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Johnston分析法研究生长发育对正畸后下颌骨旋转评价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奇 麦志辉 +2 位作者 陈正 陈琳 艾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52-355,共4页
目的:应用Johnston分析法研究青少年病例的生长发育对正畸治疗后下颌骨旋转量评价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正畸完成病例,用Johnston分析法描记并重叠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比较下颌骨整体旋转、基质内旋转、基质旋转... 目的:应用Johnston分析法研究青少年病例的生长发育对正畸治疗后下颌骨旋转量评价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正畸完成病例,用Johnston分析法描记并重叠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比较下颌骨整体旋转、基质内旋转、基质旋转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各类病例下颌骨均未发生明显的整体旋转,但下颌骨下缘外形有明显改建,基质内旋转呈顺时针旋转倾向,下颌平面角的变化值与下颌骨整体旋转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安氏Ⅱ类及安氏Ⅲ类错牙合病例治疗后下颌平面角增大。结论:评价青春发育高峰期正畸病例治疗前后下颌骨的旋转时,应考虑下颌骨发育的影响,以下颌平面角的变化来评价不够可靠,尤其是安氏Ⅱ类及安氏Ⅲ类错牙合病例,应用Johnston头影测量法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hnston分析法 生长发育 下颌骨旋转
下载PDF
青春期安氏Ⅱ~1错功能矫形治疗后下颌骨旋转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任小华 韩红娟 吴浩 《西部医学》 2018年第6期910-914,共5页
目的探讨青春期安氏Ⅱ~1错患者功能矫行治疗后下颌骨旋转的变化。方法将70例青春期安氏Ⅱ~1错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G1)与对照组(G0),每组各35例,对照组不做治疗,观察12个月,治疗组采用肌激动矫治器治疗12个月,实验开始(T1期)与结束(T... 目的探讨青春期安氏Ⅱ~1错患者功能矫行治疗后下颌骨旋转的变化。方法将70例青春期安氏Ⅱ~1错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G1)与对照组(G0),每组各35例,对照组不做治疗,观察12个月,治疗组采用肌激动矫治器治疗12个月,实验开始(T1期)与结束(T2期)拍摄所有患者的头侧位X光片,采用结构重叠法对头侧位X光片上相关指标进行测量分析,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下颌综合长度明显增加,髁突生长量明显增加,生长方向明显向后向上,髁突的生长方向与髁突总旋转和基质内旋转明显正相关,生长量与下颌旋转无相关性。结论青春期安氏Ⅱ~1错行功能矫形治疗能通过改变髁突生长方向和生长量来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下颌骨的旋转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1错 下颌骨旋转 功能矫形 髁突生长
下载PDF
功能矫治中下颌骨旋转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任小华 周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09-310,共2页
功能矫治中,下颌骨的旋转与改建是正畸医师颇为关心的问题,它关系到正畸治疗结果的预测与稳定性,但研究下颌骨旋转又有较大的难度。本文介绍了功能矫治中下颌骨旋转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下颌骨旋转 功能矫治 正畸治疗
下载PDF
正畸治疗中下颌骨旋转对上呼吸道容积变化的影响
4
作者 陈建明 陈玮 +3 位作者 郭陈琳 胡耀政 谭媛欢 郑梦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2-536,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骨性Ⅱ类正畸治疗中,下颌骨旋转对上呼吸道容积的影响。方法:收集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的CBCT数据,根据下颌平面旋转,将样本分为顺时针旋转组(CR组20例)与逆时针旋转组(CCR组19例)。通过Dolphon 11.95软件,对... 目的:探讨成人骨性Ⅱ类正畸治疗中,下颌骨旋转对上呼吸道容积的影响。方法:收集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的CBCT数据,根据下颌平面旋转,将样本分为顺时针旋转组(CR组20例)与逆时针旋转组(CCR组19例)。通过Dolphon 11.95软件,对不同组上呼吸道进行重组、测量与分析。结果:CCR组下颌平面减小1°,CR组下颌平面则增加1.1°。治疗后,CR组的鼻咽容积增加0.69 cm^(3)(P<0.05)、CCR组增加0.45 cm^(3)(P<0.05),但两组间的变化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腭咽容积、舌咽容积、总体积及最小横断面积两组间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正畸治疗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后,鼻咽容积有所增加;但下颌骨旋转对上呼吸道未造成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旋转 逆时针旋转 上呼吸道 正畸治疗 下颌平面
