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面部局限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不同分区的疗效 被引量:4
1
作者 邱实 许爱娥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总结和分析面部局限型稳定期白癜风不同分区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1年10月—2013年5月应用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的112例面部局限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面部不同分区的疗效。结果鼻区复色最好,依次为颊区... 目的总结和分析面部局限型稳定期白癜风不同分区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1年10月—2013年5月应用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的112例面部局限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面部不同分区的疗效。结果鼻区复色最好,依次为颊区、额区、口区、眼区(P=0.000)。75%的鼻区皮损,9.09%的颊区皮损完全复色,额区无皮损完全复色,6.98%的口区皮损,9.52%的眼区皮损完全复色。病程与疗效呈负相关(R=-0.070,P=0.032),病程短的面部稳定期局限型白癜风患者疗效更好。随着治疗次数(R=0.389,P=0.000)、红斑量(B=0.349,P=0.000)、累积剂量(R=0.065,P=0.033)的增加疗效增加,平台期的出现与三者有关。结论 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面部局限型稳定期白癜风安全有效,面部不同分区的皮损疗效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局限型稳定期白癜风 不同分区 疗效
下载PDF
辽宁省不同分区可利用降水量预报模型建立及其与干旱强度的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钟卓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0年第12期39-43,共5页
结合辽宁全省544个国家基本雨量站点及64个气象站点的气温、蒸发数据,对辽宁省不同分区的可利用降水进行了计算,并结合正交经验函数对各分区可利用降水异常区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确定。通过分析全球海平面气象场以及前一年的1—12月的北半... 结合辽宁全省544个国家基本雨量站点及64个气象站点的气温、蒸发数据,对辽宁省不同分区的可利用降水进行了计算,并结合正交经验函数对各分区可利用降水异常区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确定。通过分析全球海平面气象场以及前一年的1—12月的北半球500hPa高压场,对辽宁地区气象因子进行了初选,结合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各分区可利用降水量预报模型进行了建立和检验。此外各分区可利用降水和区域干旱强度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研究成果对于区域水资源规划和利用、抗旱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利用降水量 气象因子 回归分析 预报模型 干旱强度 辽宁省不同分区
下载PDF
不同分区期刊文献类型对影响因子的贡献研究——以SCI收录的3种国际植物类期刊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孙冬花 刘彤 朱亚娜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94-298,共5页
为了解不同影响力期刊的影响因子构成,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影响因子提升策略,使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核心合集对中科院JCR小类分区Plant Science的Q1区《The Plant Cell》、Q2区《Taxon》和Q4区《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JPP)... 为了解不同影响力期刊的影响因子构成,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影响因子提升策略,使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核心合集对中科院JCR小类分区Plant Science的Q1区《The Plant Cell》、Q2区《Taxon》和Q4区《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JPP)从以下3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1)不同类型文献对影响因子(IF)的贡献;(2)高被引论文对IF的贡献;(3)自引和零被引对IF的影响。结果表明,Q1区(高影响力)的《The Plant Cell》影响因子的主要贡献者为Article和Review,而对于较低分区(Q2区以下)的《Taxon》和JPP 2刊,Article和Editorial Material是其影响因子的主要贡献者;Q1区《The Plant Cell》与较低分区的《Taxon》和JPP相比,高被引论文对影响因子的贡献率差异明显;3刊自引对影响因子的贡献率均较低(5%左右),且发表文献的零被引率随期刊分区的升高(Q4→Q1)而降低。因此,对于较低分区的期刊,多刊登高质量的研究论文(特别是高被引论文)和对IF贡献率较大的非可被引文献(如Editorial Material等)更有助于提高其影响力。此外,降低零被引文献的数量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因子 植物类期刊 不同分区 影响力
