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态稻作区氮肥增产效应及其利用率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贵勇 张朝钟 +6 位作者 何清兰 陈路华 夏林 夏琼梅 龙瑞平 朱海平 杨从党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5-89,113,共6页
在4个典型生态粳稻区,以广适性的5个品种为材料,研究氮肥对不同稻区产量影响,并分析氮肥利用率及其不同稻区施氮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氮肥施用显著提高不同稻区产量,施氮增产率及其贡献率大小顺序为温暖粳稻区〉寒冷粳稻区〉籼粳交错... 在4个典型生态粳稻区,以广适性的5个品种为材料,研究氮肥对不同稻区产量影响,并分析氮肥利用率及其不同稻区施氮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氮肥施用显著提高不同稻区产量,施氮增产率及其贡献率大小顺序为温暖粳稻区〉寒冷粳稻区〉籼粳交错区〉冷凉粳稻区,寒冷粳稻区产量提高主要是有效穗数和千粒重的增加,而其它3个稻区产量的提高主要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增加所致。生产等量的稻谷氮肥需要量的大小顺序为寒冷粳稻区〉冷凉粳稻区〉籼粳交错区〉温暖粳稻区。不同稻区对氮肥的利用效率存在差异,氮肥农学利用率大小顺序为温暖粳稻区〉籼粳交错区〉冷凉粳稻区〉寒冷粳稻区,氮肥吸收利用率大小顺序为籼粳交错区〉温暖粳稻区〉冷凉粳稻区〉寒冷粳稻区,4个稻作区的土壤氮素贡献率在61.10%~66.09%之间,说明各稻作区吸收的氮肥主要来自土壤,通过培肥地力,维持较高的地力水平对稻谷的超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生态粳稻区 氮肥 产量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