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基末端脑钠肽原及降钙素原在不完全川崎病中的应用
1
作者 蔡素芬 李琳 谢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33期139-143,共5页
目的:研究氨基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及降钙素原(PCT)在诊断不完全川崎病(IKD)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川崎病(KD)患儿12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诊断标准分为KD组(n=75)和IKD组(n=53)。根据心... 目的:研究氨基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及降钙素原(PCT)在诊断不完全川崎病(IKD)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川崎病(KD)患儿12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诊断标准分为KD组(n=75)和IKD组(n=53)。根据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认有无冠状动脉损害将IKD患儿分为冠状动脉损害组(n=29)和无冠状动脉损害组(n=24)。检测每组NT-proBNP和PCT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NT-proBNP和PCT对I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价值。结果:KD组与IKD组中血浆NT-proBNP、P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损害组患儿血浆NT-proBNP及PCT水平明显均高于无冠状动脉损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和PCT均是IKD和冠状动脉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浆NT-proBNP和PCT水平预测I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9和0.887。结论:IKD患儿NT-proBNP、PCT水平明显升高,二者都能用于诊断I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脑钠肽原 降钙素原 不完全川崎病
下载PDF
不完全川崎病148例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2
作者 蔺红 蒋新辉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8期69-71,共3页
目的:分析不完全川崎病(IKD)148例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生对IKD的诊治水平,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23年2月贵州省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IKD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IKD患儿主要临床表现... 目的:分析不完全川崎病(IKD)148例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生对IKD的诊治水平,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23年2月贵州省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IKD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IKD患儿主要临床表现、其他受累系统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心血管并发症相关指标、心电图结果。结果:IKD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中,持续高热>5 d发生率最高(100%),其次为双眼非渗出性球结膜充血、口唇潮红、皲裂、单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受累系统中,多见于呼吸系统症状(占比71.62%),其次为消化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中,C反应蛋白升高和血红蛋白降低的阳性率均为100%;超声心动图结果中,二、三尖瓣反流发生率最高(占比54.05%),其次为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扩张。结论:IKD的症状不典型,但通过检查患儿发热时间、卡疤红斑、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来进行辅助确诊IKD有着重要意义,在排除其他疾病后,还应对患儿尽早地开展丙种球蛋白检查,完善超声心动图检查,做到及时诊疗,获得更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川崎病 实验室指标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血脂、NT-proBNP及心电图在辅助早期诊断不完全川崎病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亚梅 李莉 +1 位作者 屈晖 高春燕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55-259,共5页
目的:分析川崎病(KD)患儿早期联合血脂、NT-proBNP及心电图诊断的价值。方法:从2021年3月-2022年3月的IKD患儿中随机抽取50例纳入A组,随机抽取同期非KD发热患儿50例纳入B组以及50例健康体检儿童纳入C组,分析诊断结果。结果:A组WBC为(13.... 目的:分析川崎病(KD)患儿早期联合血脂、NT-proBNP及心电图诊断的价值。方法:从2021年3月-2022年3月的IKD患儿中随机抽取50例纳入A组,随机抽取同期非KD发热患儿50例纳入B组以及50例健康体检儿童纳入C组,分析诊断结果。结果:A组WBC为(13.57±5.62)×10^(9)/L、CRP为(46.68±7.84)mg/L、PLT为(378.56±115.62)×10^(9)/L、ESR为(81.95±11.72)mm/h,高于B组、C组(P<0.05);A组Hb为(109.62±12.57)g/L低于B组、C组(P<0.05);A组TG为(1.16±0.35)mmol/L、LDL-C为(2.33±0.42)mmol/L、NT-proBNP为(315.48±80.52)pg/mL,高于B组、C组(P<0.05);A组TC为(3.52±0.71)mmol/L、HDL-C为(1.25±0.23)mmol/L,低于B组、C组(P<0.05);A组心电图异常率[肢体导联低电压为(14.00)%、ST-T改变为(20.00)%、右束传导阻滞为(16.00)%、P-R间期延迟为(18.00)%]高于B组、C组(P<0.05);A组诊断结果:血脂阳性为42例(84.00%)、阴性为8例(16.00%);NT-proBNP阳性为44例(88.00%)、阴性为6例(12.00%);心电图阳性为45例(90.00%)、阴性为5例(10.00%);联合诊断阳性为48例(96.00%)、阴性为1例(4.00%)。血脂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4.44%、20.00%、78.00%;NT-proBNP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11%、40.00%、86.00%;心电图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56%、60.00%、92.00%;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7.78%、80.00%、96.00%。血脂诊断和联合诊断特异度对比无显著差异(x^(2)=3.600、P=0.057),敏感度、准确度对比差异较大(x^(2)=4.939、7.161,P=0.026、0.057、0.007);NT-proBNP诊断和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对比无显著差异(x^(2)=1.905、1.666、3.052,P=0.167、0.196、0.080);心电图诊断和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对比无显著差异(x^(2)=0.344、0.476、0.709,P=0.557、0.490、0.399)。结论:结合血脂、NT-proBNP及心电图检查结果联合诊断IKD,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将IKD尽早诊断出来,从而为后续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后续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促使患儿尽快康复,最终获得理想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NT-PROBNP 心电图 不完全川崎病 实验室指标 心电图异常率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对不完全川崎病与完全川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4
作者 蔺红 蒋新辉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7期42-44,共3页
