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盟超越不干涉主义?——基于缅甸问题的考察与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程晓勇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2年第11期22-28,共7页
不干涉原则是东盟的一项基本准则,在东盟的团结与扩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东盟的发展与国际形势的变化,这一原则有所松动,特别表现在东盟应对"缅甸问题"上。本文以东盟介入缅甸问题为例,探讨了东盟对缅甸内政的干预... 不干涉原则是东盟的一项基本准则,在东盟的团结与扩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东盟的发展与国际形势的变化,这一原则有所松动,特别表现在东盟应对"缅甸问题"上。本文以东盟介入缅甸问题为例,探讨了东盟对缅甸内政的干预方式及过程,并分析东盟调整不干涉原则的原因:外部的压力、联盟内部成员的提议,以及东盟整体适应力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 东盟方式 不干涉主义 缅甸问题
下载PDF
美国学者认为美国不应继续充当世界警察而应实行不干涉主义政策
2
作者 沈红文 《国外理论动态》 1994年第14期108-111,共4页
美国学者认为美国不应继续充当世界警察而应实行不干涉主义政策美国《当代历史》杂志1994年第1期发表卡托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美国前总统里根的特别助理道格·班多的《把军队和钱留在国内》一文。文章认为,美国应该把军队撤回... 美国学者认为美国不应继续充当世界警察而应实行不干涉主义政策美国《当代历史》杂志1994年第1期发表卡托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美国前总统里根的特别助理道格·班多的《把军队和钱留在国内》一文。文章认为,美国应该把军队撤回国内并削减外援项目,而不应继续充当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干涉主义 世界警察 美国学者 美国外交政策 干涉政策 约翰·昆西·亚当斯 根本制度 国家利益 美国政府 外援项目
下载PDF
“横加干涉”和“不干涉主义” 被引量:3
3
作者 苏叔阳 《电影艺术》 1980年第1期9-11,共3页
在第四届全国文代会上,邓小平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致祝辞。他讲道:“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引起了全体与会者经久不息的大鼓掌。这说明,广大文艺家吃够了“横... 在第四届全国文代会上,邓小平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致祝辞。他讲道:“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引起了全体与会者经久不息的大鼓掌。这说明,广大文艺家吃够了“横加干涉”之苦,认识到“横加干涉”是文艺发展的桎梏之一,渴望着一个没有“横加干涉”的创作自由的新局面。本来,文艺是需要评论的。写什么和怎样写,谁都有议论和发表高见的自由与权利。这议论也可以当作“干涉”来看。那么,七咀八舌的“干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 不干涉主义 文艺发展 文艺作品 新局面 领导者 艺术实践 创作自由 权力 影片
原文传递
1925年反奉战争与日本干涉政策的演变
4
作者 陈太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6-196,共11页
受国民革命的影响,1925年下半年接连爆发了浙奉战争、郭松龄反奉战争与国奉战争,掀起了全国反奉反帝运动的高潮。浙奉战争爆发后,郭松龄于滦州举兵,意图推翻张作霖的统治,冯玉祥也随之通电讨奉。滦州兵变后,日本政府采取了"暂时静... 受国民革命的影响,1925年下半年接连爆发了浙奉战争、郭松龄反奉战争与国奉战争,掀起了全国反奉反帝运动的高潮。浙奉战争爆发后,郭松龄于滦州举兵,意图推翻张作霖的统治,冯玉祥也随之通电讨奉。滦州兵变后,日本政府采取了"暂时静观"之策,大搞外交作秀;军部则采取了"分段干涉"之策,以实力援奉。日本驻华使、领、殖机构力主及时援奉,驻华日军则一开始就竭力阻击郭军。在郭军兵临营口时,日本军政两界干涉政策合流,加藤内阁适机出兵,军部也由"分段干涉"转向了全面干涉。在日本的全面干涉下,郭松龄兵败被杀、曝尸奉天,冯玉祥败归西北、被迫下野,反奉战线彻底崩溃,奉张借日援起死回生,日本藉此进一步加深了对华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奉战争 不干涉主义 外交作秀 驻华日军 郭松龄
下载PDF
《庄子》的“世德”观念及其政治意蕴 被引量:5
5
作者 叶树勋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7-122,共6页
在庄子思想中,世人的普遍德性作为公共生活秩序的内在依据,成了考量政治行为正当性的核心标准,由此德性问题也就不再限于个体生命的界域,而是在宏阔的天下视域中呈现出群体化的理论向度。此即庄学特有的世德观念。对于世人德性的整体情... 在庄子思想中,世人的普遍德性作为公共生活秩序的内在依据,成了考量政治行为正当性的核心标准,由此德性问题也就不再限于个体生命的界域,而是在宏阔的天下视域中呈现出群体化的理论向度。此即庄学特有的世德观念。对于世人德性的整体情况,庄子预设了"天下之德始玄同"的美好起点;但由于统治者"为天下"的不正当侵扰,世德日益"下衰",以至于"大德不同";为此庄子提出不干涉主义的政治诉求,倡导回归到人人皆为至德者的"至德之世"。庄子的这种政治主张并非无政府主义,而是对老子无为政治思想的解构式发展,和黄老学对无为政治进行制度设计的建构式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世德 为天下 不干涉主义 无政府主义
下载PDF
天放与无为——庄子的另一种自由观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光福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Z1期104-106,共3页
在中国传统的思想家中,很少有人象庄子那样,热切关注人的命运,人的自由。对自由的追求构成了庄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庄子的自由包含着两种自由:一种是指人玄想的精神自由,即逍遥游;另一种是指人现实的自由。以往的研究着眼于前者,而对后... 在中国传统的思想家中,很少有人象庄子那样,热切关注人的命运,人的自由。对自由的追求构成了庄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庄子的自由包含着两种自由:一种是指人玄想的精神自由,即逍遥游;另一种是指人现实的自由。以往的研究着眼于前者,而对后者重视不够。本文拟就庄子的后一种自由观作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自由观 人的自由 人的本性 统治者 自由发展 人的现实 干涉政策 不干涉主义 天放
下载PDF
