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反”“返”之间——试论《老子》“不争之德”思想的双重化价值取向
1
作者
黄圣平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96-103,共8页
"不争之德"是《老子》中圣人人格的重要内容,其具有功利性与超越性的双重价值取向。对于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可以通过"反者道之动"的命题加以分析。对于超越性的价值取向,可以通过"返也者,道动也"的命题加...
"不争之德"是《老子》中圣人人格的重要内容,其具有功利性与超越性的双重价值取向。对于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可以通过"反者道之动"的命题加以分析。对于超越性的价值取向,可以通过"返也者,道动也"的命题加以分析。这两种价值取向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需要加以分析和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价值取向
道
不争之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家伦理传统与公民道德建设
被引量:
1
2
作者
曹玉华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0-163,共4页
本文认为当今中国公民道德规范体系的建设需要借鉴道家优良伦理道德传统 ,并从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
关键词
公民道
德
建设
道家伦理
'
不争之德
'
'上
德
若谷'
'守柔曰强'
'知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传统竞争道德观之雏形及其合理内核
3
作者
龚冬梅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99-101,共3页
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在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①无论是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他们为满足兼天下、成王业的贪求,把千百...
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在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①无论是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他们为满足兼天下、成王业的贪求,把千百万人民驱向血与火的战场,这些举措绝不是出自善良的愿望。但是,它在客观上促进了各侯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同时,确立了充满合理内核、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竞争道德观之雏形,奠定了后世竞争道德思想发展的基础,其影响是深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道
德
合理内核
“
不争之德
”
墨家
夷狄
中国传统
道家
华夏族
墨子
平等竞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家的“无为而治”与现代科学管理
被引量:
9
4
作者
葛荣晋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0-94,共5页
本文阐述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社会内涵,并在两个方面揭示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在企业管理上的现代价值。第一,在行为上要求管理者"逆其自然"者有所不为,而"顺其自然"者则有所作为;第二,在...
本文阐述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社会内涵,并在两个方面揭示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在企业管理上的现代价值。第一,在行为上要求管理者"逆其自然"者有所不为,而"顺其自然"者则有所作为;第二,在竞争上要求管理者既要善于竞争,又要善于不竞争。这是一种以最小的管理行为获取最大的管理效果的高超管理艺术,在现代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大者不治小”
“君无为而臣有为”
“道法自然”
“
不争之德
”
“无为而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释玄同
被引量:
4
5
作者
薛华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3-11,共9页
本文从德文对玄同翻译为“隐秘的共同性”出发,解释玄同所包含的语言学和伦理学的含义,并试图展示它对人类存在具有的重要性,及不同文化的理解与会通的可能。
关键词
玄同
隐秘的共同性
不争之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传统文化之“中”与“中庸”之道
被引量:
4
6
作者
黄寅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42-47,共6页
论传统文化之“中”与“中庸”之道黄寅1.“中”之概念考诚如中哲史家陈荣捷所说:“中”之为义,在《易》为二五,在《春秋》为权衡,在《书》为皇极,在《礼》为中庸。谓乎无形,非中也;谓乎有形,非中也,上不荡于虚无,下无局于...
论传统文化之“中”与“中庸”之道黄寅1.“中”之概念考诚如中哲史家陈荣捷所说:“中”之为义,在《易》为二五,在《春秋》为权衡,在《书》为皇极,在《礼》为中庸。谓乎无形,非中也;谓乎有形,非中也,上不荡于虚无,下无局于器用,惟变所适,惟义所在,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
传统文化
“中庸”
中道观
中国文化
“
不争之德
”
中庸之道
《论语》
道家
《中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家的“无为而治”与企业的科学管理
被引量:
16
7
作者
葛荣晋
李伟波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1-116,共6页
将道家“无为而治”的哲学智慧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主要含义有四:一是在企业决策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在企业用人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三是在企业家行为上,要“顺其自然”有所为,“逆其自然”有所不为;四是在市场竞争中,...