目的:分析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不完全川崎病(IKD)患儿和完全川崎病(CKD)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3年2月贵州省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IKD患儿50例临床资料(IKD组)及同期收治的CKD患儿50例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不完全川崎病(IKD)患儿和完全川崎病(CKD)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3年2月贵州省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IKD患儿50例临床资料(IKD组)及同期收治的CKD患儿50例的临床资料(CKD组),采取相同剂量的IVIG(2g/kg)进行治疗,分析两组KD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血液指标表达情况。结果:IKD组高热、双眼非渗出性球结膜充血、多形性皮疹、指(趾)端硬肿、脱皮、颈部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长于CK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CKD组患儿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低于IK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IG治疗CKD患儿效果更优,能够改善CKD患儿的白细胞、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及血红蛋白等血液指标,加速临床症状消失;发现治疗前IKD与CKD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差异,临床应仔细询问病史,动态复查炎性指标,以免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不完全川崎病 完全
下载PDF
1例小儿麻疹合并IVIG无应答型不完全川崎病的病例报告
5
作者 张艳如 陈天柱 +1 位作者 张莹 刘华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23期2918-2922,共5页
目的 总结麻疹合并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无应答型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1例麻疹合并IVIG无应答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症状、体征、相关辅助检查及诊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合文献学习,对该病的临床特点及诊... 目的 总结麻疹合并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无应答型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1例麻疹合并IVIG无应答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症状、体征、相关辅助检查及诊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合文献学习,对该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患儿为8月龄男婴,未接种麻疹疫苗,以发热、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辅助检查提示炎症指标升高、贫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心脏彩超检查提示中型左主干冠状动脉瘤形成、左前降支中段和左回旋支扩张、少量心包积液,诊断为不完全性川崎病。给予IVIG封闭抗体、阿司匹林抗炎等治疗36 h后,患儿仍发热,麻疹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呈阳性,考虑麻疹合并IVIG无应答型不完全川崎病,给予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行挽救治疗后,患儿退热,皮疹逐渐消退,复查心脏彩超提示冠状动脉瘤缩小,病情好转出院。出院2周后门诊随诊,复查相关炎症指标及心脏彩超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临床医生应提高对不完全川崎病和IVIG无应答型川崎病的诊疗能力,避免因误诊或漏诊而延误病情。由于麻疹容易合并重症及引起远期并发症,对于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婴幼儿及合并基础病的儿童,临床医生需高度重视。对于川崎病的治疗,大剂量IVIG联合阿司匹林仍是一线用药方案;对于IVIG无应答型的病例,应重新评估患儿病情,综合多方面因素选择下一步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川崎病 麻疹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无应答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方法 例报告
下载PDF
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巧红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88-91,95,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不完全川崎病(IKD)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福建省立金山医院住院的84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诊断标准分为IKD组(n=37)与完全川崎病(CKD)组(n=47)。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年龄... 目的分析儿童不完全川崎病(IKD)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福建省立金山医院住院的84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诊断标准分为IKD组(n=37)与完全川崎病(CKD)组(n=47)。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IKD组的卡疤红肿发生率高于CK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皮疹、结膜充血、口唇改变、手足改变、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低于CK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肛周皮肤改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B型钠尿肽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无菌性白细胞尿、肝功能异常、冠脉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KD临床表现不典型,卡疤红肿在IKD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IKD可并发冠脉损伤,需及时诊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川崎病 完全 临床特征 冠脉损伤
下载PDF
60例不完全川崎病婴幼儿的临床护理体会
7
作者 高莉雅 王君君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3年第1期123-126,共4页
总结了本研究中心2018年12月3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60例不完全川崎病婴幼儿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随访结果及重点护理内容。认为充分了解疾病的临床表现、尽早协助医生确诊、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是不完全川崎病婴幼儿康复的关... 总结了本研究中心2018年12月3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60例不完全川崎病婴幼儿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随访结果及重点护理内容。认为充分了解疾病的临床表现、尽早协助医生确诊、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是不完全川崎病婴幼儿康复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川崎病 婴幼儿 护理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对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林雪 孙建龙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分析丙种球蛋白对于不完全川崎病(IKD)以及典型川崎病(CK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2月吉林市儿童医院收治的7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型将患儿分为A组和B组,每组35例。A组为IKD患儿,B组为CKD患儿。两组疗法... 目的分析丙种球蛋白对于不完全川崎病(IKD)以及典型川崎病(CK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2月吉林市儿童医院收治的7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型将患儿分为A组和B组,每组35例。A组为IKD患儿,B组为CKD患儿。两组疗法一致,均为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与血液学检测指标。