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并发症防治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3
1
作者 祝颂松 王旭东 +12 位作者 杨学文 王晓霞 田磊 刘曙光 郑广森 唐正龙 吴国民 李志勇 白晓峰 黄旋平 黄立 习伟宏 朱耀旻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7-254,共8页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SSRO)是正颌外科中最为常用的一类矫治下颌骨畸形的手术。由于局部解剖和操作步骤的复杂性,SSRO出现各类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诊疗策略的选择及转归与并发症的类型及其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SSRO)是正颌外科中最为常用的一类矫治下颌骨畸形的手术。由于局部解剖和操作步骤的复杂性,SSRO出现各类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诊疗策略的选择及转归与并发症的类型及其临床表现密切相关。为此,国内相关专家编写本共识,对SSRO各类常见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处置措施进行阐述,以期提高广大同行对SSRO并发症的认识,确保手术安全进行并获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 正颌外科 并发症 专家共识 牙颌面畸形
下载PDF
下颌发育过度患者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正颌前后应用方丝弓矫治器的正畸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黄臻 伍军 +1 位作者 郑莹 桑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下颌发育过度患者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BSSO)正颌前后应用方丝弓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的效果。方法进行BSSO正颌治疗的下颌发育过度患者28例,采用方丝弓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患者术前正畸疗程6~12个月,术后6~10个月,全部疗程13~22... 目的探讨下颌发育过度患者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BSSO)正颌前后应用方丝弓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的效果。方法进行BSSO正颌治疗的下颌发育过度患者28例,采用方丝弓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患者术前正畸疗程6~12个月,术后6~10个月,全部疗程13~22个月;观察其临床效果,并采用X线进行头影测量。结果术后咬合关系恢复良好,侧貌由凹面型变为直面型,面型改善明显。治疗后L1-NB、L1-MP角均增大,U1-L1减小(P均<0.05);ANB、SNB、NA-PA和NP-FH均改善(P均<0.05)。结论 BSSO前后应用方丝弓矫治器可使下颌发育过度患者获得良好正畸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发育过度 方丝弓矫治器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
下载PDF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后下唇及颏部感觉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徐秀慧 周小康 +3 位作者 康非吾 廖建兴 候光宇 张雪明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目的:探讨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SSRO)后下唇及颏部感觉功能障碍(neurosensory dysfunction,NSD)的发生区域、恢复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例接受SSRO的骨性Ⅲ类患者,术前1周采集数据,并和术后... 目的:探讨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SSRO)后下唇及颏部感觉功能障碍(neurosensory dysfunction,NSD)的发生区域、恢复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例接受SSRO的骨性Ⅲ类患者,术前1周采集数据,并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数据对比。具体将下唇及颏部皮肤分为4个区域,检查每个区域的针刺觉、痛觉、热觉、冷觉、锐觉、钝觉、轻触觉、两点辨别觉,采用5分法记录检查结果。根据年龄、性别、神经暴露情况等因素分组,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1、2、3区域术后感觉得分均低于术前,各区域两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区域4手术前后得分无改变。术后1周至6个月感觉得分逐渐提高,各种感觉NSD的发生率术后1周最高(92.5%-97.5%),术后6个月最低(15%-40%)。在同一时间痛觉得分最高,热觉最低。年龄、性别差异对感觉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颏成形术、神经暴露情况、远心骨段移动幅度、术后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情况对感觉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RO后NSD易发生于下唇及口角内侧的皮肤;术后痛觉的恢复优于其他感觉,热觉恢复最差;颏成形术、术中神经暴露及远心骨段大幅度移动,是术后感觉障碍的危险因素;术后使用恩经复(nerve growth factor, NGF)可促进NSD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 感觉障碍 下牙槽神经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对颞下颌关节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涂文星 冯云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16-518,共3页
错牙合畸形患者常表现为明显的牙颌功能障碍及颜面外形异常,严重者会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因此成为临床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骨性错牙合畸形的治疗主要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即术前正畸-正颌外科手术-术后正畸过程;其中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 错牙合畸形患者常表现为明显的牙颌功能障碍及颜面外形异常,严重者会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因此成为临床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骨性错牙合畸形的治疗主要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即术前正畸-正颌外科手术-术后正畸过程;其中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是一种可实现下颌位置前伸和后退的临床常用正颌术式,因其灵活性强,已广泛应用于下颌各类错牙合畸形的治疗中。但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作为一种创伤性手术,可能会影响颞下颌关节的结构位置、功能及症状。故本文就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对颞下颌关节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 下颌关节 下颌关节紊乱病
