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2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李种质资源自交不亲和S-RNase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1
作者 郭夕雯 穆霄鹏 +3 位作者 王鹏飞 张建成 张帅 杜俊杰 《中国果树》 2024年第2期38-43,共6页
为鉴定不同欧李种质资源的S基因型,分析欧李S基因序列特点,以70份欧李种质为材料,通过PCR特异性扩增S基因,并克隆测序得到其基因序列。结果表明:利用BFP93/BFP94-1引物,在52份种质中各鉴定到2个S基因,在16份种质中各鉴定到单个S基因,在3... 为鉴定不同欧李种质资源的S基因型,分析欧李S基因序列特点,以70份欧李种质为材料,通过PCR特异性扩增S基因,并克隆测序得到其基因序列。结果表明:利用BFP93/BFP94-1引物,在52份种质中各鉴定到2个S基因,在16份种质中各鉴定到单个S基因,在3-32-扁黄和10-32两份种质中未扩增出条带;共克隆得到120条基因,鉴定得到36种S基因型,并将其中的新基因登录到NCBI中,登录号依次为OQ124075~OQ124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S基因 自交不亲和 特异性引物
下载PDF
显花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的分子与演化机制
2
作者 赵洪 薛勇彪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7,共15页
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 SI)是雌雄同花植物广泛采取的一种种内促进异交机制,通常由一个多态且复等位的S位点控制。目前共发现6种不同分子机制的SI,包括由花柱S因子S-RNase和花粉S因子SLFs控制且常见于车前科、茄科、蔷薇... 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 SI)是雌雄同花植物广泛采取的一种种内促进异交机制,通常由一个多态且复等位的S位点控制。目前共发现6种不同分子机制的SI,包括由花柱S因子S-RNase和花粉S因子SLFs控制且常见于车前科、茄科、蔷薇科和芸香科的I类、SRK和SCR控制的十字花科II类、PrsS和PrpS控制的罂粟科III类、CYP-GLO2-KFB-CCM-PUM控制的报春花科IV类、TsSPH1-TsYUC6-TsBAHD控制的时钟花科V类及HPS10-S和DUF247I-S控制的禾本科VI类SI,其中I类SI为异己识别体系,而II、III和VI类均为自己识别系统。此外,近年来对其起源和演化机制研究也取得显著进展。其中,I类SI起源于真双子叶植物的最近共同祖先,II~V类则为丢失I类后分别进化产生的新机制,而单子叶禾本科特有的VI类SI则可能是在丢失古老I类SI后演化出的新系统。本文主要总结已报道SI的分子和演化机制,以期为显花植物SI的理论研究和育种应用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花植物 自交不亲和 起源 演化 自交系 杂交育种
下载PDF
甜菊自交不亲和及自交亲和无性系自花授粉柱头的荧光显微观察和转录组分析
3
作者 杨永恒 张永侠 +5 位作者 张婷 徐晓洋 孙玉明 王小敏 佟海英 原海燕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32,共8页
为了探究甜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自交不亲和的生理和分子机制,以甜菊自交不亲和无性系‘B4’及自交亲和无性系‘Z8-42’为研究对象,对2个无性系的自花授粉柱头进行荧光显微观察和转录组分析。荧光显微观察结果显示:‘B4’自花... 为了探究甜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自交不亲和的生理和分子机制,以甜菊自交不亲和无性系‘B4’及自交亲和无性系‘Z8-42’为研究对象,对2个无性系的自花授粉柱头进行荧光显微观察和转录组分析。荧光显微观察结果显示:‘B4’自花授粉柱头无花粉附着,而‘Z8-42’自花授粉柱头有花粉附着。2个无性系自花授粉柱头转录组整体测序质量较高,共获得43.84 Gb clean data。在组装的51819个unigene中,表达unigene有49214个;注释到NR数据库的表达unigene最多(29523);并且,在NR数据库中,注释到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inn.)同源序列的unigene最多(20117)。在2个无性系中共筛选到7560个差异表达unigene;以‘B4’为对照,‘Z8-42’自花授粉柱头中表达量上调的差异表达unigene有3122个,表达量下调的差异表达unigene有4438个。