原文传递
新疆乌苏市不同水资源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靳磊 《地下水》 2021年第3期180-182,共3页
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度,使得水资源开发利用保障难度较大。分析乌苏市水资源变化特点,结合区域7个主要控制水文站建站近60年径流数据,对区域地表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评价,提出乌苏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相应措施和建议,为高效利用... 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度,使得水资源开发利用保障难度较大。分析乌苏市水资源变化特点,结合区域7个主要控制水文站建站近60年径流数据,对区域地表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评价,提出乌苏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相应措施和建议,为高效利用地表水资源,服务当地经济建设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资源 径流数据 不同水资源分区 新疆乌苏市
下载PDF
黄河中游不同地貌分区景观格局脆弱性及其驱动力
5
作者 何梦真 张乐涛 +2 位作者 魏仪媛 郑泽豪 王清源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63-3374,共12页
黄河中游生态环境脆弱,科学评估流域景观格局脆弱性是因地制宜开展该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以黄河中游1990~2018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景观脆弱度指数,分析景观格局脆弱性的时空演变,并结合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方法探究不同自然... 黄河中游生态环境脆弱,科学评估流域景观格局脆弱性是因地制宜开展该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以黄河中游1990~2018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景观脆弱度指数,分析景观格局脆弱性的时空演变,并结合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方法探究不同自然地貌分区景观格局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1990~2018年,耕地(面积占比为36.96%~39.97%)是黄河中游的优势景观,耕地(减少10185.00 km^(2))和建设用地(增加7678.46 km^(2))面积变化最大.②1990~2018年,景观格局以较低和中度脆弱区为主,面积占比为70%~80%,较高和高脆弱区集中在黄土丘陵沟壑区,低脆弱区集中在河谷平原区和土石山区,脆弱度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1990~2000年和2000~2005年,脆弱性等级变化以“脆弱度减少”为主,2005~2010年和2010~2018年,以“脆弱度增加”为主.③年降水和NDVI是影响景观格局脆弱性的主要驱动因素,不同自然地貌分区的影响因素则各有不同: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土石山区的主导因子分别为年降水和DEM(自然因素),黄土高塬沟壑区、河谷平原区和沙地沙漠区的主导因子分别为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程度和距道路的距离(人为因素).任意两个影响因子的交互结果均表现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风险探测显示,各自然地貌分区的景观格局脆弱度高值区分别分布于对应主导因素的不同取值范围.因此,在黄河中游的生态治理实践中,应针对不同自然地貌的脆弱性特点,实施因地制宜的治理策略,进一步提升流域的生态治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脆弱性 时空变化 驱动力 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 不同地貌分区 黄河中游
原文传递
辽宁省不同区域水资源量变化趋势分析
6
作者 宋亮 段瑞鲁 邹璐 《黑龙江水利》 2017年第1期20-25,共6页
结合辽宁省水资源状况,对全省划分西部、中北部、东南部三个区域,以1956—1979年、1980—2000年、2001—2011年三个时间段为基础,分析对比全省及分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利用全省1956—2011年降水量、地表水资源... 结合辽宁省水资源状况,对全省划分西部、中北部、东南部三个区域,以1956—1979年、1980—2000年、2001—2011年三个时间段为基础,分析对比全省及分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利用全省1956—2011年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时间序列资料,采用10a滑动平均法与线性趋势分析法,分析全省及分区水资源量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量 不同分区 变化趋势
下载PDF
气候变化条件下辽宁省无资料地区设计暴雨新雨型分配计算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温笑寒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0年第2期59-62,148,共5页