下载PDF
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近心骨段横向宽度变化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高明 陶永炜 +2 位作者 毕思思 李锦峰 任战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基于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三维测量,探究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行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BSSRO)后近心骨段横向宽度的变化。方法:选择26例行BSSRO的骨性Ⅲ... 目的:基于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三维测量,探究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行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BSSRO)后近心骨段横向宽度的变化。方法:选择26例行BSSRO的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行CBCT扫描。利用Mimics 21.0软件行三维重建,测量髁状突顶点(condylion,Co)间距、喙突顶点(corsup,Cor)间距、下颌角点(gonion,Go)间距、下颌角外展度,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术后1周,患者Go间距、Co间距及下颌角外展度较术前分别增加了(4.37±3.32)、(1.58±1.51)mm及(5.92±2.04)°(均P<0.05);Cor间距减小了(2.19±3.99)mm(P<0.05)。术后1年,患者Go间距及下颌角外展度较术前分别增加了(2.43±3.04)mm及(5.08±2.59)°(均P<0.05),Cor间距减小了(2.83±4.41)mm(P<0.05);而Co间距与术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SSRO术后1周,髁状突及下颌角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外展,喙突则会有一定程度的内收;术后1年,髁状突的位置基本恢复,下颌角的外展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而喙突的位置并未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Ⅲ类错颌畸形 双侧下颌劈开 锥形束CT 三维 近心段横向宽度
下载PDF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中下颌前突者下颌支的CT测量
6
作者 马嘉 李秉鸿 卢利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3-356,共4页
目的用CT扫描的方法来描述下颌支骨松质分布和骨皮质厚度变化情况,以此来估计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舌侧骨切开的位置、深度和方向。方法45例实施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的骨性Ⅲ类下颌前突患者,术前进行上下颌骨CT扫描。从下颌小舌平面开始... 目的用CT扫描的方法来描述下颌支骨松质分布和骨皮质厚度变化情况,以此来估计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舌侧骨切开的位置、深度和方向。方法45例实施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的骨性Ⅲ类下颌前突患者,术前进行上下颌骨CT扫描。从下颌小舌平面开始每隔2.5mm为一层面进行测量,向上20mm,在每一层面测量骨皮质的厚度和骨松质的分布情况。结果下颌支上部骨松质分开的占37.5%,骨松质在任何一层均未分开的占62.5%。在下颌小舌上5mm平面,舌侧骨皮质的厚度从前向后逐渐变薄,平均厚度1.55mm,下颌小舌距离升支后部骨皮质融合处的平均距离为9.45mm。结论舌侧骨切开应位于下颌小舌上5mm以内的区域,在下颌小舌后方9.45mm以内切开,骨切开线由后向前可轻度向下,切开深度2mm左右,向前逐渐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螺旋计算机 松质 皮质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
原文传递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的数字仿真及其稳定性研究
7
作者 张君伟 殷学民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2年第6期378-380,共3页
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SSRO)是最早被提出的口内进路的正颌外科手术,广泛应用于矫治下颌后缩、下颌前突、小颌畸形等各类牙颌面畸形。目前临床上对于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采用了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其稳定性的差异仍存在争议。近年来随着计... 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SSRO)是最早被提出的口内进路的正颌外科手术,广泛应用于矫治下颌后缩、下颌前突、小颌畸形等各类牙颌面畸形。目前临床上对于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采用了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其稳定性的差异仍存在争议。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数字仿真技术运用在口腔医学领域,为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的稳定性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着手点。从骨劈开术式到内固定方式都在不断地改良与完善,提高了正颌手术效果、降低了复发率及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就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坚强内固定术的数字仿真及其生物力学稳定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 固定方式 数字仿真 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不同截骨术矫治下颌前突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滕利 任敏 +5 位作者 张智勇 吴国平 丁波 杨锴 卢建建 归来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09-712,共4页
