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易克氏针复位固定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
1
作者 熊欣 唐轩 +2 位作者 周盈莹 汤欣雨 严俊峰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426-1428,1479,共4页
目的探讨克氏针在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冠向复位固定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方法对18例(20侧)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患者冠向复位后使用简易克氏针固定技术,术后早期张口训练,术后12月内定期随访,观察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疗效均满意,骨折端... 目的探讨克氏针在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冠向复位固定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方法对18例(20侧)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患者冠向复位后使用简易克氏针固定技术,术后早期张口训练,术后12月内定期随访,观察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疗效均满意,骨折端固位良好,未出现再移位,咬合关系均恢复正常,2例出现关节区疼痛,术后1周内缓解;1例出现张口受限,经张口训练3周后恢复正常;1例出现额纹变浅、闭眼迟缓,术后5月基本恢复;1例术后5个月出现1枚克氏针松脱,骨折断端愈合良好。结论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采用克氏针冠向复位固定技术效果明显,方法简便可靠,能够达到良好的稳定固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 克氏针
下载PDF
带髁状突钛板下颌重建系统修复放射性下颌骨坏死的缺损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国光 吴俊伟 +1 位作者 李嘉朋 陈巨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0-503,共4页
【目的】观察带髁状突下颌钛板重建一侧放射性下颌骨坏死缺损的疗效。【方法】13例14侧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患者作髁状突和部分下颌骨体部切除,并置入带纯钛髁状突的下颌重建钛板。记录伤口愈合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术前和术后的最大开口... 【目的】观察带髁状突下颌钛板重建一侧放射性下颌骨坏死缺损的疗效。【方法】13例14侧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患者作髁状突和部分下颌骨体部切除,并置入带纯钛髁状突的下颌重建钛板。记录伤口愈合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术前和术后的最大开口度、咀嚼效率,并由患者对术后外形作评价。随访平均为15个月。【结果】13例患者共14侧作带髁突下颌重建,伤口一期愈合。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为创口口内瘘管形成,局部疼痛和浅化现象。85%(11/13)的患者对术后的外形满意。术前和术后的平均最大开口度分别为(20.0±2.0)mm和(21.7±1.6)mm,平均增加(1.7±1.6)mm(P<0.05),咀嚼效率术前平均为0.23±0.09,术后平均为0.42±0.10,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带髁突钛下颌骨重建系统可作为下颌放射性骨坏死颌骨切除后重建修复的一种简便、安全和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下颌坏死 缺损 钛板 下颌重建系统
下载PDF
髁突矢状骨折继发颞下颌关节强直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霄 张益 李江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3-907,共5页
目的:建立髁突矢状骨折继发颞下颌关节强直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发生机制提供实验载体。方法:小尾寒羊4只,双侧关节互为对照。实验侧通过手术造成髁突矢状骨折,破坏关节窝表面软骨,切除外侧1/2关节盘;对照侧仅造... 目的:建立髁突矢状骨折继发颞下颌关节强直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发生机制提供实验载体。方法:小尾寒羊4只,双侧关节互为对照。实验侧通过手术造成髁突矢状骨折,破坏关节窝表面软骨,切除外侧1/2关节盘;对照侧仅造成髁突矢状骨折。术后6个月,通过CT检查和组织学观察评价实验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形成。结果:4只小尾寒羊的实验侧关节均发生混合性强直,CT检查发现,关节结构消失,关节间隙变窄,周缘出现不规则增生或吸收,上、下关节面被若干上、下贯通的高密度影像所分隔,呈骨痂样改变。组织学观察可见,实验侧关节窝与髁突之间散在有骨与骨样的基质,部分区域可分辨出强直骨桥的形成。对照侧未出现强直迹象。结论:本研究中的动物实验重现了临床髁突矢状骨折继发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发生过程,实验具有可重复性,可作为动物模型用于对创伤性关节强直的研究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 关节强直 下颌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CT诊断 被引量:16
4
