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氏针固定术治疗48例下颌骨髁颈骨折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润台 刘成君 +1 位作者 宿玉成 刘立波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7年第3期143-143,共1页
在颌骨骨折中,下颌骨髁颈骨折发生率较高,有些学者认为保守疗法可获得一定疗效。对下颌骨髁颈骨折有明显移位或成角畸形的病例,我科于1990年至1995年采用克氏针内固定髁颈骨折48例,收到理想效果。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48例,男42例,女6例,... 在颌骨骨折中,下颌骨髁颈骨折发生率较高,有些学者认为保守疗法可获得一定疗效。对下颌骨髁颈骨折有明显移位或成角畸形的病例,我科于1990年至1995年采用克氏针内固定髁颈骨折48例,收到理想效果。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48例,男42例,女6例,年龄25~63岁。单侧骨折40例,其中25例伴有下颌骨其他部位骨折;双侧骨折8例。髁突向内倾斜成角21例,向外倾斜成角19例。 骨折行克氏针骨间内固定术。手术方法简述如下,在局部浸润麻醉后,采用下颌角下方切口,从下颌支后缘绕过下颌角,距下颌下缘20mm处进行切开,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颈 折固定术
下载PDF
下颌骨髁颈下骨折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术逆行解剖面神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钢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第3期103-105,共3页
目的 探讨下颌骨髁颈下骨折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术逆行解剖面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下颌骨髁颈下骨折患者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8例.两组均采取下颌骨踝颈下骨折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顺行法解剖... 目的 探讨下颌骨髁颈下骨折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术逆行解剖面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下颌骨髁颈下骨折患者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8例.两组均采取下颌骨踝颈下骨折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顺行法解剖面神经,研究组采用逆行法解剖面神经,术后1~6个月进行随访.末次随访时统计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预后情况及切口美观效果满意度,术后1个月统计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①治疗效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43% (27/28)]高于对照组[71.43% (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4.28% (4/28)]低于对照组[50.00%(1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预后情况:研究组下颌缘支损伤率[3.57% (1/28)]、颊支损伤率[7.14% (2/28)]、涎漏发生率[3.57%(1/28)]均低于对照组[28.57%(8/28)、32.14% (9/28)、32.14% (9/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④切口美观效果满意度:研究组切口美观效果满意度[89.29% (25/28)]与对照组[92.86%(26/2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切口行下颌骨髁颈下骨折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术采用逆行解剖面神经法可取得良好疗效,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预后及切口美观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颈 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术 逆行解剖面神经
原文传递
下颌骨髁颈骨折克氏针内固定术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于锡武 《丹东医药》 2002年第4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下颌骨髁颈 克氏针内固定术 临床观察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颌后腮腺前缘入路与颌后穿腮腺入路在下颌骨髁突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武卫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36-538,共3页
本研究纳入下颌骨低位髁突颈骨折患者80例,分为2组(n=40),分别运用颌后腮腺前缘入路组(A组)和颌后穿腮腺入路组(B组)给予坚固内固定治疗(n=40)。术后3个月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相当,但经腮腺前缘入路术能更好的恢复患者咬合能力,改善下颌... 本研究纳入下颌骨低位髁突颈骨折患者80例,分为2组(n=40),分别运用颌后腮腺前缘入路组(A组)和颌后穿腮腺入路组(B组)给予坚固内固定治疗(n=40)。术后3个月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相当,但经腮腺前缘入路术能更好的恢复患者咬合能力,改善下颌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 颌后穿腮腺入路 颌后腮腺前缘入路
下载PDF
颌后切口腮腺前缘入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颈骨折的临床护理
5
作者 兴辰 辛江波 +3 位作者 袁渭 李东振 孙书倩 石艳红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30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颌后切口腮腺前缘入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颈骨折的治疗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34例成人下颌骨中低位髁突颈骨折患者,经颌后入路,采用腮腺前缘入路解剖复位髁突颈骨折行坚强内固定术,给予心理干预护理、一般护理、术后饮食护理及口... 目的:探讨颌后切口腮腺前缘入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颈骨折的治疗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34例成人下颌骨中低位髁突颈骨折患者,经颌后入路,采用腮腺前缘入路解剖复位髁突颈骨折行坚强内固定术,给予心理干预护理、一般护理、术后饮食护理及口腔护理,术后进行功能锻炼,观察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34例患者经术前术后合理护理,能较好的配合手术治疗,无创口感染发生,咬合功能得到较好恢复。术后12个月复查未见涎瘘及关节强直。术后CT复查,骨折断端均能达到解剖复位,关节间隙两侧基本对称。结论:颌后入路可有效治疗髁突颈骨折,合理的临床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 颌后入路 解剖复位 并发症
