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泉州地区不同分子分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康春梅 张丹铃 +1 位作者 余丽萍 陈圣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2期96-99,共4页
目的分析泉州地区不同分子分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为判断泉州地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分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3月于福建省泉州地区经病理确诊的54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资... 目的分析泉州地区不同分子分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为判断泉州地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分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3月于福建省泉州地区经病理确诊的54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资料,按照分子分型将患者分别纳入Luminal A型组(32例)、Luminal B型组(332例)、HER-2过表达型组(127例)及三阴型组(51例),比较四组患者超声声像图特征,总结不同分子分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判断依据。结果不同分子分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声像图特征中,病灶最大直径、纵横比、形态、边界、分叶、毛刺、微钙化、后方回声、高回声晕特征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_均<0.05),血流特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泉州地区不同分子分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超声声像图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能够为临床乳腺癌分子分型的早期评估与判断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 分子分型 乳腺浸润性导管 超声声像图
下载PDF
乳腺导管原位癌、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及浸润性导管癌的分子分型差异性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鸿恩 吕培锋 +3 位作者 谢汉民 李悦龙 曾益辉 梅世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69-75,共7页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及浸润性导管癌(IDC)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分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01月至2022年06月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雌...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及浸润性导管癌(IDC)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分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01月至2022年06月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标记物(Ki-67)、分子分型。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病理表现的差异性。结果:本研究共计选取患者1167例,其中DCIS组为180例(15.42%),DCIS-MI组为67例(5.74%),IDC组为920例(78.83%)。DCIS、DCIS-MI及IDC患者在ER、PR、HER-2、Ki-67中阳性分布及分子分型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CIS-MI患者多以HER-2过表达型为主,ER、PR状态多呈阴性,HER-2多呈阳性,高核分级。DCIS患者多以Luminal A型为主,Ki-67多呈低表达。高核级别、HER-2过表达、ER阴性、PR阴性是影响并促进乳腺DCIS进展为DCIS-MI的预测因子。IDC患者多以Luminal B型为主,ER、PR状态多呈阳性,Ki-67多呈高表达。而在年龄分布上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DCIS、DCIS-MI及IDC间免疫组化标记物和分子分型分布不同,与DCIS相比,DCIS-MI核异型性多呈高核分级,ER、PR阴性比例多,HER-2过表达型比例多,考虑DCIS-MI是独立存在的一种病变,较DCIS有“质”的改变,提示两者处于乳腺癌进展的不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原位 乳腺导管原位伴微浸润 浸润性导管 临床病理特征 分子分型
下载PDF
双能量CT定量参数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分级及乳腺癌分子亚型的研究
3
作者 仇莉 赵玉年 +2 位作者 朱倩 刘路路 徐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100-102,共3页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定量参数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病理分级及分子亚型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63例IDC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均行双能量CT胸部双期增强扫描,将双期能量CT图像导入工作站进行后处理...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定量参数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病理分级及分子亚型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63例IDC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均行双能量CT胸部双期增强扫描,将双期能量CT图像导入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记录病灶和主动脉分别在动脉期及静脉期的碘浓度和归一化有效原子序数;在单能谱程序中获得病灶分别在动静脉期40-70kev不同单能级时的CT值。将病灶分为高、低分化组及4种亚型。对比不同分化程度IDC定量参数的差异及定量参数与乳腺癌病理分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价定量参数对不同分化程度病灶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63例IDC患者中,除静脉期λ值外,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的各定量参数值均存在显著差异;动脉期中病灶的IC、 SIC、λ、nZeff值与分化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动脉期λ值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954),对应敏感度为83.25%,特异度为69.05%。结论 双能量CT定量参数对IDC病理分级及分子亚型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CT 乳腺浸润性导管 病理分级 分子亚型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5种分子亚型临床及超声特征
4
作者 王楠 庞坤坤 +2 位作者 张飞雪 魏修良 刘宁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分析5种分子亚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临床及超声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21年6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收治并最终手术确诊为乳腺IDC的患者,术前临床及超声资料完整,回顾性分析不同分子亚型IDC的临床及超声图像特点。结果:在IDC... 目的:分析5种分子亚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临床及超声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21年6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收治并最终手术确诊为乳腺IDC的患者,术前临床及超声资料完整,回顾性分析不同分子亚型IDC的临床及超声图像特点。结果:在IDC的5种分子亚型之间,年龄、病史、导管异常、纵横比、后方回声、病灶多发性、钙化、超声误诊及病灶长径、厚径、横径和体积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临床及超声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及超声征象对不同分子亚型IDC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以为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及预后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导管 乳腺肿瘤 超声特征 分子亚型
下载PDF
合成MRI定量参数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及细胞增殖活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郑蕊 谢瑜 +2 位作者 薛珂 张冬雪 李卓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728-732,共5页