GO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甜菊差异表达unigene的功能包括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个大类47个小类,其中,生物过程大类中富集到信号转导的差异表达unigene最多(225),细胞组分大类中富集到膜部分、膜固有成分和膜组成成分的差异表达unigene非常多(分别为1700、1665和1664),分子功能大类中富集到离子结合的差异表达unigene最多(1650)。共有1605个差异表达unigene被注释到KEGG代谢通路的6个大类中,其中,注释到代谢大类的差异表达unigene最多(882),占比为55.0%,分布在10个二级分类的91条代谢通路中。单个代谢通路中,植物-病原体互作通路的差异表达unigene最多(81)。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初步判定甜菊自交不亲和可能发生在柱头与花粉互作的起始阶段,如识别、黏附过程;差异表达unigene引起的柱头细胞信号转导、膜成分、离子结合等功能和结构改变可能是导致供试的2个无性系自交亲和性不同的原因,并且植物-病原体互作通路可能参与柱头和花粉的识别过程,与自交不亲和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菊 自交不亲和 柱头 差异表达unigene 荧光显微观察 转录组分析
下载PDF
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的分子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程萍 冯仁军 +1 位作者 袁克华 张银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13984-13986,共3页
介绍了植物界中广泛存在的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控制及其2种主要类型:孢子体自交不亲和性与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综述了2种类型的代表性植物近年来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
关键词 自交不亲和 孢子体自交不亲和 配予体自交不亲和 S基因 分子研究
下载PDF
9个欧洲李品种自交不亲和S-RNase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5
作者 王亚铜 玉米提·玉素甫 +5 位作者 耿文娟 章世奎 孙召展 王绍鹏 王尚栋 樊国全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62-1169,共8页
【目的】鉴定9个欧洲李品种自交不亲和S-RNase基因型,为提高生产效率和高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对蔷薇科通用引物对9个欧洲李品种的叶片基因组DNA进行特异性PCR扩增,片段回收,将克隆测序的结果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 【目的】鉴定9个欧洲李品种自交不亲和S-RNase基因型,为提高生产效率和高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对蔷薇科通用引物对9个欧洲李品种的叶片基因组DNA进行特异性PCR扩增,片段回收,将克隆测序的结果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并分析序列。【结果】9个欧洲李品种均扩增出2条带,鉴定出9个样品中的8个欧洲李品种的S基因型,其中理查德早生和斯泰勒的S基因型相同为S1S9,法兰西和Silvia的S基因型相同为S1S5,乌孜干1号、总统、Decbrowice和女神的S基因型分别为S1S11、S6SSJ、S1SSJ、SSAS11,塔城酸梅仅鉴定出具有一条S1-RNase等位基因,未能确定出其S基因型。基因频率分析发现S1-RNase基因出现频率最高,S6-RNase和SSA-RNase基因频率最低。欧洲李SSA、S6、S9、SSJ和S5亲缘关系较近,参试李亚科树种的S-RNase基因不能单独聚成一个亚类,而是彼此交错分布在李亚科各个分支中。【结论】欧洲李的S基因型是由2种不同的S等位基因组成,鉴定的9个样品中,有8个欧洲李品种得到完整的S基因型,其中S1-RNase基因出现频率最高,李亚科植物S基因的分化早于各个种形成之前,而S基因种内的进化发生在各自单独的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李 自交不亲和 S-RNASE基因 克隆
下载PDF
20个中国李品种自交不亲和S-RNase基因型的鉴定
6
作者 赵雅楠 郑乾明 +2 位作者 张敏 马玉华 赵德刚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7-42,共6页
