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体细胞不对称杂交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拥海 俞乐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13,共4页
介绍了近代的植物体细胞杂交研究发展历程,进一步综述了近年来植物不对称体细胞杂交和植物配子-体细胞杂交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困难。
关键词 体细胞 不对称杂交 植物
下载PDF
紫花苜蓿与百脉根原生质体培养及不对称体细胞杂交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玉珠 师尚礼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8,共9页
本研究拟通过原生体培养和不对称细胞杂交实现白脉根与苜蓿种间基因重组,为改良苜蓿饲用品质提供新的技术手段,用酶解法分离清水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Qingshui’)及里奥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L.cv.‘Leon’)愈伤... 本研究拟通过原生体培养和不对称细胞杂交实现白脉根与苜蓿种间基因重组,为改良苜蓿饲用品质提供新的技术手段,用酶解法分离清水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Qingshui’)及里奥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L.cv.‘Leon’)愈伤组织来源的原生质体,研究了酶解时间、酶液组合、甘露醇浓度、预处理条件、继代时间及培养方法等对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效果的影响。采用改良的PEG-高Ca2+-高p H法进行了不对称体细胞杂交,通过荧光染色鉴别异核体并测定融合率。结果表明,采用继代培养第8~12天的苜蓿和百脉根愈伤组织,0.55 mol·L-1CPW溶液中预处理1h或预暗培养24 h,甘露醇浓度为0.55~0.6 mol·L-1时,清水紫花苜蓿在2%纤维素酶+0.5%果胶酶+0.3%崩溃酶的酶液中酶解10 h,里奥百脉根在2%纤维素酶+0.5%果胶酶+0.3%半纤维素酶的酶液中酶解12 h,经2~3个月的固液+固体培养模式可分别获得较好的原生质体分离效果及愈伤组织再生植株。清水紫花苜蓿原生质体经3 mmol·L-1IOA处理10 min,里奥百脉根经50μg·m L-1R-6G处理10 min后融合,PEG(6000)最适浓度为35%,异源融合率为3.1%,最终获得了苜蓿与百脉根的杂种愈伤组织,为进一步培育抗臌胀病型苜蓿种质提供了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百脉根 原生质体 培养 不对称体细胞杂交
下载PDF
胡萝卜与川西獐牙菜不对称体细胞杂交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军胜 蔡云飞 +2 位作者 李子东 向凤宁 夏光敏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8-111,共4页
川西獐牙菜 (SwertiamusstiiFranch)原生质体经 2 6 0 μW cm2 紫外线照射 30s、1min、2min、3min后 ,与胡萝卜(DaucuscarotaL .var.sativeDC)原生质体在PEG诱导下融合 .融合再生的 110个单细胞克隆形态学、染色体、同功酶分析表明 ,35... 川西獐牙菜 (SwertiamusstiiFranch)原生质体经 2 6 0 μW cm2 紫外线照射 30s、1min、2min、3min后 ,与胡萝卜(DaucuscarotaL .var.sativeDC)原生质体在PEG诱导下融合 .融合再生的 110个单细胞克隆形态学、染色体、同功酶分析表明 ,35个含有酯酶及 或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双亲特征带 ,部分杂种产生新带 ,染色体数目多为 16~ 18,确证它们为体细胞杂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獐牙菜 胡萝卜 不对称体细胞杂交 同工酶 染色体
下载PDF
植物不对称体细胞杂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桂英 韩粉霞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2-446,共5页
本文就不对称体细胞杂交研究的方法 ,不对称体细胞杂种的形态学、细胞学、同工酶分析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植物 不对称体细胞杂交 形态学 细胞学 同工酶分析 分子生物学 原生质体培养 细胞融合
下载PDF
小麦与谷子不对称体细胞杂交(英文)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亮亮 夏光敏 +1 位作者 陈亚利 陈惠民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2001年第6期455-460,T001,共7页
以不同剂量的紫外线 (UV)照射谷子 (Se tariaitalicacv .Shanxi)原生质体为供体与普通小麦 (Triticumaestivum)济南 1 77和 99P的原生质体用PEG法诱导融合。利用同工酶 ,RAPD和染色体分析再生的克隆及白化苗。从小麦济南 1 77与谷子融... 以不同剂量的紫外线 (UV)照射谷子 (Se tariaitalicacv .Shanxi)原生质体为供体与普通小麦 (Triticumaestivum)济南 1 77和 99P的原生质体用PEG法诱导融合。利用同工酶 ,RAPD和染色体分析再生的克隆及白化苗。从小麦济南 1 77与谷子融合再生的 86个克隆中 ,2 4个被鉴定为杂种克隆 ;而小麦 99P与谷子融合再生的 6 7个克隆中 ,2 7个被鉴定为杂种克隆。虽然用作融合材料的双亲培养细胞均丧失再生能力 ,但是部分来源于低剂量UV处理的杂种克隆再生了绿点、根和白化苗。证明小麦体细胞杂交中的双亲再生能力互补现象也存在于远缘族间融合组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谷子 紫外融合 再生白化苗 不对称体细胞杂交
