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台西南盆地岩石圈伸展及裂后沉降特征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吴哲
杨风丽
+1 位作者
钟家良
钟广见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30-1736,共7页
计算有效弹性厚度和不同尺度的拉张因子,并结合裂后的沉积记录可以反映一个伸展性盆地的形成演化特征.运用基于弹性梁模型和挠曲均衡原理的二维构造模拟软件重点对横穿台西南盆地的一条地震地质剖面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5km为台西...
计算有效弹性厚度和不同尺度的拉张因子,并结合裂后的沉积记录可以反映一个伸展性盆地的形成演化特征.运用基于弹性梁模型和挠曲均衡原理的二维构造模拟软件重点对横穿台西南盆地的一条地震地质剖面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5km为台西南盆地最合适的有效弹性厚度;岩石圈尺度的拉张因子在1.2~4.8之间,上地壳尺度的拉张因子在1.0~1.2之间,全地壳尺度的拉张因子在1.1~3.0之间,岩石圈伸展具有横向的非均质性和深度的依赖性;台西南盆地裂后阶段受陆架坡折形成、东沙运动两期构造运动影响较大,不同于典型伸展性盆地裂后沉降模式,沉降特征无明显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西南盆地
岩石圈伸展
有效弹性厚度
不同尺度拉张因子
裂后沉降速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东北部岩石圈伸展的构造模拟约束
被引量:
2
2
作者
吴哲
许怀智
+1 位作者
杨风丽
邵磊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81,共11页
盆地的形成是深部过程的浅部响应,其中不同尺度拉张因子的变化能够反映岩石圈的伸展特征。运用基于弹性梁模型和挠曲均衡原理的2D构造模拟软件对横穿南海东北部地区的两条地震-地质剖面进行模拟,计算上地壳、全地壳和岩石圈尺度拉张因...
盆地的形成是深部过程的浅部响应,其中不同尺度拉张因子的变化能够反映岩石圈的伸展特征。运用基于弹性梁模型和挠曲均衡原理的2D构造模拟软件对横穿南海东北部地区的两条地震-地质剖面进行模拟,计算上地壳、全地壳和岩石圈尺度拉张因子。结果表明,南海东北部岩石圈伸展存在横向非均质性和深度相关的伸展现象:(1)不同坳陷中心的拉张因子从陆架-陆坡-海盆区有变大的趋势;(2)三种尺度的拉张因子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并且这种岩石圈深度相关的伸展现象在陆架和陆坡地区表现不同:陆架范围内上地壳和全地壳尺度的拉张因子在数值上相近,而在陆坡向洋壳方向,岩石圈、全地壳尺度拉张因子在数值上比上地壳尺度拉张因子大的差别趋势越来越明显。分析认为南海东北部岩石圈深度相关的伸展模式与海底扩张早期温度较高且黏滞性较小的下地壳在陆坡向海盆方向的流动性大于陆架地区有关。南海东北部伸展盆地的形成经历了岩石圈在陆内裂谷阶段均匀伸展以及大陆边缘裂谷阶段深度相关的伸展作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东北部
岩石圈
不同尺度拉张因子
深度相关的伸展
陆架区
陆坡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西南盆地岩石圈伸展及裂后沉降特征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吴哲
杨风丽
钟家良
钟广见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海石油能源发展钻采工程研究院湛江实验中心
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30-1736,共7页
基金
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9A101 0202 1)
文摘
计算有效弹性厚度和不同尺度的拉张因子,并结合裂后的沉积记录可以反映一个伸展性盆地的形成演化特征.运用基于弹性梁模型和挠曲均衡原理的二维构造模拟软件重点对横穿台西南盆地的一条地震地质剖面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5km为台西南盆地最合适的有效弹性厚度;岩石圈尺度的拉张因子在1.2~4.8之间,上地壳尺度的拉张因子在1.0~1.2之间,全地壳尺度的拉张因子在1.1~3.0之间,岩石圈伸展具有横向的非均质性和深度的依赖性;台西南盆地裂后阶段受陆架坡折形成、东沙运动两期构造运动影响较大,不同于典型伸展性盆地裂后沉降模式,沉降特征无明显规律性.
关键词
台西南盆地
岩石圈伸展
有效弹性厚度
不同尺度拉张因子
裂后沉降速率
Keywords
Taixinan Basin
lithospheric extension
the effective elastic thickness
different scales of extension factors
subsidence rate in post-rift
分类号
P67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P74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东北部岩石圈伸展的构造模拟约束
被引量:
2
2
作者
吴哲
许怀智
杨风丽
邵磊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81,共11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1ZX05023-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1128207)联合资助
文摘
盆地的形成是深部过程的浅部响应,其中不同尺度拉张因子的变化能够反映岩石圈的伸展特征。运用基于弹性梁模型和挠曲均衡原理的2D构造模拟软件对横穿南海东北部地区的两条地震-地质剖面进行模拟,计算上地壳、全地壳和岩石圈尺度拉张因子。结果表明,南海东北部岩石圈伸展存在横向非均质性和深度相关的伸展现象:(1)不同坳陷中心的拉张因子从陆架-陆坡-海盆区有变大的趋势;(2)三种尺度的拉张因子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并且这种岩石圈深度相关的伸展现象在陆架和陆坡地区表现不同:陆架范围内上地壳和全地壳尺度的拉张因子在数值上相近,而在陆坡向洋壳方向,岩石圈、全地壳尺度拉张因子在数值上比上地壳尺度拉张因子大的差别趋势越来越明显。分析认为南海东北部岩石圈深度相关的伸展模式与海底扩张早期温度较高且黏滞性较小的下地壳在陆坡向海盆方向的流动性大于陆架地区有关。南海东北部伸展盆地的形成经历了岩石圈在陆内裂谷阶段均匀伸展以及大陆边缘裂谷阶段深度相关的伸展作用过程。
关键词
南海东北部
岩石圈
不同尺度拉张因子
深度相关的伸展
陆架区
陆坡区
Keywords
northeastern South China Sea
lithosphere
different scales of extension factors
depth-dependence of extension
shelf
slope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台西南盆地岩石圈伸展及裂后沉降特征分析
吴哲
杨风丽
钟家良
钟广见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海东北部岩石圈伸展的构造模拟约束
吴哲
许怀智
杨风丽
邵磊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