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欧美华人女作家自传性作品的不可靠性叙述 被引量:7
1
作者 赵小琪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1-164,共14页
自传性写作是处于边缘位置的汤婷婷等欧美华人女性作家反抗主流话语、建构自我声音和形象的极为有利的武器。在她们的自传性作品中,不可靠性叙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叙述人记忆的不可靠。她们自传性作品中的个体记忆既是一个遗... 自传性写作是处于边缘位置的汤婷婷等欧美华人女性作家反抗主流话语、建构自我声音和形象的极为有利的武器。在她们的自传性作品中,不可靠性叙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叙述人记忆的不可靠。她们自传性作品中的个体记忆既是一个遗忘的过程,也是一个加工的过程,其目的都在缓解和消除男权社会带给女性内心的伤害和恐惧,维护和重建自我身份。其次,是隐含读者阅读中的不可靠叙述。在中西文化的双重冲击下,汤婷婷等欧美华人女作家自传性作品中叙述人与读者的关系是极为复杂的,她们的不可靠性叙述既可能拉大她们与读者的距离,导致读者的疏离;也可能迎合了某些特定族群读者的期待视野,缩短她们与这些读者的距离。再次,是互文性文本对比中的不可靠叙述。她们的自传性文本无论是对自己作品中故事的引入,还是对其他文学文本故事的引入,都在改写中彰显了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华人 女作家 自传性作品 不可靠性叙述
原文传递
叙述者的不可靠性与伦理阅读——评《竹林中》 被引量:3
2
作者 范静遐 《理论月刊》 2007年第5期135-137,共3页
本文借助叙事学的某些观点,通过细读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竹林中,》一是探讨小说中的叙述者涉及事实轴和价值轴的不可靠性,二是探讨作者、叙述者、读者之间的伦理回应,以此来阐释读者的伦理阅读与叙述者的伦理观以及作者的伦... 本文借助叙事学的某些观点,通过细读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竹林中,》一是探讨小说中的叙述者涉及事实轴和价值轴的不可靠性,二是探讨作者、叙述者、读者之间的伦理回应,以此来阐释读者的伦理阅读与叙述者的伦理观以及作者的伦理观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者的不可靠性 伦理阅读 伦理观
下载PDF
爱伦·坡短篇小说“丽姬娅”的不可靠叙述 被引量:3
3
作者 胡建华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爱伦·坡的小说"丽姬娅"是一篇糅合了超现实主义、哥特式情调等多种风格的作品,叙述者以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细腻地讲述了他想与死去的爱人团聚的渴望,故事离奇荒诞,不符合人情事理,却是爱伦·坡自己偏爱的一个故事。... 爱伦·坡的小说"丽姬娅"是一篇糅合了超现实主义、哥特式情调等多种风格的作品,叙述者以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细腻地讲述了他想与死去的爱人团聚的渴望,故事离奇荒诞,不符合人情事理,却是爱伦·坡自己偏爱的一个故事。其中作者采用了叙述者的不可靠性作为一种修辞策略,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各种不同的阐释,"丽姬娅"所释放出的巨大阐释空间也正是这篇小说的魅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 “丽姬娅” 潜意识 叙述不可靠性
下载PDF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中的不可靠叙述者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文良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41-45,共5页
叙述者的可靠与否对于理解叙述作品至关重要,不可靠叙述者是后现代主义叙事特征之一。在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世界中,无论采用叙述内不可靠性还是叙述间不可靠性,都从女性视角反映出女性人物在其所处环境中的复杂变化,体现出女... 叙述者的可靠与否对于理解叙述作品至关重要,不可靠叙述者是后现代主义叙事特征之一。在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世界中,无论采用叙述内不可靠性还是叙述间不可靠性,都从女性视角反映出女性人物在其所处环境中的复杂变化,体现出女性人物饱受压抑的客观世界,也展示了女性人物的内心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叙述 叙述不可靠性 叙述不可靠性 女性视角
下载PDF
析《莽丛中》的叙述魅力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笛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1期26-29,共4页
《莽丛中》是芥川龙之介的一篇十分独特的短篇小说,它打破了许多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对它的阅读,让读者无法抵达故事的真实面目。通过从叙述者的不可靠性这一角度分析文本,显示了《莽丛中》的叙述魅力。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莽丛中》 叙述者的不可靠性
下载PDF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叙事策略和“反英雄”形象 被引量:3
6
作者 徐旭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28-30,共3页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小说家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发表于1951年的长篇小说,也是他最负盛名的小说之一。本文从视点及叙述者的可靠性问题出发,探讨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独特的叙事策略所产生的修辞效果。同时以分析小说中...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小说家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发表于1951年的长篇小说,也是他最负盛名的小说之一。本文从视点及叙述者的可靠性问题出发,探讨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独特的叙事策略所产生的修辞效果。同时以分析小说中"反英雄"形象的塑造为切入点,展示出资本主义消费型社会对人性的异化和解构,从而引发读者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深刻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里的守望者》 叙述视觉 叙述不可靠性 反英雄
下载PDF
传统叙事的解构——《人生如此》中的叙事特征
7
作者 刘俊梅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3年第2期144-148,共5页
《人生如此》是19世纪晚期澳大利亚著名作家约瑟夫·弗菲的代表作。约瑟夫·弗菲是澳大利亚文坛上一位独具特色的民族主义作家。他的作品《人生如此》,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颠覆了当时流行的殖民地小说和现实主义小说范式... 《人生如此》是19世纪晚期澳大利亚著名作家约瑟夫·弗菲的代表作。约瑟夫·弗菲是澳大利亚文坛上一位独具特色的民族主义作家。他的作品《人生如此》,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颠覆了当时流行的殖民地小说和现实主义小说范式,解构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其叙述者的不可靠性、叙事结构、叙事模式和非叙事性离题等,超越了既有的英国小说传统,具有现代主义小说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者的不可靠性 叙事结构 叙事模式 非叙事性离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