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3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GF-β、rhBMP-2体外诱导下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 被引量:8
1
作者 邓蔓菁 金岩 +3 位作者 史俊南 吕红兵 刘源 赵宇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1期584-587,共4页
目的 :探讨TGFβ、rhBMP - 2体外诱导外胚间充质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的能力。 方法 :取妊娠 12 .5d胎鼠第三代下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 ,分别在含 60、10 0mmol/L的TGF - β和 1.6、3 .2mmol/L的rhBMP- 2的DMEM/F12中培养。相差显微镜下... 目的 :探讨TGFβ、rhBMP - 2体外诱导外胚间充质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的能力。 方法 :取妊娠 12 .5d胎鼠第三代下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 ,分别在含 60、10 0mmol/L的TGF - β和 1.6、3 .2mmol/L的rhBMP- 2的DMEM/F12中培养。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 ,免疫组化鉴定细胞性质。结果 :培养 2d ,60pmol/L的TGF - β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 ,细胞变得大而扁平 ,培养 4d ,免疫组化鉴定约 70 %的细胞分化为平滑肌细胞。rhBMP - 2组细胞形态未见明显改变 ,1.6nmol/L组免疫组化鉴定约 5 %的细胞分化为平滑肌细胞 ,未能诱导分化出神经元细胞。未加LIF的对照组细胞出现向平滑肌细胞的自然分化。结论 :TGFβ、rhB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突 外胚间充质细胞 平滑肌细胞 诱导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下载PDF
白血病抑制因子对Balb/c胎鼠下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2
作者 邓蔓菁 金岩 +3 位作者 史俊南 吕红兵 刘源 赵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 :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对小鼠下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含10 6u/LLIF的DMEM /F12培养小鼠下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 ,MTT法、Brdu检测、流式细胞仪分析进行增殖及生长曲线测定 ;免疫组化鉴定分化状况。结果 :含... 目的 :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对小鼠下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含10 6u/LLIF的DMEM /F12培养小鼠下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 ,MTT法、Brdu检测、流式细胞仪分析进行增殖及生长曲线测定 ;免疫组化鉴定分化状况。结果 :含LIF的培养液使细胞的增殖活性增加 ,细胞处于未分化状况。结论 :10 6u/L的LIF对细胞增殖起促进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 BALB/C 胎鼠 下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下载PDF
小鼠上颌突和下颌突间充质细胞成骨分化的体外研究
3
作者 韩邦剑 李海明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02-406,共5页
目的:研究上、下颌突间充质细胞在体外的成骨能力。方法 :体外培养胚胎13.5d(E13.5)的小鼠上、下颌突间充质细胞,观察其细胞形态。取第1代细胞进行成骨诱导培养7 d,通过免疫荧光、ALP染色、茜素红染色和qPCR检测其成骨能力。应用SPSS 1... 目的:研究上、下颌突间充质细胞在体外的成骨能力。方法 :体外培养胚胎13.5d(E13.5)的小鼠上、下颌突间充质细胞,观察其细胞形态。取第1代细胞进行成骨诱导培养7 d,通过免疫荧光、ALP染色、茜素红染色和qPCR检测其成骨能力。应用SPSS 18.0软件包对实验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E13.5的小鼠上、下颌突间充质细胞能在体外成功培养和传代。成骨诱导可促进上、下颌突间充质细胞表达成骨标志物,但下颌突间充质细胞成骨标志物OCN和OPN的表达、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较上颌突间充质细胞弱。结论:上、下颌突间充质细胞在体外能成骨分化,下颌突间充质细胞较上颌突间充质细胞的成骨能力稍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 下颌突 间充质细胞 成骨分化
下载PDF
基于下颌运动轨迹的正颌外科术中下颌骨髁突定位方法及初步精度验证
4
作者 徐心雨 吴灵 +3 位作者 宋凤岐 李自力 张益 刘筱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目的:基于下颌运动轨迹建立正颌手术下颌骨髁突位置的术前规划和术中定位技术流程,并对其定位准确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大视野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口内扫描分别获得面部骨组织和牙齿的三维数... 目的:基于下颌运动轨迹建立正颌手术下颌骨髁突位置的术前规划和术中定位技术流程,并对其定位准确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大视野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口内扫描分别获得面部骨组织和牙齿的三维数据,采用下颌运动记录仪记录患者下颌生理状态下各方向运动时的下颌运动轨迹。