作者 胡向红 孙金烈 +2 位作者 曹丹庆 宋学堃 唐国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者的普通X线和CT检查结果,着重提出CT诊断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方法及重要意义。材料与方法:5例有明确下颌外伤史的患者,其10侧髁状突均行普通X线及CT检查。普通X线采用薛氏位、下颌骨开... 目的:通过对比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者的普通X线和CT检查结果,着重提出CT诊断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方法及重要意义。材料与方法:5例有明确下颌外伤史的患者,其10侧髁状突均行普通X线及CT检查。普通X线采用薛氏位、下颌骨开口后前位、髁状突经咽侧位及曲面断层;CT采用直接矢状位、冠状位、轴位及斜位连续扫描成像。结果:对5例患者的9侧髁状突骨折,CT扫描全部检出并对骨折类型做出了明确的诊断。而普通X线检查有2侧漏诊且对其余7侧骨折仅有2侧明确了骨折类型。结论:下颌骨髁状突的骨折类型复杂多变,其中以矢状骨折多见。此类骨折对颞下颌关节的损伤较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普通X线检查常常不能明确骨折类型,故CT扫描对诊断下颌骨髁状突的骨折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 CT 诊断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在下颌骨髁状突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传亭 沈天真 +1 位作者 陈星荣 徐元达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172-172,共1页
目的:探索三维CT在髁状突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分折其与常规X线和二维CT间的优缺点。材料和方法:对20例髁状突病变常规X线、二维CT和三维CT显示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髁状突骨折的显示三维CT最为理想... 目的:探索三维CT在髁状突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分折其与常规X线和二维CT间的优缺点。材料和方法:对20例髁状突病变常规X线、二维CT和三维CT显示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髁状突骨折的显示三维CT最为理想,对髁状突骨髓炎二维CT可较好地显示其周围软组织改变的情况,三维CT对颞颌关节的骨性强直可显示立体观。对髁状突肿瘤内部结构的显示二维CT最为理想。结论:三维CT在下颌骨髁状突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二维CT与三维CT互相补充是诊断髁状突病变的最佳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 下颌 病变 诊断
下载PDF
骨髓来源成骨细胞接种于珊瑚中再造下颌骨髁状突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富林 毛天球 +3 位作者 陶凯 丁桂聪 陈书军 顾晓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5-347,共3页
目的:研究用组织工程方法再造人下颌骨髁状突形状骨组织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扩增、诱导兔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将细胞接种于人下颌骨髁状突形状的多孔珊瑚中,植入裸鼠背部皮下组织中,术后1、2月取材,通过大体标本... 目的:研究用组织工程方法再造人下颌骨髁状突形状骨组织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扩增、诱导兔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将细胞接种于人下颌骨髁状突形状的多孔珊瑚中,植入裸鼠背部皮下组织中,术后1、2月取材,通过大体标本观察、X线检查、扫描电镜观察、组织学检查,观察新骨的形成情况。结果:大体标本观察,2月时成功地再造出具有髁状突解剖形态的骨组织;X线检查表明新组织由骨和未降解的珊瑚构成;扫描电镜和组织学观察均证明在珊瑚表面和孔洞内有大量新骨形成。结论:骨髓来源成骨细胞接种于珊瑚中是再造特定形态骨组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珊瑚虫纲 下颌 细胞 珊瑚
下载PDF
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对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症状及髁突位置影响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郭美玲 黄臻 +1 位作者 王宠 王予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9-524,共6页
目的探讨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BSSRO)对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TMJ)症状及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选取24例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分别在BSSRO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2... 