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子的“教学不复论”新探 被引量:1
1
作者 肖建云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9-71,共3页
孔子的"教学不复论",不是指学生不能心愤口悱,就不要启发,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复告;而是指不刺激便不能启发,不疑虑便没有发现,指出桌子一个角,不知道还有另外三个角,就不再"行故道"(用老方法)了。
关键词 孔子 教学不复 新探
下载PDF
多维视角解读《桃花源记》“不复得路”的原因 被引量:1
2
作者 林静 《中学语文》 2023年第26期61-62,共2页
《桃花源记》属于记事类古文,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集中在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情境描写层面,欠缺对文本内涵的多维度挖掘。本文从多个维度着手,以“不复得路”的原因为切入点,尝试论证《桃花源记》的丰富内涵。
关键词 多维视角 立体解读 文本内涵 不复得路”
下载PDF
鲁迅对国民奴隶根性的反省与批判 被引量:3
3
作者 程致中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323-327,348,共6页
鲁迅是一切奴隶道德和奴隶文化的最坚决最彻底的叛逆者,他淋漓尽致地揭发出中国人历久养成的奴隶性格,并从民族历史上探究奴性的由来,其"悟己为奴"和"誓将不复为奴"的精神资源,有显在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鲁迅 奴性批判 悟已为奴 不复为奴
下载PDF
浅论庄子与屈原之作的“拉杂”——庄子与屈原比较之一 被引量:1
4
作者 蔡觉敏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8-11,共4页
庄子和屈原之作有"重复"这个相近的艺术特点,但是,他们的"重复"并不为人所厌恶,这是因为它们"复而不复",但具体表现又是不同的。庄子之作的"复而不复"表现在两方面:一、情节相同,文字各异;二... 庄子和屈原之作有"重复"这个相近的艺术特点,但是,他们的"重复"并不为人所厌恶,这是因为它们"复而不复",但具体表现又是不同的。庄子之作的"复而不复"表现在两方面:一、情节相同,文字各异;二、观点相同,论证相异。屈原之文的"复而不复"表现在三方面:一、意象与行为相近;二、句子内容相近;三、情节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屈原 比较研究 意象 手法 故事情节 艺术特点 不复
下载PDF
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咬文嚼字——《易水歌》中“还”字的析义辨音
5
作者 曾琛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1年第10期0159-0159,共1页
《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讲述了战国时燕国面对强秦的军事逼迫,荆轲于危难时挺身而出,谋划替燕太子丹前往秦国刺杀秦王的悲壮故事。英雄人物荆轲因其有勇有谋、舍生忘死、侠肝义胆被载入史册,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环... 《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讲述了战国时燕国面对强秦的军事逼迫,荆轲于危难时挺身而出,谋划替燕太子丹前往秦国刺杀秦王的悲壮故事。英雄人物荆轲因其有勇有谋、舍生忘死、侠肝义胆被载入史册,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的描写也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典范。若另辟蹊径,对文中关键字词适度咬文嚼字、反复揣摩推敲,也能为文本分析和人物赏鉴探寻新的突破口,值得深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复还 因境求义 因文求义
下载PDF
新型有机剂净化除钴方法在生产实践中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梁艳辉 王国栋 《矿冶》 CAS 2018年第3期75-78,92,共5页
某湿法炼锌厂进行了一种新型有机剂除钴净化方法生产实践研究,经过试验研究及生产实践得知,采用新型有机剂进行净化除钴方法比传统锑盐除钴方法具有优越性,净化控制温度低:75~80℃,时间短,1.5 h,净化后的二段液合格含Co≤1 mg/L,净化后... 某湿法炼锌厂进行了一种新型有机剂除钴净化方法生产实践研究,经过试验研究及生产实践得知,采用新型有机剂进行净化除钴方法比传统锑盐除钴方法具有优越性,净化控制温度低:75~80℃,时间短,1.5 h,净化后的二段液合格含Co≤1 mg/L,净化后溶液中Co不复溶,二段净化渣量少,渣量仅是传统净化方法产生渣量的1/6,渣含锌少,渣中含钴高,渣中含钴高达4%以上。因此采用新型有机剂除钴净化方法不但能降低生产过程中能耗,减少锌粉单耗,降低锌片加工成本,而且能够有效提高锌冶炼过程中锌的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有机剂 温度低 时间短 不复 渣量少 降低能耗