下载PDF
两种颌后入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辛江波 赵京华 +1 位作者 李东振 蔡现良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24-826,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颌后入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64例成人下颌骨中低位髁突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经颌后入路,分别采用腮腺前缘入路及横断腮腺入路,解剖复位髁突骨折行坚强内固定术。结果:64例患者均取得良... 目的:探讨两种颌后入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64例成人下颌骨中低位髁突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经颌后入路,分别采用腮腺前缘入路及横断腮腺入路,解剖复位髁突骨折行坚强内固定术。结果:64例患者均取得良好解剖复位,咬合关系恢复良好,无关节强直出现。A组2例出现面神经麻痹。B组2例出现涎瘘,4例出现面神经麻痹症状。结论:颌后入路可有效治疗髁突骨折,且腮腺前缘入路较横断腮腺入路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 颌后入路 解剖复位 并发症
下载PDF
颌后入路治疗髁突颈部骨折 被引量:4
7
作者 马旭亮 王超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颌后入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3例单侧成人下颌骨中低位髁突颈骨折患者,经颌后入路,术中保护腮腺及面神经,行切开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术。结果:23例患者均取得良好解剖复位,无1例出现涎瘘,无1例出现... 目的:探讨颌后入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3例单侧成人下颌骨中低位髁突颈骨折患者,经颌后入路,术中保护腮腺及面神经,行切开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术。结果:23例患者均取得良好解剖复位,无1例出现涎瘘,无1例出现面神经麻痹,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通过早期锻炼张口,均能恢复术前张口度,无关节强直出现。结论:颌后入路治疗下颌骨中低位髁突颈骨折,有术野暴露充分、操作方便、有效保护面神经及腮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 颌后入路 解剖复位
下载PDF
两种颌后切口入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辛江波 袁渭 +1 位作者 兴辰 李东振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13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颌后入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68例成人下颌骨中低位髁突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经颌后入路,分别采用腮腺前缘入路及腮腺后下极入路,解剖复位髁突骨折行坚强内固定术。结果:68例患者均取得良好解... 目的:探讨两种颌后入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68例成人下颌骨中低位髁突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经颌后入路,分别采用腮腺前缘入路及腮腺后下极入路,解剖复位髁突骨折行坚强内固定术。结果:68例患者均取得良好解剖复位,咬合关系恢复良好,无关节强直出现。A组2例出现面神经麻痹。B组1例出现涎瘘,4例出现面神经麻痹症状。结论:颌后入路可有效治疗髁突骨折,且腮腺前缘入路较腮腺后下极入路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 颌后入路 解剖复位 并发症
下载PDF
聚左旋乳酸可吸收夹板在髁突颈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梁一雷 苏武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2年第10期957-959,共3页
目的评价可吸收夹板在髁突颈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0例下颌骨髁状突颈部骨折患者行可吸收夹板内固定治疗,术后CT检查随访,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6个月复查结果为优28例,良2例,差0例;12个月复查结果为优29例,良1例,差0例。结论可... 目的评价可吸收夹板在髁突颈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0例下颌骨髁状突颈部骨折患者行可吸收夹板内固定治疗,术后CT检查随访,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6个月复查结果为优28例,良2例,差0例;12个月复查结果为优29例,良1例,差0例。结论可吸收夹板在髁突颈内固定术中效果良好,无需二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夹板 内固定术 下颌状突
下载PDF
颌面部损伤186例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晓明 刘长春 孙朝阳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296-297,共2页
颌面部损伤患者临床常见,因其常伴有全身重要脏器损伤而易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救治时必须进行全面仔细检查,对于复合伤患者,原则上在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及时处理局部创伤,特别是对于合并重要器官损伤的患者应坚持"先全身,后... 颌面部损伤患者临床常见,因其常伴有全身重要脏器损伤而易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救治时必须进行全面仔细检查,对于复合伤患者,原则上在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及时处理局部创伤,特别是对于合并重要器官损伤的患者应坚持"先全身,后口腔"或"配合全身抢救的同时处理局部创伤"的原则积极抢救[1]。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治疗颌面部损伤患者186例,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损伤 复合伤患者 器官损伤 生命体征 上颌 状突 微型钛夹板 颌间结扎 牙槽突 下颌状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