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颌前部水平截骨颏成形术的稳定性及颏神经功能研究
1
作者 华泽权 宋九余 +2 位作者 陈志洪 刘妍琼 孙连军 《沈阳部队医药》 2002年第5期373-375,共3页
为了探讨颏前伸成形手术技术,研究颏部位置、形态和稳定性及颏部感觉变化,选择颏前伸颏成形术的14例成人作为研究对象,随访平均12个月,术前、术后拍摄颅颌侧位 X 线片,计算机辅助测量,确定术后颏部软硬组织位置、外形变化,检测和询问神... 为了探讨颏前伸成形手术技术,研究颏部位置、形态和稳定性及颏部感觉变化,选择颏前伸颏成形术的14例成人作为研究对象,随访平均12个月,术前、术后拍摄颅颌侧位 X 线片,计算机辅助测量,确定术后颏部软硬组织位置、外形变化,检测和询问神经感觉变化。结果显示在截骨平面术后即时颏部平均前移6.1±0.94 mm,颏部高度变化为-0.75±1.34 mm。随访结束时,颏部的位置没有变化,所有病人颏下缘的形状圆滑,神经感觉恢复。结论:颏成形手术时颏神经的游离不影响颏部感觉的恢复,截骨线的后移有利于颏部位置、形态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成形术 稳定性 感觉障碍 颏神经功能 手术方法
下载PDF
下颌前部水平截骨颏成形术的稳定性及颏神经功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华泽权 刘妍琼 +3 位作者 孙连军 宋九余 于华 董纪军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0-231,共2页
关键词 下颌前部水平截成形术 颏神经 功能研究 长期稳定性 固定方法 感觉状态 软组织
原文传递
皮埃尔·罗班序列征新生儿行下颌骨牵张成形术拔管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宋丽 温辉 +2 位作者 刘玥 张益 姚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282-1285,共4页
目的讨论皮埃尔·罗班序列征(Pierre Robin sequence,PRS)患儿接受下颌骨牵张成形术(mandibular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MDO)拔管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接受MDO的84例PRS... 目的讨论皮埃尔·罗班序列征(Pierre Robin sequence,PRS)患儿接受下颌骨牵张成形术(mandibular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MDO)拔管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接受MDO的84例PRS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拔管后是否出现低氧血症(SpO2<90%时行医学干预)分为低氧血症组(50例)和无低氧血症组(34例)。记录低氧血症组患儿的医学干预措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筛选与拔管后低氧血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50例(59.5%)患儿拔管后发生低氧血症。医学干预措施包括:改变患儿体位38例(45.2%),置入鼻咽通气道8例(9.5%),再次置入喉罩机械通气4例(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体重[比值比(odds ratio,OR)1.263,95%CI 1.024~2.361,P=0.002]和拔管时间短(OR 0.331,95%CI 0.247~0.764,P=0.043)是拔管后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体重是接受MDO的PRS新生儿拔管后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拔管时间较短的患儿低氧血症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埃尔·罗班序列征 新生儿 下颌牵张成形术 低氧血症
原文传递
口内入路磨削法下颌缩小成形术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元龙 王新灿 程宁新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9年第5期294-296,共3页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磨削法下颌缩小成形术的临床效果及操作要点。方法对598例采用口内入路磨削法下颌缩小成形术,磨削范围包括咬合线以下的升支后缘及下齿槽管外侧的下颌骨外板、下颌角、部分升支下部及颏孔后部分的下颌缘全层骨质。术...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磨削法下颌缩小成形术的临床效果及操作要点。方法对598例采用口内入路磨削法下颌缩小成形术,磨削范围包括咬合线以下的升支后缘及下齿槽管外侧的下颌骨外板、下颌角、部分升支下部及颏孔后部分的下颌缘全层骨质。术前、术后摄取头颅定位正、侧位X线片和照片。结果磨削后下颌骨升支下部和体部缩窄,下颌角缩小并提升,外形改善明显,下颌角角度、下颌平面角、前颅底平面角、面下宽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变(P〈0.01)。术后随访168例,优良率为95.24%。结论口内入路磨削法下颌缩小成形术,可以在矫正下颌角肥大的同时去除部分下颌骨外侧皮质层,基本可以达到下颌角截骨术和骨外板劈除术的效果,且操作准确、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 口内入路 下颌骨成形术
