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8篇文章
< 1 2 1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分型论治不寐
1
作者 李丹 阮梽珅 吴波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441-445,共5页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探讨不寐,遵循三阴三阳开阖枢的时空周期规律,佐以六经欲解时理论,结合不寐的临床症状,将不寐分为入睡型、维持型、早醒型和特发型4种类型。入睡型不寐与少阴、太阴和阳明的开阖枢功能异常关系密切,治宜枢转少阴、降阳...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探讨不寐,遵循三阴三阳开阖枢的时空周期规律,佐以六经欲解时理论,结合不寐的临床症状,将不寐分为入睡型、维持型、早醒型和特发型4种类型。入睡型不寐与少阴、太阴和阳明的开阖枢功能异常关系密切,治宜枢转少阴、降阳明、开太阴,方予麦门冬汤、归脾汤等。持续型不寐与太阳、少阴和少阳的功能失常息息相关,治分寒化、热化两端:寒化则温元阳、发太阳,予麻黄附子细辛汤;热化则滋少阴肾水、清上炎之火,方予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早醒型不寐与少阴、厥阴和少阳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治宜通少阴枢纽、调厥阴气机、清少阳之火,方予柴胡辈、黄连温胆汤等。特发型不寐是一种易于特定时间清醒的不寐类型,以厥阴欲解时清醒者居多,治宜阖厥阴、升少阳,方予乌梅丸、当归四逆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运六气 三阴三阳 开阖枢 六经欲解时 入睡型不寐 维持型不寐 早醒型不寐 特发型不寐
下载PDF
浅议“五脏六腑皆令人不寐,非独心也”
2
作者 常学辉 张良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3,共3页
不寐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长期不寐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隐患和危害。作者查阅古代医家文献及现代诸多学者论文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治疗不寐经验,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不寐... 不寐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长期不寐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隐患和危害。作者查阅古代医家文献及现代诸多学者论文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治疗不寐经验,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不寐,非独心也”观点。文章分别从生理状态、病理变化、中医药治疗等方面就不寐与五脏六腑的管理进行论述,认为生理情况下人体各脏腑各司其职,互相协调,方可正常寤寐。病理情况下,各种因素引起五脏六腑功能失常,直接或间接导致心神不宁、心神失养,阴阳失交,从而产生不寐。因不寐的发病与五脏六腑均有密切联系,故概括为“五脏六腑皆令人不寐,非独心也”。通过探讨不寐与脏腑的关系,旨在拓宽临床不寐中医论治思路,为不寐的中医辨证论治开辟新思路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五脏 六腑 辨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沈红权治疗不寐处方的规律
3
作者 张志丹 沈红权 +2 位作者 袁乙富 孙沛祺 蒋元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7期156-161,共6页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沈红权治疗不寐的用药经验及组方规律。方法 计算机收集并整理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沈红权主任门诊收治的不寐患者病史资料和医案处方,建立标准化数据库,借助古今医案云平...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沈红权治疗不寐的用药经验及组方规律。方法 计算机收集并整理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沈红权主任门诊收治的不寐患者病史资料和医案处方,建立标准化数据库,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对处方中药物的性味、归经、应用频次、功效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药味组合进行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总结处方用药经验和组方规律。结果 共纳入处方245首,涉及210味中药,总结归纳出高频单味中药20味。药性以平、寒、微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脾经为主。药物关联中得出高频药物药对关联规则8条;高频中药角药关联规则7条。药物聚类得出5个聚类处方。核心处方1主要用于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者;核心处方2主要用于伴下焦湿热伴便秘者;核心处方3主要用于气虚伴瘀热内蕴证者;核心处方4主要用于肝胆郁热证者;核心处方5主要用于肝郁脾虚证者。结论 沈红权主任治疗失眠以宁心安神、疏肝解郁为基本治法,实证常配伍清利湿热、凉血活血药物,虚实夹杂证配伍健脾养心、调和肝胃药物,虚证配伍益气养血、扶正安神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用药规律 沈红权
下载PDF
气机升降理论内涵及不寐病辨证分型探讨
4
作者 周芳 张栋 +3 位作者 马剑然 金海涛 李智杰 刘玲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88-91,共4页