目的 探讨改良和经典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在矫治下颌前突方面的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 1997年1月~2005年1月,采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矫正真性下颌前突及下颌前突合并其他部位畸形患者95例,男34例,女61例。年龄15~44岁,平均2... 目的 探讨改良和经典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在矫治下颌前突方面的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 1997年1月~2005年1月,采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矫正真性下颌前突及下颌前突合并其他部位畸形患者95例,男34例,女61例。年龄15~44岁,平均21.3岁。单纯下颌前突53例,下颌前突合并偏颌28例,上颌后缩11例,大舌2例,双侧颧骨突出1例。X线头影测量:蝶鞍点-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角(sella—nasion—A point,SNA)80~83°,蝶鞍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sella—nasion—B point,SNB)80~84°,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Apoint—nasion—B point,ANB)-3~1°。采用改良术式43例,经典术式52例。结果 患者术后面型及咬黯关系均得到明显改善。经典术式组患者术后单侧或双侧下唇区感觉障碍9例,劈骨时单侧下颌升支意外骨折1例,严重出血1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畸形轻度复发3例。改良术式组患者术后下唇区感觉障碍2例,畸形轻度复发1例,无颌骨意外骨折、严重出血和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7年,复查X线并进行头影测量:SNA角81~83°,SNB角78~81°,ANB角1~4°。结论 改良术式是下颌前突尤其是严重前突和伴有偏颌患者升支矢状劈开旋转、后退比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方式,而对轻度至中度下颌前突患者则既可应用改良术式也可应用经典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劈开 下颌前突 对比分析 矫治
下载PDF
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对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症状及髁突位置影响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郭美玲 黄臻 +1 位作者 王宠 王予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9-524,共6页
目的探讨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BSSRO)对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TMJ)症状及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选取24例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分别在BSSRO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2... 目的探讨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BSSRO)对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TMJ)症状及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选取24例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分别在BSSRO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按Helkimo指数整理记录关节症状,并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在三维方向上测量髁突水平位及冠状截面最大径、髁突短轴径、髁突颈部宽度、髁突高度、不同角度(45°、90°、135°)下关节间隙宽度、双侧髁突间距及髁突角度(水平角、垂直角、受力角),分析不同时期TMJ症状及骨性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BSSRO术前与术后的Helkimo指数均为Ai、Di 0级或1级,二者之间无差异。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时髁突水平角、45°及90°下关节间隙宽度增大,135°下关节间隙宽度减小(P<0.05);术后12个月时,除髁突水平角增大(P<0.05)外,其余测量项目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BSSRO不会对Helkimo指数为Ai、Di 0级或1级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TMJ症状及髁突位置产生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下颌劈开后退 性Ⅲ类错[牙合] 下颌关节 髁突 锥形束CT
下载PDF
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后下唇感觉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0
作者 袁灏 沈国芳 王旭东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后下唇感觉功能障碍的发生及其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设置性别、远心骨段移动距离、下牙槽神经暴露情况3组变量,对随访时间达术后24周的19例37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患者术后下唇感觉功能障碍情况进... 目的:探讨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后下唇感觉功能障碍的发生及其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设置性别、远心骨段移动距离、下牙槽神经暴露情况3组变量,对随访时间达术后24周的19例37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患者术后下唇感觉功能障碍情况进行研究。使用触觉检查、痛觉检查和两点辨别觉检查3种检查方法,参照BMRC感觉功能评定标准,观察在不同变量值的情况下,术后4周、12周、24周下唇感觉功能的变化。使用SAS6.12统计软件包,进行多个样本率的χ2检验,了解下唇感觉功能障碍的发生及恢复情况。结果:性别差异对术后下唇感觉功能障碍程度无显著影响(P>0.05)。下牙槽神经暴露者的术后下唇感觉优秀恢复率为25.0%,非暴露者为96.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骨远心骨段后退幅度<6mm者,下唇感觉优等恢复率为100.0%,下颌骨远心骨段后退幅度≥6mm者为68.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完全暴露下牙槽神经以及大幅度的下颌远心骨段后退会显著增加术后下唇感觉障碍的程度。在手术方案的设计中,将下颌后退幅度控制在6mm以内是比较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劈开 感觉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矫治下颌前突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 被引量:6
11
作者 任敏 滕利 +5 位作者 张智勇 丁波 吴国平 杨锴 卢建建 归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7期815-81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矫治下颌前突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997年1月~2005年1月于我院采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矫正的下颌前突及下颌前突合并其他部位畸形患者95例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单... 目的:探讨应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矫治下颌前突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997年1月~2005年1月于我院采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矫正的下颌前突及下颌前突合并其他部位畸形患者95例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单侧或双侧下唇区感觉障碍11例,严重出血1例,劈骨时单侧下颌升支意外骨折1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畸形轻度复发4例。结论:下齿槽神经损伤、出血、骨折、感染和复发是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常见并发症,不仅影响手术效果,而且可能危及生命。必须根据发生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降低或避免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劈开 下颌前突 并发症