道家政治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漫议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四达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79-84,89-125,共8页
文章分析了先秦道家关于“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总结了“无为而治”,“案法而治”的政治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指出这种以“循道”为特征的政治思想及其“以反求成”的思维模式对今天中国的改革... 文章分析了先秦道家关于“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总结了“无为而治”,“案法而治”的政治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指出这种以“循道”为特征的政治思想及其“以反求成”的思维模式对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为” “无为而治” 社会政治思想 现代意义 无为而无不为 不干涉主义 道家 社会主义 党的领导 法治
下载PDF
抗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解析
8
作者 朱德军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80-82,共3页
日本悍然发动侵华战争,冲击“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改变了亚太地区的政治格局。由于美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国家利益的侧重点的不同,因而实行不同的对华政策:或“不干涉主义”,或援华抗战,或扶蒋反共。实行这一政... 日本悍然发动侵华战争,冲击“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改变了亚太地区的政治格局。由于美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国家利益的侧重点的不同,因而实行不同的对华政策:或“不干涉主义”,或援华抗战,或扶蒋反共。实行这一政策的基础是永恒不变的,即:美国的国家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对华政策 不干涉主义 援华抗战战略 扶蒋反共战略 国家利益 全球战略 抗战时期
下载PDF
西方福利理论流派──新权力
9
作者 晓攀 《中国民政》 1999年第5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权力理论 理论流派 不干涉主义 经济增长 社会公正 理想社会 福利政策 福利国家 自由市场经济 自然法
下载PDF
庄子人生哲学中的超越意识
10
作者 汪亦斌 《黄山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26-28,共3页
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过:“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象大树没有根一样。”单就人生哲学方面而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数道家尤其是庄子学说的自由度最广、民主性最强,自然无为和不干涉主义的超越意识,千百年来构... 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过:“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象大树没有根一样。”单就人生哲学方面而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数道家尤其是庄子学说的自由度最广、民主性最强,自然无为和不干涉主义的超越意识,千百年来构成了反抗封建专制政体和僵固思维模式的一股活水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哲学 庄子 超越意识 逍遥游 不干涉主义 中国科技史 传统文化 齐物论 思维模式 李约瑟
下载PDF
各国商务礼俗撷萃
11
《对外经贸》 1995年第2期42-43,共2页
各国商务礼俗撷萃新西兰按新西兰的商业习惯,交易基于公平的原则。这里做生意不讨价还价,一旦提出一个价格就不能再变更。如果对方询及交货日期、品质、付款条件,生意大概就可成交了。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送见面礼的习惯在新西兰未必... 各国商务礼俗撷萃新西兰按新西兰的商业习惯,交易基于公平的原则。这里做生意不讨价还价,一旦提出一个价格就不能再变更。如果对方询及交货日期、品质、付款条件,生意大概就可成交了。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送见面礼的习惯在新西兰未必管用,应予以注意。生意谈成之后,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礼俗 新西兰人 奥地利 意大利人 萨尔茨堡音乐节 几维鸟 保守式 商务活动 计程车司机 不干涉主义
下载PDF
中国式不干预主义:治、治理性与全球治理
12
作者 石之瑜 王骁(译) 《中国战略报告》 2018年第1期186-201,共16页
本文通过'治'的视角,探讨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不干预主义路径。中国对(不)干预的态度不一定会因对主权和人道主义原则的理解转变而变化。确切地说,中国决定是否赞成干预行动,更多是从'治'出发考虑,这种考虑强调维持目标... 本文通过'治'的视角,探讨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不干预主义路径。中国对(不)干预的态度不一定会因对主权和人道主义原则的理解转变而变化。确切地说,中国决定是否赞成干预行动,更多是从'治'出发考虑,这种考虑强调维持目标国原有秩序,加强其'自我治理'能力,而非强加新秩序。这里,中国'治'的思想提供了国家间治理的新思路,这超越了当前盛行的、源于自由主义治理性的全球治理的实践和话语体系。'治'的理念源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固有的'治'(有序)与'乱'(混乱)交替的历史周期律。如果模糊国内与国际政治的界限,这种理念就可以为'全球治理'提供一种新前景,这种前景并非基于建立治理性模式下的共时性规范和价值观,而是基于接受多样性和差异的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干涉主义 中国研究 治理性 全球治理
原文传递
法在非洲何去何从?
13
作者 一民 《时事报告》 2004年第12期53-54,共2页
11月1日以来,一直是法国“好兄弟”的科特迪瓦发生了针对法国人的骚乱,法驻科维和部队受到攻击,侨民财产被哄抢,法在当地开设的学校被烧毁,双边关系一夜之间骤然恶化。
关键词 法国 非洲 政治 国际关系 科特迪瓦 不干涉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