利用蔷薇科S-RNase通用引物Pru-C2/PruCE-R以及12对特异性引物,对贵州省栽培的20个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indl.)品种叶片DNA进行PCR扩增,鉴定其S基因型。结果表明:采用S-RNase通用引物,仅11个李品种扩增出2个条带;采用12对S-RNase特... 利用蔷薇科S-RNase通用引物Pru-C2/PruCE-R以及12对特异性引物,对贵州省栽培的20个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indl.)品种叶片DNA进行PCR扩增,鉴定其S基因型。结果表明:采用S-RNase通用引物,仅11个李品种扩增出2个条带;采用12对S-RNase特异性引物,既扩增出与通用引物一样的结果,又鉴定出2个品种的S基因型。共鉴定了13个中国李品种完整的S基因型:红心李S_(h)S_(10),姜黄李S_(10)S_(20),南方李S_(i)S_(9),柰李S_(h)S_(f),槜李S_(h)S_(7),幸运S_(b)S_(c),芙蓉李S_(b)S_(i),大红袍S_(d)S_(20),前卫红S_(e)S_(h),玫瑰皇后、澳得罗达、黑宝石和秋姬李S_(b)S_(h);其余7个李品种仅鉴定出1个S基因,另1个S基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不亲和 S-RNase基因型
下载PDF
番茄自交系85-6单性结实及自交不亲和特性研究
7
作者 曹依林 曹作增 +6 位作者 韩欣静 邢亚楠 毕燕鸽 郭旭东 王辉 王富 朱文莹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34-1343,共10页
对具有单性结实和自交不亲和特性的番茄自交系85-6进行了研究。通过花的外观观察、花粉活力测定和胚珠发育观察,发现85-6具有正常的花结构,花粉活力正常,胚珠发育正常,表明85-6不存在雌蕊或雄蕊的败育现象。通过自然自交、人工辅助自交... 对具有单性结实和自交不亲和特性的番茄自交系85-6进行了研究。通过花的外观观察、花粉活力测定和胚珠发育观察,发现85-6具有正常的花结构,花粉活力正常,胚珠发育正常,表明85-6不存在雌蕊或雄蕊的败育现象。通过自然自交、人工辅助自交和杂交发现,85-6在正常温度环境下存在自交不亲和的现象,自交后得到无籽果实,而作为母本或父本进行杂交时,均可获得杂交后代。在花期遇到温度胁迫(日平均气温<10℃或>35℃)后,85-6则可完成正常的授粉受精得到正常的有籽果实,但受精后的果实发育迟缓,果实变小,且得到的种子萌发率只有29.75%。在正常温度和温度胁迫条件下,蕾期去雄后均可获得无籽果实,表明85-6番茄具有单性结实的特性。通过对已报道的单性结实基因的序列比对,发现4个单性结实相关结实基因pat-2、pat-k、pad-1、hydra在85-6和79-1之间不存在基因序列上的差异,推测控制85-6单性结实的基因可能是一个新的基因。85-6番茄材料的发现丰富了番茄单性结实和自交不亲和资源,为番茄的单性结实和自交不亲和育种以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单性结实 自交不亲和
下载PDF
植物自交不亲和机制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杨红花 秦宏伟 《泰山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81-85,共5页
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是植物生殖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植物自交不亲和性机制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在植物界中广泛存在的自交不亲和的两种类型: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及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并综述了这两种类型的遗传... 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是植物生殖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植物自交不亲和性机制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在植物界中广泛存在的自交不亲和的两种类型: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及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并综述了这两种类型的遗传控制机理以及近年来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不亲和 孢子体自交不亲和 配子体自交不亲和 S-RNASE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保持系的选育及其利用潜力 被引量:6
9
作者 马朝芝 江禹奉 +2 位作者 但芳 但巴 傅廷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7,共5页