目的:探讨合成MRI定量参数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不同分子分型及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并经病理证实的112例乳腺ID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 目的:探讨合成MRI定量参数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不同分子分型及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并经病理证实的112例乳腺ID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均行合成MRI检查,使用ITK-SNAP软件勾画并测量病灶定量参数T1、T2及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PD)值。根据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和肿瘤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情况对病灶进行分组,比较乳腺IDC不同分子分型及细胞增殖活性的合成MRI定量参数差异。结果:112例患者中共有112个乳腺IDC病灶,其中Luminal A型40个、Luminal B型49个、HER-2过表达型8个及三阴性乳腺癌15个。ER阳性/阴性、PR阳性/阴性、HER-2阳性/阴性组之间T1、T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Ki-67高表达组的T1和T2值均高于低表达组(均P<0.05),Luminal A型组的T1、T2值均低于Luminal B型和三阴性乳腺癌组,HER-2过表达型组的T2值低于Luminal B型及三阴性乳腺癌组(均P<0.05)。PD值在不同分子分型及Ki-67表达水平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合成MRI定量参数中T1、T2值对乳腺IDC不同分子分型及细胞增殖活性指标Ki-67鉴别具有一定价值,但PD值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合成MRI 定量参数 乳腺 浸润性导管 分子分型 KI-67
下载PDF
MRI预测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Luminal分型的临床价值
6
作者 许东 陈代辉 +3 位作者 斯光晏 刘勇 王欧成 郭锐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8期945-948,952,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Luminal分型的MRI表现,为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的诊疗提供更优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8日—2021年12月1日经样本医院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的119例女性患者的临床及... 目的:探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Luminal分型的MRI表现,为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的诊疗提供更优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8日—2021年12月1日经样本医院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的119例女性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比较Luminal型和非Luminal型的临床特征及MRI影像特征。绘制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的面积及截断点。结果:119例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中,Luminal型72例,非Luminal型47例。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的最大径、肿瘤形态、TIC曲线、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平均ADC值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当最小ADC值和平均ADC值分别为0.851×10^(-3)mm^(2)/s、0.849×10^(-3)mm^(2)/s时,其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0.553、0.806和0.681、0.750,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5、0.761。结论:MRI可以提高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效能,其ADC值可作为其临床及预后的重要指标,更有利于临床进行更精准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 Luminal分型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不同WHO分型的浸润性导管癌患者MRI影像特征分析
7
作者 黄钰莹 杨永涛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4期464-467,共4页
目的 探究不同WHO分型的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患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IDC患者的临床资料,据免疫组化结果分成Luminal A型18例,Luminal B型25例,人表皮生... 目的 探究不同WHO分型的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患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IDC患者的临床资料,据免疫组化结果分成Luminal A型18例,Luminal B型25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9例、三阴型12例4种分型,所有患者均行乳腺MRI检查,判断各分型MRI特征的差异。结果 4种WHO分型MRI特征肿瘤大小、边缘、病灶时间-信号强度(TIC)曲线类型、表观扩散系数(ADC)、早期强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形态、内部强化特征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WHO分型的IDC患者的MRI影像特征在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形态、内部强化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临床上可据此判断疾病分型和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 磁共振成像 WHO分型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自动全容积成像特征及其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2
8
作者 胡乙君 陈灿斌 +1 位作者 李晓娟 李灿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9-693,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自动全容积成像(ABVS)特征及其与不同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住院并经病理证实的160例IDC患者术前的ABVS特征并分析其与不同分子分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76个...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自动全容积成像(ABVS)特征及其与不同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住院并经病理证实的160例IDC患者术前的ABVS特征并分析其与不同分子分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76个病灶的ABVS特征如下:肿块大小≥2cm 61个(34.65%)、肿块大小<2cm 115个(65.34%),边界清楚23个(13.07%)、边界不清楚153个(86.93%),低回声161个(91.48%)、混合回声15个(8.52%),纵横比<1共136个(77.27%)、纵横比≥1共40个(22.73%),毛刺征153个(86.93%),汇聚征149个(84.66%)、导管征127个(68.18%)、内部钙化灶138个(78.41%)、恶性晕147个(83.52%),Cooper韧带改变138个(78.41%)、乳房后间隙及筋膜改变132个(75.00%)。IDC在ABVS上显示的肿块边界、回声、毛刺征、汇聚征、导管征、内部钙化灶、恶性晕、Cooper韧带改变和乳房后间隙及筋膜改变与其不同分子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而与ABVS上显示的肿块大小及纵横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BUS对IDC病灶的检出具有一定的优势,ABVS所显示的图像特征与IDC的分子分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导管 乳腺 自动全容积成像特征 分子分型 相关性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同分子分型及病理组织学分级间常规超声征像的差异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克 刘颖 +3 位作者 屠英暄 刘昕 王园园 李昊 《武警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607-611,615,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同分子分型及病理组织学分级间常规超声征像的差异。