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龋敏感者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产酸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黄晓晶 刘天佳 +3 位作者 蔡志宇 陈舟 杨锦波 刘建国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0-521,共2页
目的 探讨来自不同龋敏感者变形链球菌 (血清型 C)临床分离株产酸能力的差异。方法 配制相同浓度的各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菌悬液 ,分别在不同 p H下 (p H5 .0~ 7.0 )含 5 %葡萄糖的 TPY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相同时间后 ,采用酸度计测定... 目的 探讨来自不同龋敏感者变形链球菌 (血清型 C)临床分离株产酸能力的差异。方法 配制相同浓度的各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菌悬液 ,分别在不同 p H下 (p H5 .0~ 7.0 )含 5 %葡萄糖的 TPY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相同时间后 ,采用酸度计测定培养物终末 p H值 ,比较细菌的产酸能力 (△ p H)。结果 同一个体所带不同基因型变形链球菌菌株产酸能力有差异 ;高龋组个体定植的产酸能力强的菌株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无龋组 (P<0 .0 5 )。结论高龋组变形链球菌 (血清型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不同龋敏感 性能 产酸
下载PDF
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伟 胡红梅 +1 位作者 秦翠 黄玉珊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5607-5609,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变形链球菌的培养及鉴定。方法:随机选取92例3~5岁的高龋、中龋及无龋儿童,用无菌刮匙刮取龋坏附近的菌斑,无龋者刮取咬合面窝沟内以及邻面的菌斑,置于盛有0.5 ml硫乙醇酸盐转送液的EP管中,用液体石蜡20μ... 目的:研究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变形链球菌的培养及鉴定。方法:随机选取92例3~5岁的高龋、中龋及无龋儿童,用无菌刮匙刮取龋坏附近的菌斑,无龋者刮取咬合面窝沟内以及邻面的菌斑,置于盛有0.5 ml硫乙醇酸盐转送液的EP管中,用液体石蜡20μl覆盖,封口,迅速转运至实验室。所有临床分离株经微量生化板进行鉴定,并用革兰氏染色法镜检,观察细菌形态,菌细胞形态呈短链状、成对状或分散排列。结果:92例合格对象中,最终分离得到变形链球菌的有59例(64.1%),其中高龋者26例(81.0%),中龋者21例(72.0%),无龋者12例(39.0%)。33例未培养出变形链球菌的个体中,有19例是无龋个体,8例是中龋个体,6例是高龋个体。结论:菌斑中变形链球菌的数量与龋病的流行病学关系并不完全存在着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龋敏感 儿童 变形链球菌 培养 鉴定
原文传递
gtfB寡核苷酸探针对高龋及无龋者唾液变形链球菌的检测 被引量:3
3
作者 宋衍芹 郭青玉 +1 位作者 吴文 张硕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寡核苷酸探针 变形链球菌 活性检测 分子生物学技术 唾液 不同龋敏感 早期鉴定 国际标准株 m基因片段 早期预防
下载PDF
防治儿童早期龋病的基因诊断技术研究
4
作者 王蔚 《基层医学论坛》 2014年第19期2530-2531,共2页
目的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P-PCR)基因分型的方法对临床上高龋、中龋和无龋儿童菌斑中变形链球菌的基因型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355例3岁~5岁不同龋敏感儿童,用无菌刮匙刮取龋坏附近的菌斑,无龋者刮取咬面窝沟内及邻面的菌斑。... 目的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P-PCR)基因分型的方法对临床上高龋、中龋和无龋儿童菌斑中变形链球菌的基因型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355例3岁~5岁不同龋敏感儿童,用无菌刮匙刮取龋坏附近的菌斑,无龋者刮取咬面窝沟内及邻面的菌斑。所有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经微量生化板进行鉴定,以革兰染色法镜检,并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基因分型方法对变形链球菌的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355例中培养出变形链球菌111例,占31.27%。35例高龋儿童中有5例为1种基因型,比率为14.28%;26例有2种基因型,比率为74.28%;4例有3种基因型,比率为11.43%。40例中龋儿童中有3例为1种基因型,比率为7.5%;35例有2种基因型,比率为87.5%;2例有3种基因型,比率为5%。36例无龋儿童中全部为1种基因型。结论菌斑中定植的变形链球菌所携带AP-PCR基因型的种类数与致龋性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不同龋敏感 变形链球菌 AP-PCR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