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技术及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陈长宝 张晓林 马信龙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106-109,共4页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是颈椎生物力学上最稳定的内固定,能有效恢复颈椎矢状序列、提供坚强内固定及更高融合率。由于下颈椎椎弓根、椎动脉及神经根等结构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术前评估应个体化。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技术包括徒手置钉和近...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是颈椎生物力学上最稳定的内固定,能有效恢复颈椎矢状序列、提供坚强内固定及更高融合率。由于下颈椎椎弓根、椎动脉及神经根等结构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术前评估应个体化。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技术包括徒手置钉和近年来发展的计算机导航辅助置钉技术。尽管与椎弓根螺钉相关的神经血管并发症不能完全避免,但只要进行充分的术前个性化评估和术中精准的置钉技术,就可将神经血管并发症降至最低。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已经应用于治疗各种颈椎疾患,并发症少,临床疗效良好,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内固定器 综述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置钉技术
下载PDF
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赖必华 吴建斌 +1 位作者 叶宏 罗森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9期805-809,共5页
目的:探讨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置入下颈椎弓根螺钉的技巧并评价其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采用自行设计带角度仪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对11例患者置入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32~63岁,平均48.... 目的:探讨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置入下颈椎弓根螺钉的技巧并评价其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采用自行设计带角度仪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对11例患者置入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32~63岁,平均48.1岁;脊髓型颈椎病4例,颈椎骨折脱位4例,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1例,寰枢椎骨折脱位2例。术前CT测量出目标椎弓根直径、理想进钉点及矢状面夹角和横断面内倾角。术中使用自行设计带角度仪导向器严格控制进钉角度,结合探查钉道内壁作为安全置钉标志。术后观察患者有无脊髓及椎动脉损伤表现,复查CT评价椎弓根螺钉位置,并将螺钉准确性进行分级,计算螺钉优良率。结果:11例患者共置入71枚下颈椎弓根螺钉,均未出现手术所导致的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症状,亦无椎动脉损伤症状。术后CT评估螺钉位置并进行分级:0级52枚,1级13枚,2级4枚,3级2枚。螺钉位置良好率91%。6枚误置螺钉,内壁穿破4枚,2枚穿破外壁。结论:钉道内壁探查法置入下颈椎弓根螺钉安全可靠,但有一定的学习曲线。术中探查出钉道内壁及使用角度仪导向器控制进钉角度是置钉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 螺钉置入 导向器 钉道内壁探查
下载PDF
下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志伟 曹盛俊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 综合分析下颈椎椎弓根的解剖学、下颈椎椎弓根钉的置钉方法、生物力学稳定性、适用范围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有关文献 ,分析总结椎弓根钉内固定的应用解剖学基础、生物力学、临床操作技能... 目的 综合分析下颈椎椎弓根的解剖学、下颈椎椎弓根钉的置钉方法、生物力学稳定性、适用范围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有关文献 ,分析总结椎弓根钉内固定的应用解剖学基础、生物力学、临床操作技能、适应证及并发症等。 结果 下颈椎椎弓根的解剖学特点可满足下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的使用 ,下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生物力学稳定性好 ,应用范围广 ,并发症可有效控制。 结论 椎弓根钉内固定为下颈椎不稳定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不稳定 下颈椎椎弓根 内固定系统 治疗 置钉方法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下颈椎椎弓根相邻解剖结构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树成 张鹏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通过观测下颈椎椎弓根及其与相邻的脊髓、硬脊膜、神经根和椎动脉的关系,特别是与硬脊膜、硬膜外窦的关系,为安全、准确地置入下颈椎弓根螺钉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对32具成人C3~C7段颈椎标本进行测量,内容包括:椎... 目的通过观测下颈椎椎弓根及其与相邻的脊髓、硬脊膜、神经根和椎动脉的关系,特别是与硬脊膜、硬膜外窦的关系,为安全、准确地置入下颈椎弓根螺钉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对32具成人C3~C7段颈椎标本进行测量,内容包括:椎弓根与其上下神经根的距离、与硬脊膜的距离、与椎动脉和硬膜外窦的关系。结果椎弓根与其上神经根的间距为1.18~1.40 mm,与其下神经根间距为2.33~3.11 mm,与硬脊膜的间距为2.75~3.33 mm;椎弓根与椎动脉和硬膜外窦几乎没有距离。结论颈椎弓根内邻脊髓、硬膜窦,外邻椎动静脉,上下有神经跨越,且椎弓根较狭小,充分评估且个体化,才能防止损伤周围重要解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椎弓根 螺钉内固定 相邻解剖结构 尸体标本 解剖
