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牙覆[牙合]与上下颌骨旋转及下颌角角度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黄家昕 李桃云 王玮 《中国医疗美容》 2023年第12期52-55,共4页
目的 分析研究前牙覆[牙合]与上下颌骨旋转及下颌角角度的相关性,希望能为正畸治疗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不同错[牙合]畸形成人正畸患者156例,均为本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所收治,治疗前全部患者均接受头颅侧位片拍摄... 目的 分析研究前牙覆[牙合]与上下颌骨旋转及下颌角角度的相关性,希望能为正畸治疗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不同错[牙合]畸形成人正畸患者156例,均为本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所收治,治疗前全部患者均接受头颅侧位片拍摄,然后将拍摄结果 导入头影测量分析软件Winceph8.0,对测量项目及测量标志点进行定义,分析前牙覆[牙合]与腭平面角、下颌平面角、下颌角的相关性。结果 156例患者的覆[牙合]为(2.72±2.54) mm,腭平面角(PP-FH)为(1.73±1.18)°,下颌平面角(SN-MP)为(34.41±7.36)°,下颌平面角(FH-MP)为(26.68±6.88)°,下颌角为(119.42±8.27)°;不同性别的覆[牙合]、腭平面角(PP-FH)、下颌平面角(SN-MP)、下颌平面角(FH-MP)及下颌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牙覆[牙合]与下颌平面角(SN-MP)、下颌平面角(FH-MP)、下颌角均表现为负相关(r=-0.4716、-0.4182、-0.3984,P<0.05):而前牙覆[牙合]与腭平面角(PP-FH)则无显著相关性(r=0.0915,P=0.2237)。结论 前牙覆[牙合]与下颌角、下颌平面角存在显著相关性,下颌平面角增大、下颌角角度增加均会导致前牙覆[牙合]减少;而腭平面旋转则并不会影响前牙覆[牙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覆[牙合] 下颌骨旋转 下颌角角度 相关性 正畸治疗
下载PDF
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磨牙后间隙与Spee曲线深度、骨面型形态特征、第三磨牙倾斜角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吴亚星 张淑婷 +3 位作者 刘翠翠 赵姗 李向鑫 张静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9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磨牙后间隙与Spee曲线深度、骨面型形态特征、第三磨牙倾斜角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NB角大小将184例未行正畸治疗的患者分为骨性Ⅰ类组和骨性Ⅲ类组,测量所有患者Spee曲线深度、下颌体长度(Go-Gn)、下颌... 目的探讨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磨牙后间隙与Spee曲线深度、骨面型形态特征、第三磨牙倾斜角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NB角大小将184例未行正畸治疗的患者分为骨性Ⅰ类组和骨性Ⅲ类组,测量所有患者Spee曲线深度、下颌体长度(Go-Gn)、下颌角角度、下颌支长度(Co-Go)、下面高(ANS-Me)、[牙合]平面斜度(OP-SN)、Y轴角、第三磨牙倾斜角(α角)及磨牙后间隙(RMS)。结果骨性Ⅰ类组和骨性Ⅲ类组Go-Gn、OP-SN、Y轴角、RMS、α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的Spee曲线深度、ANS-Me、下颌角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性Ⅲ类组的磨牙后间隙与Go-Gn呈正相关,与Spee曲线深度、ANS-Me、OP-SN和α角呈负相关。结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Spee曲线深度、Co-Go、ANS-Me、OP-SN及α角对磨牙后间隙大小有影响,临床上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量初步评估磨牙后间隙的大小,为骨性Ⅲ类患者是否能够采取下牙列整体远移的矫治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 磨牙后间隙 Spee曲线 下颌角角度 下颌支长度
下载PDF
BSSRO后退下颌骨术后的下颌角形态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智杰 刘书昊 +5 位作者 刘强 张斌 王舒泽 张子奇 李静 白晓峰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454-456,481,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下颌前突患者在接受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BSSRO)前后下颌角形态变化的分析,研究BSSRO对患者面形轮廓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自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目的通过对下颌前突患者在接受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BSSRO)前后下颌角形态变化的分析,研究BSSRO对患者面形轮廓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自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BSSRO手术诊疗的骨性Ⅲ类错畸形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1周(T1)及术后8~12个月(T2)分别进行三维CT的拍摄,并使用Adobe Photoshop CS6与MaterialiseProPlan CMF 3.0进行图像处理和测量研究。结果BSSRO术后下颌前突患者的下颌骨宽度较术前增加约2.47 mm,且其术前与术后的t检验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面高有所减小,下颌角角度整体减小,下颌平面角与下颌支坡度(下颌支平面与眶耳平面夹角)增大。结论对于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患者,BSSRO术后面下1/3宽度存在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前突 下颌宽度 下颌角角度 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