下载PDF
混合小麦亲本与新麦草不对称体细胞杂交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翠玲 夏光敏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10-614,共5页
以小麦品种济南 1 77悬浮细胞系来源的原生质体与同品系胚性愈伤组织制备的原生质体混合后作为受体 ;以经过 380 μW cm2 紫外线照射 1min、2min的新麦草原生质体分别作为供体 ,用PEG法诱导融合。组合Ⅰ (1 76 +cha9+新麦草UV 1min)获得... 以小麦品种济南 1 77悬浮细胞系来源的原生质体与同品系胚性愈伤组织制备的原生质体混合后作为受体 ;以经过 380 μW cm2 紫外线照射 1min、2min的新麦草原生质体分别作为供体 ,用PEG法诱导融合。组合Ⅰ (1 76 +cha9+新麦草UV 1min)获得 1 6个再生克隆。经过形态学、同工酶、染色体和RAPD分析 ,确定其全部为属间体细胞杂种。其中的 5个克隆再生杂种植株。用 7对小麦SSR引物对杂种克隆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了分析 ;组合Ⅱ (1 76+cha9+新麦草UV 2min)只获得 3个克隆 ,且逐渐褐化死亡。表明以小麦济南 1 77的两种培养细胞混合作受体的融合体系有利于杂种的获得及再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新麦草 不对称体细胞杂交 再生体系 RAPD
下载PDF
不对称体细胞杂交与作物育种
7
作者 李锋 《惠州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47-50,共4页
本文讨论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建立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不对称体细胞杂交 作物育种
下载PDF
由不对称体细胞杂交获得的柑桔种间混合倍性杂种植株的再生和特性分析
8
作者 JihongLiu XiuxinDeng 邱敦莲 《国外作物育种》 2003年第2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不对称体细胞杂交 柑桔 种间混合倍性杂种 植株再生 体细胞杂交 电离辐射 胚状体 小苗再生
下载PDF
植物体细胞杂交及其杂种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改娜 贾敬芬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6-213,共8页
植物体细胞杂交使远缘杂交不亲和的植物有可能实现遗传物质重组,创造和培养植物新品种乃至新物种,尤其在多基因控制农艺性状的改良上具有较大优势.随着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体细胞融合再生植株的植物种属范围不断扩... 植物体细胞杂交使远缘杂交不亲和的植物有可能实现遗传物质重组,创造和培养植物新品种乃至新物种,尤其在多基因控制农艺性状的改良上具有较大优势.随着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体细胞融合再生植株的植物种属范围不断扩大,杂种鉴定的方法和手段也有了很大提高.本文就近年来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技术手段、筛选体系和杂种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应用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 不对称杂交 杂种鉴定
下载PDF
柴胡与高寒藏药一川西獐芽菜科间体细胞杂交 被引量:1
10
作者 向凤宁 黄贤荣 +2 位作者 王颖 夏光敏 陈惠民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3-96,共4页
川西獐芽菜原生质体用强度为 2 6 0 μw/cm2 紫外线照射 1、2、3min后 ,与狭叶柴胡原生质体在PEG诱导下融合 .对融合再生的 4 6个单细胞克隆进行杂种形态学、染色体、同功酶分析 ,结果表明 ,它们中有 32个为体细胞杂种细胞系 .11个克隆... 川西獐芽菜原生质体用强度为 2 6 0 μw/cm2 紫外线照射 1、2、3min后 ,与狭叶柴胡原生质体在PEG诱导下融合 .对融合再生的 4 6个单细胞克隆进行杂种形态学、染色体、同功酶分析 ,结果表明 ,它们中有 32个为体细胞杂种细胞系 .11个克隆在 3个月时再生出完整小植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獐芽菜 狭叶柴胡 UV照射 不对称体细胞杂交 植株再生
下载PDF
不对称体细胞杂交转移疣粒野生稻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 被引量:18
11
作者 朱永生 陈葆棠 +3 位作者 余舜武 张端品 张雪琴 颜秋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1395-1398,共4页
