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中国的纸币
- 1
-
-
作者
吴北光
-
出处
《中国档案》
CSSCI
1995年第3期46-46,共1页
-
文摘
新中国的纸币吴北光回家翻翻,有没有作废了的钞票,你可不要以为作废的东西就一文不值了,有些东西的收藏价值要远远高于使用价值,这也是众多收藏者的投资心理之一。收藏钱币的人往往把钱币分为古钱币和现代钱币,现代钱币又有纸币与硬币之分。不少国家每年也发行一些纪...
-
关键词
人民币
不兑现纸币
金属货币
交通运输
外汇券
人民银行
价值符号
风景名胜
收藏价值
绿色纸币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正确评价王茂阴的货币理论——与叶世昌同志再商榷
- 2
-
-
作者
王毅
-
机构
西北大学
-
出处
《人文杂志》
1987年第3期52-58,共7页
-
文摘
我阅读了叶世昌同志的文章《王茂荫在货币理论史上的地位》(《人文杂志》1986年第1期),考虑了在文章中对我的《王茂荫货币理论述评》文章提出的意见。他批评我“在评述王茂荫的的货币理论时,没有联系中国古代货币理论的成就”。这个意见符合我那篇文章的实际,我向叶世昌同志表示感谢。但是对他的答辩,以及他关于王茂荫的货币理论在中国货币理论史上的地位的某些意见,我觉得缺乏说服力。因此我向叶世昌同志再提出几点商榷的意见。
-
关键词
王茂荫
纸币发行量
货币理论
再商榷
流通中
金属货币
名义价值
纸币流通规律
不兑现纸币
钞法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民初的两个“四川银行”和两种“四川兑换券”
- 3
-
-
作者
张善熙
-
出处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8-50,共3页
-
文摘
民初的两个“四川银行”和两种“四川兑换券”张善熙1.民国二年至七年的“四川银行”(1913—1918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四川响应,张培爵、杨庶堪起义于重庆,成立“蜀军政府”,以张培爵、夏之时为正副都督,宣布独立,同时,省议...
-
关键词
兑换券
四川
官银号
军用票
军政府
重庆
私人印章
赵尔丰
不兑现纸币
国民政府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报刊文摘
- 4
-
-
-
出处
《中国物价》
1992年第2期54-54,共1页
-
文摘
保量不保价很难执行保量不保价指对计划物资的实物量仍实行计划管理,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其目的是保证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和重点产品的物资供应,并克服计划价格统得过死、不反映价值的弊端。这种办法从理论上讲固然不错,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很难执行,管住数量,放开价格,弄不好,就会出现该保的没保住,该活的也没搞活。
-
关键词
计划物资
计划价格
报刊文摘
计划管理
重点项目
物资供应
统得过死
实物量
价格结构
不兑现纸币
-
分类号
F714.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汇率变动与宏观调控
- 5
-
-
作者
陈德泉
刘洁云
-
机构
杭州商学院
-
出处
《福建金融》
1993年第10期10-11,共2页
-
文摘
汇率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的多次调整更使人们认识到把握汇率变动趋势的重要性,这不仅因为汇率的变动直接关系到有关生产经营者的利益,而且还因为它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就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提出宏观调控的探讨意见。汇率是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其决定基础在于两国货币本身具有的内在价值或所代表的实际价值量的大小。在当今世界各国均通行不兑现纸币的情况下.这一基础只能体现在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大小的对比上,也就是说,购买力平价是两国货币之间汇率的决定基础.尽管如此.我们还必须看到,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两国货币之间的实际汇率水平(兑换值)不一定刚好等于其购买力平价,有时甚至相去甚远。这是因为,
-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货币兑换
兑换比率
内在价值
不兑现纸币
进口付汇
国家外汇储备
国际收支状况
价值量
外币债券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试论魏源商品经济思想
- 6
-
-
作者
贺翀
-
出处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4年第4X期1-7,共7页
-
文摘
魏源是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最杰出的思想家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先驱。他为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经济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且把它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魏源既是典型中国经济思想的最后一位足值称述的思想家。
-
关键词
商品经济思想
魏源
缓本急标
资产阶级改良派
不兑现纸币
地主阶级改革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
《海国图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许楣“有尽故贵”的货币金属论与货币的“三极世界”
- 7
-
-
作者
何平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钱币》
2021年第4期43-55,共13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治理视角下传统中国货币与财政关系研究,1368-1911》(批准号:20&ZD06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王瑬提出"钞无尽"的不兑现纸币论,为我们理解传统中国富有独自特色的货币名目论提供了典型材料,也为我们理解今天热议的"现代货币理论"(MMT)提供了参照坐标。然而,就是在当时,王瑬的不兑现纸币理论,突出以纸币的自然特征强调其易于制造和无限供给货币的优点,便遭到了许楣的坚决回击。许楣从货币的性质和形式,以及价值保证和货币职能角度,逐条驳斥了王瑬的纸币论,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有尽故贵"金银独重的货币金属论。他的《钞币论》,为我们认识历史时期乃至当今的货币形式和本质问题提供了经典的文本。
-
关键词
不兑现纸币
货币名目论
货币金属论
典型材料
职能角度
许楣
故贵
王瑬
-
分类号
F822
[经济管理—财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