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塔里木河下游不同生活型植被对地表的防护效果
被引量:
5
1
作者
程皓
李霞
+1 位作者
马兰菊
刘刚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3-378,共6页
在干旱区植被生态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决策并经常引起争论的问题是,究竟应该选择哪种生活型植被才能获得最大的防护效果。为比较不同生活型植被对地表防护效果的差异,本文选取塔里木河下游6种常见乔灌草植被,以降低风速百分比的平均值...
在干旱区植被生态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决策并经常引起争论的问题是,究竟应该选择哪种生活型植被才能获得最大的防护效果。为比较不同生活型植被对地表防护效果的差异,本文选取塔里木河下游6种常见乔灌草植被,以降低风速百分比的平均值作为植被对地表防护效果的评价指标,对不同生活型植被对地表防护效果进行定量比较。结果表明:上述6种植被防风性能大小次序依次为:花花柴>罗布麻>骆驼刺>柽柳>盐穗木>胡杨。花花柴对地表防护效果最好,降低地表风速百分比的平均值达44.00%,胡杨对地表防护效果最差,降低地表风速百分比平均值13.21%。就乔、灌、草不同生活型植被而言,防护效果大小次序为:多年生草本>灌木>乔木。因此,从生态防护效应角度来说,在干旱区植被生态建设中,应坚持灌、草先行的原则,乔木植被只能在水分条件较优越的地区适度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取得最佳的生态防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下游
不同生活型
防风性能
防护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生活型植物腐解过程对人工湿地水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周林飞
赵言稳
芦晓峰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4-670,共7页
为探讨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腐解对石佛寺人工湿地水体水质的持续影响,在室内模拟3种生活型(浮叶型、挺水型和沉水型)6种水生植物(槐叶苹Salvinia natans和丘角菱Trapa japonica;蒲草Typha angustifolia和荷花Nelumbo nucifera;穗状狐尾藻...
为探讨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腐解对石佛寺人工湿地水体水质的持续影响,在室内模拟3种生活型(浮叶型、挺水型和沉水型)6种水生植物(槐叶苹Salvinia natans和丘角菱Trapa japonica;蒲草Typha angustifolia和荷花Nelumbo nucifera;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的腐解过程,研究植物类型、生物量以及底泥对营养盐释放过程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最易腐解,而挺水植物腐解最慢,沉水植物腐解最彻底,且生物量越大释放的营养物质越多;(2)同生活型植物之间p H值的变化具有很强的相关性(r>0.826,P<0.05),且底泥不影响p H的变化趋势,DO变化趋势因生活型不同存在明显差异;(3)挺水植物有机物释放过程较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漫长,氮和碳的变化有一定相关性,底泥不影响水中氮的变化趋势,但对水中氮的浓度高低有影响;(4)浮叶植物组和挺水植物组磷的释放速率高于沉水植物,水体中磷浓度的高低与底泥和植物生物量有关,磷在水体和底泥存在明显吸附沉淀和迁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不同生活型
水生植物
腐解
水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及其东南地区被子植物与其不同生活型的果实类型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于顺利
方伟伟
+2 位作者
泽仁旺姆
尼珍
张小凤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统计了分布在西藏自治区的被子植物及各生活型果实的类型及比例,并与藏东南地区做了比较。结果如下,西藏自治区果实以蒴果为主(占37.74%),其次为瘦果、坚果、浆果等;干果的比例远远大于肉果;不同生活型的果实类型谱差异较大,乔木中核果...
统计了分布在西藏自治区的被子植物及各生活型果实的类型及比例,并与藏东南地区做了比较。结果如下,西藏自治区果实以蒴果为主(占37.74%),其次为瘦果、坚果、浆果等;干果的比例远远大于肉果;不同生活型的果实类型谱差异较大,乔木中核果的比例最高,藤本中浆果比例最高,灌木中瘦果比例最高,草本中蒴果占优势;4个生活型中,肉果的比例乔木为最高,其次为藤本、灌木、草本。藏东南地区植物的果实类型也以蒴果为主,其次为瘦果、浆果、核果等;藏东南乔木中核果比例最高,藤本中浆果比例最高,灌木和草本植物以蒴果占优势;乔木肉果的比例最高,其次为藤本、灌木、草本。藏东南肉果比例大于全藏区,而干果比例则相反。果实类型的这些性状特征与各自的环境相适应,是植物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进化结果,该研究对于理解植物果实对生态环境的长期适应进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
藏东南地区
被子植物
果实类型
不同生活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不同生活型物种与土壤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12
4
作者
陈云
袁志良
+3 位作者
任思远
韦博良
贾宏汝
叶永忠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367-2376,共10页
植物群落更新过程受森林垂直结构的影响,而土壤是群落更新演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以宝天曼自然保护区1 hm2固定监测样地调查数据为依托,采用方差分解(RDA)分析了表层土、深层土与不同生活型物种分布的关系,并对两层土壤理化...