疣粒野生稻(O.meyeriana(Zoll.etMor.exSteud.))对水稻白叶枯病具有高度的抗病性,为转移这种抗病性,进行了栽培稻+疣粒野生稻不对称体细胞杂交.以软X射线处理过的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作供体,来源于栽培稻品种02428的原生质体经... 疣粒野生稻(O.meyeriana(Zoll.etMor.exSteud.))对水稻白叶枯病具有高度的抗病性,为转移这种抗病性,进行了栽培稻+疣粒野生稻不对称体细胞杂交.以软X射线处理过的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作供体,来源于栽培稻品种02428的原生质体经碘乙酰胺(IOA)失活后作受体,采用PEG法诱导二者的原生质体融合.由于代谢功能互补,融合物经培养后得到623块愈伤组织,最终分化出72株再生植株.这些融合植株形态上与栽培稻接近,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进行了杂种鉴定.细胞学分析表明,融合杂种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在27N38条之间变化.在成株期对融合植株进行了白叶枯病接种鉴定,结果显示疣粒野生稻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成功地转移到栽培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粒野生稻 水稻白叶枯病 不对称体细胞杂交 微卫星分子标记
原文传递
小麦与燕麦不对称体细胞杂交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向凤宁 夏光敏 陈惠民 《中国科学(C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9-305,共7页
以小麦品种济南177的悬浮细胞系(长期继代培养已丧失分化能力)来源的原生质体混合同品种胚性愈伤组织(分化能力较强,约70%)制备的原生质体为受体,以经300 μW/cm2紫外线照射0.5,1,2,3,5 min的普通燕麦愈伤组织(分化频率很低,约 1... 以小麦品种济南177的悬浮细胞系(长期继代培养已丧失分化能力)来源的原生质体混合同品种胚性愈伤组织(分化能力较强,约70%)制备的原生质体为受体,以经300 μW/cm2紫外线照射0.5,1,2,3,5 min的普通燕麦愈伤组织(分化频率很低,约 10%)原生质体作供体,用PEG法诱导融合.可高频率地获得体细胞杂种细胞系,并分化获得绿色正常的再生植株,经荧光原位杂交、同工酶及5S rDNA间隔序列分析,确认了它们为体细胞杂种.单独使用小麦胚性悬浮系或愈伤组织为受体获得的杂种克隆均未能得到绿色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燕麦 紫外线 不对称体细胞杂交 杂种再生植株 愈伤组织 远缘杂交
原文传递
药用植物石防风与柴胡不对称体细胞杂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霍丽云 向凤宁 夏光敏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4期464-468,共5页
经狭叶柴胡悬浮细胞系分离的原生质体用强度为 2 60 μW /cm2 紫外线照射 0 ,1 ,2 ,3min后 ,与石防风原生质体在PEG诱导下融合 .对融合再生的 56个单细胞克隆进行杂种形态学、染色体、同功酶分析表明 ,其中的 34个为体细胞杂种细胞系 .... 经狭叶柴胡悬浮细胞系分离的原生质体用强度为 2 60 μW /cm2 紫外线照射 0 ,1 ,2 ,3min后 ,与石防风原生质体在PEG诱导下融合 .对融合再生的 56个单细胞克隆进行杂种形态学、染色体、同功酶分析表明 ,其中的 34个为体细胞杂种细胞系 .5个杂种愈伤组织 (不对称融合产物 )在培养 1 2个月时再生出完整小植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防风 红柴胡 不对称体细胞杂交 原生质体隔合
原文传递
小麦与羊草体细胞杂种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基因组分析
14
作者 陈秀玲 夏光敏 陈惠民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79-386,共8页
通过原生质体融合与培养获得小麦与羊草的体细胞杂种,其核基因组成以羊草(供体)为主,用线粒体特异探针 atp6 与叶绿体特异探针 rbcL 进行的 RFLP 分析结果表明,胞质基因组成偏向羊草并发生了重组。讨论了受体核基因组消减对杂种再生及... 通过原生质体融合与培养获得小麦与羊草的体细胞杂种,其核基因组成以羊草(供体)为主,用线粒体特异探针 atp6 与叶绿体特异探针 rbcL 进行的 RFLP 分析结果表明,胞质基因组成偏向羊草并发生了重组。讨论了受体核基因组消减对杂种再生及对受体胞质基因组消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羊草 不对称体细胞杂交 核/质基因组
下载PDF
本地种云南柳与外来种旱柳(杨柳科)的同倍体自然杂交(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杰 王东超 +1 位作者 杨永平 陈家辉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共10页
对分布于云南的旱柳(Salix matsudana)和云南柳(Salix cavaleriei)之间的一个自然杂交种进行了研究。野外观察表明疑似杂交种异蕊柳(Salix×heteromera)形态上介于旱柳和云南柳之间,并得到了基于叶形态特征的主成份分析的印证。核基... 对分布于云南的旱柳(Salix matsudana)和云南柳(Salix cavaleriei)之间的一个自然杂交种进行了研究。野外观察表明疑似杂交种异蕊柳(Salix×heteromera)形态上介于旱柳和云南柳之间,并得到了基于叶形态特征的主成份分析的印证。核基因ITS序列数据表明这三个种存在ITS序列的种内和个体内的多态性,且疑似杂交种的ITS序列的基因型总是疑似亲本的嵌合体。因此可以判定异蕊柳是旱柳和云南柳的自然杂交后代。流式细胞分析表明这三个种均为四倍体,因而,本杂交事件为同倍体杂交。基于四个叶绿体序列片段的数据表明本自然杂交事件是不对称的,云南柳是异蕊柳的母本。常见外来种旱柳与稀有本地种云南柳的杂交可能导致稀有种云南柳的濒危甚至灭绝。研究表明柳属植物的引种应非常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属 同倍体杂交 不对称杂交 分子证据
