理(≥22°)的能力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计算两种ROC曲线下面积(AUC),并用Delong检验比较两种预测方式的性能,确定区分C_(1)-C_(2)角度是否合理的截断值并计算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男性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c/ab值预测C_(1)-C_(2)角不合理的AUC为0.791(95%CI:0.696~0.867,P<0.001),截断值为0.449,灵敏度为97.3%,特异度为70.0%,检验性能显著优于bd/ab值(截断值1.100,AUC=0.532,95%CI:0.428~0.634,灵敏度为26.3%,特异度为83.3%,P<0.001)。女性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c/ab值预测C_(1)-C_(2)角不合理的AUC为0.804(95%CI:0.745~0.852,P<0.001),截断值为0.488,灵敏度为90.5%,特异度为58.6%,检验性能显著优于bd/ab值(截断值为0.960,AUC=0.687,95%CI:0.624~0.748,灵敏度为90.5%,特异度为44.8%,P=0.041)。结论bc/ab值可作为寰枢椎后路固定融合术中用于预测C_(1)-C_(2)角度不合理的有效指标,并具有较高的诊断精度,其在男性中的截断值为<0.449,在女性中的截断值为<0.4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寰枢椎后路固定融合术 寰枢椎固定角度 下颈椎曲度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