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年不完全性腭裂未手术患者与正常成人颅面形态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凌燕 陈芬 +1 位作者 李羽 陈林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0-643,共4页
目的:探讨在去除手术因素的前提下,先天性不完全性腭裂畸形本身对颅面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8~2014年)收治的30例成年不完全性腭裂未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收集本地区成人正常牙合人群3... 目的:探讨在去除手术因素的前提下,先天性不完全性腭裂畸形本身对颅面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8~2014年)收治的30例成年不完全性腭裂未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收集本地区成人正常牙合人群30例为对照组。拍摄头颅定位正侧位片,运用Winceph8.0进行头影测量,比较两者各测量指标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成年不完全性腭裂未手术患者的S-N,N-ANS,ZAL-ZAR,Gn-Co值均较对照组小(P<0.05),N-Ba,ANS-Ptm,SNA,Co-Go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1),SN/GoMe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1),其余测量项目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腭裂畸形本身对颅面部发育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影测量 成年不完全性腭裂未手术 颅面部形态
下载PDF
试管婴儿双胞胎同时发生不完全性腭裂:病例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勇 吴忆来 +2 位作者 杨育生 王国民 乌丹旦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59-160,共2页
腭裂系先天性发育畸形,致畸原因包括遗传和环境2大方面。本文报告1例发生不完全性腭裂的双胞胎试管婴儿,虽然通过第3代试管婴儿技术可降低遗传性疾病的发生,但仍高于正常受孕出生的婴儿,如心脏病、腭裂、低体重等,而且可能一次多胎―双... 腭裂系先天性发育畸形,致畸原因包括遗传和环境2大方面。本文报告1例发生不完全性腭裂的双胞胎试管婴儿,虽然通过第3代试管婴儿技术可降低遗传性疾病的发生,但仍高于正常受孕出生的婴儿,如心脏病、腭裂、低体重等,而且可能一次多胎―双胞胎、三胞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管婴儿 双胞胎 不完全性腭裂
下载PDF
Sommerlad-Furlow法修复不完全性腭裂软腭长度变化的研究
3
作者 刘晓琳 王宇 +3 位作者 任群 黄威 于彬超 李向军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采用Sommerlad-Furlow法对不完全性腭裂的患者进行手术,并对其术前、术后软腭长度变化进行研究及探讨。方法:共纳入41例不完全性腭裂患儿,均采用Sommerlad-Furlow法进行手术,统计术前软腭长度、术后软腭长度,并对不同性别、年龄组... 目的:采用Sommerlad-Furlow法对不完全性腭裂的患者进行手术,并对其术前、术后软腭长度变化进行研究及探讨。方法:共纳入41例不完全性腭裂患儿,均采用Sommerlad-Furlow法进行手术,统计术前软腭长度、术后软腭长度,并对不同性别、年龄组间进行差异比较,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体术前软腭长度为(10.195±1.600)mm,术后软腭长度为(20.341±1.726)mm,平均延长长度为(10.146±1.085)mm,手术前后软腭长度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年龄组间软腭延长长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mmerlad-Furlow法可有效延长软腭长度,并且在不同性别、年龄组间,软腭的延长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为提高腭咽闭合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该方法的远期效果及术后语音功能的恢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性腭裂 Sommerlad-Furlow法 软腭长度
下载PDF
腭帆提肌重建术对学龄前不完全性腭裂患儿的整复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锦程 卢保全 +3 位作者 李建成 张凯 廖圣恺 徐涛 《解剖与临床》 2010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对学龄前不完全性腭裂患儿整复的临床效果。方法:41例学龄前不完全性腭裂患儿采用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23例(56%)分别行两侧1、5cm的松弛切口,18例(44%)未做松弛切口。术后应用口腔和腭... 目的:探讨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对学龄前不完全性腭裂患儿整复的临床效果。方法:41例学龄前不完全性腭裂患儿采用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23例(56%)分别行两侧1、5cm的松弛切口,18例(44%)未做松弛切口。术后应用口腔和腭咽部的常规检查,汉语语音清晰度测定法,吹水泡试验。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均达Ⅰ期愈合。其中32例术后6—18个月复诊,其语言清晰度,高鼻音及鼻漏气都得到明显改善,7例患儿术后18个月复诊,语言清晰度与同龄儿童无明显差异。结论: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可有效恢复腭帆提肌正常解剖结构和位置,重建腭帆吊带,获得良好的腭咽闭合;手术较传统术式进一步简化,损伤小,操作精细,避免或减少硬腭裸露骨面对上颌发育造成的不利影响,是临床上值得推荐的功能性腭裂整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 不完全性腭裂 腭咽闭合 语音清晰度