下载PDF
脊柱虚拟手术系统辅助下颈椎椎弓根置钉的临床评估 被引量:1
5
作者 曹珺 蒋振营 +3 位作者 何飞 袁义伦 王勇 陈要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8-553,共6页
目的:评价脊柱虚拟手术系统(spinal virtual surgery system,SVSS)辅助下行颈椎椎弓根置钉的准确性。方法:对收治的有术后多层螺旋CT(MSCT)复查资料的27例行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下颈椎疾患病例,分为SVSS 3D技术辅助手术组(A组,10例)和MSCT... 目的:评价脊柱虚拟手术系统(spinal virtual surgery system,SVSS)辅助下行颈椎椎弓根置钉的准确性。方法:对收治的有术后多层螺旋CT(MSCT)复查资料的27例行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下颈椎疾患病例,分为SVSS 3D技术辅助手术组(A组,10例)和MSCT 3D技术辅助手术组(B组,17例)。两组病例术前均行螺旋CT扫描,A组原始数据导出CT工作站,格式转换后导入SVSS系统行三维重建;B组原始数据直接在CT工作站行三维重建。两系统都选择VR和MPR重建,开展术前个体化评估以指导手术。术后螺旋CT复查评估置钉准确性,螺钉穿破评价参照Richter分级标准。结果:A组术后10例共50枚螺钉中44枚(88%)完全位于椎弓根内;6枚(12%)穿破椎弓根,其中1级穿破5枚(10%),2级穿破1枚(2%)。B组术后17例共76枚螺钉中67枚(88.16%)完全位于椎弓根内;9枚(11.84%)穿破,其中1级穿破6枚(7.89%),2级穿破3枚(3.95%)。两组间穿破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VSS可应用于实施术前个体化评估、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及术后疗效评估和康复锻炼指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虚拟手术系统 多层螺旋CT 下颈椎椎弓根 三维重建 精确性
下载PDF
下颈椎经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6
作者 周树成 张鹏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7期53-54,共2页
目的:对椎弓根在相应椎体上的进钉角度以及进钉点的部位进行研究,同时对椎弓根的结构和与之相邻的神经、脊髓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32个成年人,以其C3~7段颈椎作为标本,采用量角器及游标卡尺测量相应角度及长度,并且对... 目的:对椎弓根在相应椎体上的进钉角度以及进钉点的部位进行研究,同时对椎弓根的结构和与之相邻的神经、脊髓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32个成年人,以其C3~7段颈椎作为标本,采用量角器及游标卡尺测量相应角度及长度,并且对标本的相应进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在术者对颈椎的标本进行不同程度的定位之后,以椎弓根标本中下平面上1/2椎弓根高处作为横坐标,纵坐标C3为侧块外缘内(2.4±0.9)mm,C5为侧块外缘内(2.8±0.7)mm,C6为侧块外缘内(3.7±0.7)mm,C7为侧块外缘内(5.5±1.3)mm,各个侧块外缘距离没有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患者下颈椎的各个部位中,横突后结节与关节突的切迹最高点以及侧块外缘解剖在解剖学上的标志位置最为显著,临床意义十分重大,在手术过程中较容易被发现,因此能够提高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椎弓根 螺钉 内固定 应用解剖 硬膜外窦
下载PDF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人工椎体系统生物力学性能及对骨质疏松椎骨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宁旭 庄勇 +2 位作者 刘淼 张皓 黄明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4665-4670,共6页
背景:老年性骨质疏松椎骨骨折传统手术治疗虽然能改善患者症状,但是治疗后容易产生植骨融合失败、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影响临床疗效。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人工椎体系统生物力学性能及对骨质疏松椎骨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取16具... 背景:老年性骨质疏松椎骨骨折传统手术治疗虽然能改善患者症状,但是治疗后容易产生植骨融合失败、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影响临床疗效。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人工椎体系统生物力学性能及对骨质疏松椎骨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取16具新鲜尸体颈椎标本,分解为C_(3-4),C_(4-5),C_(5-6),C_(6-7),共64个运动节段。将64个节段按植入方式不同随机分为普通前路椎体螺钉锁定固定系统组和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人工椎体系统组,每组32个节段,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对各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测定。结果与结论:(1)生物力学检测:与普通前路椎体螺钉锁定固定系统组相比,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人工椎体系统组最大拔出力、钉道长度、治疗后骨折椎体中柱高度、表面最大应变、应变最大值及最大值的范围均增加(P<0.05);(2)结果提示:与普通前路椎体螺钉钢板系统相比,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所需要的拔出力较大,对于骨质疏松椎骨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骨质疏松 并发症 人工假体 脊柱植入物 下颈椎前路弓根螺钉 人工体系统 生物力学 稳定性 生物力学试验机 骨密度值 中柱高度 外观修复评分
