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颈椎骨成熟度比较骨性Ⅰ,Ⅱ类患者的下颌骨长度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川 祖青 +1 位作者 冷春涛 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87-192,共6页
背景:研究发现年龄和牙龄在预测骨骼成熟度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目的:采用颈椎骨成熟度评价系统比较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骨性Ⅰ,Ⅱ类错牙合男性女性患者的下颌骨长度。方法:选取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并拍摄头颅侧位片的16... 背景:研究发现年龄和牙龄在预测骨骼成熟度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目的:采用颈椎骨成熟度评价系统比较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骨性Ⅰ,Ⅱ类错牙合男性女性患者的下颌骨长度。方法:选取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并拍摄头颅侧位片的160例年龄在8-15岁的Ⅰ类错牙合(男,女各40例),Ⅱ类错牙合(男,女各40例)骨性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颈椎骨成熟度评价法(Hasse和Farman法)对样本进行分期,然后分别测量其下颌骨长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骨性Ⅰ,Ⅱ类错牙合男性女性患者的下颌骨长度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在骨成熟度的早期,骨性Ⅰ类错牙合患者的下颌骨长度较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长(P<0.05);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在加速期、过渡期和减速期,男性患者下颌骨的长度比女性患者长(P<0.05)。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在加速期、过渡期和减速期,男性患者下颌骨的长度比女性患者长(P<0.05)。表明性别不同导致的下颌骨长度的差异性几乎存在于骨成熟度各分期,但对于骨性Ⅱ类错牙合女性患者而言,在生长发育后期会出现一段"显著增长期"。提示正畸医师正确利用这段时期进行矫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骨性Ⅰ类错牙合 骨性Ⅱ类错牙合 下颌长度 颈椎骨成熟度 生长发育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前后下颌骨长度的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于秋香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 2002年第6期552-552,共1页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矫治 前后下颌长度 变化
下载PDF
二噁英引起斑马鱼下颌短小及其与Sonic hedgehog基因的关联 被引量:3
3
作者 董武 杨景峰 +3 位作者 曹颖霞 王思珍 Hiroki Teraoka Takeo Hiraga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2-168,共7页
环境污染物二噁英中毒性最强的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以下简称TCDD)经由芳烃基受体(arylhydrocarbonreceptor,Ahr)引起啮齿类口唇开裂,斑马鱼下颌短小等典型特征.本试验研究了TCDD引起的下... 环境污染物二噁英中毒性最强的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以下简称TCDD)经由芳烃基受体(arylhydrocarbonreceptor,Ahr)引起啮齿类口唇开裂,斑马鱼下颌短小等典型特征.本试验研究了TCDD引起的下颌短小与形态发育基因.Sonichedgehog(shh)的关系.用0—1.0μg/L的TCDD给受精后24h(24hpf)的斑马鱼胚染毒直至观察并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原位杂交.结果观察到TCDD引起斑马鱼的下颌短小与其浓度相依存,同时观察到TCDD染毒群的Shh基因表达以及类似基因tiggy-winkleheagehog(twhh)的低下.观察Shh缺失的斑马鱼变异体Syu,或给正常斑马鱼染毒,添加Shh阻断药CycopamanCyclopamine,可以同样观察到斑马鱼的下颌短小.本试验表明TC-DD引起的下颌短小与shh和twhh表达是相关联的.同时也说明斑马鱼有可能作为二噁英类污染物的生物学毒性评价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噁英 斑马鱼 下颌长度 生物学毒性评价 TCDD Shh基因
下载PDF
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磨牙后间隙与Spee曲线深度、骨面型形态特征、第三磨牙倾斜角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亚星 张淑婷 +3 位作者 刘翠翠 赵姗 李向鑫 张静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9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磨牙后间隙与Spee曲线深度、骨面型形态特征、第三磨牙倾斜角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NB角大小将184例未行正畸治疗的患者分为骨性Ⅰ类组和骨性Ⅲ类组,测量所有患者Spee曲线深度、下颌体长度(Go-Gn)、下颌... 目的探讨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磨牙后间隙与Spee曲线深度、骨面型形态特征、第三磨牙倾斜角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NB角大小将184例未行正畸治疗的患者分为骨性Ⅰ类组和骨性Ⅲ类组,测量所有患者Spee曲线深度、下颌体长度(Go-Gn)、下颌角角度、下颌支长度(Co-Go)、下面高(ANS-Me)、[牙合]平面斜度(OP-SN)、Y轴角、第三磨牙倾斜角(α角)及磨牙后间隙(RMS)。结果骨性Ⅰ类组和骨性Ⅲ类组Go-Gn、OP-SN、Y轴角、RMS、α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的Spee曲线深度、ANS-Me、下颌角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性Ⅲ类组的磨牙后间隙与Go-Gn呈正相关,与Spee曲线深度、ANS-Me、OP-SN和α角呈负相关。结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Spee曲线深度、Co-Go、ANS-Me、OP-SN及α角对磨牙后间隙大小有影响,临床上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量初步评估磨牙后间隙的大小,为骨性Ⅲ类患者是否能够采取下牙列整体远移的矫治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 磨牙后间隙 Spee曲线 下颌角角度 下颌长度