下载PDF
口内入路改良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矫治下颌前突 被引量:4
12
作者 任敏 滕利 +1 位作者 归来 庄洪兴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12期1383-1385,I0007,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SSRO)和经典SSRO何种术式是矫治下颌前突的更为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采用改良SSRO或经典SSRO矫正真性下颌前突及下颌前突合并其他部位畸形患者95例,采用改良术式矫正43例,经典术式矫正52例。结果... 目的:探讨改良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SSRO)和经典SSRO何种术式是矫治下颌前突的更为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采用改良SSRO或经典SSRO矫正真性下颌前突及下颌前突合并其他部位畸形患者95例,采用改良术式矫正43例,经典术式矫正52例。结果:经典术式组术后单侧或双侧下唇麻木9例,劈骨时单侧下颌升支意外骨折1例,严重出血1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术后复发3例。改良术式组术后感觉障碍2例,术后复发1例,无颌骨意外骨折、严重出血、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月~7年,所有患者术后面型及咬合关系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改良术式具有经典术式无法比拟的优点: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手术风险小;增加了下颌体的后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少。因而是下颌前突尤其是严重前突和伴有偏颌畸形患者升支矢状劈开旋转、后退的首选术式,配合正规及时的术前、术后口腔正畸治疗,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下颌劈开 经典下颌劈开 下颌前突 口内入路
下载PDF
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下唇感觉功能障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袁灏 沈国芳 王旭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57-960,共4页
目的研究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SSRO)术后下唇感觉功能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程度。方法2004年9月~2005年9月,对采用SSRO治疗的2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男12例,女9例;年龄19~27岁,平均22... 目的研究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SSRO)术后下唇感觉功能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程度。方法2004年9月~2005年9月,对采用SSRO治疗的2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男12例,女9例;年龄19~27岁,平均22.6岁。于术后4周及24周随访,根据随访结果比较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恢复情况。结果术后4周,19例(90.48%)患者因SSRO术后下唇感觉障碍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其中7例(33.33%)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对日常生活的平均影响时间占总时间的26.9%,约6.5h/d。术后24周,因术后下唇感觉障碍而致生活质量下降的患者总数下降为12例(63.16%),无影响患者上升至7例(36.84%);平均影响时间降至15.5%,约3.7h/d。结论大部分患者在SSRO术后会产生因下唇感觉功能障碍致生活质量下降。但此种情况在术后逐渐好转,有1/3以上患者可在术后24周恢复至术前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劈开 感觉功能障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对下牙槽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程波 东耀峻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29-231,共3页
关键词 下颌劈开 下牙槽 神经功能 电生理 正颌外科技
下载PDF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颞下颌关节形态和功能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华泽权 刘妍琼 +1 位作者 宋九余 陈志洪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55-355,359,共2页
关键词 下颌劈开 下颌关节形态 BSSRO 下颌关节功能
下载PDF
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敖建华 刘彦普 丁宇翔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320-322,共3页
目的:主要探讨BSSRO后退下颌骨术后骨的稳定性,了解导致复发的有关因素。方法:46例单纯下颌前突患者,不包括存在偏颌畸形的病例。所有患者于手术前一周(T1)、术后一周(T2)、术后6个月或6个月以上(T3)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硬组织... 目的:主要探讨BSSRO后退下颌骨术后骨的稳定性,了解导致复发的有关因素。方法:46例单纯下颌前突患者,不包括存在偏颌畸形的病例。所有患者于手术前一周(T1)、术后一周(T2)、术后6个月或6个月以上(T3)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硬组织的相对位移。结果:BSSRO后退下颌骨后,使得硬组织Li点平均后退了6.5mm,B点平均后退了7.3mm,Pg点是8.5mm,Me点为9.1mm。各标志点的平均复发率为:Li点复发率为23.1%、B点复发率为24.7%、Pg点复发率为25.9%、Me点复发率为26.4%。结论:影响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后复发的因素很多,其中受髁状突的影响使得下颌骨在向前复发的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的水平复发,而是水平逆时针旋转复发。复发可能与后退量存在相关关系,但需要超过一定的后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劈开 正颌外科 稳定性
下载PDF
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术后三维有限元的应力-应变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宇峰 王大章 +2 位作者 李伟 杨建斌 冯红超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471-473,479,共4页