原文传递
Regene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interspecific asymmetric somatic hybrids obtained by donor-recipient fusion in cotton 被引量:4
16
作者 FU LiLi YANG XiYan ZHANG XianLong WANG ZhiWei FENG ChangHui LIU ChuanXiang JIANG Pei-Yong ZHANG JinLo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17期3035-3044,共10页
Asymmetric hybrids between Gossypium hirsutum (YZ-1) and G. davidsonii were obtained by donor-recipient fusion. YZ-1 was considered the recipient and was pretreated with iodoacetamide (IOA), while G. davidsonii was co... Asymmetric hybrids between Gossypium hirsutum (YZ-1) and G. davidsonii were obtained by donor-recipient fusion. YZ-1 was considered the recipient and was pretreated with iodoacetamide (IOA), while G. davidsonii was considered the donor and was irradiated with ultraviolet (UV) before fusion. YZ-1 protoplasts stopped growth when treated with 0.5 mmol/L IOA for 20 min, and G. davidsonii protoplasts stopped growth when irradiated with 38.7 J/cm2 UV for 30 s. Asymmetric somatic hybrids were obtained by electrofusion between the separately treated protoplasts of the 2 species. The regenerated plants were identified by morphological, cytological, and molecular analysis. Most regenerated plants derived from fused protoplasts displayed new morphology; some were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two parents and a few displayed recipient-like morphology. Chromosome numbers in these somatic hybrids mostly ranged from 40 to 73. The hybridity was confirmed by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and simple sequence repeat analysis. Organelle DNA inheritance of the YZ-1 and G. davidsonii somatic hybrid was investigated by 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sequence and chloroplast simple sequence repeat analysis, which indicated that recombination and rearrangements might have occurred in some regions of mitochondrial and chloroplastic DNA.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completely asymmetric hybrid production via donor–recipient fusion between G. hirsutum and G. davidsonii, which is a novel case in hybrid production following the symmetric fusion and asymmetric fusion based on UV irradiation in cott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体细胞杂交 融合识别 棉花 种间 再生
原文传递
我国小麦改良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17
《生物技术世界》 2005年第06M期95-95,共1页
近日,山东省和国家863项目“小麦体细胞杂交技术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主持的技术鉴定。其中,利用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技术创建耐盐、抗旱、高产、优质小麦新种质及新品种,是一项重要突破,总体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关键词 小麦 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技术 育种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