植物群落更新过程受森林垂直结构的影响,而土壤是群落更新演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以宝天曼自然保护区1 hm2固定监测样地调查数据为依托,采用方差分解(RDA)分析了表层土、深层土与不同生活型物种分布的关系,并对两层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主成分分析(PCA),通过广义可加模型(GAM)拟合了乔木、小乔木、灌木中主要物种分布与主成分分析中各主分量的关系.结果表明:(ⅰ)表层土、深层土共同解释了全部物种、乔木、小乔木、灌木分布的40.52%,40.46%,37.17%,42.14%,其中表层土壤独立解释了14.68%,17.32%,10.61%,14.34%,深层土壤独立解释了18.24%,17.22%,18.8%,18.84%;(ⅱ)15个土壤理化性质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分量分别代表了38.02%,14.41%,9.06%,5.79%,累计贡献率达67.28%;(ⅲ)GAM拟合结果显示,不同生活型物种与4个主分量相关程度不同,乔木层D2介于0.63%~9.07%,小乔木层D2介于1.41%~29.93%,灌木层D2介于1.91%~15.53%.本研究结果支持物种共存机制中的生态位理论,土壤理化性质对宝天曼物种分布具有重要影响;表层土养分含量大于深层土,但并不意味着对物种的作用也大于深层土,在今后研究中要结合物种自身特性,重视深层土壤理化性质对物种分布的作用;不同物种以及不同生活型物种对土壤等资源的利用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促进了物种的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理化性质
方差分解
广义可加模型
不同生活型
物种
物种共存
原文传递
亚热带森林演替中优势种茎干-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的变化特征
5
作者
任泽文
陈昕
+5 位作者
陈玥
钟曲颖
余泽平
刘骏
杨清培
宋庆妮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1-410,共10页
【目的】开展不同演替阶段植物与土壤的养分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分析森林演替过程中植物-土壤化学计量的关联性,为揭示群落演替过程植物的生存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时空替代法,在江西官山保护区选取3种生活型树种(耐受型树种...
【目的】开展不同演替阶段植物与土壤的养分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分析森林演替过程中植物-土壤化学计量的关联性,为揭示群落演替过程植物的生存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时空替代法,在江西官山保护区选取3种生活型树种(耐受型树种-马尾松、杂草型树种-拟赤杨、竞争型树种-钩栲)构成的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群落不同发育阶段(早期、盛期和末期)优势种的茎干和土壤C、N、P含量。【结果】(1)3种森林土壤C、N、P含量由早期到末期呈递增趋势,其中马尾松林分别增加5.5倍、6.1倍、0.04倍,拟赤杨林分别增加0.45倍、0.38倍、0.21倍,钩栲林分别增加0.26倍、0.55倍、0.34倍。(2)从早期到末期3个树种茎干养分变化规律不同,马尾松茎干C、C∶N、C∶P分别增加7.1%、164%和200%,而N、P含量分别减少58.9%和70.0%;拟赤杨茎干C、N和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波动较小;钩栲茎干C、N含量变化较小,P含量下降25%。(3)同一发育阶段不同树种之间茎干的N、P养分差异较大,早期和盛期钩栲的全N、P和N∶P均为最高,拟赤杨次之,马尾松最低;同时土壤C、N、P表现为钩栲林显著高于拟赤杨林、马尾松林。(4)马尾松茎干全C与土壤C、N、C∶P、N∶P呈现显著正相关,茎干全N、P与土壤C、N、C∶P、N∶P呈现显著负相关,而拟赤杨及钩栲的茎干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关系较弱。【结论】耐受型树种马尾松对N、P的需求量低于竞争型树种钩栲,马尾松更适应演替早期的贫瘠土壤,并能明显地提高土壤C、N、P养分含量,为演替后期树种对土壤C、N、P的养分需求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演替
不同生活型
生态化学计量学
养分利用策略
自然恢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留园植物叶性状及其叶经济谱研究
被引量:
6
6
作者
张姗姗
张兴
+3 位作者
曲彦婷
胡冰
陈珊
李英姿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57-65,共9页
以苏州留园36种主要园林植物为试材,采用叶面积扫描仪、凯氏定氮仪等试验仪器测定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测定不同生活型植物的叶性状指标,研究了留园36种不同生活型植物叶性状的变异特征及其在功能结构上所采取的权衡策略,以期为区域生...