下载PDF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宗 杨广忠 《兵团医学》 2011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前脊柱外科发展趋势是短节段固定、坚强固定、最大限度保留运动功能。椎弓根技术自80年代初应用于临床以来,由于其独特的三柱固定,短节段固定等优点而在脊柱外科领域掀起一个里程碑式的革命,它被称为脊柱内固定的'金标准',
关键词 下颈椎椎弓根 固定
原文传递
基于Mimics软件分析新型复合型颈椎前路内固定方式的可行性
9
作者 侯志鹏 叶森琦 +3 位作者 张吉辉 赵刘军 顾勇杰 于亮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Mimics软件分析新型复合型颈椎前路内固定方式——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anterior transpedicular screw,ATPS)固定+零切迹内固定方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50例行颈椎CT扫描的正常人行C_(1)-C_(7)节段扫描... 目的:探讨Mimics软件分析新型复合型颈椎前路内固定方式——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anterior transpedicular screw,ATPS)固定+零切迹内固定方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50例行颈椎CT扫描的正常人行C_(1)-C_(7)节段扫描,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5~65(46.0±9.0)岁。导出Dicom格式,刻入光盘,通过Mimics软件对各节段进行三维重建。并在图像上置入模拟螺钉,按照零切迹螺钉的临界值(头尾倾角44。,内倾角29。)置入,观察每个节段零切迹螺钉所在位置,确定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零切迹内固定方式的可行性。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于上位零切迹螺钉,50例研究对象的颈椎三维图像在C_(3)-C_(7)节段中均处于安全位置中,且没有出现上位零切迹螺钉与ATPS螺钉相交。对于下位零切迹螺钉,在C_(3)-C_(4)、C_(4)-C_(5)中,50例研究对象的颈椎三维图像中有4例处于安全位置,46例在最大尾倾角分别为(32.3±1.9)°和(36.1±2.2)°时可实现安全置钉;在C_(5)-C_(6)、C_(6)-C_(7)2个节段中,没有出现下位零切迹螺钉与ATPS螺钉相交,螺钉均处于安全位置。结论: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零切迹内固定方式通过选择的进钉点、位置可以实现置钉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MIMICS软件 下颈椎前路弓根螺钉
下载PDF
下颈椎经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杨琳 刘一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507-509,共3页
关键词 下颈椎弓根 螺钉置入技术 解剖结构 邻近结构
下载PDF
基于螺钉轴位透视法的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最佳钉道及安全钉道角度的CT三维影像研究
11
作者 张吉辉 赵刘军 +4 位作者 顾勇杰 于亮 叶森琦 侯志鹏 徐荣明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3年第5期281-287,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螺钉轴位透视法CT三维影像解剖学研究的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ATPS)最佳钉道及安全钉道的角度范围。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7月宁波市第六医院颈椎CT扫描无明显异常的受检者完整影像学资料50例,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2... 目的探讨基于螺钉轴位透视法CT三维影像解剖学研究的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ATPS)最佳钉道及安全钉道的角度范围。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7月宁波市第六医院颈椎CT扫描无明显异常的受检者完整影像学资料50例,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22~52(31.9±5.4)岁。将CT扫描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在三维重建的影像之冠状面及矢状面图像上,分别将C_(3~7)的椎体前缘四等分。使用MEDcap模块模拟置钉,将螺钉置入右侧椎弓根内,采用螺钉轴位透视法,获得最佳钉道,记录水平位最佳进钉角度(螺钉与椎体后缘的夹角角度)、矢状位最佳进钉角度(螺钉与椎体前缘的夹角角度);移动螺钉头端,分别获得最大头倾、尾倾、内倾及外倾安全钉道,并记录最佳进钉角度与最大头倾、尾倾、内倾及外倾安全钉道的角度。以上指标的性别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50例模拟置钉矢状位最佳进钉区域在C_(3~5)为2区、在C_(6、7)为3区,分别占72%(36/50)、68%(34/50)、78%(39/50),以及70%(35/50)、76%(38/50);水平位最佳进钉区域在C_(3~5)为3区、在C_(6、7)为2区,分别占90%(45/50)、82%(41/50)、88%(44/50),以及80%(40/50)、84%(42/50)。男性从C_(3)~C_(7)不同节段矢状位及水平位最佳进钉角度均值为78.3°~69.9°和46.7°~50.1°,大于女性的76.1°~64.9°和44.7°~4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男性从C_(3)~C_(7)不同节段最大头倾、尾倾、内倾及外倾安全角度均值为8.7°~14.2°、8.9°~13.1°、5.4°~8.5°和5.3°~8.4°,大于女性的7.5°~13.4°、8.4°~12.8°、4.8°~8.0°和4.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采用螺钉轴位透视法,结合CT三维软件模拟置钉及测量,可获得ATPS的最佳钉道及安全钉道角度范围,为临床手术中下颈椎ATPS的安全置钉提供影像解剖学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弓根 下颈椎前路弓根螺钉 安全性 三维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