方法收集因乳腺肿物入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诊疗并最终手术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术前常规超声典型征像及术后病理学资料,比较不同分...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同分子分型及病理组织学分级间常规超声征像的差异。方法收集因乳腺肿物入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诊疗并最终手术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术前常规超声典型征像及术后病理学资料,比较不同分子分型及病理组织学分级间的超声征像差异及相关性。结果(1)五组分子分型病灶的超声征像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三阴型多表现为肿物回声均匀(47.2%,17/36),病灶后方回声增强(58.3%,21/36);少表现为回声衰减(5.6%,2/36),微钙化(27.8%,10/36)等。HER-2阳性(HR阳性)多表现为微钙化(77.8%,35/45)伴病灶后方回声衰减(48.9%,22/45)。Luminal A型多表现乏血供(62.2%,46/74)。(2)不同组织学分级病灶的超声征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中高分化组病灶多表现为边缘毛刺征(70.0%,133/190),高回声晕(60.5%,115/190),病灶后方回声衰减(42.1%,80/190);低分化组病灶超声征像多表现为富血供(84.3%,43/5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流分布及肿块后方回声特点是超声影像学辨别低分化组IDC病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检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辨别分子分型及组织学分级程度,为乳腺癌患者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 超声检查 分子分型 组织学分级
下载PDF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P5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Ki-6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雷 宋林红 +2 位作者 朱鸿 付静 李科 《华西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1349-135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手术病例标本中P5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Ki-6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法对2010年1月-2011年7月44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标本进行分...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手术病例标本中P5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Ki-6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法对2010年1月-2011年7月44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标本进行分子分型,并同时检测其P53、EGFR、Ki-67等的表达。结果 P53和Ki-67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基底细胞样型、未分类型中的表达明显强于管腔A型及管腔B型(P<0.05);HER2过表达型和未分类型中的EGFR表达明显强于管腔A型及管腔B型(P<0.05)。结论在使用雌激素受体、c-erbB-2等指标对浸润性导管癌进行分子分型时同时检测P53、EGFR及Ki-67等标记物,有助于更加精准的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对靶向药物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和疗效预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导管 浸润性 免疫表型分型 P53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KI-67
原文传递
黔南地区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中上皮间质转化因子表达情况及对预后的价值分析
11
作者 朱胜章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4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究黔南地区的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中的上皮间质转化(EMT)因子的表达情况和对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黔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388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30例女性乳腺癌周围正常乳腺组织... 目的:探究黔南地区的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中的上皮间质转化(EMT)因子的表达情况和对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黔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388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30例女性乳腺癌周围正常乳腺组织作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法,将患者的癌组织与正常人体的乳腺组织进行比较,探究相关蛋白的表达差异性,分析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Vimentin、MMP2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乳腺腺体组织,E-cadherin表达阳性率低于正常乳腺腺体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随访患者388例,随访率为100.00%;388例患者中,死亡61例,其中60例死于乳腺癌,1例死于其他因素;39例患者在术后发生转移,18例患者术后复发,5例患者在复发的同时出现转移。肿瘤的大小与E-cadherin表达和MMP2表达存在相关性,淋巴结转移与Vimentin表达、E-cadherin表达和MMP2表达均具有相关性,组织学分级与E-cadherin表达和MMP2表达存在相关性,TNM分期与Vimentin表达、E-cadherin表达和MMP2表达均具有相关性。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相关蛋白表达可实现对乳腺癌的病理分级,对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 上皮间质转化 乳腺腺体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女性乳腺 VIMENTIN 黔南地区 分子分型
下载PDF
M2型丙酮酸激酶、自噬相关基因2B蛋白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亚型的关系
12
作者 石代伟 姚宝忠 李良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5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究M2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M2,PKM2)、自噬相关基因2B(autophagy related gene 2B,ATG2B)蛋白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分子亚型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合肥市第... 目的探究M2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M2,PKM2)、自噬相关基因2B(autophagy related gene 2B,ATG2B)蛋白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分子亚型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IDC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PKM2、ATG2B表达,分析癌组织PKM2、ATG2B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亚型的关系;所有患者均随访3年,根据其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及生存组,分析癌组织PKM2、ATG2B表达、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亚型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IDC癌组织PKM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ATG2B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P<0.05);不同月经状态、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不同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情况IDC患者的PKM2阳性表达率对比差异有显著性,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不同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情况IDC患者的ATG2B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Luminal