原文传递
Progression of study on anterior part of lower jaw horizontal osteotomy and postoperative sensory disturbance
5
作者 刘妍琼 华泽权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24期3772-3772,共1页
关键词 下颌前部水平截成形术 手术后 感觉障碍
下载PDF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假体置入隆颏在面下1/3轮廓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马静 吕长胜 +4 位作者 牛峰 唐晓军 俞冰 刘剑峰 归来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0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porous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Medpor)假体置入隆颏在面下1/3轮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49例同时行口内入路Medpor假体置入隆颏及面下1/3轮廓整形,其中行双侧下颌角截骨成形术121例,行双侧下... 目的探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porous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Medpor)假体置入隆颏在面下1/3轮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49例同时行口内入路Medpor假体置入隆颏及面下1/3轮廓整形,其中行双侧下颌角截骨成形术121例,行双侧下颌角截骨成形术及双侧颧骨截骨降低术28例,并进行术前术后照相对比,观察判断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45例(97.3%)颏部外形及面下1/3轮廓改善满意。2例(1.3%)感觉颏部突度改善欠佳,其中1例再次行Medpor假体取出及颏部截骨前移颏成形术。1例(0.7%)感觉颏部假体偏大,行二次手术将假体修小;1例(0.7%)术后6个月因假体偏斜改行颏部截骨颏成形术。20例(13.4%)术后短期感觉下唇麻木,1~3个月后基本消失。随访期间没有发现伤口血肿、感染及假体外露、断裂等并发症。结论Medpor假体组织相容性好,同时经口内入路置入隆颏及下颌角截骨成形术在面下1/3轮廓整形中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 假体 隆颏术 轮廓成形术 下颌角截成形术
原文传递
新生儿皮罗序列征围术期评估及管理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萍 尧杰 +3 位作者 潘翩翩 邓丽 罗微 周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077-1081,共5页
目的总结新生儿期行下颌骨牵引成形术的皮罗序列征患儿的病例特点,为围术期评估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科确诊为皮罗序列征的新生儿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根据术前需要的呼吸支... 目的总结新生儿期行下颌骨牵引成形术的皮罗序列征患儿的病例特点,为围术期评估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科确诊为皮罗序列征的新生儿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根据术前需要的呼吸支持种类,分为3组:有创辅助通气组、无创辅助通气组、氧疗/体位疗法组。根据术后使用镇静镇痛药物情况,分为联合镇静镇痛组(枸橼酸芬太尼联用咪达唑仑镇痛镇静)和单用镇静组(单用咪达唑仑)。结果共收治31例患儿,其中接受下颌骨牵引成形术22例,手术年龄为(22.09±8.42)d。术前需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组11例,无创辅助通气组5例,氧疗/体位疗法组6例,3组比较,严重气道梗阻比例(81.8%比60.0%比0)、喂养困难比例(100.0%比80.0%比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喉软化率(63.6%比20.0%比33.3%)、术前体质量增长不良率(81.8%比80.0%比66.7%)、术后上机时间[(7.5±3.4)d比(7.2±5.3)d比(6.9±4.1)d]和住院时间[(36.3±9.3)d比(34.1±0.3)d比(33.8±7.5)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联合镇静镇痛组9例,单用镇静组13例,联合镇静镇痛组与单用镇静组比较,脱管率低(0比15.4%),住院时间短[(32.3±5.2)d比(39.8±7.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上机时间[(7.4±3.9)d比(7.6±4.2)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气道梗阻缓解率为100%。结论皮罗序列征患儿在新生儿期行下颌骨牵引成形术效果良好,严重气道梗阻患儿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和住院时间较轻度梗阻患儿无需延长,术后镇静镇痛管理可降低脱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罗序列征 下颌牵引成形术 围术期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