目的探讨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BSSRO)对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TMJ)症状及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选取24例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分别在BSSRO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按Helkimo指数整理记录关节症状,并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在三维方向上测量髁突水平位及冠状截面最大径、髁突短轴径、髁突颈部宽度、髁突高度、不同角度(45°、90°、135°)下关节间隙宽度、双侧髁突间距及髁突角度(水平角、垂直角、受力角),分析不同时期TMJ症状及骨性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BSSRO术前与术后的Helkimo指数均为Ai、Di 0级或1级,二者之间无差异。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时髁突水平角、45°及90°下关节间隙宽度增大,135°下关节间隙宽度减小(P<0.05);术后12个月时,除髁突水平角增大(P<0.05)外,其余测量项目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BSSRO不会对Helkimo指数为Ai、Di 0级或1级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TMJ症状及髁突位置产生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下颌升支矢劈开截后退术 性Ⅲ类错[牙合] 下颌关节 锥形束CT
下载PDF
下颌髁状突骨折21例报告 被引量:3
8
作者 邹爱萍 姜晓钟 +2 位作者 陈必胜 高宏 赵云富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86-187,共2页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不少见,有关该方面的文献报道不多,特别是辅助检查在髁状突骨折诊治中的作用更少.本文对我科21例髁状突骨折的诊治进行了总结,并首先介绍了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成像在髁状突骨折诊治中的应用.尽管三维成像不能...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不少见,有关该方面的文献报道不多,特别是辅助检查在髁状突骨折诊治中的作用更少.本文对我科21例髁状突骨折的诊治进行了总结,并首先介绍了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成像在髁状突骨折诊治中的应用.尽管三维成像不能改变这种损伤的治疗,但对提高骨折的定位、选择治疗方法和判断预后,积累资料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 病例报告
下载PDF
髁状突或髁状突软骨缺损对生长期大鼠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马跃 黄海云 +2 位作者 徐欣 任俊岭 魏魁杰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442-444,共3页
目的:观察髁状突切除术和髁状突软骨全层削刨术对生长期大鼠下颌骨发育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儿童发育期髁状突病变提供理论指导。方法:36只大鼠平均分为3组,髁状突切除组、髁状突软骨全层削刨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术后6、12周处死后测量... 目的:观察髁状突切除术和髁状突软骨全层削刨术对生长期大鼠下颌骨发育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儿童发育期髁状突病变提供理论指导。方法:36只大鼠平均分为3组,髁状突切除组、髁状突软骨全层削刨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术后6、12周处死后测量下颌骨大体标本并做髁状突中份软骨组织学观察。结果:同正常对照组比较,术后6、12周髁状突切除组下颌升枝高度(H)、下颌体高度(M)、下颌体长度(L)都明显缩短;两手术组间H和L差异显著(P<0.01);两手术组的修复组织大部分为纤维软骨样组织。结论:下颌骨的生长发育是内部生长中心发育和外部功能刺激双重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术 缺损 下颌 生长发育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继发性强直与幼年期髁状突纵行骨折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姚军 周继林 +2 位作者 胡敏 洪民 王燕一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14-216,共3页
背景:髁状突骨折作为一种较严重的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joint,TMJ)损伤受到学者们关注。但是,受诊断方法限制,学者们一直对髁状突横断骨折研究较多,而对髁状突纵行骨折研究较少,对儿童髁状突纵行骨折了解更少。目的:探讨幼年期... 背景:髁状突骨折作为一种较严重的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joint,TMJ)损伤受到学者们关注。但是,受诊断方法限制,学者们一直对髁状突横断骨折研究较多,而对髁状突纵行骨折研究较少,对儿童髁状突纵行骨折了解更少。目的:探讨幼年期髁状突纵行骨折对TMJ继发性强直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材料:实验在解放军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择北京农业大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培育的中国实验用小型猪12头,两三个月龄,体质量5~5.5kg,混合饲料喂养,随机分为3组。方法:小型猪于术前12h禁食水,以5.0~15.0mg/kg噻胺酮腹腔麻醉。麻醉成功后取右侧卧位,常规消毒,左耳前切口,横行切开关节囊,暴露髁状突,牵拉髁状突向下,用宽5mm小骨凿沿内侧1/3处纵行劈骨,造成前后矢状骨折。于术后3个月与6个月分批处死动物,取其髁状突标本进行观察。主要观察指标:①肉眼观察3组动物髁状突标本的形态学变化。②光镜观察3组动物髁状突标本的组织学改变。结果:术后3个月组可见关节盘与髁状突明显粘连(下称盘突粘连),其中1例可见关节窝、关节盘、髁状突之间均出现粘连,2只动物形成双髁状突畸形,未见关节盘穿孔。术后6个月组见盘突粘连紧密,3只动物形成双髁状突畸形,关节盘则明显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 下颌损伤 关节强直