结果A组患儿黏膜充血症状消退时间、发热症状消退时间、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皮疹症状消退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4项血液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儿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全程A组患儿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不良反应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1 g/kg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可以缩短两组患儿的症状消退时间,缩短其治疗周期,改善血液检测指标与免疫功能指标。但1 g/kg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IKD的效果明显优于CKD,能够减少IKD患儿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用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不完全川崎病 典型 血液检测指标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不完全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内径Z值的相关性
9
作者 杨小鑫 曾芳华 欧阳懿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4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不完全川崎病(IKD)患儿冠状动脉内径Z值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160例IKD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冠状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冠状动脉损伤组58例和非冠状动脉损伤...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不完全川崎病(IKD)患儿冠状动脉内径Z值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160例IKD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冠状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冠状动脉损伤组58例和非冠状动脉损伤组102例。比较两组VEGF水平和冠状动脉内径Z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冠状动脉损伤患儿VEGF水平与冠状动脉内径Z值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损伤组VEGF水平和冠状动脉不同部位的Z值(LMCA-Z值、LAD-Z值、RCA-Z值)均高于非冠状动脉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损伤患儿VEGF水平与LMCA-Z值、LAD-Z值、RCA-Z值均呈正相关(r>0,P<0.05)。结论:IKD并发冠状动脉损伤患儿血清VEGF水平明显升高,且其水平与LMCA-Z值、LAD-Z值、RCA-Z值均呈正相关,可作为临床评估IKD患儿冠状动脉损伤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川崎病 儿童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冠状动脉内径Z值 相关性
下载PDF
不完全川崎病急性期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
10
作者 梁亚晓 张丽华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24期38-40,共3页
目的分析不完全川崎病急性期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在茂名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49例不完全川崎病急性期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49例存在发热症状的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 目的分析不完全川崎病急性期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在茂名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49例不完全川崎病急性期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49例存在发热症状的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析不同淋巴细胞亚群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CD3^(+)CD4^(+)、CD19^(+)、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3^(+)、CD3^(+)CD8^(+)、CD16^(+)CD5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D3^(+)CD8^(+)、CD19^(+)、CD16^(+)CD56^(+)、CD4^(+)/CD8^(+)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720,其中CD3^(+)CD8^(+)特异度最高,CD16^(+)CD56^(+)敏感度最高。结论不完全川崎病急性期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异常,其中CD3^(+)CD8^(+)、CD19^(+)、CD16^(+)CD56^(+)、CD4^(+)/CD8^(+)可为不完全川崎病早期辅助诊断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川崎病 淋巴细胞亚群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不完全川崎病5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雅媛 钱小青 +3 位作者 李娟 俞海国 郭翼红 马慧慧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35-1037,共3页
目的:总结不完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的临床特征以利于早期诊断,改善预后。方法:对南京市儿童医院2005年3月至2009年2月诊治的53例不完全KD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诊治的228例完全KD患儿比较。结果:不完全KD主... 目的:总结不完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的临床特征以利于早期诊断,改善预后。方法:对南京市儿童医院2005年3月至2009年2月诊治的53例不完全KD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诊治的228例完全KD患儿比较。结果:不完全KD主要临床表现发生率与完全K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完全KD组卡疤红斑发生率及肛周充血脱屑发生率显著增高,呼吸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实验室指标中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血色素(Hb)、血小板(PLT)、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谷丙转氨酶(ALT)、血清白蛋白(ALB)、乳酸脱氢酶(LD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完全KD组二维超声提示冠脉受累率42.3%,完全KD组为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完全KD较完全KD更易发生冠状动脉受损。不完全KD诊断中应注意临床表现以外的症状体征,其中卡疤红斑及肛周充血脱屑可作为不完全川崎病诊断的辅助依据,结合实验室检查异常及心脏彩超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检出可作出及时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川崎病 冠脉损害 早期诊断
下载PDF