使用IVSPlan l.0.25软件,通过数据分割、三维重建得到上、下颌骨的三维模型,通过标志点配准将牙列数据与颌骨数据融合,将下颌运动记录仪得到的数据转化为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的矩阵变换方程组,通过下颌骨三维数据的矩阵变换得到不同时刻下颌骨髁突的坐标位置,并通过软件可视化呈现其三维运动轨迹。由一名具有颞下颌关节病诊治和正颌外科手术双专业背景的高年资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在可视化界面上筛选合适的下颌骨髁突位置作为近心骨段的术后位置,常规进行正颌外科设计,基于咬合关系和面型设计远心骨段位置,将近、远心骨段数据融合得到术后下颌骨形态,通过3D打印得到实体模型。在实体模型上预成型钛板、打孔,设计下颌骨髁突定位导板。手术中,通过下颌骨髁突定位导板和预成型钛板引导包含下颌骨髁突的近心骨段就位于术前设计位置。通过10例骨性Ⅱ类牙颌面畸形患者验证该流程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SSRO)中定位下颌骨髁突的准确性。误差的计算方法为术前设计与术后2周CBCT实际下颌骨髁突表面距离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结果:术前设计下颌骨髁突位置与术后2周的实际位置相比,下颌骨髁突表面平均距离的RMS为(1.59±0.36)mm,95%CI:1.35~1.70 mm,小于2 mm的专家共识建议值(P<0.05)。结论:下颌运动轨迹对正颌外科手术设计中确定包含下颌骨髁突的近心骨段位置可能具有指导作用,使用下颌骨髁突定位装置和预成型钛板术中引导下颌骨髁突就位的精度可以满足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外科手术 下颌骨髁 下颌运动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下载PDF
下颌骨髁突骨折45例回顾性分析
5
作者 胡永 朱佳栋 赵大勇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11-216,共6页
目的:总结基于新分类的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及苏州九龙医院口腔科收治的45例(57侧)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受伤原因、... 目的:总结基于新分类的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及苏州九龙医院口腔科收治的45例(57侧)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受伤原因、骨折分类、治疗方法、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45例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34.67岁(16~76岁)。交通事故(56%)为主要致伤原因。髁头骨折(囊内骨折) 26例(35侧),其中A型13例(13侧)、B型7例(11侧)、C型1例(1侧)、M型3例(6侧)、无移位2例(4侧);髁颈骨折12例(13侧);髁突基底部骨折7例(9侧)。10例髁头骨折(B型4例、C型1例、M型3例、无移位2例)及3例髁颈骨折共13例行保守治疗;16例髁头骨折(A型13例、B型3例)、9例髁颈骨折及7例髁突基底部骨折共32例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中,5例失访,40例随访6个月以上。保守治疗者中,3例关节区长期酸痛、1例关节弹响、1例张口受限;手术治疗者1例髁突吸收、2例面神经颞支麻痹。结论:下颌骨髁突骨折应结合骨折分类及患者全身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保守治疗 分类
下载PDF
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诊断不同下颌髁突骨折类型、骨骼移位类型和软组织损伤的效能分析
6
作者 赵梓杨 张玲娟 +2 位作者 王云肖 代福月 董欣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80-185,共6页
目的 探讨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对不同下颌髁突骨折类型、骨骼移位类型和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于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下颌髁突骨折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40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35.54岁;损伤... 目的 探讨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对不同下颌髁突骨折类型、骨骼移位类型和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于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下颌髁突骨折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40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35.54岁;损伤原因,意外摔伤23例,交通事故致伤35例,打击致伤22例。全部患者均完善CT联合三维重建和MRI检查。以术中诊断作为评定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下颌髁突骨折类型、骨骼移位类型和软组织损伤的检出率,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和MRI检查对髁突头骨折、髁突颈部骨折、髁突下骨折和Ⅰ型、Ⅱ型、Ⅲ型骨折及关节腔积液的检出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MRI对韧带撕裂和髁突表面软组织损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81.25%vs 56.25%、78.75%vs 52.50%。均P <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RI和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对髁突骨折类型、关节腔积液和髁突骨折移位情况的诊断效能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MRI对韧带撕裂和髁突表面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效能优于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结论 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和MRI检查对髁突骨折类型、骨折移位情况和关节腔积液的诊断效能相当,其中MRI对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平扫 三维重建 下颌骨折 骨骼移位类型 软组织损伤 效能分析