以苏州留园36种主要园林植物为试材,采用叶面积扫描仪、凯氏定氮仪等试验仪器测定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测定不同生活型植物的叶性状指标,研究了留园36种不同生活型植物叶性状的变异特征及其在功能结构上所采取的权衡策略,以期为区域生态恢复的物种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植物叶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32.54%~116.08%,SLA变异系数最大,LDMC变异系数最小。主要叶性状关系为SLA与LT、LTD、LDMC、N_(area)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不同生活型植物叶性状之间有显著差异,变化范围较大。生活型中草本和藤本植物位于SLA大、LDMC低、N_(mass)高的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的位置,而灌木和乔木位于SLA小、LDMC高、N_(mass)低的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生活型
植物
叶性状
叶经济谱
留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形和空间距离对温带落叶阔叶林物种β多样性的影响
7
作者
李杰
《河南科学》
2017年第1期88-93,共6页
研究基于样方植物调查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了全部物种及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β多样性格局,采用方差分解探索了地形和空间距离对物种β多样性的贡献.结果表明,随着样方间海拔差和空间距离的变化,物种相异系数的值呈增大趋势,地形因...
研究基于样方植物调查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了全部物种及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β多样性格局,采用方差分解探索了地形和空间距离对物种β多样性的贡献.结果表明,随着样方间海拔差和空间距离的变化,物种相异系数的值呈增大趋势,地形因子的贡献要远大于空间距离,乔木、灌木和草本的扩散率存在差异.通过研究了解了物种沿着海拔和空间距离的β多样性格局,同时表明地形相对于空间距离对物种变化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乔木的变化速率高于灌木,灌木高于草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生活型
物种
方差分解
海拔
扩散速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里木河下游不同生活型植被对地表的防护效果
被引量:
5
1
作者
程皓
李霞
马兰菊
刘刚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3-37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600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项目XJEDU2004119资助
文摘
在干旱区植被生态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决策并经常引起争论的问题是,究竟应该选择哪种生活型植被才能获得最大的防护效果。为比较不同生活型植被对地表防护效果的差异,本文选取塔里木河下游6种常见乔灌草植被,以降低风速百分比的平均值作为植被对地表防护效果的评价指标,对不同生活型植被对地表防护效果进行定量比较。结果表明:上述6种植被防风性能大小次序依次为:花花柴>罗布麻>骆驼刺>柽柳>盐穗木>胡杨。花花柴对地表防护效果最好,降低地表风速百分比的平均值达44.00%,胡杨对地表防护效果最差,降低地表风速百分比平均值13.21%。就乔、灌、草不同生活型植被而言,防护效果大小次序为:多年生草本>灌木>乔木。因此,从生态防护效应角度来说,在干旱区植被生态建设中,应坚持灌、草先行的原则,乔木植被只能在水分条件较优越的地区适度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取得最佳的生态防护效应。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下游
不同生活型
防风性能
防护效果
Keywords
protective effects
ratio of reducing wind velocity
covers type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生活型植物腐解过程对人工湿地水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周林飞
赵言稳
芦晓峰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4-67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200392)
辽宁省水利科技指导性计划项目(2016137-12)
文摘