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实验室检查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朱迪 罗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总结并探讨近10年来不完全川崎病(IKD)患儿的实验室指标特点,为IKD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2005至2015年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67例IKD患儿和随机选择的同期67例呼吸道感染(细菌感染)住院患儿的实验室指标进行... 目的总结并探讨近10年来不完全川崎病(IKD)患儿的实验室指标特点,为IKD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2005至2015年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67例IKD患儿和随机选择的同期67例呼吸道感染(细菌感染)住院患儿的实验室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KD患儿年龄为2个月~11岁4个月,平均年龄31个月,86.5%的患儿<5岁,男女比例约为2∶1,春夏季发病占72%;实验室指标中白细胞、C反应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升高以及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降低的发生率分别为82%、94%、27%、24%、45%、72%、61%、94%。结论血红蛋白<109 g/L、血清白蛋白<34g/L、血小板>393×109/L、C反应蛋白>74 mg/L、谷丙转氨酶>51 U/L、谷氨酰转肽酶>43 U/L对IKD的早期诊断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川崎病 实验室指标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单中心9年不完全川崎病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付培培 杜忠东 潘岳松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293-29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KD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完全KD与典型KD在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冠状动脉损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484例KD...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KD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完全KD与典型KD在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冠状动脉损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484例KD患儿进入分析,其中不完全KD262例(17.6%),典型KD1222例;<1岁患儿中不完全KD占24.9%。不完全KD和典型KD患儿的平均发热时间分别为(7.8±5.0)和(6.7±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完全KD四肢改变、多形皮疹、眼结膜充血、口唇改变、颈部淋巴结肿大和肛周改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典型KD;卡疤改变、扁桃体肿大、阴囊或外阴改变、呕吐和腹泻的发生率与典型K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CRP、ESR、Hb、WBC、PLT、ALT、AST、CK-MB和LDH等实验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完全KD与典型KD患儿对IVIG无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1%vs17.5%);不完全KD患儿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和巨大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分别为57.5%、14.1%和1.9%,典型KD患儿分别为31.5%、5.9%和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完全KD较典型KD发热时间长,且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高,但实验室指标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川崎病 诊断 冠状动脉损害 实验室检查 临床表现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完全与不完全川崎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张孝兴 李倩 周巍玲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第11期1654-1658,共5页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完全川崎病(CKD)与不完全川崎病(IKD)的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宝鸡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68例川崎病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川崎病类型将患儿分为CKD组40例和IKD组28例,...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完全川崎病(CKD)与不完全川崎病(IKD)的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宝鸡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68例川崎病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川崎病类型将患儿分为CKD组40例和IKD组28例,两组均采用1g/kg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比例]、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CKD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IKD组(χ^(2)=4.128,P<0.05),CKD组退热时间、颈淋巴结消散时间、黏膜充血时间、手足肿胀时间均短于IKD组(t值分别为4.876、3.965、3.870、4.715,P<0.05);两组治疗后Treg、Th17细胞比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值分别为17.674、16.915、26.149、24.613,P<0.05),且CKD组Treg、Th17细胞比例治疗前后差值均大于IKD组(t值分别为3.674、2.655,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值分别为6.127、16.526、20.106、7.769、22.951、28.146,P<0.05),且CKD组血清TNF-α、IL-6、CRP水平治疗前后差值均大于IKD组(t值分别为3.050、2.292、2.131,P<0.05);治疗期间,CKD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低于IKD组(χ^(2)=4.128,P<0.05)。结论1g/kg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CKD的效果相对IKD较好,对于IKD患者可考虑增大丙种球蛋白用药剂量和延长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 完全 不完全川崎病 疗效
下载PDF
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测定在不完全川崎病患儿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雪琴 吕菊红 李文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27-229,共3页
目的检测不完全川崎病(incomplete Kawasake disease,IKD)患儿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分析其在不完全川崎病患儿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符合不完全川崎病诊断标准的28例IKD患儿急性期、恢复期... 目的检测不完全川崎病(incomplete Kawasake disease,IKD)患儿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分析其在不完全川崎病患儿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符合不完全川崎病诊断标准的28例IKD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同期住院的3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NT-proBNP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按冠脉损伤与否进一步将IKD患儿分为冠脉病变组及无冠脉病变组,比较两组NT-proBNP值。结果 IKD组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IKD组恢复期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相比急性期显著降低(P<0.001)。冠脉病变组与无冠脉病变组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roBNP可作为早期诊断不完全川崎病的重要指标,对IKD患儿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端脑利钠肽前体 不完全川崎病 早期诊断
下载PDF