A型IDC患者癌组织PKM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三阴型,ATG2B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三阴型(P<0.05);死亡组中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存在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的人数比例及PKM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生存组,ATG2B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生存组(P<0.05);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存在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的人数比例及PKM2蛋白阳性是影响ID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IDC癌组织PKM2蛋白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亚型有关,且PKM2蛋白阳性是影响ID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 分子亚型 自噬相关基因2B M2型丙酮酸激酶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庆霞 邢雅军 +3 位作者 赵静 颜聪亚 张秀智 荀文娟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同分子亚型的分布,并分析各分子亚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1年6月明确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100例,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划分...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同分子亚型的分布,并分析各分子亚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1年6月明确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100例,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划分为四型,进一步分析不同分子亚型与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100例中Luminal A型所占比例最大为65%,7%为Luminal B型,Triple Negative型占17%,Her-2(+)型占11%。各分子亚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59岁之间,占73%,Luminal A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49岁,而其他三型主要分布于50~59岁,四型在不同年龄组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 A型淋巴转移发生率仅为30.1%,而Luminal B型与Her-2(+)型淋巴转移发生率较高,分别为71.4%及63.6%,各分子亚型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有显著差异(P<0.05);病理组织学分级Ⅰ级中Luminal A型所占比例最高,而Tri-ple Negative型主要以Ⅲ级为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各分子亚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分子亚型与其临床特征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 分子分型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特征及其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洋 张艳 于瑞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739-1743,共5页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表现特征,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乳腺外科收治的11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分子亚型分为Luminal型、HER-2过表达型及TN型。观察不同...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表现特征,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乳腺外科收治的11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分子亚型分为Luminal型、HER-2过表达型及TN型。观察不同亚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超声征象并对比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显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肿块多呈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垂直生长,以内部回声无变化、无微钙化发生、血流分级2级、淋巴结转移、弹性评分≥3分为主。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同分子分型中超声征象形态、边缘、方位、内部回声、微钙化、血流分级、弹性评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与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型多见于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垂直生长;TN型多见于形态规则、边缘光整、平行生长;HER-2过表达型多肿块内部微钙化、弹性评分≥3分。不同分子分型组间两两比较,Luminal型和TN型超声征象边缘、方位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8);HER-2型和TN型超声征象边缘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8);Luminal型和HER-2型超声征象内部回声、微钙化及弹性评分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8)。结论:乳腺癌超声特征与其分子分型存在一定关系,超声特征可为其分子分型提供一定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乳腺浸润性导管 超声征象 分子分型
下载PDF
不同分子亚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庞琼 南昊成 +5 位作者 马婕群 翟海程 陈怡萌 曲胜阳 南克俊 何建军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并分析影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822例,基...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并分析影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822例,基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将乳腺癌分为4个基本分子亚型,即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乳腺癌,分析不同分子亚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在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预后方面的差异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至随访截止日期,822例乳腺癌患者中有54例出现局部复发和转移,46例死亡,死亡率5.6%。不同分子亚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在发病年龄、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不同的发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以及分子亚型与乳腺癌预后相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子亚型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独立预后因素,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在各个分子亚型中预后最差。结论乳腺癌分子分型对于预测乳腺癌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需进一步研究以在临床上指导乳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 分子亚型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乳腺癌分子分型在浸润性导管癌的生存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郝卓芳 章乐虹 +1 位作者 杨基鹏 陈迪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4080-4084,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该院首诊的441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1岁。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该院首诊的441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1岁。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全组乳腺癌分型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三阴型及HER2阳性型,观察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预后,比较各型患者术后的无病生存期及生存率,多因素分析筛选预后相关因素。结果全组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三阴型及HER2阳性型乳腺癌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9.1%、18.2%、19%和13.8%。随访3~9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61例患者复发或死亡。单因素分析示乳腺癌无病生存期与分子分型、淋巴结状态、ER及PR状态有关;多因素分析示ER、HER2-2及淋巴结状态为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乳腺癌的分子分型能够准确反映乳腺癌的预后,Luminal型预后最好,而HER-2型预后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浸润性导管 分子分型 生存分析