下载PDF
简易克氏针复位固定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
7
作者 熊欣 唐轩 +2 位作者 周盈莹 汤欣雨 严俊峰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426-1428,1479,共4页
目的探讨克氏针在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冠向复位固定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方法对18例(20侧)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患者冠向复位后使用简易克氏针固定技术,术后早期张口训练,术后12月内定期随访,观察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疗效均满意,骨折端... 目的探讨克氏针在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冠向复位固定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方法对18例(20侧)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患者冠向复位后使用简易克氏针固定技术,术后早期张口训练,术后12月内定期随访,观察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疗效均满意,骨折端固位良好,未出现再移位,咬合关系均恢复正常,2例出现关节区疼痛,术后1周内缓解;1例出现张口受限,经张口训练3周后恢复正常;1例出现额纹变浅、闭眼迟缓,术后5月基本恢复;1例术后5个月出现1枚克氏针松脱,骨折断端愈合良好。结论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采用克氏针冠向复位固定技术效果明显,方法简便可靠,能够达到良好的稳定固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 矢状骨折 克氏针
下载PDF
颅锁骨发育不全综合征患者下颌骨喙突异常2例
8
作者 刘娇艳 王卫红 +2 位作者 施延安 钱叶梅 王心怡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8-279,共2页
颅锁骨发育不全综合征(cleidocranial dysplasia,CCD)是一种罕见遗传病,临床表现常为颅骨、锁骨、牙齿发育不全,较少出现下颌骨喙突异常,本文报道2例CCD患者喙突伸长,且1例患者存在RUNX2基因突变(NM_001024630:exon5:c.586_587del AG),... 颅锁骨发育不全综合征(cleidocranial dysplasia,CCD)是一种罕见遗传病,临床表现常为颅骨、锁骨、牙齿发育不全,较少出现下颌骨喙突异常,本文报道2例CCD患者喙突伸长,且1例患者存在RUNX2基因突变(NM_001024630:exon5:c.586_587del AG),为新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锁骨发育不全综合征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下颌骨喙 基因
下载PDF
正畸患者下颌突度审美评价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媛媛 郭丛丛 +4 位作者 周晨 范明玲 王伟财 林佳瑞 包柏成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8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正畸患者下颌突度理想值和容忍范围两个维度审美评价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26例正畸患者进行下颌突度审美评价的电子问卷调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理想值和容忍范围审美评价的因素。结果患者对女性下颌后缩容... 目的探讨正畸患者下颌突度理想值和容忍范围两个维度审美评价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26例正畸患者进行下颌突度审美评价的电子问卷调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理想值和容忍范围审美评价的因素。结果患者对女性下颌后缩容忍边界值的审美评价受年龄(OR1.360)和矫治史(OR2.849)的影响;患者对男性下颌后缩容忍边界值、女性下颌前突容忍边界值的审美评价受矫治史(OR分别为2.557和2.845)的影响;患者对男性下颌前突容忍边界值的审美评价受年龄(OR1.347)和矫治史(OR2.310)影响;患者对男性下颌突度理想值的审美评价受年龄(OR1.420)的影响。结论正畸患者对下颌突度的审美评价受其年龄和矫治情况的影响,不受性别、学历、婚姻状况和面型特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貌 下颌突 审美评价 面型角
原文传递
胚胎鼠下颌突无血清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及与同时期在体发育的对比研究
10
作者 周彦秋 林久祥 +1 位作者 贾弘禔 高岩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4-84,共1页
关键词 胚胎鼠 下颌突 无血清体外培养 器官培养 牙胚 胚胎发育
原文传递
有限元法分析常用咬合板对颞下颌关节应力影响
11
作者 楼婷 夏衣旦·艾合买提江 +2 位作者 马家平 刘纪元 王星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2期66-69,共4页
