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秋》中的“空白”叙事:“阙文”与“不书”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纪祥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38,165,共18页
"阙文"与"不书"为《春秋》中"空白叙述"的两种表述形态,前者是一种"待书写",后者则是指向"空白"的"已书写",而非"未书写"。"待书写"、"已书写&q... "阙文"与"不书"为《春秋》中"空白叙述"的两种表述形态,前者是一种"待书写",后者则是指向"空白"的"已书写",而非"未书写"。"待书写"、"已书写"、"未书写",笔者实已对《春秋》本文作出对于"空白"三态之区分。"阙文"语出《论语》,被孔子用来指称史官、书写与传统的关系;"不书"则系出于三《传》,用以解释《春秋》中的"赋义"何以与无形之文的"空白叙述"有关。因此,《春秋》中的"空白"状态是可以被解释的,三《传》后学能在"不书"与"阙文"之间进行"空白"态为"待书写"或是"已书写"的意义认知转换,就是最好的例子。自书写学上对《春秋》本文中"空白"形态的研究是重要的,不仅是对"空白"三态的区分,尤其是对"阙文"与"不书"的区分,它暗示了早期有一种书写行动,在这行动中有一种"空白"意识之察觉,却没有诉诸"文字"之有形;它更是一种特殊的"书写"立场:一旦我们在《春秋》"上下文"间揭示出一种"空白叙述"时,"空白"也就与有形符号一样,也是一种书写符号,必须加以阅读及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三《传》 空白叙述 阙文 不书
下载PDF
《梁传》释《春秋》的特点 被引量:1
2
作者 种剑德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136-138,共3页
"《春秋》贵义而不贵惠,信道而不信邪。"这是《梁传》对《春秋》的总体认识,也是《梁传》解释《春秋》的立足点和指导思想。在三传中,《梁传》对《春秋》日期书写原则的解释是最详细的,这是《梁传》区别于其他二传的特点之一... "《春秋》贵义而不贵惠,信道而不信邪。"这是《梁传》对《春秋》的总体认识,也是《梁传》解释《春秋》的立足点和指导思想。在三传中,《梁传》对《春秋》日期书写原则的解释是最详细的,这是《梁传》区别于其他二传的特点之一。《梁传》认为《春秋》通过日期的书与不书来表示常态、褒或贬,符合义与道的则褒,贵惠与信邪的则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义 信道 日期的不书
下载PDF
石鼓文考釋五篇
3
作者 徐寶貴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 2015年第1期423-441,共19页
一、釋'秀'■《田車》:'秀弓寺射。'徐鍇《説文解字繫傳》:'秀,禾實也。有實之象,下垂也。漢光武帝諱,故許慎闕而不書也。'段玉裁《説文解字注》説:'伏侯《古今注》曰:‘諱秀之字曰茂。’蓋許空其篆,而釋... 一、釋'秀'■《田車》:'秀弓寺射。'徐鍇《説文解字繫傳》:'秀,禾實也。有實之象,下垂也。漢光武帝諱,故許慎闕而不書也。'段玉裁《説文解字注》説:'伏侯《古今注》曰:‘諱秀之字曰茂。’蓋許空其篆,而釋之曰上諱。下文‘禾之秀實爲稼’,則本作茂實也。許既不言,當補之曰:‘不榮而實曰秀。从禾、人。’‘不榮而實曰秀’者,《釋艸》、《毛詩》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解 田車 禾實 不書 下文
下载PDF
唐宋时期起居注的变迁——以皇权渗透为研究视角
4
作者 郑鹏 《宋史研究论丛》 2022年第2期3-15,共13页
在皇权渗透下,唐宋时期的起居注发生了一系列重要衍变。首先,唐初史官构建的“君不观史”传统被打破,宋初形成进御制度,起居注成为皇帝的审查对象。其次,先秦至唐代的史官大多以“君举必书”为最高原则,宋初由于“君不观史”传统的破坏... 在皇权渗透下,唐宋时期的起居注发生了一系列重要衍变。首先,唐初史官构建的“君不观史”传统被打破,宋初形成进御制度,起居注成为皇帝的审查对象。其次,先秦至唐代的史官大多以“君举必书”为最高原则,宋初由于“君不观史”传统的破坏及政府对国史的政治高压,“国恶不书”成为起居官书写的潜在规则。最后,在皇权压制下,起居官侍立地点距离皇帝越来越远,直至无法观察、记录皇帝言行。唐宋时期的起居注虽然在制度建设上已臻完善,造册数量也达到巅峰,但如果从皇权渗透的角度重审,可以发现起居注在繁华表象的背后,已经逐渐走向衰落,几近沦为一项政治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居注 君不观史 国恶不书 立非其地
下载PDF
再论秦直道是昭君出塞的最可能路线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绍东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3-160,共8页