下载PDF
Cyclin D1 及P21^(cip1/waf1)基因在下颌骨髁状突软骨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松 王惠芸 +1 位作者 金岩 李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cyclinD1及P21cip1/waf1基因表达变化对颞下颌关节发育中髁状突软骨细胞周期活动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原位杂交检测mRNA技术,分别对胚胎及生后一周SD大鼠颞下颌关节不同发育时期c... 目的:探讨cyclinD1及P21cip1/waf1基因表达变化对颞下颌关节发育中髁状突软骨细胞周期活动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原位杂交检测mRNA技术,分别对胚胎及生后一周SD大鼠颞下颌关节不同发育时期cyclinD1蛋白及P21cip1/waf1mRNA在髁状突软骨中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cyclinD1在各发育时期的髁状突软骨增殖层及浅层肥厚层中均有表达,而且从增殖层至浅层肥厚层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变化。P21cip1/waf1mRNA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髁状突软骨表面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层向增殖层过渡的区域及增殖层深部向浅层肥厚层过渡的区域。结论:P21cip1/waf1在髁状突软骨的特征性分布提示P21cip1/waf1参与软骨细胞周期的调节,P21cip1/waf1表达强弱的变化可能是启动髁状突软骨细胞分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素D1 下颌 关节软 细胞周期
下载PDF
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田玉岭 赵熠 +1 位作者 宋绍华 彭朝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下颌 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 治疗 折固定术
下载PDF
下颌髁状突骨折移位的分类——附56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翦新春 蒋灿华 唐瞻贵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98-202,共5页
目的 用放射学分析进行下颌髁状突骨折的分类 ,并确定髁状突骨折移位与治疗方法选择之间的关系。方法 共诊治 5 6例 72侧髁状突骨折 ,患者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平均 9天后进行检查。常规 X线检查包括曲面体层和后前位片。另外 ,2 0例 2 ... 目的 用放射学分析进行下颌髁状突骨折的分类 ,并确定髁状突骨折移位与治疗方法选择之间的关系。方法 共诊治 5 6例 72侧髁状突骨折 ,患者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平均 9天后进行检查。常规 X线检查包括曲面体层和后前位片。另外 ,2 0例 2 8侧髁状突骨折患者还进行了矢状及冠状位的 CT检查。根据 X光片发现 ,将髁状突骨折移位进行分类。只有髁状突完全脱出于关节窝外的骨折才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根据 X线片结果 ,72侧髁状突骨折中 ,6例 ( 11% )无移位 ,10例 ( 18% )斜形骨折 ,6例 ( 11% )移位 ,6例 ( 11% )前脱位 ,3例 ( 5 % )后脱位 ,8例( 14 % )外侧脱位 ,14例 ( 2 5 % )内侧脱位 ,3例 ( 5 % )水平脱位 ( P<0 .0 0 1)。 16例行颌间结扎。大多数患者 ( 71% )有开放复位的指征。 40例 ( 71% )患者进行了术后平均 2年的随访。在进行闭合性复位治疗的患者中 ,并发症如错、下颌不对称、咀嚼功能减退 ,关节与咀嚼肌区的疼痛明显多于手术治疗的病人。结论 骨折髁状突的脱位术前可用曲面体层与后前位 X光片进行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 外伤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功能训练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玉龙 张媛媛 +2 位作者 范宇 王庆海 李娜 《河北中医》 2015年第12期1805-1806,1864,共3页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临床上主要症状为咬合关系紊乱、局部疼痛及运动功能障碍,如处理不当易出现关节疾病、颞下颌关节强直等并发症。2011-01—2014-01,我们采用术后康复训练治疗下颌骨髁状突术后患者40例,并与颌间牵引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临床上主要症状为咬合关系紊乱、局部疼痛及运动功能障碍,如处理不当易出现关节疾病、颞下颌关节强直等并发症。2011-01—2014-01,我们采用术后康复训练治疗下颌骨髁状突术后患者40例,并与颌间牵引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 康复