目的研究对比三种咬合板对颞下颌关节的应力影响。方法: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上下颌骨及全牙列三维模型,分别在上颌骨模拟生成稳定型咬合板、松弛型咬合板、枢轴型咬合板,下颌骨加载相同方向及大小的力,对比不戴咬合板与临床常用的三... 目的研究对比三种咬合板对颞下颌关节的应力影响。方法: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上下颌骨及全牙列三维模型,分别在上颌骨模拟生成稳定型咬合板、松弛型咬合板、枢轴型咬合板,下颌骨加载相同方向及大小的力,对比不戴咬合板与临床常用的三种咬合板时髁突、关节盘、颞骨关节面的应力变化。结果:模拟三种咬合板时,髁突、关节盘、颞骨关节面的应力大小及位移大小均较不戴咬合板有所减低。结论:咬合板可以有效降低颞下颌关节的应力,对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 TMD)有临床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紊乱病 关节盘 三维有限元 稳定型咬合板 松弛型咬合板 枢轴型咬合板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高山金莲花素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细胞模型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王泽杰 吴高义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8期578-588,共11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方法探讨高山金莲花素(alpinumisoflavone,AIF)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细胞模型的作用机制,为AIF治疗TMJOA提供研究基础。方法运用GeneCards、OMIM、DisGeNET...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方法探讨高山金莲花素(alpinumisoflavone,AIF)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细胞模型的作用机制,为AIF治疗TMJOA提供研究基础。方法运用GeneCards、OMIM、DisGeNET和PharmGKB数据库获取TMJOA疾病靶点,PharmMapper和HERB获取AIF作用靶点,取化合物与疾病交集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库得到关键靶点后做GO和KEGG富集分析,分子对接评估相关信号通路中关键靶点。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提取3周龄SD大鼠髁突软骨细胞。CCK8检测AIF对髁突软骨细胞的毒性。用10 ng/mL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诱导髁突软骨细胞24 h构建TMJOA细胞模型。实验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DMEM培养基培养髁突软骨细胞48 h;IL⁃1β组(TMJOA细胞模型):预使用DMEM培养基培养髁突软骨细胞24 h后,保留原培养基的情况下加入IL⁃1β使终浓度达10 ng/mL继续培养24 h;IL⁃1β+10μmol/L AIF组:预使用含10μmol/L AIF的DMEM培养基培养髁突软骨细胞24 h,保留原培养基情况下加入IL⁃1β使终浓度达10 ng/mL继续培养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AIF对TM⁃JOA细胞模型中的髁突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实验分为对照组、IL⁃1β组、IL⁃1β+10μmol/L AIF组和IL⁃1β+30μmol/L AIF组共4组,其中,IL⁃1β+30μmol/L AIF组:预使用含30μmol/L AIF的DMEM培养基培养24 h,保留原培养基情况下加入IL⁃1β使终浓度达10 ng/mL继续培养24 h;其余3组方法同前。以qPCR与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IF对TMJOA细胞模型中与细胞凋亡相关的B淋巴细胞瘤2(B⁃cell leukemia/lymphoma⁃2,Bcl2)、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ase 3,Caspase⁃3)及基质降解相关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4(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s 4,ADAMTS4)、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MMP13)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PharmMapper与HERB数据库检索得到AIF化合物靶点300个,GeneCards、OMIM、DisGeNET和PharmGKB数据库检索得到TMJOA疾病靶点378个,将化合物与疾病靶点交集得33个潜在靶点,将其上传至STRING数据库得31个关键靶点,主要与细胞凋亡和细胞外基质降解相关。这一过程可能涉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雌激素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AIF与MAPK和雌激素信号通路中的关键靶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和雌激素受体基因1/2(estrogen receptor gene 1/2,ESR1/2)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CCK8结果表明AIF对髁突软骨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与IL⁃1β组相比,IL⁃1β+10μmol/L AIF组中AIF可抑制髁突软骨细胞凋亡;与IL⁃1β组相比,IL⁃1β+10μmol/L AIF组和IL⁃1β+30μmol/L AIF组中AIF可上调Bcl2和下调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ADAMTS4、MMP3和MMP13 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AIF可通过上调Bcl2与下调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TMJOA细胞模型中髁突软骨细胞凋亡,同时抑制由IL⁃1β诱导的细胞外基质降解,延缓TMJOA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 骨关节炎 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细胞模型 高山金莲花素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黄酮类化合物 下颌软骨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外基质降解 白细胞介素⁃1β B淋巴细胞瘤2 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