对于昭君出塞的路线,由于原始文献缺载,学者们在研究上出现了争议,主要有西线秦直道说和中线通塞中路说。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呼韩邪单于第一次入汉朝拜往返秦直道的可能性最大。遵循中国史书撰写"常事不书"的原则,第... 对于昭君出塞的路线,由于原始文献缺载,学者们在研究上出现了争议,主要有西线秦直道说和中线通塞中路说。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呼韩邪单于第一次入汉朝拜往返秦直道的可能性最大。遵循中国史书撰写"常事不书"的原则,第二次出入汉庭及第三次偕昭君出塞的路线没有发生变化,故不再详载。汉成帝河平元年,复株累单于派遣右皋林王伊邪莫演到汉朝奉献朝拜,返程所经的"蒲反"之路,是他图谋降汉的反常之举,并不能反推昭君出塞走的是通塞中路。所谓昭君出塞走秦直道更为迂回曲折,环境更加恶劣,安全难以保障,而走通塞中路气候温润适宜等说辞带有相当的主观想象成分。民间传说的产生更多表现的是人们心灵的期冀与情感的表达,不能等同于历史事实。秦直道仍是昭君出塞的最可能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君出塞 秦直道 通塞中路 常事不书
原文传递
理论创新是文学进步的生命——以《左传》与春秋时代的“文学革命”为中心 被引量:1
6
作者 傅道彬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4,共11页
郭沫若认为春秋时代与"五四"时期一样,发生过一次影响广泛的"文学革命"。《左传》是春秋文学革命的代表性著作。《左传》最早提出"《春秋》笔法"的概念,但《左传》并没有严格遵守"《春秋》笔法"... 郭沫若认为春秋时代与"五四"时期一样,发生过一次影响广泛的"文学革命"。《左传》是春秋文学革命的代表性著作。《左传》最早提出"《春秋》笔法"的概念,但《左传》并没有严格遵守"《春秋》笔法"的写作原则,而是从全景式生活描写、情感鲜明的历史批评标准和艳丽富赡、奇幻诡谲的历史审美追求等方面,实现了对"《春秋》笔法"的文学超越。从《春秋》的曲笔回护到《左传》的直笔实录,从《春秋》的"常事不书"到《左传》对世俗生活的细节描写,从《春秋》名录式英雄形象的大笔勾勒到《左传》对君子人格的细致刻画,显示了春秋文学的全面历史性突破。这说明,文学理论的创新,是文学进步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革命 “自是一家 直笔实录 “常事不书 君子形象
原文传递
唐《豆卢望碑》述略
7
作者 王其祎 王菁 《乾陵文化研究》 2016年第1期293-303,3,共12页
豆卢望即新、旧《唐书》中赫赫有名的尝任武周与中宗两朝宰相、死后陪葬乾陵的豆卢钦望,因为钦望的兄弟辈都以'钦'字排行,故《豆卢望碑》之所以在'公讳望'的'望'字前留下一个空格,依据碑文中皆以空格为避讳格... 豆卢望即新、旧《唐书》中赫赫有名的尝任武周与中宗两朝宰相、死后陪葬乾陵的豆卢钦望,因为钦望的兄弟辈都以'钦'字排行,故《豆卢望碑》之所以在'公讳望'的'望'字前留下一个空格,依据碑文中皆以空格为避讳格式推之,显然也是以空格不书'钦'字来表示避讳的,但又不是遇到'钦'字皆避而不书,因为碑文中又有'公弟钦文'一句,'钦'字犹存,故碑中何以只是避讳不书'钦望'的'钦'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弟 不书 故碑 格式 空格 碑文
原文传递
錢玄同 与吴越钱氏
8
作者 郭瑜华 《艺术品鉴》 2021年第6期56-57,共2页
一百多年前,东方的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催生了一大批名师与人杰,钱玄同就是其中一位,他是五四文化激进主义的代表,是与传统决绝断裂式的人物。钱玄同身上的激进思想从他少时就已初露端倪,1904年,钱玄同时年18岁,便在湖州剪辫,与友共... 一百多年前,东方的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催生了一大批名师与人杰,钱玄同就是其中一位,他是五四文化激进主义的代表,是与传统决绝断裂式的人物。钱玄同身上的激进思想从他少时就已初露端倪,1904年,钱玄同时年18岁,便在湖州剪辫,与友共办《湖州白话报》时,封面上只写"甲辰年",不书光绪三十年,以示不遵清代王朝。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钱玄同虽不是最早发起人,但却是最早为新文化运动发起者摇旗、呐喊、助威之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玄同 激进思想 光绪三十年 文艺复兴 五四新文化运动 剪辫 不书 发起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