下载PDF
62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分子分型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利利 艾秀清 +2 位作者 贺春钰 朱相露 木妮热·木沙江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同分子亚型的分布,并研究分子亚型与各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明确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621例,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同分子亚型的分布,并研究分子亚型与各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明确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621例,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Ki-67的表达情况,把所有病例划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及Basal-like型,然后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统计。结果 621例中Luminal B型占53.1%,Luminal A型、HER-2过表达型和Basal-like型分别占14.5%、15.9%、16.4%。各分子亚型与肿瘤大小、病理组织学分级、肿瘤病理分期、ER状态、PR状态、HER-2状态均有关(P<0.05),与年龄、淋巴结状态无关(P>0.05)。结论 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各分子亚型与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有密切关系,分子分型有利于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 分子分型 临床病理学特征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病理分子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瑶琴 唐丽娜 +3 位作者 刘娜香 陈轶洁 林若旋 钟兆明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90-39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分子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经手术或粗针穿刺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37例(共139个结节),均行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并分析乳腺癌病理分子分型与剪切波弹性模量最大...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分子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经手术或粗针穿刺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37例(共139个结节),均行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并分析乳腺癌病理分子分型与剪切波弹性模量最大值(Emax)的相关性。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剪切波弹性模量Emax值由小到大依次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型,其中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的超声剪切波弹性模量Emax值与三阴性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超声剪切波弹性模量Emax值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分子分型显著相关(r=0.510,P=0.003)。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剪切波弹性模量Emax值在鉴别其病理分子分型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 弹性模量值 病理分子分型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舒畅 朱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6期103-104,107,共3页
目的研究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09年11月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87例,根据WHO标准规定对患者进行免疫学分型,对患者术后随访3年。观察各型患者治疗后的肿瘤复发和淋巴结转移... 目的研究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09年11月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87例,根据WHO标准规定对患者进行免疫学分型,对患者术后随访3年。观察各型患者治疗后的肿瘤复发和淋巴结转移率及3年内的生存率情况。结果 Luminal A型患者在3年内的生存率最高,为86.96%,Triple-Negative型的生存率最低,为60.00%;Triple-Negative型淋巴结复发、转移时间及淋巴结复发、转移率较其他三类分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与预后关系密切,且分型不同预后情况不同,其中Luminal A型预后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 分子分型 预后 生存率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最新分子分型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盛 李娜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8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of Breast)最新分子分型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及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11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并结合文献探讨分子亚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1119例...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of Breast)最新分子分型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及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11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并结合文献探讨分子亚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111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年龄23~81岁,平均53岁。以Luminal B型最多见[70例(58.8%)],Luminal A型较以往分型方法比例降低[11例(9.2%)]。2各分子亚型在不同年龄组的分布上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95,>0.05);42例维族、56例汉族与各分子亚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0.05)。3临床病理特征中肿瘤大小(P=0.003)、组织学分级(P<0.01)与分子各亚型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年龄及淋巴结转移与分子各亚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Luminal B型中HER-2(-)和HER-2(+)亚型之间与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亚型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分子亚型与其临床特征关系密切。Luminal B(HER-2阴性型)因Ki-67高表达,提示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乳腺浸润性导管 分子分型 临床病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