气机升降理论是“汉派李氏脑病流派”辨治不寐病的核心理论思想,基于气机升降理论将不寐病分为升降太过和升降不及两大类,根据气机运行的部位、气的多少、气机升降出入的不同形式将不寐病分为营卫不和型、脏腑气机失调型、阴阳不交型三... 气机升降理论是“汉派李氏脑病流派”辨治不寐病的核心理论思想,基于气机升降理论将不寐病分为升降太过和升降不及两大类,根据气机运行的部位、气的多少、气机升降出入的不同形式将不寐病分为营卫不和型、脏腑气机失调型、阴阳不交型三大类型;每一类型又有各自不同亚型,共有卫阳虚不敛营阴证、卫气盛夜不入营阴证、卫气入于阴而日不得出于阳证、肝胆气机疏泄失调证、心肾气机上下相济失调证、脾升胃降枢机失调证、阳不入阴证、阳盛阴虚证、阴不潜阳证九种亚型,并表现出各自独有的临床特征。基于气机升降理论的辨证分型法补充完善了现阶段不寐病辨证分型类别,为临床诊治不寐病开拓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气机升降理论 汉派李氏脑病流派 辨证分型 营卫不和证 脏腑气机失调证 阴阳不交证
下载PDF
基于近现代医案整理从肝论治不寐经验
5
作者 于兰 孙美玉 +2 位作者 王冀洋 葛子暄 南红梅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4期423-426,共4页
目的通过近现代医案整理从肝论治不寐的用药经验及组方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相关医案、学术期刊等资源中检索近现代收录的应用从肝论治不寐的相关医案,并进行分类编撰。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收集整理。将整理的内容通过比... 目的通过近现代医案整理从肝论治不寐的用药经验及组方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相关医案、学术期刊等资源中检索近现代收录的应用从肝论治不寐的相关医案,并进行分类编撰。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收集整理。将整理的内容通过比对进行纳入和删除,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3.0进行频数、关联规则及聚类等统计和分析。经过专家论证,形成一套应用从肝论治不寐的经验总结,既可丰富基础理论,又可指导临床实践。结果不寐以肝为主;从肝论治不寐药物四气中,以寒为主;五味中,以甘为主;从肝论治不寐药物功效中,以补虚类为主;不寐从肝论治主要方剂分布中,以逍遥散为主;从肝论治不寐用药频次统计中,以柴胡为主。结论肝为气血之枢,若肝中气血失于调和,肝失条达而气郁或肝胆实火旺盛等,均可致阳不入阴而不寐,不寐之证,可以调肝,柴胡作为治肝的主要中药,可以和解少阳而治疗不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肝论治 不寐 用药规律
下载PDF
皮内针联合子午流注五音疗法用于心脾两虚型不寐临床观察
6
作者 安云霞 蒋涛 崔艳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7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皮内针联合子午流注五音疗法对心脾两虚不寐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天水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2021年5月—2021年10月入住的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皮内针干预,观察... 目的探讨皮内针联合子午流注五音疗法对心脾两虚不寐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天水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2021年5月—2021年10月入住的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皮内针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子午流注五音疗法干预,2周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得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74.0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SQI得分较干预前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皮内针联合子午流注五音疗法能有效改善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心脾两虚证 皮内针 子午流注 五音疗法
下载PDF
不寐中药处方男女用药规律差异性分析
7
作者 罗茂玉 陈登丰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通过对男、女不寐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差异,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不寐的中药处方(含失眠、睡眠障碍诊断),利用Excel表格对男、女用药频次占处方百分比,各类药物用药频次占处方百分比进行统计。结果450例... 目的通过对男、女不寐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差异,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不寐的中药处方(含失眠、睡眠障碍诊断),利用Excel表格对男、女用药频次占处方百分比,各类药物用药频次占处方百分比进行统计。结果450例不寐医案中,男132例,女318例;男女首乌藤频次占比较高,安神药频次男女占比均为第一,女性占比高于男性;剔除甘草后,男女第二位占比皆为补阴药,女性高于男性;利水渗湿药和平肝息风药男性比女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不寐男女用药总体类似,但安神药、补阴药、利水渗湿药、平肝息风药的用药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中药处方 用药规律 差异性
下载PDF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不寐验案3则
8
作者 刘刚 张俊峰 +1 位作者 戴明珠 周东海 《山西中医》 2024年第4期35-35,40,共2页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伤寒论经典名方,黄煌[1]教授认为此方为治疗精神神经疾病的专方,可以调节包括睡眠障碍在内的多种精神神经疾病。笔者在临床中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以不寐为主要表现的多种疾病,取得较好效果,现举3则医案如下。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伤寒论经典名方,黄煌[1]教授认为此方为治疗精神神经疾病的专方,可以调节包括睡眠障碍在内的多种精神神经疾病。笔者在临床中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以不寐为主要表现的多种疾病,取得较好效果,现举3则医案如下。1不寐伴耳鸣刘某某,女,70岁,2022年11月2日初诊。不寐伴耳鸣2周。患者2周前因跟家人生气后出现入睡困难,睡后易醒,伴耳鸣,头晕、头昏,胸胁胀满,情绪低落,手足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不寐 睡眠障碍 验案