下载PDF
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的诊治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玉良 杨驰 +2 位作者 房兵 陈敏洁 张伟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讨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0例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例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19~31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前牙开!、后牙早接触和Ⅱ类错!,... 目的探讨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0例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例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19~31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前牙开!、后牙早接触和Ⅱ类错!,影像学检查见髁突骨质吸收、高度降低、体积减小、形态不规则,下颌支高度降低,常伴有下颌支及髁突的发育不足;MRI表现为髁突乃至下颌支骨髓腔信号降低呈黑色无信号区。10例患者中4例髁突切除后内窥镜辅助下肋骨-软骨移植重建髁突,2例患者行关节盘复位修补术,4例患者未作治疗。结果4例重建髁突患者术后随访6~18个月,重建的关节形态和功能良好,具有稳定的!关系;2例关节盘复位修补患者术后随访4~6个月,开!无明显加重,但髁突吸收区域亦未见适应性改建。结论髁突不明原因吸收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可确诊;肋骨-软骨移植重建髁突是治疗髁突不明原因吸收的有效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吸收 诊断 治疗 切除 肋骨-软骨移植
下载PDF
关节内窥镜辅助肋骨-软骨移植重建下颌髁突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玉良 杨驰 +2 位作者 邱亚汀 陈敏洁 张善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4-536,540,共4页
目的探讨经耳前切口关节内窥镜辅助肋骨-软骨移植重建髁突的可行性。方法对33例(49侧)颞下颌关节疾患,经耳前切口行髁突切除等病灶处理后充分分离下颌支表面骨膜,制备植骨床,行颌间固定;常规切取肋骨-软骨并修整形态;经颊部3~4mm小切... 目的探讨经耳前切口关节内窥镜辅助肋骨-软骨移植重建髁突的可行性。方法对33例(49侧)颞下颌关节疾患,经耳前切口行髁突切除等病灶处理后充分分离下颌支表面骨膜,制备植骨床,行颌间固定;常规切取肋骨-软骨并修整形态;经颊部3~4mm小切口穿入颊部穿通器,在内窥镜监视下,利用小型接骨板将肋骨-软骨置于下颌支外侧,完成坚固内固定。结果33例患者在关节内窥镜辅助下均顺利地完成了髁突的重建,术中视野清晰,固定稳固,无严重出血、螺钉松脱及颅脑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无面瘫。影像学检查证实肋骨-软骨移植物与下颌支、关节窝保持良好的位置关系。结论经耳前切口关节内窥镜辅助肋骨-软骨移植重建髁突具有手术创伤小、用时短、切口小、术后无明显瘢痕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 重建 关节内窥镜 肋骨-软骨移植
下载PDF
下颌髁突囊内骨折后关节强直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17
15
作者 邱亚汀 杨驰 +2 位作者 王玉良 陈敏洁 张善勇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对下颌髁突囊内骨折后关节强直依据其自身特点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并作初步的疗效评估。方法:2001年7月至2004年10月间收治下颌髁突囊内骨折后关节强直患者19例(23侧),手术时平均年龄12.68岁,术前平均开口度5.74mm,外伤... 目的:对下颌髁突囊内骨折后关节强直依据其自身特点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并作初步的疗效评估。方法:2001年7月至2004年10月间收治下颌髁突囊内骨折后关节强直患者19例(23侧),手术时平均年龄12.68岁,术前平均开口度5.74mm,外伤时平均年龄7.32岁。根据骨折线位置,将关节强直分为Ⅰ、Ⅱ、Ⅲ、Ⅳ4型,采用不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Ⅰ型和Ⅱ型采用保留内侧髁突头和关节盘的外侧关节间隙成形术(LGA),Ⅲ型和Ⅳ型采用骨球及髁突切除和肋骨肋软骨移植关节重建术(CCG)。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a、2a和3a进行临床随访,从临床和影像学两方面评估颞下颌关节的改建情况。结果:19例(23侧)中16例(19侧)行LGA手术,3例(4侧)行关节重建术。术后平均随访11.37个月,随访期末平均开口度27.89mm。结论:LGA既解除了关节强直,又保存了关节的功能尤其是生长潜力,应加以推广,但其有一定的适应证;CCG仍然是关节强直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 下颌关节 囊内骨折 关节强直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自体喙突移植重建下颌髁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祝颂松 李娜 +1 位作者 胡静 周海孝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目的:研究运用自体喙突移植重建髁突的可行性及其整复效果。方法:选取12只成年雄性山羊,手术截除右侧髁突与关节盘,取同侧喙突以L型钛板固定在下颌升支。分别在术后第4、12、24周各处死4只动物。通过大体观察、三维CT分析和组织学检查... 目的:研究运用自体喙突移植重建髁突的可行性及其整复效果。