下载PDF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奕文 林玉娇 +3 位作者 王友山 许永池 范恩典 林嘉旭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9期531-532,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髁状突骨折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保守治疗的43例髁状突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髁状突骨折保守治疗总体上疗效满意。结论把握适应症,保守治疗髁状突骨折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下颌 下颌 保守治疗
下载PDF
上颌Le Fort Ⅰ型分块截骨术及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对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髁突位置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伟 谢晓艳 +3 位作者 王兴 王晓霞 傅开元 李自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29-833,共5页
目的:研究上颌Le FortⅠ型分块截骨术及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BSSRO)对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9名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颞下颌关节间隙及髁突... 目的:研究上颌Le FortⅠ型分块截骨术及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BSSRO)对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9名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颞下颌关节间隙及髁突位置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分别于上颌Le FortⅠ型截骨及BSSRO术前1周内(T1)、术后1周内(T2)、术后3个月(T3)及术后6∽14个月(T4),行双侧颞下颌关节锥形束计算机断层(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在经过轴位断面上髁突最大内外径中点并与髁突最大内外径垂直的斜矢状断面上,按照Kamelchuk法测量双侧颞下颌关节前间隙、后间隙及上间隙,计算髁突位置参数,计算髁突在关节窝中位于前位、中位及后位等3种不同相对位置的分布比例,并对不同时期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2时期双侧颞下颌关节前间隙、后间隙及上间隙[右侧:(2.78±1.23)mm、(2.47±0.89)mm、(3.07±0.85)mm;左侧:(2.93±0.83)mm、(2.69±1.14)mm、(3.44±1.16)mm]分别与T1[右侧:(1.81±0.95)mm、(1.65±0.55)mm、(2.13±0.52)mm;左侧:(2.12±1.05)mm、(1.79±0.59)mm、(2.15±0.93)mm]、T3[右侧:(2.08±1.25)mm、(1.79±0.68)mm、(1.80±0.76)mm;左侧:(2.05±0.75)mm、(1.99±0.94)mm、(2.14±0.71)mm]及T4[右侧:(1.94±0.77)mm、(1.81±0.69)mm、(2.05±0.69)mm;左侧:(1.89±0.69)mm、(1.80±0.61)mm、(2.19±0.75)mm)]时期比较,均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3及T4期双侧关节各间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髁突位置参数及髁突相对位置分布比例在各时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提示,T2时期髁突向下移动,但在T3时期髁突位置恢复至与术前一致的位置,并在T4时期保持稳定状态。结论: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在行上颌Le FortⅠ型分块截骨术及BSSRO术后,短期内髁突的位置可发生显著改变,但可逐渐恢复至术前髁突的位置并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 FORT 下颌 错[牙合] 安氏Ⅲ类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髁状突骨折术后下颌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玉龙 张媛媛 +1 位作者 冯娜娜 刘荷仙 《河北中医》 2016年第6期902-905,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髁状突骨折(CF)术后下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采用经耳屏前腮腺入路行翼外肌-髁状突解剖复位(ARLCW)后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技术(MTPIFT)治疗的80例C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40例术后10 d进行为期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髁状突骨折(CF)术后下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采用经耳屏前腮腺入路行翼外肌-髁状突解剖复位(ARLCW)后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技术(MTPIFT)治疗的80例C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40例术后10 d进行为期6周的张闭口功能训练及局部微波照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加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张口度变化及开口型异常情况,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90%,对照组75%,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张口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扩大(P<0.05),开口型异常率减少(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LCW及MTPIFT术后行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以有效促进颌功能重建,改善患者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 康复 针刺疗法