下载PDF
中医治疗不寐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高畅 胡晓丽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69-173,共5页
不寐在临床上较常见,且具有很高的发病率,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文对近些年来传统医学治疗不寐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旨在证明传统医学治疗不寐具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群众接受度高、无依赖性的特点,可有效提高睡眠质量。本... 不寐在临床上较常见,且具有很高的发病率,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文对近些年来传统医学治疗不寐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旨在证明传统医学治疗不寐具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群众接受度高、无依赖性的特点,可有效提高睡眠质量。本文从不寐的病因病机、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穴位贴敷治疗、耳穴压豆治疗及其他方法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不寐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中医治疗 研究进展 综述
下载PDF
王立忠治疗不寐经验总结
10
作者 常学辉 张创业 郭健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期21-24,共4页
不寐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因病机复杂。王立忠教授指出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是不寐的主要病因,痰瘀互结、心神不宁是不寐的基本病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将不寐分为痰热扰心证、肝火扰心证、阴虚火旺证、阴虚血少证、瘀血阻滞证、心胆气... 不寐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因病机复杂。王立忠教授指出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是不寐的主要病因,痰瘀互结、心神不宁是不寐的基本病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将不寐分为痰热扰心证、肝火扰心证、阴虚火旺证、阴虚血少证、瘀血阻滞证、心胆气虚证、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8个基本证型,分别给予化痰安神法、清肝安神法、清心安神法、养心安神法、活血安神法、镇心安神法、益气养血法、交通心肾法治疗。该文分享王立忠教授治疗不寐的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失眠 王立忠
下载PDF
名中医吴清明应用“胆气春生”理论治疗不寐经验
11
作者 张梦 谭甜 +3 位作者 吴远 石学慧 吴清明 刘恋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4期545-548,共4页
失眠是常见的内科疾病之一,传统中医学称“不寐”“不眠”等,现代医学称为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按照现代医学的标准,其主要表现有在合适的睡眠条件下仍入睡困难,或时睡时醒,或醒后难再入睡,甚则彻夜不眠等。本病病位在“心”,与... 失眠是常见的内科疾病之一,传统中医学称“不寐”“不眠”等,现代医学称为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按照现代医学的标准,其主要表现有在合适的睡眠条件下仍入睡困难,或时睡时醒,或醒后难再入睡,甚则彻夜不眠等。本病病位在“心”,与情志因素等密切相关,其核心病机为心神不安,神气不和。吴清明教授将“不寐”的生理病理与《脾胃论》中的“胆气春生”及其中“少阳为枢”的学术思想相联系,结合自身临床实践经验,提出观点:少阳在气的运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胆气为人体阳气激发的重要枢纽,在人体阴阳调和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阐明了失眠与胆气的关系,主张调节全身气机必先升发胆气,在本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胆气春生 名医经验 吴清明 少阳 阴平阳秘
下载PDF
崔公让教授以“木郁达之”论治不寐
12
作者 宋亚俐 崔炎 +2 位作者 张榜 曾震 王向阳 《河北中医》 2024年第1期5-7,共3页
不寐又称“目不瞑”“不得卧”,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西医对于不寐多采用催眠镇静类药物缓解失眠症状,但随着病情时间延长,可产生耐药性及药物副作用,往往可能会加重失眠症状。崔公让教授从“木郁达之”理论入手,结合不寐中... 不寐又称“目不瞑”“不得卧”,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西医对于不寐多采用催眠镇静类药物缓解失眠症状,但随着病情时间延长,可产生耐药性及药物副作用,往往可能会加重失眠症状。崔公让教授从“木郁达之”理论入手,结合不寐中医情志致病病机,认为肝郁是导致不寐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治疗以“木郁达之”为基本原则,将疏肝贯穿始终,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失眠 肝郁 木郁达之 名医经验 崔公让
下载PDF
祝光礼从虚实论治新冠感染后心悸伴不寐的经验
13