不完全川崎病与脓毒症患儿AHA推荐实验室指标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灵敏 李彦晓 +3 位作者 孙琪青 张惠珍 贾莉婷 张展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2年第4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美国心脏病学会(AHA)推荐的8项实验室指标在不完全川崎病(iKD)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36例住院iKD患儿的临床资料,以45例脓毒症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了两组患儿AHA推荐的8项iKD诊断... 目的探讨美国心脏病学会(AHA)推荐的8项实验室指标在不完全川崎病(iKD)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36例住院iKD患儿的临床资料,以45例脓毒症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了两组患儿AHA推荐的8项iKD诊断增补实验室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①iKD和脓毒症两组间在外周血WBC、PLT、Hb的定量比较中无差异(P均>0.05),而在CRP、ESR、ALB、ALT定量比较的t检验中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iKD组ESR异常升高及≥3项指标异常的几率明显高于脓毒症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HA推荐的8项实验室指标,有助于iKD和脓毒症的鉴别诊断,对于早期诊断iKD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川崎病 脓毒症 实验室指标
下载PDF
N末端脑钠肽前体检测在不完全川崎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练 汤韶斌 谭志贞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198-219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不完全川崎病患儿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就诊的不完全川崎病患儿30例,同时选取35例健康儿童,检测两组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不完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为(879.38...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不完全川崎病患儿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就诊的不完全川崎病患儿30例,同时选取35例健康儿童,检测两组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不完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为(879.38±238.29)ng/L,明显高于恢复期的(173.17±78.3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儿童血浆NT-proBNP水平为(92.83±28.18)ng/L,明显低于不完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水平(P<0.05);不完全川崎病合并冠脉病变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为(892.14±122.82)ng/L,无冠状动脉病变患儿为(854.72±130.73)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血浆NTproBNP ROC曲线显示,血浆NT-proBNP诊断不完全川崎病最佳界值为412.97 ng/L。结论血浆NT-proBNP可作为早期诊断不完全川崎病的指标,并有助于评估病情和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脑钠肽前体 不完全川崎病 诊断
下载PDF
不完全川崎病31例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国瑞 郭春燕 王伟伟 《医学综述》 2008年第14期2231-2232,共2页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1例不完全KD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完全KD均有发热,其他症状依次为口腔黏膜改变、球结膜充血、皮疹、四肢改变、颈淋巴结肿大。结论对发热≥5d,...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1例不完全KD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完全KD均有发热,其他症状依次为口腔黏膜改变、球结膜充血、皮疹、四肢改变、颈淋巴结肿大。结论对发热≥5d,具备2~4项诊断标准、抗生素治疗无效者,应结合心脏彩超、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川崎病 儿童 超声
下载PDF
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洁 李文玲 张欧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21期18-21,共4页
目的:分析不完全川崎病(IKD)与典型川崎病(CKD)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资料、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提高川崎病(KD)尤其是IKD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265例KD患者,其中CKD 152例、IKD 113例,对其进行回顾... 目的:分析不完全川崎病(IKD)与典型川崎病(CKD)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资料、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提高川崎病(KD)尤其是IKD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265例KD患者,其中CKD 152例、IKD 113例,对其进行回顾性资料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及结膜充血、卡疤红肿、无菌性脓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KD组≤1岁者33.63%,高于CKD组的12.50%(P<0.05);IKD组皮疹、唇口黏膜变化、四肢变化、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均低于CKD组(P<0.05);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冠状动脉瘤(CAA)、冠状动脉改变发生率均高于CKD组(P<0.05)。结论:IKD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导致诊断治疗延迟,易发生冠状动脉损害,故应重视相关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尽早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川崎病 典型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在早期辅助诊断不完全川崎病中的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小平 李亚蕊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1期1476-1477,共2页
近年来,不完全川崎病(in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iKD)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缺乏诊断iKD的金标准,因此,其早期诊断很难及时做出.与典型川崎病(KD)比较,iKD的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发生率相近或更高,故iKD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近年来,不完全川崎病(in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iKD)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缺乏诊断iKD的金标准,因此,其早期诊断很难及时做出.与典型川崎病(KD)比较,iKD的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发生率相近或更高,故iKD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降钙素原(PCT)是一种可由内毒素、白细胞介素(IL)-6等诱导分泌的次级炎性反应介质,其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血症等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作用已得到证实,近年来PCT在非感染性疾病中的意义引起人们关注.本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KD患儿和80例因感染性疾病住院的患儿血清PCT及外周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等结果进行分析,探讨PCT在iKD早期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辅助诊断 不完全川崎病 血清降钙素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非感染性疾 白细胞介素 原水 冠状动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