下载PDF
胎儿下颌骨长度与胎龄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李斐琳 张蒂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51-55,共5页
探讨胎儿下颌骨长度与胎龄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58例正常胎儿(胎龄在21~32周)进行前瞻性研究,应用 GE Voluson E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胎儿下颌骨长度,按不同胎龄分组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胎龄与胎儿下颌骨长... 探讨胎儿下颌骨长度与胎龄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58例正常胎儿(胎龄在21~32周)进行前瞻性研究,应用 GE Voluson E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胎儿下颌骨长度,按不同胎龄分组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胎龄与胎儿下颌骨长度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将胎龄作为自变量,将胎儿下颌骨长度作为因变量,线性回归方程公式为:下颌骨长度(cm)=-0.424 + 0.154×胎龄。结论 随着胎龄的增加,胎儿下颌骨长度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下颌长度 胎龄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掩饰性正畸治疗对骨性Ⅲ类错畸形的疗效 被引量:3
6
作者 孙香 杨阿丽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7期897-900,共4页
目的探讨掩饰性正畸治疗对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42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掩饰性正畸治疗,对比治疗前及治疗22个月后牙弓长度、牙弓宽度;... 目的探讨掩饰性正畸治疗对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42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掩饰性正畸治疗,对比治疗前及治疗22个月后牙弓长度、牙弓宽度;采用头部X射线测定治疗前及治疗22个月后硬组织、牙齿以及软组织投影值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2个月后上颌中段长度、总长度升高,下颌前段长度、后段长度、总长度降低(P<0.01,P<0.05);下颌前段牙弓宽度减小(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硬组织投影值中SNB、OP-FH、Go-Ar、Go-Po、Co-Po、N-Me、N-ANS、ANS-Me增大,ANB、Wits、NA-PA降低(P<0.05,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牙齿投影值中U1-SN降低(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软组织投影值中Z角、鼻唇角、UL-E线长度增大,LL-E线长度降低(P均<0.01)。结论经掩饰性正畸治疗后患者下颌骨长度有所增加,垂直向高度得到控制,软组织侧貌得到较好的改善,鼻唇颏关系更加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掩饰性正畸治疗 X射线投影 下颌长度 垂直向高度 鼻唇颏关系
原文传递
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磨牙后间隙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亚星 刘翠翠 +3 位作者 张淑婷 李晨晨 刘颖 张静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Spee曲线深度、下颌体长度、第三磨牙萌出状态与磨牙后间隙之间相关性的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来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96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成年患者的牙齿记存模型、全景... 目的探讨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Spee曲线深度、下颌体长度、第三磨牙萌出状态与磨牙后间隙之间相关性的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来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96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成年患者的牙齿记存模型、全景片和头颅侧位片,测量每位患者的Spee曲线深度、下颌体长度(Go-Gn)、下颌角角度、第二磨牙与第三磨牙牙长轴交角(α)、磨牙后间隙(RMS)、下牙列拥挤度,根据第三磨牙的萌出情况分为阻生组、萌出组,左右侧的磨牙后间隙、Spee曲线深度及α角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不同性别间磨牙后间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比较,阻生组与萌出组间测量数据依据是否满足正态分布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比较,并将上述测量数据与磨牙后间隙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并对筛选出的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阻生组与萌出组间的磨牙后间隙、Go-Gn、下颌角角度、α角、下牙列拥挤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阻生组的磨牙后间隙、Go-Gn、下颌角角度均小于萌出组,而α角、下牙列拥挤度大于萌出组,两组间的Spee曲线深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磨牙后间隙大小与Go-Gn成正相关,与α角、Spee曲线深度成负相关,与下颌角角度、下牙列拥挤度无关。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Spee曲线深度、Go-Gn、α角均是磨牙后间隙的影响因素,且Spee曲线的影响程度高于Go-Gn、α角。结论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Spee曲线深度、第三磨牙的萌出情况与下颌体长度对下颌磨牙后间隙大小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Spee曲线 下颌长度 第三磨牙 磨牙后间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