目的 :探讨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术 (SSRO)前徙下颌后 ,在不同颌周肌肉作用下 ,下颌升支手术区内的应力分布情况 ,从理论力学的角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建立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 ,研究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 ,并与正常... 目的 :探讨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术 (SSRO)前徙下颌后 ,在不同颌周肌肉作用下 ,下颌升支手术区内的应力分布情况 ,从理论力学的角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建立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 ,研究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 ,并与正常对照分析。结果 :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前徙下颌后 ,不同颌周肌力作用时 ,骨愈合部位大应力区的分布状况不一样 ,下颌角和下颌升支后份为应力集中的区域。结论 :正常情况下的应力对于骨折愈合区可能是骨段固位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SSRO后 ,近远中骨段的固定位置应选择在能使下颌升支应力分散的区域 ,至少应保持 6~ 8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 应力 物理 应力性 生物力学 下颌劈开 有限元
下载PDF
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下唇感觉功能障碍及其恢复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灏 沈国芳 王旭东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下唇感觉功能障碍发生及恢复情况。方法:对21例41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患者进行24周的随访。根据术前、术后4天、4周、12周、24周随访中患者下唇部触觉、痛觉及两点辨别觉的变化,按BMRC感觉功能评定标... 目的:观察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下唇感觉功能障碍发生及恢复情况。方法:对21例41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患者进行24周的随访。根据术前、术后4天、4周、12周、24周随访中患者下唇部触觉、痛觉及两点辨别觉的变化,按BMRC感觉功能评定标准,判定下唇感觉功能障碍的恢复情况。使用SAS6.12统计软件包进行多个样本率间的χ2检验。结果:术后4天时,下唇感觉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100%,感觉丧失发生率为85.4%。术后4周时,感觉障碍恢复优秀率为14.6%,术后12周为67.6%,术后24周为81.1%,32.4%的患者于随访期末达到完全恢复。两侧感觉障碍恢复优秀率的差异在各个随访时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RO术后早期感觉功能障碍较为普遍,但大多数(81.1%)患者在术后12~24周可达到“优”等级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劈开 LE FORT Ⅰ型截 感觉功能障碍
下载PDF
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对下颌骨宽度及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志诚 伊彪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4-456,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下颌前突患者行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前后头颅正侧位定位片硬组织结构变化的洲量分析,评价手术对患者下颌骨宽度及形态的影响。方法选择1997年至2001年在我中心行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的下颌前突患者18例,男性9例... 目的通过对下颌前突患者行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前后头颅正侧位定位片硬组织结构变化的洲量分析,评价手术对患者下颌骨宽度及形态的影响。方法选择1997年至2001年在我中心行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的下颌前突患者18例,男性9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22.22岁,所有患者手术前、术后一周、术后一年拍摄静止位头颅正侧位定位片,在正位片上测量下颌骨宽度(Go-Go),并从头颅正侧位定位片上测量与下颌骨宽度变化有关的参数数值。结果①下颌骨宽度由107.30mm±5.84mm(术前)增加至109.24mm±5.72mm(术后一周)、109.31mm±5.66mm(术后一年),其中有4例宽度减小,1例保持不变。13例增加,②下颌骨宽度术前、术后一用、术后一年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差别有显著性。③分析表明下颌骨宽度变化与各参数变化之间没有线性相关。结论①下颌骨宽度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较术前有轻微增大,但对容貌没有大的影响。②下颌骨宽度变化机制可能与颞下颌关节功能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下颌劈开 下颌前突 下颌宽度
下载PDF
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咽腔气道的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嘉 阎秀林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通过头影测量分析骨性下颌前突患者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咽腔气道的变化,为术后保持与防止复发提供依据。方法:骨性下颌前突患者20例,均接受口内入路的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术前1周、术后1周、术后6个月拍摄标准颅颌侧位... 目的:通过头影测量分析骨性下颌前突患者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咽腔气道的变化,为术后保持与防止复发提供依据。方法:骨性下颌前突患者20例,均接受口内入路的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术前1周、术后1周、术后6个月拍摄标准颅颌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通过治疗前、后对照,比较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咽腔气道的改变。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周与术前1周相比,软腭长度显著增加,咽腔气道显著减小;术后6个月咽腔气道有所恢复,与术后1周相比软腭长度显著减小,咽腔气道显著增加;术后6个月与术前1周相比,软腭长度及咽腔气道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 :骨性下颌前突患者行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短期内咽腔气道较术前显著减小,可能加大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几率。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组织适应和改建后,咽腔气道有恢复至术前宽度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前突 下颌劈开 咽腔气道 头影测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