将道家“无为而治”的哲学智慧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主要含义有四:一是在企业决策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在企业用人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三是在企业家行为上,要“顺其自然”有所为,“逆其自然”有所不为;四是在市场竞争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而治”是一种以最小的领导行为获取最大的管理效果的高超管理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为
自然
不争之德
原文传递
老子思想与现代人际关系
8
作者
支静阳
《才智》
2015年第7期307-307,共1页
老子和谐思想发轫于先前时代,两千多年前的今天,身骑青牛的老子在函谷关留下了五千言,这五千言字字珠玑、段段警世,世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之一,是处理现代人际关系的有力工具。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家庭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
老子和谐思想发轫于先前时代,两千多年前的今天,身骑青牛的老子在函谷关留下了五千言,这五千言字字珠玑、段段警世,世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之一,是处理现代人际关系的有力工具。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家庭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等,老子和谐思想中的不争、无私、宽容、婴儿之朴、虚怀若谷为我们解决问题打开了新窗口,拓展了新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思想
虚怀若谷
不争之德
婴儿之朴
人际关系
原文传递
题名
“反”“返”之间——试论《老子》“不争之德”思想的双重化价值取向
1
作者
黄圣平
机构
上海大学社科学院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96-103,共8页
文摘
"不争之德"是《老子》中圣人人格的重要内容,其具有功利性与超越性的双重价值取向。对于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可以通过"反者道之动"的命题加以分析。对于超越性的价值取向,可以通过"返也者,道动也"的命题加以分析。这两种价值取向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需要加以分析和统一。
关键词
《老子》
价值取向
道
不争之德
Keywords
Laozi
Value Orientation
Dao
Indisputable Virtue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家伦理传统与公民道德建设
被引量:
1
2
作者
曹玉华
机构
四川大学政治学院
出处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0-163,共4页
文摘
本文认为当今中国公民道德规范体系的建设需要借鉴道家优良伦理道德传统 ,并从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
关键词
公民道
德
建设
道家伦理
'
不争之德
'
'上
德
若谷'
'守柔曰强'
'知足'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传统竞争道德观之雏形及其合理内核
3
作者
龚冬梅
机构
本院哲学经济系
出处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99-101,共3页
文摘
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在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①无论是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他们为满足兼天下、成王业的贪求,把千百万人民驱向血与火的战场,这些举措绝不是出自善良的愿望。但是,它在客观上促进了各侯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同时,确立了充满合理内核、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竞争道德观之雏形,奠定了后世竞争道德思想发展的基础,其影响是深远的。
关键词
竞争道
德
合理内核
“
不争之德
”
墨家
夷狄
中国传统
道家
华夏族
墨子
平等竞争
分类号
D64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家的“无为而治”与现代科学管理
被引量:
9
4
作者
葛荣晋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0-94,共5页
文摘
本文阐述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社会内涵,并在两个方面揭示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在企业管理上的现代价值。第一,在行为上要求管理者"逆其自然"者有所不为,而"顺其自然"者则有所作为;第二,在竞争上要求管理者既要善于竞争,又要善于不竞争。这是一种以最小的管理行为获取最大的管理效果的高超管理艺术,在现代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治大者不治小”
“君无为而臣有为”
“道法自然”
“
不争之德
”
“无为而治”
Keywords
a man who wants to make a great achievement emphasizes important matters and is not fussed over trifles
monarch does nothing while minister does something
Dao is to comply with the laws of Cosmos
the morals of no striving
governing by doing nothing that goes against nature
分类号
D2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释玄同
被引量:
4
5
作者
薛华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出处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3-11,共9页
文摘
本文从德文对玄同翻译为“隐秘的共同性”出发,解释玄同所包含的语言学和伦理学的含义,并试图展示它对人类存在具有的重要性,及不同文化的理解与会通的可能。
关键词
玄同
隐秘的共同性
不争之德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传统文化之“中”与“中庸”之道
被引量:
4
6
作者
黄寅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42-47,共6页
文摘
论传统文化之“中”与“中庸”之道黄寅1.“中”之概念考诚如中哲史家陈荣捷所说:“中”之为义,在《易》为二五,在《春秋》为权衡,在《书》为皇极,在《礼》为中庸。谓乎无形,非中也;谓乎有形,非中也,上不荡于虚无,下无局于器用,惟变所适,惟义所在,此“中”...
关键词
“中”
传统文化
“中庸”
中道观
中国文化
“
不争之德
”
中庸之道
《论语》
道家
《中庸》
分类号
D04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家的“无为而治”与企业的科学管理
被引量:
16
7
作者
葛荣晋
李伟波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处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1-116,共6页
文摘
将道家“无为而治”的哲学智慧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主要含义有四:一是在企业决策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在企业用人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三是在企业家行为上,要“顺其自然”有所为,“逆其自然”有所不为;四是在市场竞争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而治”是一种以最小的领导行为获取最大的管理效果的高超管理艺术。
关键词
无为
自然
不争之德
Keywords
do-nothing
environment
virtue of abnegating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老子思想与现代人际关系
8
作者
支静阳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才智》
2015年第7期307-307,共1页
文摘
老子和谐思想发轫于先前时代,两千多年前的今天,身骑青牛的老子在函谷关留下了五千言,这五千言字字珠玑、段段警世,世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之一,是处理现代人际关系的有力工具。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家庭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等,老子和谐思想中的不争、无私、宽容、婴儿之朴、虚怀若谷为我们解决问题打开了新窗口,拓展了新的空间。
关键词
和谐思想
虚怀若谷
不争之德
婴儿之朴
人际关系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反”“返”之间——试论《老子》“不争之德”思想的双重化价值取向
黄圣平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道家伦理传统与公民道德建设
曹玉华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传统竞争道德观之雏形及其合理内核
龚冬梅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道家的“无为而治”与现代科学管理
葛荣晋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简释玄同
薛华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传统文化之“中”与“中庸”之道
黄寅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道家的“无为而治”与企业的科学管理
葛荣晋
李伟波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6
原文传递
8
老子思想与现代人际关系
支静阳
《才智》
201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