原文传递
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修复不完全性腭裂的护理
5
作者 黄新玲 何春姣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4期560-562,共3页
采用一种新的功能性修复腭裂的方法——sommedad腭帆提肌重建术,为62例不完全腭裂患儿进行手术,获得良好效果,在护理方面的体会是:术前与术后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是非常的关键,取得家长与患儿的信任、配合、对患儿从入院到出院、对... 采用一种新的功能性修复腭裂的方法——sommedad腭帆提肌重建术,为62例不完全腭裂患儿进行手术,获得良好效果,在护理方面的体会是:术前与术后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是非常的关键,取得家长与患儿的信任、配合、对患儿从入院到出院、对各个环节护士都要关心细致,使患儿尽快恢复健康,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 不完全性腭裂 护理
原文传递
两种修复术式治疗过宽不完全性腭裂的临床效果研究
6
作者 成雨生 张红闯 +2 位作者 王冕 张阳 王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58-61,共4页
研究采用两种不同的腭裂修复术式,应用于过宽不完全性腭裂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文章选择我院接收的42例过宽不完全性腭裂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腭裂修复术式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兰氏手术方法,研究组应用改良兰氏法合并腭帆提肌重建... 研究采用两种不同的腭裂修复术式,应用于过宽不完全性腭裂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文章选择我院接收的42例过宽不完全性腭裂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腭裂修复术式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兰氏手术方法,研究组应用改良兰氏法合并腭帆提肌重建手术方法,对两组治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腭瘘总发生率高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随访,研究组患儿瘢痕增生情况较常规组轻微(P<0.05)。术后2年随访,研究组语音清晰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过宽不完全性腭裂患儿的治疗,采用改良兰氏法合并腭帆提肌重建术,未明显增加腭瘘的风险,而能有效减轻患儿术后瘢痕形成,有利于患儿语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宽不完全性腭裂 腭裂修复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双胞胎同时发生不完全性腭裂的病例报告
7
作者 刘洪彬 马铁 +2 位作者 江畔 王川宁 张力平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92-192,共1页
腭裂是口腔颌而外科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疾病,发病率约为0.1%。然而,双胞胎同时发生腭裂则很少处。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双胞胎同时发生腭裂的一组患儿。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双胞胎 不完全性腭裂
原文传递
不完全性腭裂患者腭裂修复术后乳牙期与替牙期颅面形态变化的对比研究
8
作者 孙杰 贾绮林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09年第2期88-89,共2页
目的研究不完全性腭裂患者修复术后乳牙期与替牙期的颅面形态差异。方法选择21例乳牙期和20例替牙期不完全性腭裂患者作为两个实验组,两组的性别比例匹配,进行X线头影测量对比分析。结果替牙期相比乳牙期颅底大小、上颌长、下颌大小... 目的研究不完全性腭裂患者修复术后乳牙期与替牙期的颅面形态差异。方法选择21例乳牙期和20例替牙期不完全性腭裂患者作为两个实验组,两组的性别比例匹配,进行X线头影测量对比分析。结果替牙期相比乳牙期颅底大小、上颌长、下颌大小及各面高均显著增长。上颌矢状向位置、下颌矢状向位置、颅底角下颌角、下颌平面角、上下颌垂直向关系以及面高之比均无显著变化。面突度显著减小。结论随年龄增长腭裂患者颅面部增大,但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性腭裂 乳牙期 替牙期 X线头影测量
原文传递
腭帆提肌重建修复先天性不全腭裂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蒋练 宋庆高 +2 位作者 陈尚 满城 黄桂林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303-305,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符合腭解剖结构、有良好腭咽功能的修复不完全性腭裂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治疗了30例不完全性腭裂患者。结果28例一期愈合,2例穿孔,23例未做松弛切口,7例行两侧松弛切口,平均出血量约35ml,16例半... 目的探讨一种符合腭解剖结构、有良好腭咽功能的修复不完全性腭裂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治疗了30例不完全性腭裂患者。结果28例一期愈合,2例穿孔,23例未做松弛切口,7例行两侧松弛切口,平均出血量约35ml,16例半年后复诊,其语音清晰度良好。结论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较好地恢复了腭帆提肌正常的解剖结构和位置,重建提肌吊带,获良好的腭咽闭合,并可尽量不作松弛切口,避免了祼露骨面疤痕形成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好解决了经典的两瓣法和单瓣法所遗留的问题,是一种较好的功能性不全腭裂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帆提肌 重建术 不完全性腭裂
下载PDF
白云医用胶在治疗不全腭裂22例术中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严春华 张翔云 《交通医学》 2012年第3期279-280,共2页