作者 汪健 季超霞 +2 位作者 陈铁龙 周凡 祝光礼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1期164-166,共3页
介绍祝光礼从虚实论治新型冠状病毒(新冠)感染后心悸伴不寐的经验。祝光礼认为新冠感染,即天行疫气,使人体不慎外感,风寒湿热诸邪居久不去,脏腑枢机运行失利,日久耗气伤津,心之气血津液输布失常,发为心悸伴不寐。临证可分虚实论治。虚... 介绍祝光礼从虚实论治新型冠状病毒(新冠)感染后心悸伴不寐的经验。祝光礼认为新冠感染,即天行疫气,使人体不慎外感,风寒湿热诸邪居久不去,脏腑枢机运行失利,日久耗气伤津,心之气血津液输布失常,发为心悸伴不寐。临证可分虚实论治。虚者以气阴两虚和心脾两虚为主,实者以肝郁扰心和胆胃不和为主,具体辨证治之。心脾两虚者多用茯苓补心汤、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等方加减,气阴两虚者多用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生脉饮等方加减,肝郁扰心者多选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方灵活加减,胆胃不和者多选二陈汤、温胆汤、半夏秫米汤加减,随证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 心悸 不寐 虚实论治 祝光礼
下载PDF
姚娓治疗不寐的经验总结及潜在新方作用机制研究
14
作者 鞠文雪 姚娓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857-864,共8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姚娓教授治疗不寐的用药规律,探究潜在新方治疗不寐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门诊不寐病例200例,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数据库并对处方药物进行四气五味、归经、频次统计、组方规律、潜在新方等分析,挖掘姚...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姚娓教授治疗不寐的用药规律,探究潜在新方治疗不寐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门诊不寐病例200例,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数据库并对处方药物进行四气五味、归经、频次统计、组方规律、潜在新方等分析,挖掘姚娓教授的用药规律及组方思想,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潜在新方的有效成分、靶点及信号通路。结果200个处方共涉及59个方剂和168味药物,分析得到核心药组为“炙甘草-半夏-茯苓-枳实-党参-陈皮-柴胡-黄芩”,选取潜在新方“木香-佛手-白术-藿香-青皮-诃子-五味子-厚朴”进行网络药理学研究,筛选后得到44个有效活性成分,得到104个“异病同治”的作用靶点,关键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柚皮素、豆甾醇、川陈皮素、鸢尾素等,在蛋白互作网络中可筛选出包括白介素(interleukin,IL)-6、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sB,PKB,又称AKT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A)、胱天蛋白酶(recombinant caspase,CASP)3、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ive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G)、IL-8(又称趋化因子CXCL8)等频次较高(均高于50)的靶蛋白,并对以上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and genome,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潜在新方治疗不寐与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有关。结论姚娓教授认为不寐的核心病机为“脾虚肝郁,气血不和,神魂不安”,治疗注重调畅气机、调脾之本、心肝同治等,潜在新方可能通过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不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娓 不寐 异病同治 AGE-RAGE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清宫医案集成》治疗不寐的用药规律
15
作者 吴弦宇 闫龙美 +4 位作者 邢雅璇 许志杰 陈益多 高慧容 张京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期239-243,共5页
目的:以数据挖掘技术为基础,探讨《清宫医案集成》中治疗不寐的用药和配伍规律。方法:将《清宫医案集成》中治疗不寐的处方进行整理,在古今医案云平台提供的Excel 2010软件模板上建立处方数据库,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对数据进行频数统计... 目的:以数据挖掘技术为基础,探讨《清宫医案集成》中治疗不寐的用药和配伍规律。方法:将《清宫医案集成》中治疗不寐的处方进行整理,在古今医案云平台提供的Excel 2010软件模板上建立处方数据库,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对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筛选出345首处方、275味药物;经关联规则分析,对纳入的中药数据进行中药配伍关联分析,筛选出共现频次≥40次的中药,同时设置置信度≥0.6、支持度≥0.2,最终得到13条关联规则数据。高频药物间生成5组聚类组合,核心处方包括白术、白芍、茯神、当归、甘草。结论:《清宫医案集成》中清代宫廷御医治疗不寐,具有气血同治、调心安神、重视肝脾的用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清宫医案集成》 古今医案云平台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基于“水火既济”理论运用脐针联合隔药蒸脐灸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的临床观察
16