选育自交不亲和系的保持系有望解决大量繁殖自交不亲和系的困难。通过对国外和国内 5 0份材料对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2 71”、“SI 130 0”恢复性或保持性的研究 ,在中国甘蓝型油菜遗传资源中找到了SI系的保持系 ,并得到 4个保持效... 选育自交不亲和系的保持系有望解决大量繁殖自交不亲和系的困难。通过对国外和国内 5 0份材料对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2 71”、“SI 130 0”恢复性或保持性的研究 ,在中国甘蓝型油菜遗传资源中找到了SI系的保持系 ,并得到 4个保持效果好的双低 (低芥酸、低硫苷 )材料 ,大部分材料能恢复自交不亲和特性 ,因而易于选育到优良杂交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由保持系配制的单交和三交杂种都有一定的产量潜力 ,通过筛选适当的恢复系有望得到优良的自交不亲和杂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不亲和 保持系 杂交种 自交不亲和 保持性 甘蓝型油菜 选育
下载PDF
花椰菜自交不亲和性的分子标记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宋丽娜 张赛群 +2 位作者 张丽芳 陈德海 周涵韬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140-143,共4页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和inter简单重复序列(I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分别对5组花椰菜自交不亲和系和对应的自交亲和系的基因组进行指纹差异分析.采用10个10mer随机引物和5个I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扩增片段分子量在0.3~5kb...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和inter简单重复序列(I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分别对5组花椰菜自交不亲和系和对应的自交亲和系的基因组进行指纹差异分析.采用10个10mer随机引物和5个I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扩增片段分子量在0.3~5kb之间,指纹图谱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经过3次以上重复发现,ISSR4引物扩增图谱中,自交亲和系比不亲和系多扩增出3800bp片段;ISSR6引物扩增图谱中,除第3组外,不亲和系比亲和系多扩增出1100bp片段.结果表明,花椰菜自交不亲和系与自交系基因组DNA之间存在差异,扩增出的差异片段与花椰菜自交不亲和性相关,并可作为自交不亲和系和自交亲和系育种筛选的分子标记.初步探讨了花椰菜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机制及RAPD和ISSR技术在自交不亲和系选育过程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不亲和 花椰菜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自交不亲和 分子标记技术 简单重复序列 基因组DNA 扩增图谱 PCR扩增 SSR引物 SSR技术 随机引物 差异分析 扩增片段 指纹图谱 选育过程 遗传机制 分子量 重复性 稳定性
下载PDF
大白菜喷施NaCl克服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宋尚伟 王兰菊 +1 位作者 张晓伟 毛光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5期831-832,共2页
以大白菜的 4个自交不亲和系为材料 ,在花期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后进行自交 ,结果表明 :大白菜自交亲和指数比未经处理的显著提高。其中 3个材料以NaCl浓度 5 %处理效果为好 ,亲和指数分别达到 5 .94、7.95和 5 .79;1个材料以NaC... 以大白菜的 4个自交不亲和系为材料 ,在花期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后进行自交 ,结果表明 :大白菜自交亲和指数比未经处理的显著提高。其中 3个材料以NaCl浓度 5 %处理效果为好 ,亲和指数分别达到 5 .94、7.95和 5 .79;1个材料以NaCl浓度 3 %处理效果为好 ,亲和指数为 6.2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自交不亲和 自交不亲和
下载PDF
真菌营养不亲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强 李翠新 +1 位作者 李辉平 张金霞 《食用菌学报》 2007年第1期73-84,共12页
阐述了真菌营养不亲和的研究技术、遗传基础及其应用现状,认为营养不亲和是由异核体不亲和(het)位点控制的,并对真菌营养不亲和用于鉴定菌株的准确性做了探讨。
关键词 真菌 营养不亲和 遗传基础 异合体不亲和位点
下载PDF
