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制备量的去白混合浓缩血小板质量指标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赵薇 何红 +4 位作者 代静 唐作红 蔡兰 冯霞 赵贻花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制备量的去白混合浓缩血小板的质量指标,探讨不同制备量的去白混合浓缩血小板临床使用的可行性,并为血站成分制备环节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将采集后1~2 d内的300 mL、400 mL全血制备成的单袋浓缩血小板按同血型随机汇集... 目的:分析不同制备量的去白混合浓缩血小板的质量指标,探讨不同制备量的去白混合浓缩血小板临床使用的可行性,并为血站成分制备环节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将采集后1~2 d内的300 mL、400 mL全血制备成的单袋浓缩血小板按同血型随机汇集后制备成不同制备量的去白混合浓缩血小板共计60袋,分为A组(6.5~9.5 U)和B组(10.0~14.0 U),每组各30袋。检测2组滤白前、后及储存期末的质量指标,计算并比较血小板(PLT)回收率、白细胞(WBC)清除率、红细胞(RBC)残留率。结果:2组间PLT回收率、RBC残留率及WBC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滤白前、后PLT、RBC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滤白前、后PLT、RBC、WBC计数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储期第1天和储存期末血细胞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储存期内平均pH值连续监测结果比较,第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4天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组的容量、PLT、RBC及pH值均符合混合浓缩血小板质量标准,可根据浓缩血小板袋数灵活制备成不同制备量的去白混合浓缩血小板,小制备量(6.5~9.5 U)的去白混合浓缩血小板应在储存期1~2 d内发往临床并尽快使用,大制备量(10.0~14.0 U)的去白混合浓缩血小板在存储期内均可用于临床。本研究PLT回收率较高,但WBC滤除率较低,提示制备环节应对离心力、过滤时间、分离手法等做进一步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制备量 去白混合浓缩血小板 指标 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