下载PDF
“小下颌”与下颌骨旋转之间的关系
5
作者 黄晓雁 杨洁雯 黎浩良 《医学信息》 2012年第7期166-167,共2页
目的研究“小下颌”与下颌骨旋转之间的关系,为安氏II类错颌患者进一步诊断、治疗设计及预后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将56位患者分为目视“小下颌”患者26例和正常颌患者30例两组,拍摄头颅侧位片,采用头影测量法分析两组患者颅颌面软硬组... 目的研究“小下颌”与下颌骨旋转之间的关系,为安氏II类错颌患者进一步诊断、治疗设计及预后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将56位患者分为目视“小下颌”患者26例和正常颌患者30例两组,拍摄头颅侧位片,采用头影测量法分析两组患者颅颌面软硬组织结构特征,测量上、下唇高度在面部的比例关系。结果除3项硬组织测量值和2项软组织测量值及1项比值外,其余软硬组织测量值及比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大部分面下1/3短小的“小下颌”患者并不是因为下颌骨体部真正发育不足,而是因为下颌骨升支发育不足,下颌骨后下旋转,颏部相对后移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 下颌骨旋转 安氏II类
下载PDF
安氏Ⅱ类1分类高角错与下颌骨旋转
6
作者 谭宇 杨四维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652-655,共4页
关键词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 下颌骨旋转 垂直向不调 正畸治疗 高角病例 水平向
下载PDF
高低角型青少年下颌骨生长旋转的纵向比较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林新平 Arild Stenvik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72-74,77,共4页
目的 :探讨下颌平面角大小与青少年下颌骨生长旋转的关系。方法 :根据Bjork前颅基底稳定结构和下颌骨稳定结构重迭法 ,头影测量 48名青少年在 6、9、1 2、1 5和 1 8周岁拍摄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 ,统计分析三种颅面型 (REFcrb/REFml角、R... 目的 :探讨下颌平面角大小与青少年下颌骨生长旋转的关系。方法 :根据Bjork前颅基底稳定结构和下颌骨稳定结构重迭法 ,头影测量 48名青少年在 6、9、1 2、1 5和 1 8周岁拍摄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 ,统计分析三种颅面型 (REFcrb/REFml角、REFcrb/ML角和REFml/ML)的关系。结果 :①高低角型青少年在生长发育期间 ,下颌骨整体旋转及基质旋转呈向前旋转变化 ,基质内旋转呈向后旋转变化。②低角型的下颌骨整体旋转和基质旋转向前旋转幅度明显大于高角型 ,下颌骨基质内旋转向后旋转幅度高低角型之间没有明显区别。③下颌骨整体旋转、基质旋转及基质内旋转 ,男女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高低角型青少年之间下颌骨生长旋转方式和幅度不同 ,正畸医生应该在正畸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型 下颌骨旋转 面部生长 纵向 头影测量
下载PDF
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与上颌骨上抬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娄新田 沈国芳 +3 位作者 冯贻苗 房兵 吴勇 朱敏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04-707,共4页