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亲和指数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原连庄 原让花 +3 位作者 董彦琪 肖艳 吴涛 茹苏珊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X期45-46,共2页
自交不亲和性在十字花科蔬菜作物中普遍存在,它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自交不亲和系繁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花期喷盐水[1]的方法来提高亲和指数。
关键词 自交不亲和 蔬菜作物 盐水浓度 自交不亲和 影响因素 自然授粉 授粉效果 末花期 河南新乡市 熟性
下载PDF
芸薹属中自交不亲和反应的信号转导 被引量:5
14
作者 芦岩 李玉花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7-552,共6页
自交不亲和现象在芸薹属(Brassica)植物中普遍存在,芸薹属中表现的是典型的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单元特异性的S位点受体激酶(SRK)基因和S位点花粉胞被蛋白(SCR/SP11)发生识别后,一系列相关蛋白——臂重复蛋白(ARC1)、M位点蛋白激酶(ML... 自交不亲和现象在芸薹属(Brassica)植物中普遍存在,芸薹属中表现的是典型的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单元特异性的S位点受体激酶(SRK)基因和S位点花粉胞被蛋白(SCR/SP11)发生识别后,一系列相关蛋白——臂重复蛋白(ARC1)、M位点蛋白激酶(MLPK)等,引发了自交不亲和反应信号的传导,最终产生自交不亲和反应。文章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体自交不亲和 ARC1 MLPK 信号转导 自交不亲和 芸薹属 反应 S位点受体激酶 相关蛋白 孢子体型
下载PDF
福建农林大学综述植物自交不亲和系统
15
《蔬菜》 2023年第10期47-47,共1页
2023年9月16日,《Plant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福建农林大学兰思仁和刘仲健团队题为“Molecular insights into self-incompatibility systems:from evolution to breeding”的综述文章。该文章系统性回顾了植物自交不亲和系统起... 2023年9月16日,《Plant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福建农林大学兰思仁和刘仲健团队题为“Molecular insights into self-incompatibility systems:from evolution to breeding”的综述文章。该文章系统性回顾了植物自交不亲和系统起源与进化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自交不亲和系统的花粉—柱头相互识别的分子机制,深入探讨了基于现代分子技术下自交不亲和作物的育种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不亲和 福建农林大学 现代分子技术 刘仲健 起源与进化
下载PDF
杏的自交不亲和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雪平 王金政 +1 位作者 薛晓敏 王来平 《落叶果树》 2016年第4期14-17,共4页
被子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有孢子体型不亲和与配子体型不亲和两种类型,杏的自交不亲和属于配子体型不亲和。从生物学、细胞学和分子学角度综述杏的自交不亲和机制,对比分析研究自交亲和品种和自交不亲和品种不同的受精过程及杏的开花生物学... 被子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有孢子体型不亲和与配子体型不亲和两种类型,杏的自交不亲和属于配子体型不亲和。从生物学、细胞学和分子学角度综述杏的自交不亲和机制,对比分析研究自交亲和品种和自交不亲和品种不同的受精过程及杏的开花生物学和授粉生物学特性,为生产上花期管理、合理选配授粉树提供依据,为杏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及生物技术等方面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不亲和 配子体自交不亲和
下载PDF
利用理化因素克服植物自交或杂交不亲和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平华 叶青敏 《核农学通报》 1989年第4期190-192,共3页