方法:选取12只成年雄性山羊,手术截除右侧髁突与关节盘,取同侧喙突以L型钛板固定在下颌升支。分别在术后第4、12、24周各处死4只动物。通过大体观察、三维CT分析和组织学检查等方法评价自体喙突移植后的形态学和组织学变化。结果:所有动物术后咬合基本正常。术后4周可见喙突再生,术后24周时自体喙突形态基本接近正常髁突。新生髁突表面有较厚的致密纤维结缔组织覆盖,其下方的组织结构类似正常髁突表面的关节软骨。结论:自体喙突移植可以重建一个形态和功能都基本接近正常的髁突,因此这种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整复TMJ缺损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喙移植 下颌重建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大鼠下颌髁突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红梅 罗颂椒 +2 位作者 王艳萍 周征 陈晓禾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3-25,共3页
下颌髁突软骨的生长改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实验选用SD大鼠下颌髁突软骨,分离培养髁突软骨细胞,用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酶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研究了培养髁突软骨细胞的生物学特征。结果:培养的髁突软骨细胞呈多... 下颌髁突软骨的生长改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实验选用SD大鼠下颌髁突软骨,分离培养髁突软骨细胞,用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酶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研究了培养髁突软骨细胞的生物学特征。结果:培养的髁突软骨细胞呈多角形或梭形,细胞内有大量分泌颗粒,并有重叠生长和集落生长的特性,它们能合成特异的蛋白多糖、碱性磷酸酶、Ⅱ型胶原等。本研究所介绍的大鼠下颌髁突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技术及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下颌软骨 软骨细胞培养 体外培养
下载PDF
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入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蕙 崔军辉 刘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2-324,共3页
随着坚固内固定技术和新型手术器械的迅速发展,手术治疗逐渐成为下颌骨髁突骨折治疗首选方案之一。适合的手术入路是手术的第一步,也是决定能否顺利手术和避免并发症的关键步骤,已成为口腔颌面创伤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下颌骨髁... 随着坚固内固定技术和新型手术器械的迅速发展,手术治疗逐渐成为下颌骨髁突骨折治疗首选方案之一。适合的手术入路是手术的第一步,也是决定能否顺利手术和避免并发症的关键步骤,已成为口腔颌面创伤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骨折 手术治疗 手术入路
下载PDF
IGF-Ⅰ对体外培养的大鼠下颌髁突软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红梅 罗颂椒 +1 位作者 李富明 周征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65-366,379,共3页
为探讨矫形治疗中髁突软骨增殖活性变化的机理,本研究采用流式 细胞术 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体外培养的大鼠下颌髁突软骨细胞增殖活性的 影响。结 果显示,IGF-Ⅰ直接作用于培养的髁突软骨细胞24小时及96小时后,实验各... 为探讨矫形治疗中髁突软骨增殖活性变化的机理,本研究采用流式 细胞术 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体外培养的大鼠下颌髁突软骨细胞增殖活性的 影响。结 果显示,IGF-Ⅰ直接作用于培养的髁突软骨细胞24小时及96小时后,实验各组细胞的增殖 指 数(PI)均大于对照组(42.0±0.29及11.4±0.37),其中以100ng/ml组增大最多(48.9± 0.29及23.6±0.29);而作用96小时后各实验组的PI较对照组增高 幅度更大。以上提示,IGF-Ⅰ是大鼠下颌髁突软骨细胞的促有丝分裂因子,其作用存在延 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下颌软骨细胞 IGF-Ⅰ 增殖活性
下载PDF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CT诊断 被引量:16
20
作者 胡向红 孙金烈 +2 位作者 曹丹庆 宋学堃 唐国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者的普通X线和CT检查结果,着重提出CT诊断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方法及重要意义。材料与方法:5例有明确下颌外伤史的患者,其10侧髁状突均行普通X线及CT检查。普通X线采用薛氏位、下颌骨开... 目的:通过对比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者的普通X线和CT检查结果,着重提出CT诊断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方法及重要意义。材料与方法:5例有明确下颌外伤史的患者,其10侧髁状突均行普通X线及CT检查。普通X线采用薛氏位、下颌骨开口后前位、髁状突经咽侧位及曲面断层;CT采用直接矢状位、冠状位、轴位及斜位连续扫描成像。结果:对5例患者的9侧髁状突骨折,CT扫描全部检出并对骨折类型做出了明确的诊断。而普通X线检查有2侧漏诊且对其余7侧骨折仅有2侧明确了骨折类型。结论:下颌骨髁状突的骨折类型复杂多变,其中以矢状骨折多见。此类骨折对颞下颌关节的损伤较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普通X线检查常常不能明确骨折类型,故CT扫描对诊断下颌骨髁状突的骨折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状 骨折 CT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