目的:探讨Le Fort I型截骨术上抬上颌骨时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的位置,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与上颌骨上抬量、下颌骨长度和下颌平面角的关系。方法:选取25例单纯采用Le Fort I型截骨术上抬上颌骨矫治垂直向发育过度的患者,测量其术前、术后... 目的:探讨Le Fort I型截骨术上抬上颌骨时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的位置,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与上颌骨上抬量、下颌骨长度和下颌平面角的关系。方法:选取25例单纯采用Le Fort I型截骨术上抬上颌骨矫治垂直向发育过度的患者,测量其术前、术后头颅定位侧位片。利用Reuleaux法测量实际下颌骨旋转中心。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ANS、PNS上抬量、下颌骨长度、MP-SN角度与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进行Pearso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平均位于髁突中点下方15.64 mm,后方0.82 mm处。ANS点和PNS点上抬量、下颌骨长度与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位置相关,MP-SN角度与下颌骨旋转中心垂直向位置相关。结论: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位于髁突外,其与上颌骨上抬量、下颌骨长度和下颌平面角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垂直向发育过度 LE FORT I型截 上颌上抬 下颌自动旋转 旋转中心
下载PDF
三种不同颅面型青少年下颌骨生长旋转的纵向比较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林新平 Arild Stenvik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94-297,共4页
目的 :纵向比较不同颅面型青少年下颌骨生长旋转。方法 :根据Bjork前颅基底稳定结构和下颌骨稳定结构重叠法 ,头影测量 6 0名青少年在 6、9、1 2、1 5和 1 8周岁拍摄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 ,统计分析三种颅面型RE Fcrb/REFml角 ,REFcrb/M... 目的 :纵向比较不同颅面型青少年下颌骨生长旋转。方法 :根据Bjork前颅基底稳定结构和下颌骨稳定结构重叠法 ,头影测量 6 0名青少年在 6、9、1 2、1 5和 1 8周岁拍摄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 ,统计分析三种颅面型RE Fcrb/REFml角 ,REFcrb/ML角和REFml/ML角的关系。结果 :①三种颅面型青少年生长发育期间 ,下颌骨整体旋转及基质旋转呈向前旋转 ,基质内旋转呈向后旋转。②低角型的下颌骨整体旋转和基质旋转向前旋转幅度大于正常型 ,高角型的向前旋转幅度最小 ,各种颅面型下颌骨基质内旋转幅度没有明显区别。③下颌骨生长旋转 ,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面型 下颌生长旋转 整体旋转 基质旋转 基质内旋转
下载PDF
Le Fort Ⅰ型截骨术上抬上颌骨与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娄新田 房兵 +4 位作者 冯贻苗 沈国芳 吴勇 朱敏 张桦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Le Fort I型截骨术上抬上颌骨后,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位置变化与上颌骨上抬距离的关系。方法:选取10例患者,均为上颌骨垂直向发育过度导致开唇露齿和下颌骨后下旋转,而下颌骨发育正常,采用单纯LeFortI型截骨术上抬上颌骨,矫正... 目的:探讨Le Fort I型截骨术上抬上颌骨后,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位置变化与上颌骨上抬距离的关系。方法:选取10例患者,均为上颌骨垂直向发育过度导致开唇露齿和下颌骨后下旋转,而下颌骨发育正常,采用单纯LeFortI型截骨术上抬上颌骨,矫正其牙颌面畸形。拍摄术前、术后头颅定位侧位片,利用Reuleaux法测量实际的下颌骨旋转中心位置,应用SPSS10.0软件包对ANS、PNS上抬量与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位置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下颌骨平均自动旋转中心位于蝶鞍点下方49.350mm、后方17.100mm处。髁突中心位于蝶鞍点下方24.000mm、后方11.950mm处。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垂直向位置与ANS点的上抬量高度相关(P=0.008)。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垂直向位置与PNS点的上抬量高度相关(P=0.045)。结论:下颌骨旋转中心位于髁突外。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与上颌骨上抬幅度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垂直向发育过度(VME) LE FORT Ⅰ型截 下颌自动旋转 旋转中心
下载PDF