植物自交或杂交不亲和性,是植物育种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困难。人们不断地探索,寻找克服这种障碍的方法,已取得一定进展。本文介绍了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克服植物自交或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 杂交不亲和 自交不亲和 自交结实率 远缘杂交 花粉管 种间杂交 化学方法 植物育种 远缘花粉 克服
下载PDF
甘薯杂交不亲和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义伶 张雄坚 +5 位作者 姚祝芳 罗忠霞 邹宏达 王章英 黄立飞 房伯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8期16-24,共9页
甘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块根中具有高含量的淀粉和丰富的营养物质。在甘薯育种中,杂交育种为其主要育种途径,但因甘薯种内及种间存在较高程度杂交不亲和性,对甘薯育种亲本的选择及种质资源的利用造成了严重的限制。为了克服甘薯杂交... 甘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块根中具有高含量的淀粉和丰富的营养物质。在甘薯育种中,杂交育种为其主要育种途径,但因甘薯种内及种间存在较高程度杂交不亲和性,对甘薯育种亲本的选择及种质资源的利用造成了严重的限制。为了克服甘薯杂交不亲和性,国内外学者针对不亲和性机理及克服方法开展了大量研究,主要包括甘薯种内不孕群的划分、甘薯种内和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生理及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甘薯杂交不亲和性克服试剂的筛选、体细胞杂交对甘薯种内及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克服等。主要从以上各方面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讨论,以期为甘薯杂交不亲和性的克服及相关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杂交育种 杂交不亲和 不孕群 孢子体不亲和 S位点基因 体细胞杂交
下载PDF
油茶自交不亲和性的解剖特征 被引量:44
19
作者 高超 袁德义 +4 位作者 杨亚 王碧芳 刘冬明 邹锋 谭晓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0-68,共9页
【目的】比较研究油茶自交与异交授粉后花粉管在雌蕊中生长行为的差异,探明油茶自交不亲和性的类型及特征,进一步认识油茶生殖特性的同时丰富、完善其生殖生物学研究资料,为促进油茶增产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方法】根据花粉管荧... 【目的】比较研究油茶自交与异交授粉后花粉管在雌蕊中生长行为的差异,探明油茶自交不亲和性的类型及特征,进一步认识油茶生殖特性的同时丰富、完善其生殖生物学研究资料,为促进油茶增产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方法】根据花粉管荧光显微观察的试验原理并有针对性地结合油茶雌蕊的特点,综合运用荧光显微镜结合经过改良的荧光压片法、荧光切片法和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油茶雌蕊结构特征和花粉管在雌蕊中的生长情况,运用扫描电镜重点观察油茶自交花粉管发生的不亲和反应特征,对油茶自交不亲和性进行解剖学方面的研究。【结果】油茶为开放型花柱,两边贴合的中空花柱道是花粉管生长通道,由一层特化的内表皮细胞构成,多根花柱在基部合生进而形成子房中的空心中轴胎座。自交与异交授粉后,花粉管在柱头、花柱中部的生长情况无明显差异。到达花柱基部时,自交花粉管生长减缓,大部分生长停滞,只有少数能够长入子房,但最终也在子房中停滞而未能达到胚珠。生长停滞的花粉管末端荧光异常明亮,并伴随出现膨大、分叉、卷曲、折叠、波浪状等形状,呈现出不亲和反应。扫描电镜观察这些异常现象是由于花粉管壁局部加厚。自交花粉管的不亲和反应伴随花柱道内表皮细胞从花柱基部到子房的逐渐紧贴而出现。异交花粉管可顺利进入子房,经珠柄到达珠孔处转弯90°进入胚囊。【结论】通过解剖学结果可明确油茶为自交不亲和性植物,自交不亲和反应发生在花柱基部接近子房处,为合子前期不亲和类型。油茶自交花粉管生长受到抑制的生理、分子机制是今后研究的方向。针对生产中不同油茶品种间座果率不同的现象,探讨各品种间自交不亲和强度存在差异的机制也是研究的重点。油茶自交不亲和性反应发生在中空且花柱道相互贴合较为紧密的花柱基部接近子房处,而却未发生在花柱道间隙相对宽松的花柱中,这一现象是否普遍存在于中空型花柱的自交不亲和性植物中及这一特征是否为山茶属中其他自交不亲和性植物所共有还有待广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自交不亲和 花粉管
下载PDF
甘蓝自交不亲和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祝朋芳 《蔬菜》 2004年第3期6-7,共2页
关键词 甘蓝 自交不亲和 杂交优势利用 选育 自交不亲和 测定 繁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