为探讨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腐解对石佛寺人工湿地水体水质的持续影响,在室内模拟3种生活型(浮叶型、挺水型和沉水型)6种水生植物(槐叶苹Salvinia natans和丘角菱Trapa japonica;蒲草Typha angustifolia和荷花Nelumbo nucifera;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的腐解过程,研究植物类型、生物量以及底泥对营养盐释放过程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最易腐解,而挺水植物腐解最慢,沉水植物腐解最彻底,且生物量越大释放的营养物质越多;(2)同生活型植物之间p H值的变化具有很强的相关性(r>0.826,P<0.05),且底泥不影响p H的变化趋势,DO变化趋势因生活型不同存在明显差异;(3)挺水植物有机物释放过程较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漫长,氮和碳的变化有一定相关性,底泥不影响水中氮的变化趋势,但对水中氮的浓度高低有影响;(4)浮叶植物组和挺水植物组磷的释放速率高于沉水植物,水体中磷浓度的高低与底泥和植物生物量有关,磷在水体和底泥存在明显吸附沉淀和迁移现象。
关键词
人工湿地
不同生活型
水生植物
腐解
水质
Keywords
constructed wetland
different life forms
aquatic plant
decomposition
water quality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及其东南地区被子植物与其不同生活型的果实类型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于顺利
方伟伟
泽仁旺姆
尼珍
张小凤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
出处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4-158,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2007BAI31B01)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171041号)资助
文摘
统计了分布在西藏自治区的被子植物及各生活型果实的类型及比例,并与藏东南地区做了比较。结果如下,西藏自治区果实以蒴果为主(占37.74%),其次为瘦果、坚果、浆果等;干果的比例远远大于肉果;不同生活型的果实类型谱差异较大,乔木中核果的比例最高,藤本中浆果比例最高,灌木中瘦果比例最高,草本中蒴果占优势;4个生活型中,肉果的比例乔木为最高,其次为藤本、灌木、草本。藏东南地区植物的果实类型也以蒴果为主,其次为瘦果、浆果、核果等;藏东南乔木中核果比例最高,藤本中浆果比例最高,灌木和草本植物以蒴果占优势;乔木肉果的比例最高,其次为藤本、灌木、草本。藏东南肉果比例大于全藏区,而干果比例则相反。果实类型的这些性状特征与各自的环境相适应,是植物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进化结果,该研究对于理解植物果实对生态环境的长期适应进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
藏东南地区
被子植物
果实类型
不同生活型
Keywords
Tibet
southeastern Tibet
angiosperms
fruit types
life forms
分类号
Q914.88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不同生活型物种与土壤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12
4
作者
陈云
袁志良
任思远
韦博良
贾宏汝
叶永忠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郑州大学离子束生物工程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367-2376,共10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C39802)资助
文摘
植物群落更新过程受森林垂直结构的影响,而土壤是群落更新演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以宝天曼自然保护区1 hm2固定监测样地调查数据为依托,采用方差分解(RDA)分析了表层土、深层土与不同生活型物种分布的关系,并对两层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主成分分析(PCA),通过广义可加模型(GAM)拟合了乔木、小乔木、灌木中主要物种分布与主成分分析中各主分量的关系.结果表明:(ⅰ)表层土、深层土共同解释了全部物种、乔木、小乔木、灌木分布的40.52%,40.46%,37.17%,42.14%,其中表层土壤独立解释了14.68%,17.32%,10.61%,14.34%,深层土壤独立解释了18.24%,17.22%,18.8%,18.84%;(ⅱ)15个土壤理化性质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分量分别代表了38.02%,14.41%,9.06%,5.79%,累计贡献率达67.28%;(ⅲ)GAM拟合结果显示,不同生活型物种与4个主分量相关程度不同,乔木层D2介于0.63%~9.07%,小乔木层D2介于1.41%~29.93%,灌木层D2介于1.91%~15.53%.本研究结果支持物种共存机制中的生态位理论,土壤理化性质对宝天曼物种分布具有重要影响;表层土养分含量大于深层土,但并不意味着对物种的作用也大于深层土,在今后研究中要结合物种自身特性,重视深层土壤理化性质对物种分布的作用;不同物种以及不同生活型物种对土壤等资源的利用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促进了物种的共存.