推杆式矫治器前导下颌对颌骨应力和位移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丽华 高翔 +2 位作者 宋锦璘 邓锋 李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分析推杆式矫治器(Forsus)在不同垂直向分力作用下瞬时前导下颌后下颌骨的应力和位移变化,为Forsus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经Abaqus 6.5软件构建Forsus导下颌向前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Forsus矫治中水平向分力为4 N,垂直向分... 目的分析推杆式矫治器(Forsus)在不同垂直向分力作用下瞬时前导下颌后下颌骨的应力和位移变化,为Forsus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经Abaqus 6.5软件构建Forsus导下颌向前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Forsus矫治中水平向分力为4 N,垂直向分力分别为2、4、1 N的3种工况下下颌骨的应力、位移及路径变化。结果 3种工况下,下颌骨均出现较大应力,髁突发生扭转。垂直向分力为4 N时,下颌骨旋转幅度很小,颏部前伸位移只有0.188 mm;垂直向分力为2 N和1 N时,下颌颏部前伸位移分别为1.150 mm和2.141 mm,下颌骨发生前上旋转。结论随着垂直向分力逐渐减小,颏部前伸位移趋势增大。Forsus前导下颌有利于颌骨生长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杆式矫治器 应力 位移 下颌骨旋转
下载PDF
下颌骨颏前点变化与上颌骨上抬量的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娄新田 沈国芳 +4 位作者 冯贻苗 房兵 吴勇 朱敏 张桦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82-486,共5页
目的:探讨Le Fort I型截骨术上抬上颌骨,下颌骨自动旋转后颏前点的变化与上颌骨上抬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5例单纯采用Le Fort I型截骨术上抬上颌骨矫治垂直向发育过度的患者,测量手术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ANS、PN... 目的:探讨Le Fort I型截骨术上抬上颌骨,下颌骨自动旋转后颏前点的变化与上颌骨上抬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5例单纯采用Le Fort I型截骨术上抬上颌骨矫治垂直向发育过度的患者,测量手术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ANS、PNS上抬量与下颌骨颏前点前移量和上抬量进行Pearso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25例样本中,ANS点平均上抬(5.04±1.20)mm,PNS点平均上抬(3.36±1.24)mm。颏前点平均前移(5.12±2.64)mm,颏前点平均上抬(4.04±2.38)mm。下颌骨颏前点前移量与ANS点的上抬量呈正相关关系(r=0.641,P=0.001),与PNS点的上抬量呈正相关关系(r=0.602,P=0.001)。下颌骨颏前点上抬量与ANS点的上抬量呈正相关关系(r=0.393,P=0.052),与PNS点的上抬量呈正相关关系(r=0.627,P=0.001)。结论:下颌骨颏前点的位置变化与上颌骨上抬幅度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垂直向发育过度 LE FORT I型截 上颌上抬 下颌自动旋转 颏前点
下载PDF
在舌侧正畸治疗中通过微种植钉压低上颌磨牙旋转下颌骨的临床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武冠英 杨琳 +1 位作者 李立营 徐宝华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8年第2期75-80,共6页
目的初步探索在舌侧正畸治疗中采用微种植钉支抗压低上颌磨牙而旋转下颌骨。方法选取20例下颌稍后缩的成人患者,均使用舌侧隐形矫治器治疗,同时在上颌后牙区颊腭侧植入微种植钉支抗辅助压低上后牙,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 目的初步探索在舌侧正畸治疗中采用微种植钉支抗压低上颌磨牙而旋转下颌骨。方法选取20例下颌稍后缩的成人患者,均使用舌侧隐形矫治器治疗,同时在上颌后牙区颊腭侧植入微种植钉支抗辅助压低上后牙,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平均压低1.63 mm(P〈0.01),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尖平均压低1.82 mm(P〈0.01),MP-SN角平均变小1.81度(P〈0.05),FH-MP角平均变小2.11度(P〈0.05),SNB角平均增加1.37度(P〈0.05)。结论舌侧隐形正畸联合微种植钉支抗能够有效地压低上颌磨牙,间接逆时针旋转下颌骨而改善侧貌,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侧正畸 微种植钉支抗 下颌骨旋转
原文传递
[牙合]平面对错[牙合]畸形诊断和治疗的意义
14
作者 周宇 王思婕 +2 位作者 徐乐涵 斯佳萍 陈小燕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7-242,共6页