作者 刘爽 王吉林 +1 位作者 周江雪 孙英霞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9期59-63,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水火既济”理论运用脐针联合隔药蒸脐灸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接受脐针联合隔药蒸脐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 目的:观察基于“水火既济”理论运用脐针联合隔药蒸脐灸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接受脐针联合隔药蒸脐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及不寐心肾不交证候积分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29/32),高于对照组的87.50%(2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心肾不交证候积分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水火既济”理论,运用脐针联合隔药蒸脐灸治疗不寐,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不寐 水火既济 脐针 隔药灸
下载PDF
加味酸枣仁汤加减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陶秋垚 尤君怡 +1 位作者 梁国强 董宏利 《大医生》 2024年第5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酸枣仁汤加减治疗阴虚火旺证不寐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苏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阴虚火旺证不寐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片治疗,30例)和观察组(采用加味... 目的观察加味酸枣仁汤加减治疗阴虚火旺证不寐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苏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阴虚火旺证不寐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片治疗,30例)和观察组(采用加味酸枣仁汤加减治疗,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中医证候(失眠多梦、眩晕耳鸣、胸闷心悸、潮热盗汗、精神倦怠)积分及安全性指标,根据上述指标,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入睡潜伏期(SOL)较治疗前均缩短,总睡眠时间(TST)均延长,夜间觉醒次数(NNTA)均减少,且观察组患者TST长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角色情感和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组间躯体机能、行为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失眠多梦、眩晕耳鸣、潮热盗汗和精神倦怠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组间胸闷心悸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酸枣仁汤加减治疗阴虚火旺证不寐患者疗效较好,可延长睡眠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酸枣仁汤 阴虚火旺证 不寐
下载PDF
从荣气虚滞论治不寐
18
作者 安晓芸 李汝彬 胡华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8-21,37,共5页
现代人们生活压力持续增大,日常起居节律逐渐失调,失眠成为困扰许多人的难题,其发病率高、可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及工作。失眠归属于中医学“不寐”范畴,通过荣气虚滞理论角度,探析失眠的病机及相关论治,阐述了荣气对正... 现代人们生活压力持续增大,日常起居节律逐渐失调,失眠成为困扰许多人的难题,其发病率高、可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及工作。失眠归属于中医学“不寐”范畴,通过荣气虚滞理论角度,探析失眠的病机及相关论治,阐述了荣气对正常寤寐调节的重要性及作用机制,意在能更好地为不寐的临床辨证论治提供组方思路,发挥中医学治疗不寐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不寐 荣气虚滞 发病机制 元神
下载PDF
从“脾虚火扰”论治不寐
19
作者 廖凌鑫 刘薪雨 诸毅晖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2期96-99,共4页
“火”是导致不寐的重要原因,“脾虚火扰”是现代人不寐的基本病机。“脾虚火扰”有虚、实两端。脾胃损伤、营卫失调为虚,阴火内生、心神受扰为实。确立健运脾胃、宣泄阴火的治疗原则,选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为主方,再据阴火所属,分脾... “火”是导致不寐的重要原因,“脾虚火扰”是现代人不寐的基本病机。“脾虚火扰”有虚、实两端。脾胃损伤、营卫失调为虚,阴火内生、心神受扰为实。确立健运脾胃、宣泄阴火的治疗原则,选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为主方,再据阴火所属,分脾胃、肝、肾之别,随证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阴火 脾虚火扰 治疗
下载PDF
姚芷龄从调气血安五脏辨治不寐
20
作者 徐质迎 方金凤 姚芷龄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40-41,44,共3页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其主要表现有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病位主要在心、肝、脾。姚芷龄擅长从五脏辨治不寐,以益气补血之法治之,注重平补气血,用药轻灵,补而不滞,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 姚芷龄 不寐 调气血 五脏辨证 经验总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