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回归当下与审美显现——“显现美学”核心概念所带来的新视野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震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8-132,共5页
"显现美学"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泽尔建构的当代美学新维度。"显现美学"将美学的重心转移到审美活动中的"显现"上,认为审美感知所关注的是审美对象同时以及暂时的出场方式、此时与此地的当下性。这种...
"显现美学"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泽尔建构的当代美学新维度。"显现美学"将美学的重心转移到审美活动中的"显现"上,认为审美感知所关注的是审美对象同时以及暂时的出场方式、此时与此地的当下性。这种关注同时也是对人自身当下的关注。审美"当下"并不是一个可度量的最小时间,它是对时空在场的觉悟,在审美过程中,许多超出当下的事物也被"当下化"了。这意味着,审美活动所遭遇到的,是世界的不可规定性。这种不可规定性是本质性的,源于各种显象之间由于交叉、重叠、互渗造成的空间上的多样性和时间上的暂时性。审美对象总是以自身的呈现为核心,在此基础上呈现某物,这就造成了审美对象本质上的不透明性,这也是艺术作品的典型特征。艺术作品总是通过自身当下的显现,让某物得以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丁·泽尔
显现美学
当下
不可规定性
出场方式
不透明
原文传递
题名
回归当下与审美显现——“显现美学”核心概念所带来的新视野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震
机构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8-132,共5页
文摘
"显现美学"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泽尔建构的当代美学新维度。"显现美学"将美学的重心转移到审美活动中的"显现"上,认为审美感知所关注的是审美对象同时以及暂时的出场方式、此时与此地的当下性。这种关注同时也是对人自身当下的关注。审美"当下"并不是一个可度量的最小时间,它是对时空在场的觉悟,在审美过程中,许多超出当下的事物也被"当下化"了。这意味着,审美活动所遭遇到的,是世界的不可规定性。这种不可规定性是本质性的,源于各种显象之间由于交叉、重叠、互渗造成的空间上的多样性和时间上的暂时性。审美对象总是以自身的呈现为核心,在此基础上呈现某物,这就造成了审美对象本质上的不透明性,这也是艺术作品的典型特征。艺术作品总是通过自身当下的显现,让某物得以显现。
关键词
马丁·泽尔
显现美学
当下
不可规定性
出场方式
不透明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回归当下与审美显现——“显现美学”核心概念所带来的新视野
杨震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