关键词
土壤理化性质
方差分解
广义可加模型
不同生活型
物种
物种共存
Keywords
soil nutrients, variation partitioning,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different life forms, species coexistence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亚热带森林演替中优势种茎干-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的变化特征
5
作者
任泽文
陈昕
陈玥
钟曲颖
余泽平
刘骏
杨清培
宋庆妮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1-41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60801、32060319、32260335)。
文摘
【目的】开展不同演替阶段植物与土壤的养分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分析森林演替过程中植物-土壤化学计量的关联性,为揭示群落演替过程植物的生存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时空替代法,在江西官山保护区选取3种生活型树种(耐受型树种-马尾松、杂草型树种-拟赤杨、竞争型树种-钩栲)构成的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群落不同发育阶段(早期、盛期和末期)优势种的茎干和土壤C、N、P含量。【结果】(1)3种森林土壤C、N、P含量由早期到末期呈递增趋势,其中马尾松林分别增加5.5倍、6.1倍、0.04倍,拟赤杨林分别增加0.45倍、0.38倍、0.21倍,钩栲林分别增加0.26倍、0.55倍、0.34倍。(2)从早期到末期3个树种茎干养分变化规律不同,马尾松茎干C、C∶N、C∶P分别增加7.1%、164%和200%,而N、P含量分别减少58.9%和70.0%;拟赤杨茎干C、N和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波动较小;钩栲茎干C、N含量变化较小,P含量下降25%。(3)同一发育阶段不同树种之间茎干的N、P养分差异较大,早期和盛期钩栲的全N、P和N∶P均为最高,拟赤杨次之,马尾松最低;同时土壤C、N、P表现为钩栲林显著高于拟赤杨林、马尾松林。(4)马尾松茎干全C与土壤C、N、C∶P、N∶P呈现显著正相关,茎干全N、P与土壤C、N、C∶P、N∶P呈现显著负相关,而拟赤杨及钩栲的茎干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关系较弱。【结论】耐受型树种马尾松对N、P的需求量低于竞争型树种钩栲,马尾松更适应演替早期的贫瘠土壤,并能明显地提高土壤C、N、P养分含量,为演替后期树种对土壤C、N、P的养分需求创造条件。
关键词
次生演替
不同生活型
生态化学计量学
养分利用策略
自然恢复
Keywords
secondary succession
different lifestyles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nutrient use strategies
natural restoration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Q948.113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留园植物叶性状及其叶经济谱研究
被引量:
6
6
作者
张姗姗
张兴
曲彦婷
胡冰
陈珊
李英姿
机构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
大庆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出处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57-65,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C0500306)。
文摘
以苏州留园36种主要园林植物为试材,采用叶面积扫描仪、凯氏定氮仪等试验仪器测定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测定不同生活型植物的叶性状指标,研究了留园36种不同生活型植物叶性状的变异特征及其在功能结构上所采取的权衡策略,以期为区域生态恢复的物种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植物叶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32.54%~116.08%,SLA变异系数最大,LDMC变异系数最小。主要叶性状关系为SLA与LT、LTD、LDMC、N_(area)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不同生活型植物叶性状之间有显著差异,变化范围较大。生活型中草本和藤本植物位于SLA大、LDMC低、N_(mass)高的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的位置,而灌木和乔木位于SLA小、LDMC高、N_(mass)低的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的位置。
关键词
不同生活型
植物
叶性状
叶经济谱
留园
Keywords
different life form of plants
leaf traits
leaf economic spectrum
Lingering Garden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形和空间距离对温带落叶阔叶林物种β多样性的影响
7
作者
李杰
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出处
《河南科学》
2017年第1期88-93,共6页
基金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6HASTIT024)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152300410113)
文摘
研究基于样方植物调查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了全部物种及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β多样性格局,采用方差分解探索了地形和空间距离对物种β多样性的贡献.结果表明,随着样方间海拔差和空间距离的变化,物种相异系数的值呈增大趋势,地形因子的贡献要远大于空间距离,乔木、灌木和草本的扩散率存在差异.通过研究了解了物种沿着海拔和空间距离的β多样性格局,同时表明地形相对于空间距离对物种变化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乔木的变化速率高于灌木,灌木高于草本.
关键词
不同生活型
物种
方差分解
海拔
扩散速率
Keywords
different life forms
variance decomposition
elevation
diffusion rate
分类号
S718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塔里木河下游不同生活型植被对地表的防护效果
程皓
李霞
马兰菊
刘刚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生活型植物腐解过程对人工湿地水质的影响研究
周林飞
赵言稳
芦晓峰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西藏及其东南地区被子植物与其不同生活型的果实类型分析
于顺利
方伟伟
泽仁旺姆
尼珍
张小凤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不同生活型物种与土壤相关性分析
陈云
袁志良
任思远
韦博良
贾宏汝
叶永忠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2
原文传递
5
亚热带森林演替中优势种茎干-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的变化特征
任泽文
陈昕
陈玥
钟曲颖
余泽平
刘骏
杨清培
宋庆妮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留园植物叶性状及其叶经济谱研究
张姗姗
张兴
曲彦婷
胡冰
陈珊
李英姿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地形和空间距离对温带落叶阔叶林物种β多样性的影响
李杰
《河南科学》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