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隐匿性骨折患者诊断中MRI联合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桑慧卿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4期115-117,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隐匿性骨折患者应用MRI联合多层螺旋CT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2月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不同类型隐匿性骨折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全部应用磁共振成像检查与多层螺旋CT扫描,分析磁共振成...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隐匿性骨折患者应用MRI联合多层螺旋CT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2月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不同类型隐匿性骨折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全部应用磁共振成像检查与多层螺旋CT扫描,分析磁共振成像与多层螺旋计算机CT以及联合检测的效果。结果:MRI检查疲劳骨折、衰竭性骨折、隐性创伤性骨折、隐性骨内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5.00%、75.00%、75.00%、80.00%,总准确率为75.00%;M S C T检查各骨折类型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8.33%、75.00%、70.00%、10.00%,总准确率为43.33%;MRI联合MSCT检查各骨折类型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66%、100.00%、95.00%、90.00%,总准确率为93.33%。MRI+MSCT检查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纯的MSCT、MRI检查(P<0.05)。结论:MSCT与MRI检查对于隐匿性骨折患者均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单独检测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因此在实际的隐匿性骨折患者诊断过程中联合应用MSCT和MRI检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误诊率,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有助于患者的治疗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类型隐匿性骨折 诊断 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 效果
下载PDF
分析不同类型足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
2
作者 侯培利 朱仕凤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16期1-2,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类型足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月来该院就诊足舟骨骨折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骨折部位分类:背侧撕脱骨折1例,舟骨结节撕脱骨折3例,舟骨体骨折16例。其中舟骨体骨折分型:Ⅰ...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类型足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月来该院就诊足舟骨骨折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骨折部位分类:背侧撕脱骨折1例,舟骨结节撕脱骨折3例,舟骨体骨折16例。其中舟骨体骨折分型:Ⅰ型4例,Ⅱ型9例,Ⅲ型3例。20例患者基于骨折类型选取钢板或者螺钉固定等手术路径展开治疗。结果足舟骨背侧撕脱骨折、结节撕脱骨折及足舟骨体部Ⅰ型骨折优良率均为100.0%。而足舟骨体部Ⅱ型骨折的优良率为66.7%,足舟骨体部且Ⅲ型骨折的优良率为33.3%。相比之下足舟骨体部Ⅲ型骨折的优良率最差。结论足舟骨骨折需要基于骨折类型的不同,应用科学的术式以及合理的内固定来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类型足舟骨骨折 手术治疗方式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软骨细胞在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中的表现
3
作者 姚志涛 努尔比亚·艾比布拉 +1 位作者 王玲 买买提吐逊·吐尔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19-162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对软骨细胞表现的影响。方法取3个月龄的山羊,分别造下颌骨髁状突纵行和横断骨折模型,分别于术后的1、3、6周对山羊进行颈椎脱臼处死,取两组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及空白对照组的髁状突的软骨,分别采用...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对软骨细胞表现的影响。方法取3个月龄的山羊,分别造下颌骨髁状突纵行和横断骨折模型,分别于术后的1、3、6周对山羊进行颈椎脱臼处死,取两组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及空白对照组的髁状突的软骨,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阳性细胞数,以了解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细胞的增殖,使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剂以了解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软骨细胞的凋亡,探讨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之后髁突软骨内成骨过程之间的关系。结果空白对照组与两种骨折类型的细胞凋亡与增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两种骨折类型的PCNA对比,横型骨折组(A组)为42.31%,纵型组(B组)91.30%,对照组(c组)95.74%,术后3、6周髁状突纵行和横断骨折两组的PCNA为A组51.61%、48.57%,B组82.93%、63.16%,C组93.02%、75.00%,TUNEL结果为术后1周A组66.67%、B组91.30%、C组77.27%;术后3周和6周A组69.77%、69.36%,B组86.67%、91.49%,C组77.27%、81.25%,关节髁状突纵行骨折细胞凋亡数要高于横断骨折,而细胞增殖数要低于横断骨折类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在软骨细胞增殖、凋亡及软骨内成骨能力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不同骨折类型康复评估体系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 不同类型骨折 软骨细胞 增殖 凋亡 软骨内成骨
原文传递
15例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4
作者 郭永冰 马向辉 +4 位作者 郜辉 朱元锁 王宝柱 李明 郭磊 《中外医疗》 2012年第27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2012年5月对该院收治的15例不同类型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复位满...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2012年5月对该院收治的15例不同类型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复位满意。根据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优12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3%。结论根据不同类型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固定方法,早期行功能锻炼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不同类型不稳定性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自体释氧纳米仿生支架复合软骨细胞构建颞颌关节
5
作者 王鸿 廖天安 +3 位作者 王涛 符良斌 胡广伟 邓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4469-4475,共7页
背景:将自体释氧纳米仿生支架复合软骨细胞在模拟微重力下复合培养构建的活性组织工程骨,不仅具有优良成骨的潜在特性,而且具有自体释氧功能,能有效防止早期血管化不足缺氧导致的移植失败。目的:观察自体释氧纳米仿生支架复合软骨细胞... 背景:将自体释氧纳米仿生支架复合软骨细胞在模拟微重力下复合培养构建的活性组织工程骨,不仅具有优良成骨的潜在特性,而且具有自体释氧功能,能有效防止早期血管化不足缺氧导致的移植失败。目的:观察自体释氧纳米仿生支架复合软骨细胞修复不同类型颞颌关节髁状突骨折的效果。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其中1组为正常对照,实验1组建立颞颌关节髁状突纵行骨折模型,植入自体释氧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与软骨细胞;实验2组建立颞颌关节髁状突横断骨折模型,植入自体释氧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与软骨细胞。植入后1,3,6周,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数,使用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凋亡情况,采用RT-PCR方法检查软骨内成骨标志物Ⅱ型胶原、促软骨形成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实验1组、实验2组不同时间点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植入后3,6周的软骨细胞凋亡数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植入后3,6周的Ⅱ型胶原、促软骨形成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实验1组植入后3,6周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数低于实验2组(P<0.05),植入后3周的软骨细胞凋亡数低于实验2组(P<0.05),植入后3,6周的Ⅱ型胶原、促软骨形成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高于实验2组(P<0.05);(3)结果表明:自体释氧纳米仿生支架复合软骨细胞修复不同类型颞颌关节髁状突骨折有着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物 软骨细胞 下颌骨髁状突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自体释氧纳米仿生支架复合软骨细胞 颞颌关节髁状突骨折 不同类型骨折 增殖 凋亡 软骨内成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