[牙合]平面是影响口颌系统功能及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牙合]平面不仅能协助错[牙合]畸形的诊断,也是制订正畸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因素。不同类型的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合]平面表现形式不同,骨性Ⅱ类、高角患者的[牙合]平面比正常骨面型... [牙合]平面是影响口颌系统功能及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牙合]平面不仅能协助错[牙合]畸形的诊断,也是制订正畸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因素。不同类型的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合]平面表现形式不同,骨性Ⅱ类、高角患者的[牙合]平面比正常骨面型患者陡峭,骨性Ⅲ类、低角患者的[牙合]平面则相对平坦。通过调整和控制[牙合]平面可促进大多数处于生长发育期及其前期的错[牙合]畸形患者下颌正常生长发育,也可使部分轻中度错[牙合]畸形成人患者的下颌发生有利旋转,从而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重度骨性错[牙合]畸形患者通过正畸-正颌治疗旋转平面可使其获得更好更稳定的长期效果。本文从[牙合]平面定义的演变、[牙合]平面对错[牙合]畸形判断的意义以及[牙合]平面在错[牙合]畸形治疗中的指导作用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平面 错[牙合]畸形 下颌骨旋转 正畸诊断和治疗 综述
下载PDF
安氏Ⅱ^1与安氏Ⅱ^2错牙合下颌骨生长旋转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郝洁 邱赛男 +2 位作者 于汉英 逯之瑶 金作林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及2分类不同CVM分期下颌骨旋转的差异。方法:安氏Ⅱ类1分类422例(男197例,女225例),2分类241例(男91例,女150例),拍摄初诊头颅侧位片,按颈椎CVM分期及性别进行分组,测量下颌真性旋转角(SN-Xi Pm)、下颌...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及2分类不同CVM分期下颌骨旋转的差异。方法:安氏Ⅱ类1分类422例(男197例,女225例),2分类241例(男91例,女150例),拍摄初诊头颅侧位片,按颈椎CVM分期及性别进行分组,测量下颌真性旋转角(SN-Xi Pm)、下颌平面角(SN-Go Gn)、牙合平面角(SN-OP),后前面高比(S-Go/N-Me(%)),通过SPSS16.0软件分析比较二者的生长发育差异。结果:安氏Ⅱ类1分类与2分类男性下颌真性旋转的趋势相同;女性在各CVM分期呈相反的变化,男性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平面角较2分类者大1.58°~3.51°,在CS4期(P=0.021),CS5期(P=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性在CS1-CS2期,安氏Ⅱ类1分类下牙合平面角平均减小3.09°,之后有所增加,但变化较小;2分类下牙合平面角CS2-CS3期平均减小2.51°,在CS3-CS4期增加约2.68°,其余各期变化不明显。男性安氏Ⅱ类1分类牙合平面角较2分类者小,在CS5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安氏Ⅱ类1分类的牙合平面角在CS1-CS6期逐渐减小,2分类牙合平面角在CS1-CS2期大幅增加,在CS2-CS3期又逐渐减小,之后变化幅度较小,CS5,CS6期安氏Ⅱ类1分类与2分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与2分类男性下颌真性旋转方向相同,女性则相反.与安氏Ⅱ类2分类相比,安氏Ⅱ类1分类OP-SN角较小,Go Gn-SN角较大,性别间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错 下颌骨旋转 颈椎分期
原文传递
前牙深覆的形成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曾金玲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1998年第3期38-41,共4页
前牙深覆一直是正畸医师感兴趣的课题,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Strang〔1〕最早对前牙深覆进行了定义,即上切牙盖过下切牙的垂直距离超过下切牙唇面切1/3则诊断为深覆。通过对澳洲土著人的头颅及牙... 前牙深覆一直是正畸医师感兴趣的课题,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Strang〔1〕最早对前牙深覆进行了定义,即上切牙盖过下切牙的垂直距离超过下切牙唇面切1/3则诊断为深覆。通过对澳洲土著人的头颅及牙结构研究,Begg〔2〕发现原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机制 深覆 下切牙 前牙 下颌骨旋转 临床意义 上切牙 颅面结构 垂直面型 纵向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