下载PDF
全牙列垫结合弹性吊颌帽治疗替牙期下颌骨髁状突骨折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永宽 王兴强 +1 位作者 王维玺 荆欢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14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全牙列垫式保持器及吊颌帽弹性牵引在替牙期儿童髁状突骨折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19例替牙期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合并上颌前牙外伤性松动的患者,用全牙列垫式保持器结合吊颌帽弹性牵引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儿松动牙固定良好... 目的:探讨全牙列垫式保持器及吊颌帽弹性牵引在替牙期儿童髁状突骨折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19例替牙期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合并上颌前牙外伤性松动的患者,用全牙列垫式保持器结合吊颌帽弹性牵引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儿松动牙固定良好,咬合关系正常,无张口受限。X线片骨折复位良好。结论:全牙列垫式保持器结合吊颌帽弹性牵引是一种治疗替牙期儿童下颌骨髁状突状突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牙列牙合垫 弹性吊颌帽 替牙期 下颌
下载PDF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童永青 施更生 +1 位作者 卢妤 王予江 《浙江创伤外科》 2008年第6期485-487,共3页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下颌骨骨折中,髁状突骨折占了大约30%,严重的下颌功能障碍与此密切相关。随着对髁状突骨折预后认识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下颌骨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的研究和内固定器械的进一步改进,以及对...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下颌骨骨折中,髁状突骨折占了大约30%,严重的下颌功能障碍与此密切相关。随着对髁状突骨折预后认识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下颌骨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的研究和内固定器械的进一步改进,以及对髁状突骨折的精确解剖复位和颞下颌关节生理功能正常恢复的要求,显著促进了髁状突骨折手术治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 手术治疗 临床研究 下颌折愈合 下颌功能障碍 内固定器械 下颌关节 临床意义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人形下颌骨髁状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翁雨来 曹谊林 VacantiCA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 评价采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人下颌骨髁状突软骨复合组织的可行性。方法 以可降解生物材料聚羟基乙酸 (polyglycolicacid ,PGA) /聚乳酸 (polylacticacid ,PLA)预制人下颌骨髁状突模型 ,体外培养扩增牛骨膜成骨细胞和牛关节表面软... 目的 评价采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人下颌骨髁状突软骨复合组织的可行性。方法 以可降解生物材料聚羟基乙酸 (polyglycolicacid ,PGA) /聚乳酸 (polylacticacid ,PLA)预制人下颌骨髁状突模型 ,体外培养扩增牛骨膜成骨细胞和牛关节表面软骨。实验分 3组 :第 1组 ,模型内仅注入 1.5 %藻酸钙和 30 %氧化乙丙烯 ;第 2组 ,模型内分别注入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悬液 ,浓度为 5× 10 7/ml;第 3组 ,模型内接种成骨细胞藻酸钙悬液 ,同时在模型关节表面涂敷软骨细胞 PluronicF12 7悬液 ,浓度为 5× 10 7/ml。分别植入裸鼠皮下 ,12周后取材 ,作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第 1组无骨和软骨形成 ,模型支架明显缩小 ,形态不规则 ;第 2组仅留残缺不全的组织结构 ,标本体积缩小变形 ;第 3组形态结构与原植入模型支架相同 ,组织学观察有骨和软骨组织结构 ,两者界面连接有序 ,骨组织内有大量新生骨板。结论 以人工合成生物材料预制人下颌骨髁状突支架 ,采用组织工程技术 ,可以在裸鼠体内构建具有骨软骨复合结构的正常形态的人形下颌骨髁状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下颌 细胞 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