目的:观察白云医用胶用于不完全性腭裂整复术的疗效。方法:随机将不完全性腭裂42例患者分为2组,A组22例为松弛切口内使用白云医用胶,B组20例为常规松弛切口内塞置碘仿纱条,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体温,进食,创口愈合情况及时间,伤... 目的:观察白云医用胶用于不完全性腭裂整复术的疗效。方法:随机将不完全性腭裂42例患者分为2组,A组22例为松弛切口内使用白云医用胶,B组20例为常规松弛切口内塞置碘仿纱条,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体温,进食,创口愈合情况及时间,伤口清洁情况,住院时间及费用。术后均随访3个月-1年。结果:(1)体温:A组术后体温正常18例,发热4例,2天后体温正常。B组术后发热17例,术后第4天体温正常2例,其余15例拔除碘仿纱条后2-3天体温正常。(2)饮食:A组术后第2天均流质饮食,进食量同术前。B组术后第2天进食者7例,第3天进食9例,术后第4天进食者4例。(3)伤口愈合情况:A组伤口愈合5。7天,B组10-14天。A组术后伤口无复裂,B组拔除碘仿纱条后伤口穿孔1例后自愈。(4)伤口清洁情况:A组口腔内无明显食物残留,B组均有不同程度食物残留,且不易清洁。(5)住院时间及费用:A组平均住院时间9.1天,平均住院费用7230.62元。B组平均住院时间14.7天,平均住院费用8572.35元。结论:不完全性腭裂松弛切口内使用白云医用胶较碘仿纱条效果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医疗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性腭裂 白云医用胶 碘仿纱条
下载PDF
腭裂伴生长智力迟缓伴眼和生殖器畸形1例报告
11
作者 张环环 刘春丽 +6 位作者 郑明 邹永威 王梓霖 陈一夫 崔野 丁园李 郭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22-922,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10岁,因先天性不完全性腭裂10年于2011年5月10日入院。患儿身材矮小,头部占身长比例较正常人大;智力迟钝,身体协调性差,行走不灵活;手掌脚趾形状无异常,但灵活性差。前囟门处可见膨隆,触诊质地正常,
关键词 不完全性腭裂 生殖器畸形 智力迟缓 生长 临床资料 身材矮小 智力迟钝 先天性
下载PDF
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在不完全腭裂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2
作者 鲁勇 石冰 +2 位作者 郑谦 李杨 蒙田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6年第4期233-236,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具有良好腭咽功能、对上颌生长发育影响小的不完全性腭裂修复的新方法。方法:采用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对38例不完全性腭裂进行手术修复,术后应用语音分析、头颅侧位X线咽腔造影检查。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一期愈... 目的:探讨一种具有良好腭咽功能、对上颌生长发育影响小的不完全性腭裂修复的新方法。方法:采用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对38例不完全性腭裂进行手术修复,术后应用语音分析、头颅侧位X线咽腔造影检查。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28例(73.7%)没有做松弛切口,10例(26.3%)行两侧约5~10mm松弛切口。20例术后6个月复诊,其语音清晰度、高鼻音以及鼻漏气都得到明显改善。咽腔造影结果显示:17例达到完全腭咽闭合,3名软腭动度良好,发“i”时腭咽间隙在3mm以内。结论: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可有效恢复腭帆提肌正常的解剖结构和位置,重建提腭吊带,获得良好的腭咽闭合;并可尽量不做松弛切口,避免了硬腭裸露骨面造成对上颁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术式所遗留的问题,是一种值得推荐应用的功能性腭裂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 提肌重建 不完全性腭裂 腭咽闭合
原文传递
成人腭裂的临床特点及改良修复手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沈时岳 张珊珊 +2 位作者 杨宏宇 杨辉俊 王锋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553-555,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腭裂的临床特点及一种适合成人腭裂特点的改良腭裂修复术。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20例不完全腭裂成人患者,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23.2岁。腭裂间隙最宽处距离均值为25.9... 目的探讨成人腭裂的临床特点及一种适合成人腭裂特点的改良腭裂修复术。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20例不完全腭裂成人患者,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23.2岁。腭裂间隙最宽处距离均值为25.95mm,腭垂根部后中点距咽后壁距离均值为18.3mm。采用改良腭裂修复术,并对其术后的效果进行随访和评估。结果成人腭裂患者,软组织外貌的特点为上唇上部后缩,唇缘处及下唇正常;硬组织特征为上颌骨发育不足、后缩,下颌骨发育及位置相对正常,面中1/3凹陷形成类似于安氏Ⅲ类错,袷的外貌特征。腭裂间隙呈宽大的“U”字形,距咽后壁距离长。20例患者均达到一期愈合,无腭瘘、感染的发生,术后测得腭垂根部后中点距咽后壁距离6~10mm,平均7.95mm,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针对成人腭裂患者特有的临床特点,此改良腭裂修复术既减少了术区的损伤,又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软腭的形态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性腭裂 成人 改良腭裂修复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