受气候变化,辽宁省暴雨特征发生显著变化,文章结合辽宁省544个暴雨站点近百年数据,对辽宁省东部、中部以及西部的设计暴雨新雨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受气候变化影响,辽宁地区暴雨量级频率平均增加10%,暴雨中心逐步向东南方向转移,从... 受气候变化,辽宁省暴雨特征发生显著变化,文章结合辽宁省544个暴雨站点近百年数据,对辽宁省东部、中部以及西部的设计暴雨新雨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受气候变化影响,辽宁地区暴雨量级频率平均增加10%,暴雨中心逐步向东南方向转移,从1990年开始东南地区暴雨中心次数最高,占全省50%;东部地区67.6%降水分配在48h内,中部和西部分别为91.2%和98.1%,各区域暴雨基本在72h内结束。各区设计暴雨雨型可为无资料地区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提供重要的计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暴雨特征 设计暴雨雨型 不同分区 无资料地区
下载PDF
中国21世纪气候变化的RegCM4多模拟集合预估 被引量:23
8
作者 张冬峰 高学杰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516-2526,共11页
基于一套RegCM4区域气候模式动力降尺度试验结果,进行了中国及不同分区在21世纪不同时期,RCP(典型浓度路径)4.5和8.5两种排放路径下的气候变化集合预估.试验中RegCM4在5个不同的CMIP5(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全球气候模式分别驱动下... 基于一套RegCM4区域气候模式动力降尺度试验结果,进行了中国及不同分区在21世纪不同时期,RCP(典型浓度路径)4.5和8.5两种排放路径下的气候变化集合预估.试验中RegCM4在5个不同的CMIP5(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全球气候模式分别驱动下运行,水平分辨率为25 km×25 km.分析表明:未来中国范围内平均地面气温将普遍升高,其中冬季(12~2月)的青藏高原和夏季(6~8月)的西北干旱区升温幅度最大;相应的气温极端气候事件指数TXx(日最高气温最大值)和TNn(日最低气温最小值)升高.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季降水将增加,西北干旱区增加幅度最大,仅在云贵高原部分地区出现一定减少,模拟间一致性在中国北方较好;夏季降水在中国西部大部分地区、东北北部和黄淮增加,其他地区变化较小或略微减少;集合预估的日最大降水量(RX1day)在全国将普遍增加;连续无降水日数(CDD)在中国北方以一致缩短为主,南方则有所延长.相对于当代参照时段(1986~2005年),21世纪中期RCP4.5和8.5下全国年平均气温分别上升1.6和2.2°C,降水分别增加4%和5%.各要素变化均随时间推移而增大,21世纪末期两种排放情景下全国年平均气温分别上升2.4和4.6°C,降水分别增加5%和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区域气候模式 集合预估 中国不同分区
原文传递
1980—2019年中国西北地区降雪和融雪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侯丽陶 蒲旭凡 +2 位作者 李哲 张小文 张世强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80-902,共23页
西北地区降雪和融雪特征的长期变化对于融雪洪水过程的准确模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1961—1979年站点观测的日降水和气温等数据,首先对比了湿球温度法、KS方法和双临界气温法计算的降雪量,确定了精度最高的双临界气温方案,进而计算... 西北地区降雪和融雪特征的长期变化对于融雪洪水过程的准确模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1961—1979年站点观测的日降水和气温等数据,首先对比了湿球温度法、KS方法和双临界气温法计算的降雪量,确定了精度最高的双临界气温方案,进而计算了1980—2019年的日雪雨比,最后分析了雪雨比、降雪开始日期和融雪开始日期的变化规律。结果包括:①春季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随海拔上升升温速率减小,青藏高原地区、东南部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春季气温上升速率略低于北疆、南疆、河西走廊及内蒙古西部,春季雪雨比在海拔1000 m以上呈显著下降趋势,在青藏高原地区、东南部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呈显著下降趋势;秋季平均气温显著上升,随海拔上升升温速率增大,空间上在青藏高原地区上升速率最快,秋季雪雨比在不同海拔和部分气候分区都呈不显著下降趋势;冬季平均气温在海拔2000 m以上呈现显著升温,且随着海拔的升高升温速率加快,空间上在青藏高原地区、东南部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呈现显著升温,降雪量在1000~2000 m呈现显著增加趋势,空间上在北疆地区呈现显著增加趋势。②降雪开始日期随着温度的升高在所有区域都没有显著的推迟,每一年的降雪开始日期在不同高程带和不同气候区之间的差别没有变化,仍为30~40d。③融雪开始日期在所有海拔区间和气候分区都呈现出显著的提前趋势,每一年的融雪开始的日期在不同高程带和不同气候区的差别仍为25~30d。降雪和融雪特征的变化说明气候变化可能已经对融雪洪水的特征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雨比 降雪量 变化 不同海拔 不同气候分区 西北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