下载PDF
《司文郎》脞说
7
作者 孙启新 刘艳玲 《蒲松龄研究》 2021年第4期49-59,143,共12页
《司文郎》中八股文的破题具有多重含义。以“其为人也小有才”评论小说中的宋生,在引用《孟子》中的语言之外,还具有暗示、预示宋生身为鬼魂的寓意。宋生用“南人不复反矣”指摘余杭生的行为,对余杭生与宋生的人品、性情描画具有双重... 《司文郎》中八股文的破题具有多重含义。以“其为人也小有才”评论小说中的宋生,在引用《孟子》中的语言之外,还具有暗示、预示宋生身为鬼魂的寓意。宋生用“南人不复反矣”指摘余杭生的行为,对余杭生与宋生的人品、性情描画具有双重意义。对归有光、胡友信两位八股文大家的赞誉,反映了蒲松龄对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认识和慨叹。王平子再次参加顺天乡试“俄以犯规被黜”的描写,融入了蒲松龄参加乡试“被黜”的人生经历。窦禹钧、范仲淹贫而能廉的故事,不仅赞赏小说中王平子高尚的人格情怀,同时也显现了蒲松龄本人的人生理想与坚贞品格。至于“梓潼府中缺一司文郎,暂令聋僮署篆,文运所以颠倒”的记叙,则巧妙地融汇了梓潼帝君的陪祀神为“天聋”“地哑”两位书僮的民间传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文郎》 破题 其为人也小有才 南人不复反矣 归胡 以犯规被黜 窦范贫而能廉 聋僮署篆
下载PDF
重盐碱地棉花高产栽培关键措施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建军 《新疆农垦科技》 2017年第7期18-19,共2页
本文从灌前准备、播种、田间保苗、综合调控及灌水施肥等方面对三十团重盐碱地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为广大种植户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三十团 不复 植棉技术
下载PDF
浅析一台发电机接入两套低压系统研究与应用
9
作者 王玉忠 苏涛 郭毓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5期108-112,共5页
一台发电机接入一套低压系统很简单,但接入两套或三套低压系统就涉及到很多技术问题。本文详细叙述新购置的800kW发电机如何接入两套低压系统,并实现自启自停运行的过程,为我中心日常宣传、消防等供电做好保障任务。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 一台发电机接入一套低压系统很简单,但接入两套或三套低压系统就涉及到很多技术问题。本文详细叙述新购置的800kW发电机如何接入两套低压系统,并实现自启自停运行的过程,为我中心日常宣传、消防等供电做好保障任务。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是由阿克苏地区广播电视台和阿克苏地区报社两家新闻单位合并后组建成立我区最大的宣传单位,涉及到广播电视、报纸等重要行业,是党的重要宣传喉舌。融媒体中心成立后,搬迁至新建工作场所,新场所含内部设备投资约3.3亿,新场所建有两栋九层办公楼、一座268米自立广播电视发射塔及1200平米演播厅。为更好做好单位用电,供电系统按一级用电设计,工程建设初期对供电系统做出了详细规划设计,确保单位今后用电不中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投自 自投不复 有源 无源 相序接反 自启自停
下载PDF
没有压力,不复美丽
10
作者 黄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1年第10期8-9,共2页
有个书生很喜欢下棋,但是棋艺不佳。不过,只要一有空闲,他就会找三五好友轮流切磋,渐渐地,下棋的技巧愈来愈好,没人比得上,“棋王”的名气闻名乡里。
关键词 《没有压力 不复美丽》 随笔 杂文 杂谈
原文传递
可怜岁月不复返
11
作者 罗芷若 《美文(青春写作)》 2016年第6期77-77,共1页
从前认为,世界很小很小。门前的那条弯弯曲曲的河水便承载着我童年的全部,花开花落,春去秋来,河流依旧不知疲倦地向前流淌着,而那在河边嬉戏的无知孩童的身影却不知去哪儿了!长大以后,才发现世界很大很大。在这浩渺的宇宙中我不... 从前认为,世界很小很小。门前的那条弯弯曲曲的河水便承载着我童年的全部,花开花落,春去秋来,河流依旧不知疲倦地向前流淌着,而那在河边嬉戏的无知孩童的身影却不知去哪儿了!长大以后,才发现世界很大很大。在这浩渺的宇宙中我不过是沧海一粟,一不小心,自己都会把自己弄丢,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教育 语文 作文 《可怜岁月不复返》
原文传递
月下的你不复当年模样
12
作者 黄留培 《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1年第1期7-7,共1页
时间仿佛是静止的,空气中夹杂着猫离开时的伤感气息。 我的唇贴着猫送的杯子,将一整杯水一饮而尽。杯子上的Hello Kitty满目愁容,与旁边的“友谊万岁”几个字格格不入。
关键词 中学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月下的你不复当年模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